梅若丸历险记(梅若丸传说)
梅若丸历险记(梅若丸传说)欣赏能乐,欣赏的是唱文词的音乐,演情节的舞蹈。音乐和舞蹈的特殊样式才是能乐的可欣赏之处。去掉了特殊的音乐和舞蹈,它就什么都不是,无论词章多么优美,情节多么有趣。幽玄来自于“无”,以“无”为根本基调,表现“无”,这是和其他一切音乐舞蹈都不同的地方。观能就是要感受“无”,以致志向于“无”。这种鬼气就是幽玄美。幽玄一语取自佛教,如“不识无为大道,何时得证幽玄”。幽玄是能乐的本质,元素通常有优雅、艳美、柔和,再加上简素,即枯淡、闲寂、枯槁,也不能吵吵闹闹,那就是静寂。虽然概念是一样的,但能乐的幽玄不同于和歌,它不是文词或情节幽玄,而是音乐与舞蹈幽玄。王韬东游是1879年,明治维新时废佛毁释,木母寺变成木母神社,二十年后复兴。1945年遭美军空袭,战败后再次复兴。1976年改造城市,木母寺迁移到现地。寺庙随时势兴衰,而梅若丸传说经久不衰,每年4月15日庙里举行梅若忌。传说不衰靠的不是口头,而是被搬上
◆李长声
隅田川畔有一座木母寺。木母,合为栂,古时候母字不戴帽子也是梅。庙名缘于梅若丸传说。
传说梅若丸是京都贵族子弟,十二岁时被人贩子拐骗,从琵琶湖边带往奥州,到了隅田川边上病死了。当地人良善,为他立坟植柳。母亲发了疯,千里寻子,一年后找到这里,在坟前念佛。梅若丸的亡灵出现了,母子相见。
清末文人王韬东游,也游了墨川(隅田川),记曰:“梅儿坟在焉,坟前则木母寺也。世传梅若以三月十五日死,遂葬于此。是日雨,则都俗谓之泪雨。又闻昔有游侠公子在原业平,来此倡咏和歌,脍炙人口。后来和者如云,驾原作而上者殊稀,盖已成广陵散矣。新梅园中植梅万株,槎枒林立,枝干横斜,花时不啻香雪海。园形如环,槿篱屏其内,泓水绕其外。其西则起亭榭,建楼台,以待游客。”所记梅园大概是小村井梅园,1910年泛滥洪水,园已不复存在。
王韬东游是1879年,明治维新时废佛毁释,木母寺变成木母神社,二十年后复兴。1945年遭美军空袭,战败后再次复兴。1976年改造城市,木母寺迁移到现地。寺庙随时势兴衰,而梅若丸传说经久不衰,每年4月15日庙里举行梅若忌。
传说不衰靠的不是口头,而是被搬上能舞台,叫《隅田川》,广为人知。能乐由平安时代(794-1192)的猿乐(申猴酉鸡,也叫申乐)发展而来,明治年间搞文明开化,嫌它不好听,改称能乐,包括能和狂言。室町时代(1392-1573)在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庇护下,观阿弥奠定了能乐的基础,他的儿子世阿弥创立了当今能乐的原型。丰臣秀吉也酷爱能乐,德川幕府更是把能乐定为举行仪式的式乐。与西方的剧或日本的戏相比,能乐似乎很原始,有种种缺欠,但它本来也不要发展成剧或戏,这种载歌载舞的古老剧种2001年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能乐的脚本叫谣曲。主角叫仕手,一个人在台上独白,帮腔的配角叫胁。能乐的剧情是直线的,没有曲折的情节,结构极为简单。又分为两种:现实能和梦幻能。前者表演现实的人世,后者主人公是超现实的存在。梦幻能有前后两场:云游僧或者旅人遇见当地人,听他讲当地的过去,最后说一句“其实我就是那个幽灵”便消失。后半场僧人或念经或打盹,那个幽灵又登场,再讲那过去的事情,并且抬抬手,移移步,就算舞过了,成佛而去。幽灵知道活人不知道的事实。经过舞台右边的通道(叫桥挂),从另一个世界回到了今世,讲述事实。电影《罗生门》虽然让死者借巫女的嘴说话,却终于闹不清事实真相。现在上演的传统剧目有二百多种,多数是梦幻能,舞台上不免鬼气森森。
这种鬼气就是幽玄美。幽玄一语取自佛教,如“不识无为大道,何时得证幽玄”。幽玄是能乐的本质,元素通常有优雅、艳美、柔和,再加上简素,即枯淡、闲寂、枯槁,也不能吵吵闹闹,那就是静寂。虽然概念是一样的,但能乐的幽玄不同于和歌,它不是文词或情节幽玄,而是音乐与舞蹈幽玄。
欣赏能乐,欣赏的是唱文词的音乐,演情节的舞蹈。音乐和舞蹈的特殊样式才是能乐的可欣赏之处。去掉了特殊的音乐和舞蹈,它就什么都不是,无论词章多么优美,情节多么有趣。幽玄来自于“无”,以“无”为根本基调,表现“无”,这是和其他一切音乐舞蹈都不同的地方。观能就是要感受“无”,以致志向于“无”。
《隅田川》是世阿弥的长子观世元雅的作品,引用了被王韬比作广陵散的和歌:“既然名都鸟,应自都中来,借问我所念,愁眉开未开”(名にし負はばいざ言問はむ都鳥わが思ふ人はありやなしやと)。歌人在原业平是平城天皇(9世纪初在位)的孙子,史书记载他“体貌闲丽,放纵不拘,略无才学,善作倭歌”;才学指当官必备的汉诗文学识,倭歌即和歌。在原业平觉得自己没什么用,出京去看看,在隅田川渡口看见海鸥,雅称都鸟,地处盆地的京都没见过这种鸟。
关于他的故事出自《伊势物语》,只怕是小说家言。此歌中有言问二字,于是隅田川东岸有一地叫言问,有一桥叫言问桥,有一种江户时代(1603-1867)末叶开发的米粉团子,三种颜色三种馅,叫言问团子。很多年前流行过一首歌,叫《团子三兄弟》,那三兄弟穿成一串,而言问团子三兄弟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