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树绘本1-3阶适合多大孩子:连载-牛津树不一样的绘本解读系列-第一课
牛津树绘本1-3阶适合多大孩子:连载-牛津树不一样的绘本解读系列-第一课“指读” - 对初学者最大的好处,就是真的可以让小朋友认识字,而不是靠图片猜单词如果小朋友没有英语基础,爸爸妈妈可以帮他读,但也记得“指读”哦。你知不知道Biff Chip Kipper代表什么意思呢?建议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小朋友自己查字典,看看Biff,Chip,Kipper到底什么意思呢?他们的名字很有趣哦。如果小朋友有英语基础,可以让他试着自己读书,请记得让他“指读”。
《牛津树》的绘本是需要亲子阅读的,现在终于有时间,一篇篇的去讲讲,到底如何亲子阅读。
今天,让我们从《牛津树》 - "Biff Chip&Kipper系列“ - First Stories Level 1 第一课 Get On开始
其实,Get On这本书有两个故事组成"Get On"和”Who Can You See?",今天我们先讲"Get On“
先介绍一下第一课会出来的人物三位小主角:Biff Chip and Kipper
当然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妈妈负责“强壮”,爸爸负责”幽默“的,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你知不知道Biff Chip Kipper代表什么意思呢?
建议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小朋友自己查字典,看看Biff,Chip,Kipper到底什么意思呢?他们的名字很有趣哦。
开篇小贴士如果小朋友有英语基础,可以让他试着自己读书,请记得让他“指读”。
如果小朋友没有英语基础,爸爸妈妈可以帮他读,但也记得“指读”哦。
“指读” - 对初学者最大的好处,就是真的可以让小朋友认识字,而不是靠图片猜单词
重复读故事,鼓励你的孩子加入你,你们可以 - 一人读一句比赛,或者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宝宝读故事的时候,一定好好鼓励他
一边读书,一边和宝宝做好玩的事情,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好玩的阅读时刻”
封面故事《牛津树》的每一次封面都是很好的看图说话材料,如果英语初阶阶段,可以用中文表述。
可以让小朋友猜猜看,图片可能在哪里?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爸爸正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用英文说就是w和h的问题
when / who / where / what / why / how / how many
爸爸妈妈可以自由发挥,问几个问题,引导孩子说完整的话,说有条理的话(中英文都可,根据能力决定)
重点单词学习学习时间 - 重点单词学习
以下是高频词(sight words)即幼儿英语中最常见的词汇。
get on got and
主要难点一 - 时态
got是get的过去。英语与中文一大不同,英语有时态,对小朋友比较难解释。
在这篇很短的小绘本里面,就出现了现在和过去两个时态
分别是爸爸妈妈说话 -> “get on Biff"
然后是陈述 - > Biff got on.
爸爸妈妈说话,因为是现在说的,所以是"get on"
陈述的时候,Biff已经坐上了香蕉船,所以是过去的事情,就用"got on"
时态对小朋友来说有点困难,小编的建议是“适时而入”,不期待小朋友第一次就了解时态的含义,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小朋友的语感的提高,会逐步对时态有感觉,爸爸妈妈大可不必急于一时,在之后的阅读中,可以适时提一下。
主要难点二 - get on
get on(过去式got on)什么意思?
家长不用急着回答,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让小朋友们先猜一猜
get有很多的词组,今天我们认识的是很常用的一个get on (“上去”的意思)
get on the bus/subway/plane上车/上地铁/上飞机,都可以用get on
在教的过程中,自然带出“自然拼读 - phonics"
get -> e 发 /e/,可以引导小朋友,当三个字母的时候,一般情况e发/e/,get - g-e-t -> get
and -> a 发/a/,注意,嘴巴一定要张大,当三个字母的时候,一般情况a发/a/ and -> a-n-d ->and
got -> o发/o/,嘴巴圆圆的,就像o的形状,当三个字母,o在当中的时候一般都发/o/ got->g-o-t->got
以上的内容,我们不期望一次小朋友就全明白,但是我们在每一次阅读的时候都可以重复的提一下,通过重复的动作帮助孩子自然而然的记忆,等到阅读到一定的量,就一定会“量变到质变”的。
内容讲解我们的主旨还是设置问题,让你的孩子成为主角,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图片,找到答案
我们以第一幅为例
问题可以是:
-> what does the boat look like? 船看上去像什么?
-> How many people were there? who were they? 有多少人在哪儿?他们是谁?
-> What did Dad want them to do? 爸爸想让他们做什么?
这篇小文章有个有趣点,可以问问小朋友,最后小船开了吗?
后面内容都是"get on"的重复,图片都是很有趣,都可以开展以上的故事讨论
常规游戏 - 找小贝壳
每个故事开始之前前面都有一个小游戏
Get on的小游戏是“find a shell in each picture" 在每幅画面里面
这个小贝壳躲在每一页,你找到了吗?
角色扮演游戏
爸爸妈妈可以把枕头当作香蕉船,小朋友扮演Kipper Chip & Biff。爸爸妈妈可以喊"Get On",宝宝们就做动作,也可以互换角色,由宝宝们做一会爸爸妈妈,喊“Get On”。
《牛津树》的每一个小故事后面都有后续问题,可以帮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互动,不会用英语回答,用中文回答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问题一:Where was the family? 这一家人在什么地方
问题二:Who got on first? 谁第一个上了香蕉船?
问题三:Why did the children all fall off? 为什么孩子们都从香蕉船上掉了下来?
问题四:What do you like to do at the beach? 你喜欢在海滩玩什么呢?
最后,还有一个小朋友都爱的“迷宫”小游戏可以让宝宝们试一试哦。
今天的第一篇阅读分享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觉得有用,欢迎并谢谢大家点赞支持,并欢迎持续关注,小编将继续努力分享牛津树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