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潮汕人过端午节(潮汕人过端午节)

潮汕人过端午节(潮汕人过端午节)艾草有通窍,活血的功能,主妇们还会将另外的部分艾草煮水,用来洗头沐浴,达到身体气血通畅,舒筋活络的目的。然后,就会用一束新鲜的艾草,在屋子里打扫,特别是那些角落,堆着杂物的地方,厨房卫生间等,最后,再用另外一束艾草插在大门位置上,做这个的目的就是驱除家里的蚊虫,其实,艾草是因为其有独特的浓郁香味,插在大门处,挡住蚊虫也是有其道理的。潮汕大地,虽然没有中原地带的历史久远,但也是延续着中原大地的中华文化,潮汕的民风民俗很多都是保留着中原的文化习俗,但也有着自己的一些独特的习惯。五月初四晚的11点过后,11点就是第二天的第一个时辰,很多的潮汕人就会在自家的阳台或者是天井里,摆上案台,用栀子粽(栀子粽是一种潮汕独特的食品,别的地方绝对是没有的,它是用糯米粉加上植物栀子粉末,混合之后经过7~8个小时的蒸煮,蒸熟后的样子就与年糕是一模一样,只是没有加糖的,栀子粽吃起来有栀子的微苦,一般的吃法是冷吃,用

每年五月的端午节,是一个激情四射的节日,一个充满阳刚正气的节日。中夏时节,蓝天白云,热辣辣的太阳,飞溅的水花,古铜色的健壮肉肌,高亢的号子,激昂的鼓点,疾进的龙舟.........这一切,就是端午节的精华,端午节的精神所在。

端午节的起源,是远古时代 人们对龙的崇拜而诞生的,现在端午节里面的纪念元素,是后来才加进去的。盛夏时节的端午,一定是离不开水的,当阳光与碧水结合一起的时候,想不激情都难。

民俗流传下来端午节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驱邪除害,在经过了万物生长的潮湿春天之后,蚊虫细菌也是一样的得到滋生的机会,古时候人类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对大自然的认知也一样的处在初级阶段,一些自然的形象,就得以原始的方式去对待。

端午正是在盛夏季节,趁这个时候来一次驱虫灭害,也是人类为自己创造健康生存环境所必须的一个行动,虽然,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习俗,多少是有些迷信的色彩在里面,但是,毕竟这是人类的良好希望和期盼,也是有利人类生存发展的。所以,这些习俗也就被以传统文化为由保留至今。

潮汕大地,虽然没有中原地带的历史久远,但也是延续着中原大地的中华文化,潮汕的民风民俗很多都是保留着中原的文化习俗,但也有着自己的一些独特的习惯。

五月初四晚的11点过后,11点就是第二天的第一个时辰,很多的潮汕人就会在自家的阳台或者是天井里,摆上案台,用栀子粽(栀子粽是一种潮汕独特的食品,别的地方绝对是没有的,它是用糯米粉加上植物栀子粉末,混合之后经过7~8个小时的蒸煮,蒸熟后的样子就与年糕是一模一样,只是没有加糖的,栀子粽吃起来有栀子的微苦,一般的吃法是冷吃,用线切割为片状之后,直接蘸糖或者蘸蜂蜜吃,吃的感受是苦中有甜,甜中有苦。栀子有消积祛瘀,排毒清热的功效)。另外还有水果和香烛,来敬摆天公,在中华文化中,以及潮汕人的认知中,天公是玉皇大帝,天公是众神之首,潮汕人逢年过节,以及初一十五都必须敬拜天公的,而拜天公的供品,必须供奉全素食品,不能以荤品敬拜的,以示圣洁。

初五一大早,人们在菜市场采购回来之后,一般就会用珍珠菜,益母草等配上猪肉,猪杂,猪血等煮成一碗肉菜汤来吃,当然,里面也可以加上米线面条这些主食材,视各人的需要而已。珍珠菜,益母草都是被我们潮汕人视为排毒的最佳野菜,因为端午节需要排毒,所以早餐就煮这个来吃。

然后,就会用一束新鲜的艾草,在屋子里打扫,特别是那些角落,堆着杂物的地方,厨房卫生间等,最后,再用另外一束艾草插在大门位置上,做这个的目的就是驱除家里的蚊虫,其实,艾草是因为其有独特的浓郁香味,插在大门处,挡住蚊虫也是有其道理的。

艾草有通窍,活血的功能,主妇们还会将另外的部分艾草煮水,用来洗头沐浴,达到身体气血通畅,舒筋活络的目的。

在上世纪,还有一个固定的节目,就是端午节前后需要为小朋友驱蛔虫,驱蛔虫还是国家的一个项目,每年都是政府在派发驱蛔虫的糖丸药,蛔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又是寄生在小朋友体内居多,它会贪婪地噬取人体的营养,而让人患上营养不良症,严重的影响到人的正常成长。在民间,也有许多土方法,在端午节这天为小朋友驱虫,后来,也不知道是从哪年开始,就不再需要驱蛔虫了,因为是所有的蛔虫都已经不再有了,在世间绝种了,人类成功地消灭了一种病害虫,小朋友的健康茁壮成长也多了一份保障。

到中午时分,人们就会在家里(或者是祠堂),拜祭祖先,拜品虽然说是丰俭由人,但是端午的粽子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潮汕的粽子,也被称叫为“粽球”,外形是呈三角形状,但绝对是包的满满实实的,鼓鼓囊囊的,与球的样子还真的是非常的接近,说到潮汕的粽子,其与大江南北的所有粽子的区别,就在于风味,我国地域广旷,各地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和固有的风味,就粽子来说,北方人多是喜欢甜的,食材也相对简单,就是糯米加红枣为主,而南方的江浙,西南一带,粽子又多是以咸为主,主料糯米,辅料有肉,栗子,红豆绿豆,花生等等,当然,也有些地方是直接的用白糯米,或者加进了苏打的糯米,没有其他的辅料,总之,都是单一味道,而潮汕的粽子,则是咸甜混合在一起,咸味的糯米,五花肉,虾米,元贝,蛋黄,栗子,花生莲子,再配上一大勺甜的豆沙,潮汕粽子的糯米不是煮的特别烂,而是保持着米粒的样子,包粽子的一定是要用到竹叶,这样的粽子,不仅是内涵丰富,更是色香味俱全,口感爽朗,这种甜咸混合的粽子,可谓是全国的独创。这一点,也许是潮汕人那种融贯东西的精神特性的一个具体表现吧。

拜完祖先,一家人就围聚一起,吃过了午饭之后,有的青壮年人就去参加龙舟比赛,有的人就去围观喝彩,有的就到海里河里,浸泡龙舟水也是潮汕端午节的一个习俗,目的是祈求身体健康。一个下午,都是在各种各样的运动中度过。

晚饭,一般还是以过节的供品为主,也会添加些新的菜品,饭后,三三两两的人结伴而出,扶老携幼的一起看文艺演出,逛商场,赏夜色,品香茗,喝美酒,看五彩缤纷的灯饰,享受仲夏夜的清凉,就说现在的汕头市小公园,这里除了灯饰之外,还常常有潮剧,歌舞等的文艺表演,这既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是大大提升了老市区的旅游品质,和宣传的效应。

等到夜幕完全笼罩一切的时候,喧嚣了一天的生活,节日的热闹和喜庆,都回归到了宁静的模式,除了那些坚守岗位的之外,人们就都进入到了甜美的梦乡,一天24小时里面,有激情,有缅怀,有抒情,有浪漫,有家庭的温馨,有社区的和谐,有21世纪的新时尚,有全面奔小康的美好前景。

更有的是,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正在传承,悠久的丰富传统正在继续。感恩的主题思想,永远地伴随着我们潮汕人。

粽情千万种,情怀就唯有----感恩,感恩一切

潮汕人过端午节(潮汕人过端午节)(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