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说杀了一批官又来一批官(乾隆气得哆嗦道)
乾隆说杀了一批官又来一批官(乾隆气得哆嗦道)贪污案的主犯王亶望本来是个举人,后来家人给他捐了官,再后来他当了浙江巡抚。据史籍记载,最初贪污是从国子监开始,二十多万名捐生都交了钱,官吏们收取银钱一千五百万两,这笔数额极为巨大。因为每个人都不干净,尤其是大官,所以有人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帽,跟乾隆说自己能拿出所有的积蓄四万两作军饷,他就是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其实他上哪弄四万两?把他家人的骨头一根根拆下来卖了,都凑不齐这个数字。因为王廷赞吹牛,乾隆进行彻查,结果揪出了整个甘肃官场一大群腐败的老鼠,全国都震惊了,乾隆气得浑身发抖。
自古以来甘肃地区没诞生过状元,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不过甘肃人民对于文化的渴求很强烈,现在很多偏远山村,都能见到村民家刻着“耕读传家”四个字,说明读书是他们在耕种之余最看重的事。
“耕种”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读书则是精神文化的追求,这两者都是黄土高坡人们祖传的信仰,但谁能想到,这里发生了古代最大的贪污案。
明清两朝设有国子监,但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进那里读书,只有名门望族才可以把子弟送去读书,所有那地方不像现在大学必须考进去,还可以买进去。
因为读书的机会可以用钱来买,就造成了贪污分赃,而在这场风波中,甘肃全境的官员都沆瀣一气,贪污了朝廷的银子,其中有朝廷赈灾的粮款。
因为每个人都不干净,尤其是大官,所以有人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帽,跟乾隆说自己能拿出所有的积蓄四万两作军饷,他就是甘肃布政使王廷赞。
其实他上哪弄四万两?把他家人的骨头一根根拆下来卖了,都凑不齐这个数字。
因为王廷赞吹牛,乾隆进行彻查,结果揪出了整个甘肃官场一大群腐败的老鼠,全国都震惊了,乾隆气得浑身发抖。
据史籍记载,最初贪污是从国子监开始,二十多万名捐生都交了钱,官吏们收取银钱一千五百万两,这笔数额极为巨大。
贪污案的主犯王亶望本来是个举人,后来家人给他捐了官,再后来他当了浙江巡抚。
他因为大搞面子工程,而被乾隆罢免,后来在海塘工程工作,照例进行贪污。说起王亶望,他也是倒霉蛋,在他掌管海塘工程之前,已经出过一次贪污的事了,那时他还是布政使,为了让自己荷包丰满点,他上报朝廷恢复捐监,所谓恢复捐监,就是增加粮食储备,一开始他规规矩矩地收粮,后来改为收银子。
一开始收银子,就各种巧立名目增加税收,这部分税收全部进了他的腰包,后来下级官员也从中克扣,下级的下级也克扣银子,就形成了贪污腐败一条龙服务,王亶望是想小贪即止,但根本收不住尾,结果就被抓典型了。
这两件事并一件事彻查后,王亶望就被乾隆处死了。
其实王亶望也是精明人,他不准下属送银两,下属就将银子放在酒坛子里,菜筐里,外人并不知道,这笔钱进了王亶望的口袋里。
王亶望有个亲信,帮他做了很多事,查抄这个亲信家时还出了个乐子,原来查办官员根本没找到他的钱在哪,经过一番拷打,大家才知道他将银子换成黄金,放在坛子里,埋在粪坑之下。
于是,王亶望亲信家粪坑里被刨出万两黄金,那么我们想想,王亶望究竟贪污多少?
乾隆在震怒之时,将贪污界的祖师爷和珅叫来,问他怎么办?
和珅狡猾地说:“这事说不好啊,谁该杀,谁不该杀,谁有委屈,谁有冤情,这事不好办,不如交给大家廷议,然后再进行圣裁。”这话等于没说,和珅将球踢了回去,让大臣和皇帝伤脑筋去吧,他闪人了。
乾隆万念俱灰,他老了,不想大开杀戒,如果一窝端了,正如他说的,全国上下还能剩下几个清官?
然而这一次贪污乾隆也没从轻发落,牵连官员二百多人,被斩首下狱的不计其数。
虽然这样,贪污还是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