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

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如今再回想周恩来当年的决定,没有让自己跟随他去延安,周尔均更加体会到了七伯的良苦用心。一方面是周恩来对亲属的严格要求,让他们不要依赖“关系”和“人情”,更重要的是,周恩来希望侄辈能够自强自立,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磨炼,进一步提高政治上的自觉,在经过历练、更加成熟后再参加革命工作,无论是对晚辈的成长,还是对党的事业都更为有利。正是在上海读高中的这3年,周尔均目睹了国民党政府贪污腐败、政权分崩离析的全过程,深刻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1949年6月,周尔均考上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初见七伯周恩来1946年9月的一个下午,14岁的周尔均在上海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的“周公馆”第一次见到了七伯周恩来,本人比他想象中还要英俊、沉稳,目光炯炯有神。周恩来和邓颖超询问他今后的打算,他当即表态希望去延安干革命,参加人民军队。周恩来肯定了周尔均投身革命的追求,但经过反复斟

1976年1月8日,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47年过去了,周总理的卓著功勋和崇高风范,仍深深铭刻在全国人民心中。

长安街知事近日专访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周尔均,他的新书《百年不了情——我与伯父周恩来相处的日子》刚刚问世,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他在书中从亲历者的视角,生动真实地记叙了周恩来总理一些鲜为人知的人生侧面和工作情景。

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1)

周尔均曾任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今年已90岁高龄,但回忆起第一次见到周恩来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七伯(周恩来)的那一番教诲,就不会有我戎马生涯70余载的今天。”

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2)

周尔均

初见七伯周恩来

1946年9月的一个下午,14岁的周尔均在上海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的“周公馆”第一次见到了七伯周恩来,本人比他想象中还要英俊、沉稳,目光炯炯有神。周恩来和邓颖超询问他今后的打算,他当即表态希望去延安干革命,参加人民军队。

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3)

“周公馆”——上海马斯南路107号

周恩来肯定了周尔均投身革命的追求,但经过反复斟酌后,他对周尔均说,还是暂时留在上海读书,充实自己,“社会是个大学校,从中也可以得到锻炼。青年人应自强不信,自强自立,说到底,每个人的路要自己走。”

正是在上海读高中的这3年,周尔均目睹了国民党政府贪污腐败、政权分崩离析的全过程,深刻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1949年6月,周尔均考上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从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

如今再回想周恩来当年的决定,没有让自己跟随他去延安,周尔均更加体会到了七伯的良苦用心。一方面是周恩来对亲属的严格要求,让他们不要依赖“关系”和“人情”,更重要的是,周恩来希望侄辈能够自强自立,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磨炼,进一步提高政治上的自觉,在经过历练、更加成熟后再参加革命工作,无论是对晚辈的成长,还是对党的事业都更为有利。

邓颖超亲笔信提出“三个必须”

得知周尔均参军的消息,周恩来与邓颖超十分高兴,对他的入党意愿尤其重视,写信鼓励他:入党是一个人政治生命中的大事,要努力改造思想,不仅要争取早日在组织上入党,还要真正从思想上入党。要自觉接受党组织长期考验,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4)

邓颖超与周尔均在西花厅合影(1986年)

1953年12月,周尔均光荣入党,在入党宣誓后,他立即用航空快信把这个喜讯报告给周恩来和邓颖超,邓颖超也在最短时间内给他回了一封充满革命情感和勉励期待的亲笔信。

这封亲笔信有个特殊之处——邓颖超在信的开头称周尔均为“尔均同志侄”,此前她在信中对他的称谓都是“尔均侄”,足以见得邓颖超对共产党员这一身份的重视。

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5)

邓颖超在这封信中对周尔均提出了“三个必须”:必须加强党性的锻炼,克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必须注意密切地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不骄不馁,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加以不断的实践为要。

“六十多年来,我时常重温七妈(邓颖超)这封信,从中汲取营养,砥砺自己,并不断有新的心得体会。”周尔均说,“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西花厅修缮“风波”

众所周知,周恩来总理一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20年代60年代初期,秘书何谦趁周总理不在北京时,对西花厅进行了简单的修缮,把潮湿的砖换成地板,漏风的门窗做了修补,更换了腐朽的房梁,添置了两张简易沙发,把木板床换成弹簧床,没有什么铺张浪费的地方。

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6)

西花厅周总理办公室

没想到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总理,在看到这些变化后连声责问何谦:“我是怎么交代你的,为什么搞这么铺张?谁叫你添置这些东西?到底是谁的主意?”周总理坚持搬出西花厅,住进了临时办公的钓鱼台招待所。

看到周总理如此大动肝火,一次家庭聚会时,周尔均向他进言:“说实在的,西花厅已经相当破旧了,这也是历史文物,简单维修一下,也是保护国家财产。”

周恩来严肃地说:“你们要懂得,我是国家总理,如果我带这个头,下边就会跟着来,还有副总理,还有部长,如果一级一级地照这样下去,不知道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随后,周恩来让周尔均背诵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周恩来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重温一下这首诗,就会懂得我为什么这样生气。要记住,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群众。”

为了西花厅修缮一事,周恩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作了两次检查,“我没有做好,造成了浪费,让大家去看看,不要笑话。”

公共场合见到周总理要装作不认识

周恩来本人从不搞特殊化,也不允许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利用特殊身份谋取利益,他制定的严格家规,是共产党人红色家风的生动写照。

说起周家严格的家规,周尔均着重强调了其中一条: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周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

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7)

周恩来、邓颖超与侄子周尔均、侄媳邓在军在中南海西花厅合影(1960年)

“我和夫人邓在军有一个约定,在公共场合见到七伯,不要越前问候,要装作不认识。七伯七妈赞成这样做,成为我们之间的一种默契。”周尔均说。

周恩来多次强调反腐的重要性,他曾对当时在原总后勤部工作的周尔均说,“你们总后要注意,不要搞近水楼台,你们搞近水楼台可不得了!”

周尔均指出,遗憾的是,原总后勤部领导班子混进了谷俊山这样的败类,而郭伯雄、徐才厚竟是谷俊山的后台。

谈及近年来人民军队正风反腐取得的成果,周尔均说:“随着各项反腐法律及措施的出台,相信一定会形成制度化反腐的崭新廉政局面。”

周恩来精神穿越时空

1998年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之际,由周尔均和夫人邓在军主导拍摄的电视专题艺术片《百年恩来》在全国播映。在近3年的拍摄工作中,他们采访了近400位各界人士,走遍了周恩来当年战斗、工作、生活过的地方。

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专访周恩来侄子周尔均)(8)

《百年恩来》电视艺术片海报

通过对各界人士特别是国际友人的采访,周尔均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周恩来总理做任何事情都有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他特别善于团结大多数,包括团结那些不同观点、不同阵营的人,甚至赢得了对手和敌人的尊重,为党和国家、人民的事业,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争取到了最大限度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周尔均提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当年接受采访时说,“周恩来是一个极富智慧的人,非常有魅力,极其了解人类。我见过许多国家领导人,没有人像周恩来那样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周尔均仍积极投身于各项纪念周恩来的活动。谈到举办这些活动的重要意义,周尔均说:“他清正廉洁,身后没有半点个人遗产,却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什么是周恩来精神,以伟人为楷模,学习这种精神力量,塑无悔之人生,让中华美德薪火传承。”

中信出版集团供图

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记者 刘柳

流程编辑:u03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