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最后一首曲子有多难弹(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最后一首曲子有多难弹(海上钢琴师)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普通如你我的人,看完一阵感慨之后,把世俗鄙视一番之后,还是继续努力奋斗适当追名逐利吧,我想我有能力苟活于世。闲暇之余听听音乐啥的,安抚一下那颗利欲熏了的心。
《海上钢琴师》我看过两遍,小时候看没有太多感触,就觉得他最后为什么不下船,好可惜啊。。。现在再看,全程想哭,感觉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及人性的东西让人感慨万千,想了很久觉得那东西应该是内心的纯净与生存的残酷之间的冲突。
有的人说这个故事是表现新旧世界的冲突,就是说新崛起的美国和没落的旧欧洲贵族文化之间的冲突。我想这或许是作者把故事编成这样的历史原因,蕴含了作者的观点态度。但就故事本身而言,这明明是一个没上过岸的单纯的人的内心世界,怎么搞出来那么多暗示。特别是他被那谁的第二首曲子感动得哭了,我觉得多好啊,别人在乎的是输赢,他在乎的是好听。比赛是什么,为什么要比赛,他完全不理解,他被架着比赛,比赛中被对手各种不尊重,导致他最后决定露一手。最后他是进入比赛状态了,但他自始至终弹的是心情,别人的音乐是练出来的,他的音乐是与生俱来的,无人能敌。
假设,1900没有天赋异禀,那他只能是船上的一个锅炉工。这高超的琴技使他不用为生存担忧,在这条船上相对简单的环境中,他甚至可以体面地生存。这些来来往往的过客让他窥见了岸上复杂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始终与他无关,不用他去操心,他可以当一个高傲的看客。在这里他尽情地驾驭音乐,徜徉在音乐带来的美妙感觉中,让自己的想象驰骋全世界却不用遭受任何实质性的危险。可以说他的一生除了偶尔的孤独没有其他烦恼,即便孤独还有音乐相伴。
而那个没有尽头的城市是无边的欲望,一旦上岸,姑娘太美,路太多,该选哪个姑娘走那条路,那无边的欲望也正是无尽的烦恼。。。所以他退缩了,他不想成为那个牙齿镶钻的人(叫什么我没记住,稍等,我查一下)莫顿,爵士乐发明者。不断被激发的欲望,追逐的乐趣,幻灭的痛苦,还不如就此结束。
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普通如你我的人,看完一阵感慨之后,把世俗鄙视一番之后,还是继续努力奋斗适当追名逐利吧,我想我有能力苟活于世。闲暇之余听听音乐啥的,安抚一下那颗利欲熏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