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罪从哪里来(任何时候都不要牵连无辜)
我们知道罪从哪里来(任何时候都不要牵连无辜)《北爱尔兰》中的十个孩子从此失去了母亲,人生的轨迹完全被打乱。《罪之声》里面也有很多这样的无辜者。《罪之声》的“声”是指声音,当初的绑架勒索案中,绑架者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打造更多的话题性,在勒索的磁带中,使用了三个孩子的声音。这三个孩子都是在自己父母的哄骗下录下了声音。我之所以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本书有一点极其相似之处:都是牵连无辜。这是让我首先把两本书联系起来的一个点儿。《北爱尔兰》里面的寡妇被杀,她本身毫无过错,她只是因为身为有10个孩子的弱女子,太有话题性,才会被对方阵营选做了吸引新闻眼球的工具。
我读书喜欢给书找对子。也就是把两本有所关联的书放在一起来读,这样读两本书都会读得更深刻一些,一本书中的情节、思绪可以用来补充另外一本书。
这种读书法就像是咖啡和伴侣一样,单独的咖啡不是不能喝,但是加上伴侣之后别有一番味道。
我为日本盐田武士《罪之声》找的读书伴侣是《什么也不说——一桩北爱尔兰谋杀案》(下简称《北爱尔兰》)。
表面看起来这两本书所写的内容好像毫不相干,《罪之声》写的是日本30年前的一桩绑架勒索造成全国恐慌的案件,《北爱尔兰》写的是北爱尔兰历史上两派的冲突。
我之所以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本书有一点极其相似之处:
都是牵连无辜。
这是让我首先把两本书联系起来的一个点儿。《北爱尔兰》里面的寡妇被杀,她本身毫无过错,她只是因为身为有10个孩子的弱女子,太有话题性,才会被对方阵营选做了吸引新闻眼球的工具。
《罪之声》里面也有很多这样的无辜者。《罪之声》的“声”是指声音,当初的绑架勒索案中,绑架者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打造更多的话题性,在勒索的磁带中,使用了三个孩子的声音。这三个孩子都是在自己父母的哄骗下录下了声音。
《北爱尔兰》中的十个孩子从此失去了母亲,人生的轨迹完全被打乱。
《罪之声》中的三个孩子,两个稍大一点儿孩子是一对姐弟,当时在案件全国蒸发后,俩孩子意识到自己参与了犯罪,幼小的他们完全受不了那种千夫所指的感觉,姐姐在当年就是因为慌乱躲避,车祸身亡。弟弟眼看着姐姐死亡,也不敢前去相认,和妈妈东躲西藏,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弟弟成功从匪窟中逃离,但是从此与母亲30年离散,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人生只剩下了一个躲字,他的30多年的人生完全被毁掉,当记者找到他的时候,他的眼睛已经几乎什么都看不到,然后与世界几乎隔离,整个人生活的就像阴沟里的老鼠。而另一个更小一点的孩子,在当时根本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当30年后,他无意中发现,当初那个罪恶的声音是自己录下的时候,人生整个被颠覆,日本特有的耻文化让他几乎无法抬头,他把自己的心深深地锁进了一个狭小的空间来惩罚自己。
让无辜者受难是最不能原谅的罪过。
在《罪之声》中,无辜的又何止是孩子呢?
制造恐慌争端的人也认为自己无辜,因为自己家人也有被无辜牵连的经历,他们一边深受其害一边又用同样的方法牵连更多的无辜,当时由于食品投毒案件,整个日本社会都陷入恐慌。
这样的连锁反应真的无法避免吗?
这就需要有一位智者斩断其中一环,让他停止连锁。
举一个正面的例子吧。金庸先生《雪山飞狐》中的苗人凤是我非常佩服的。
当时苗家和其他武林世家江湖恩怨,辈辈相传,每一次复仇中都会牵连无辜,身为江湖第一人的苗大侠,深深痛心于这无辜者之间的残杀,于是决心不传授女儿武功,让自己家的武艺失传,从而从根本上斩断恶性循环的锁链。
任何时候任何原因都不是牵连无辜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