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三清山游玩日记(游山玩水四一一游江西三清山)
江西三清山游玩日记(游山玩水四一一游江西三清山)我们沿着栈道前行,一路可见绝崖峭壁,峻峰峭岩,连绵千米,逶迤数里。千姿百态的岩峰,远望如玲珑精巧的山水盆景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云海雾涛”并称三清四绝。并以自然山岳风光及道教人文景观为特征,已开辟奇峰48座,怪石52处,风景景观500余处,最高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据说早在东晋道教鼻祖葛洪就结庐练丹于此山。这是宋代诗人吴沆对坐落于江西上饶西南部,素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之殊誉的三清山的咏赞。早就想去登道教圣地三清山,这个高温假便约好友一起组团成行了。经过7个多小时的汽车颠波终于到达了三清山脚下。第二天一早,我们便乘索道来到了半山腰的栈道。导游告诉我们,因此处有三座山峰如道教中的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群山之巅,故名三清山。在经历地壳运动,风雨沧桑,形成了举世无双的花岗岩峰林地貌。
选胜园林兴未阑,
拿舟飞出小溪湾。
光摇一碧回环水,
翠挹三清远近山。
这是宋代诗人吴沆对坐落于江西上饶西南部,素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之殊誉的三清山的咏赞。
早就想去登道教圣地三清山,这个高温假便约好友一起组团成行了。经过7个多小时的汽车颠波终于到达了三清山脚下。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乘索道来到了半山腰的栈道。导游告诉我们,因此处有三座山峰如道教中的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群山之巅,故名三清山。在经历地壳运动,风雨沧桑,形成了举世无双的花岗岩峰林地貌。
“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云海雾涛”并称三清四绝。并以自然山岳风光及道教人文景观为特征,已开辟奇峰48座,怪石52处,风景景观500余处,最高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据说早在东晋道教鼻祖葛洪就结庐练丹于此山。
我们沿着栈道前行,一路可见绝崖峭壁,峻峰峭岩,连绵千米,逶迤数里。千姿百态的岩峰,远望如玲珑精巧的山水盆景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惟妙惟肖的石人负松、送子观音;神奇真实的双松探海、空港回音让人称奇。俯视脚下,万丈深渊,怪石林立,其奇状险象摄人心魄。
抬头仰望,巍巍山峰高耸入云,凛列峭拔,层峦叠嶂。那峰、那石或雄踞如兽,或兀立如屏,或拔地如笏,或伸展如旗,姿态各异,气象万千。
蓦然间,几缕飘过的轻烟在山岫空壑间缭绕游弋,尽显仙风道骨般之神秘,如同在梦中的海市蜃楼,这仙境般的美景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双眼。
栈道两旁草木葳蕤,奇峰突兀,流水潺潺、鸟鸣虫吟,步移景异。当来到从栈道延伸至峡谷上空的透明观景台倚栏俯视时,感觉人像是悬在天宫,白云在脚下流动,如神仙一般。
走在依山而建的栈道上,一座座怪石不时地在眼前恍过。有的石头像是一尊高大的财神,身着高高的官帽和长长地斗篷;有的石头圆圆的头上还顶出一对触角,宛若一只大蜗牛。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有一段故事,如巨蟒出山、神女望春、猴子观宝、狸猫待鼠、李白吟诗……
三清山的松树也是独特的景致。纤细美丽,遒劲顽强的苍松,有的独立在山巅,有的簇拥在山坡上,有的倒挂在峭壁之上,有的从裸露的岩石上,一棵棵郁郁葱葱,丰姿卓约,龙盘虎踞,不畏险恶。
最动人的是南清园一线天的两棵古松,经过岁月风霜雪雨的侵袭,如今已一荣一枯,一生一死,但依然默默厮守,注目相望,形影不离,寓意着人间那忠贞不渝的爱情,留给世人无尽的感叹,让人肃然起敬。
山因树而灵秀,因水而妩媚。而三清山的水,显得更低调。不张扬更不张狂,在山涧,在树丛,细细流出,又悄悄隐没,却滋润和养育了整座山脉。
我们登上了玉皇顶,原名为禹皇顶,传说禹皇曾登此治理水患而得名,为南清园景区最高点观景台。置身其上,不仅可以一饱眼福,而且秀峰美色、三龙出海等近在眼前。秀峰如盆景,卓然独立,奇峰岩石之上一棵松树如点睛之笔,不傲不卑,恰到好处。三龙出海是数块巨大粗狂的岩石如蛟龙出海一样仰首引颈而出。
从玉皇顶下来我们又去参观了三清山标志性道观三清宫。初建于唐代,历经几代重修的三清宫东倚聚仙台,南靠九龙山,西邻演教殿,北踞龟背石,占据了三清福地藏风聚水的最佳风水宝地。
整个殿内梁、柱、墙、池、门以花岗岩铺造为主,镶嵌得严丝密缝,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之一。宫门上方悬挂清同治八年立的“三清福地”匾额一块。
三清山的怪石中的“东方神女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东方女神屹立山头,俯视群山万壑,既是人们心目中美丽而神秘的女神,更是统帅三清山一脉的群山之王,从容镇定而又雍容华贵的傲立山头,供群山朝拜,让万人景仰。导游说,从不同的角度看东方女神是三个形象,一看像太婆,二看像妖怪,三看像女神。
这被誉为“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道教的福地,人间的仙境”的三清山更让文人墨客们欣喜若狂,诗兴大发。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李白当年曾这样赞美玉京峰。
苏轼也在《登三清山观烟霞抒怀》诗中赞道:“烟绕松石雾成纱,日月同辉映彩霞。云瀑奔涌千重浪,大道朝天哺英华。”
回看阳光下的三清山,显得更加透明,更加清爽,更加金碧辉煌。从三清山归来,它的瑰奇与神韵依然存留在我的镜头里,存留在我的记忆中,为了不忘却便形成了今天的文字……
(原创作品,欢迎品鉴,感谢阅读,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