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包拯在端州为官三年(包拯从端州奉调回京)

包拯在端州为官三年(包拯从端州奉调回京)庆历二年(1042),包拯奉调回京,离任时,端州城男女老幼都来码头送行。当地名流、开明士绅也纷纷携物相赠,都被包公一一谢绝了。一片颂扬声中,包拯与地方百姓挥手依依道别。官船解缆沿西江而下,很快就到了羚羊峡口。本来是风和日丽、万里晴空的天,却狂风大作,江上顿时波翻浪涌,小船在江中摇来晃去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当地百姓得知消息喜笑颜开,奔走相告,“包青天”的名声渐渐传了开来。包拯在端州不足三年,恩威并施,将地方治理的百业兴旺、气象一新。到任不久,便听说历任地方官借进贡端砚为名,盘剥百姓,砚工苦不堪言。为了弄清究竟,包公换上便服去微服私访。很快,包拯就搞明白了原委,本来,按例端州每年只须上缴中央十块贡砚就可以了(据宋元丰王存著《九域志》称:“端州岁贡砚十”),而历任地方官却层层加码,随意扩大贡砚数目。沉重的盘剥,不但加大了砚工的劳动付出。也为贪官污吏找到了中饱私囊的理由。在调查清楚后,包拯革除滥征

北宋名臣包拯(999~1062)、字希仁,今安徽合肥人。

包拯二十八岁进士及第,按照宋廷制度,只要考中进士就可以释褐作官。但包拯至孝,信守圣人“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直到三十六岁时父母亡故后才正式出仕,任天长县(今安徽天长)知县。

包拯在端州为官三年(包拯从端州奉调回京)(1)


三年任满后,包拯升任殿中丞,奉旨前往端州地方任知州。消息一出,亲友陆续登门,劝他上表章恳请官家授它职。原来,宋时的端州乃蛮荒之地,这里交通闭塞,天气酷热、民间仍保留有“杀人祭鬼”、“巫觋挟邪术害人”的陋习。从秦汉至唐宋,这里就是流放贬谪官员的不毛之地,到端州当官与被流放差不多,绝非什么美差。

按宋代官制,殿中丞是散官,也称为寄禄官,就是挂着官衔吃皇粮。知州属于职事官,等于有了差遣,俸禄要远比寄禄官高。亲友们劝包拯,是觉得殿中丞的薪俸虽然低了些,但收入稳定,没有必要天遥地远的到端州去受苦,万一染上时疫,死在那里可就亏大了。包拯知道大家心意,收拾行囊,也没有和亲友作别,携妻带子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往端州的仕途。



到任不久,便听说历任地方官借进贡端砚为名,盘剥百姓,砚工苦不堪言。为了弄清究竟,包公换上便服去微服私访。

很快,包拯就搞明白了原委,本来,按例端州每年只须上缴中央十块贡砚就可以了(据宋元丰王存著《九域志》称:“端州岁贡砚十”),而历任地方官却层层加码,随意扩大贡砚数目。沉重的盘剥,不但加大了砚工的劳动付出。也为贪官污吏找到了中饱私囊的理由。

在调查清楚后,包拯革除滥征贡砚弊政,专门出告示申戒那些借机层层盘剥的官吏、士绅,不得任意扩大贡砚数目,不准向砚工摊分工钱。

包拯在端州为官三年(包拯从端州奉调回京)(2)


当地百姓得知消息喜笑颜开,奔走相告,“包青天”的名声渐渐传了开来。包拯在端州不足三年,恩威并施,将地方治理的百业兴旺、气象一新。

庆历二年(1042),包拯奉调回京,离任时,端州城男女老幼都来码头送行。当地名流、开明士绅也纷纷携物相赠,都被包公一一谢绝了。一片颂扬声中,包拯与地方百姓挥手依依道别。官船解缆沿西江而下,很快就到了羚羊峡口。本来是风和日丽、万里晴空的天,却狂风大作,江上顿时波翻浪涌,小船在江中摇来晃去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包拯感到事有蹊跷,但转念一想自己为官清廉,大公无私,上天断不会无缘无故的与自己为难。然而,又等了好一会儿,风越刮越猛,浊浪排空。包拯心知有异:莫非手下人私受贿赂,藏了什么在船上?他立即命把随行人员叫来盘查。

包拯在端州为官三年(包拯从端州奉调回京)(3)


端砚

大家纷纷叫起了撞天屈,七嘴八舌道:“大人一身正气,小的人岂敢私藏?”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他的随从书僮跪了下来:“大人,有一事我忘了禀告,我们离开端州之前,当地一士绅特地送给大人端砚一方,因小的认为是件小事,没有启禀,私下替大人收了,现放在船上。”

包公听了,阴沉着脸命书僮赶紧将砚台取出。书僮急忙取了砚台送上,众人看时,只见这块端砚外面包了黄布袱,打开来,砚身雕龙刻凤,鸲鹆眼碧绿晶莹,果然是方好砚。

众人正瞧的入神,包公手一扬,就将端砚抛入了江中。

说也奇怪,砚一落江,顿时风平浪静,转危为安。众人这才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包拯在端州为官三年(包拯从端州奉调回京)(4)


据传说:公拯的官船驶远后,就在他掷端砚的地方隆起一片沙洲,包裹端砚的黄布顺流而下,后来也成为沙滩。据说现在高要县广利镇的“砚州”和沙浦镇的“黄布沙”,就是这么形成的。传说本来带有神奇色彩,后人却宁可信其有。明末修建的古端州丽樵楼(今肇庆红楼)上,有人专门刻了一副对联来颂扬此事:“星岩朗曜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

端砚名重天下,文人雅士视其为至宝,在宋代端砚与黄金玉石价格相当,据说当时一方端砚,可以换一顶县令的乌纱帽。士绅临别赠砚,包拯坦然受之,也无可厚非。“包拯不持一砚归”到底是真实的,还是传奇故事?上世纪 8 0 年代,考古工作者揭开了这个谜——他们在发掘整理包拯、包绶父子的坟墓,从出土的陪葬品中只发现了普通的砚台,证实了包拯真的没有从端州带回一方砚台。据史书记载,包公给子孙留下的遗嘱中,郑重申明——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拯在端州为官三年(包拯从端州奉调回京)(5)


包拯掷砚处

清乾隆年间,番禺训导莫元伯曾作《砚洲怀古》道:一笑解行箧,沧波信手投。臣心真似水,天意忽成洲。沙月淡相映,秋江澄不流。当的杜万石,曾此泛归舟。据说,这位杜万石在宋神宗年间也担任过知端州之职,他在任上巧取豪夺端砚无数,听说包拯曾扔了一块端砚在羚羊峡江中,居然真的打发人去打捞。

世界大了,无奇不有;林子大了,什么鸟人都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