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奇妙动物城(从设计来看西雅图)
北京奇妙动物城(从设计来看西雅图)其实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就是说美国人可以开着车买快餐,去银行都可以不下车,直接在车上把这些工作完成。而在西雅图,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对抗这种对环境不友好的出行方式,他们试图通过鼓励自行车出行和乘坐公共交通,来降低碳排放量对空气的污染。希尔斯酋长的第一个请求,是请求白人能保持空气的圣洁和芬芳。在我看来,我也去过美国其他的城市,和美国其他的大城市来说,西雅图是一个很有爱的城市,他的城市面积并不大,它的面积只相当于我们成都市的三十三分之一,但它却拥有397个公园,当然包括大大小小的国家公园之类。也就是说你和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每天去一个公园约会,一年之内你基本上去不完。所以说西雅图也被美国人称为北美地区最适合约会的城市。当然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并不是什么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我今天是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位对西雅图有着深厚情感和浓浓爱意的一位智者,我认为这个智者是真的能说出一些打动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
各位晚上好,我是刘益,今天很高兴能通过设计思享这个平台和大家一起聊聊我最喜欢的城市西雅图,以及在这个城市中每天上演的,一些关于“生命和爱的故事”。
一提到西雅图,我们脑海里会蹦出来很多画面,大都是和电影有关,那么从之前大家提到的那个93年很老的电影《西雅图夜未眠》,到后来我自己追了十来年的《实习生格雷》再到后来汤唯的《晚秋》和《北京遇上西雅图》。其实这些都是关乎“生命和爱的故事”当然其实大家通过电影也能看到在故事当中西雅图阴郁的天气,在这个比较有趣的地方每年大概有两百多天都在下雨。
相比较于有些人习惯加州阳光来说,其实很多美国人就觉得西雅图是一个完美的自杀圣地,因为它自杀率是挺高的。不过其实每次有人问我喜不喜欢西雅图的时候,我都会说非常喜欢,我想不止我一个人有这个想法。大家知道一些知名的大公司像波音、微软、亚马逊和星巴克。他们的总部都在西雅图,可以见得他们选择西雅图作为总部是有一定道理的。
西雅图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不容置疑的,而且它也是户外运动者的天堂,你在西雅图可以登山,划独木舟,还有一种叫stand up paddle boarding的运动,就是你们在图片上看到的这种,也是我在中国没有见过的运动。其实这些户外活动你只要参与在其中,哪怕是登山,你都会感受到美国西部的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我极限的挑战,他们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一个城市。
在我看来,我也去过美国其他的城市,和美国其他的大城市来说,西雅图是一个很有爱的城市,他的城市面积并不大,它的面积只相当于我们成都市的三十三分之一,但它却拥有397个公园,当然包括大大小小的国家公园之类。也就是说你和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每天去一个公园约会,一年之内你基本上去不完。所以说西雅图也被美国人称为北美地区最适合约会的城市。
当然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并不是什么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我今天是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位对西雅图有着深厚情感和浓浓爱意的一位智者,我认为这个智者是真的能说出一些打动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话。他所讲述的是这些有关生命和爱的故事,他其实成就了西雅图的过去,和它的现在,当然也会成就西雅图的未来。这位智者就是希尔斯酋长,在一百四十七年前他写了<神圣的土地>,把这篇文章作为回信,向在华盛顿的白人总统传递了一个信息,他希望,购买这片神圣土地的白人能像他们的族人一样,敬畏自然,热爱这片大地。
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间,西雅图人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延续希尔斯酋长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那么下面的时间,我们将以酋长的文章中对白人的三个希望也是今天要讲的三个问题作为主要线索,并对应当下西雅图的城市建设和它的景观设计来为大家讲解。这个号称“翡翠之城”的城市是如何保持空气的洁净和芬芳,如何做到善待河流如兄弟,以及怎样和动物分享宝贵土地,最终实现当初对希尔斯酋长所许下的这个诺言。
希尔斯酋长的第一个请求,是请求白人能保持空气的圣洁和芬芳。
其实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就是说美国人可以开着车买快餐,去银行都可以不下车,直接在车上把这些工作完成。而在西雅图,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对抗这种对环境不友好的出行方式,他们试图通过鼓励自行车出行和乘坐公共交通,来降低碳排放量对空气的污染。
当然政府也没有苦口婆心的强迫市民保护环境,反倒是找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机构做一些调查,我们称之为真人分析图,向公众展示自行车出行和乘坐公共交通系统的这些优势。我觉得这是让公众能够更加容易接受的一种方法。我们看到的这个图片是平常汽车在街道上行驶的场景。
就是我们在驾驶汽车,平时可能大家并没有这种认识,一个汽车所占用的空间里,当把汽车拿掉时,一个人在城市道路上所占的空间面积是非常大的,这是空间的一种浪费。
那么他们把汽车的出行方式和我们相同人数的人骑自行车出行或坐公交出行的方式都呈现出来,最后不用一句话其实大家都明白,我们真正想要减少交通对这个城市的压力、对环境的污染,哪一些出行的方式是更有积极意义的?这个不用多说都能够明白。同时西雅图的很多公司也非常鼓励员工骑自行车出行,所以它们很多公司都有很贴心的服务。它们为骑自行车的员工准备了浴室,免得大家骑完自行车之后身上有汗味,有尴尬的情况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为骑自行车的人提供了更好的环境,让他们觉得很舒服,更愿意去骑自行车。
同时西雅图政府的交通部门还作出了很多改进,除了在西雅图的主要街道上划定了专用的自行车道外,几乎所有的公交车上都安装了自行车架。
这个自行车架最多可以放4辆自行车,方便骑行自行车的人有时需要搭乘公交的需求,当然,其他的交通工具,例如轻轨,也有专门放置自行车的空间。
这种方式解决了骑自行车的人通行上的不便,以这种方式去鼓励去号召大家骑自行车,我觉得比空喊几句口号要实用的多。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刚到西雅图的时候,看到西雅图的巡警都不是像美剧里的警察开着车走街串巷,他们是骑着自行车巡逻,特别是在市区里,大多数巡警都是这样。
自行车也成为了一个打击犯罪的利器。
通过诸多努力,现在西雅图骑自行车出行的人已经逐渐升高了,升到了2.5%,可能大家觉得挺少的,但是比起全美0.4%的骑自行车出行率,已经是非常厉害了。西雅图人也并不打算停下脚步,想继续的实现低排放的目标,所以他们也会向世界的其他城市学习,比如荷兰的哥本哈根,还有临近州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为了鼓励更多市民在车流当中能够安心的骑车出行,这两个城市对道路都进行了相应的改变。
波特兰市为了更好的保障骑车人的安全,把道路划分修改成为了,自行车道、路面停车位再加车行道的方式,这个安排能让骑车人感到更安全,也更能鼓励他们骑车出行。这个规划最早是在荷兰的哥本哈根出现的,现在北美地区也开始慢慢推行了。
除了这些措施之外,西雅图还有一个叫做zipcars的租车公司,这个租车公司在西雅图很多停车场都有汽车,你只要在网上办完租车手续,就可以在距离你最近的停车场提取任何你需要的车型。归还的时候也不一定要归还在你取车的地方,你可以归还在任何有zipcars停车位的停车场,这样在某些程度上也降低了一些家庭的汽车保有量。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西雅图已经成为了全美比较棒的自行车城市,不管是从数据统计来看,还是居民的自身感受。可能你们会认为他们城市道路平坦方便骑自行车才能得到这样的推广,其实并不是这样。
西雅图是一个山地城市,它的推广其实是因为西雅图人有一定的生态环保意识,他们意识到这样的出行方式会更利于他们的环境发展,我觉得这些环保出行方式都是很值得我们中国城市去学习的。
接下来我要讲的就是希尔斯酋长的第二个请求,就是请善待河流如兄弟,努力营造健康水循环。
西雅图这个城市的水域面积是城市总面积的40%,三面环水,分别是普吉湾、华盛顿湖跟联邦湖,这几个水系都与太平洋相连,在这样的环境下,西雅图人对水的健康是非常重视的,因为他们认为水直接影响西雅图城市的生死存亡。我们所讲的河流的健康,其实简单讲解一下,就是水文——水温和水质,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水温其实对河流的健康来说是比较敏感的指数,就像我们地球上的气温升高,我们的身体也会出现不适,水温于河流而言也是一样的。希尔斯酋长一直都告诉白人,溪流河川是他们祖先的血液,河水不仅能够解除干渴,运载木舟,还能带给他们生命与希望。对于这个请求,这近几十年来看,西雅图人对此一直在不懈的努力着。下雨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想,这雨都下到哪里去了?其实几乎所有的降雨都会通过地面形成的这个径流进入到我们城市的雨水管,有些地方会有简单过滤或者沉淀的步骤,有些地方不过滤也不沉淀,直接排入河流当中。这样的过程在自然环境当中,比如国家公园或者没有城市建设的地方,不会对河流有太多的影响,因为河流都有自净功能,但是在城市里面,就非常不一样了。
大家想想看,地表下雨之后,会冲刷地面,地面上有汽油、灰尘还有一些重金属和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跟着地表径流进入河流当中,当有害物质积累到一个程度,河流是无法承受的。我们可以想像,河流不健康了,城市也必定不健康,为了保护河流的健康和清澈,西雅图的公务局在2001年的时候就在思考,我们到底该如何保护我们的河流。他们最后决定应该采用一种新的排水方式,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然排水方案。
西雅图公务局的第一个实验性项目,叫做街道边缘新绿方案,简称SEA STREET 这个方案位于派柏溪流域,紧邻普吉湾,大家看到蓝色海水旁边的白色部分,就是小溪的出海口。
小溪的北面有很多住宅区,这个小溪承受了这整个社区,也就是“阔景社区”它的雨水排放,因此,西雅图公务局就希望sea这个项目能让整个西雅图人对河流的健康都能更加关注。于是他们就在阔景社区选择了一条路进行改造,就是图片正中的那条弯曲的道路。
这条路就是经过他们改造的实验性项目。这条道路在保证大型卡车、消防车、急救车自由通行的基础之上,整条道路都变窄到了4米,变成了蜿蜒曲折的样子。一方面它会降低行车速度,使乘客觉得更加安全。并且,它弯曲之后,我们可以从图片上直观的看到能形成很多的富余空间。就能被用来采用自然排水的功能,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雨水花园,其实这个跟我们国家现在所说的海绵城市是一样的,原理都是,让雨水能尽量的停留在土壤里,一方面它能提供给植物雨水的供给,一方面能充盈我们的地下水,更重要的一点是,帮我们就地洁净雨水,然后把洁净的雨水,排入到溪流里面。
它们的雨水花园也配合了很多植物,让土壤跟植物共同净化雨水,形成非常有效的引导雨水径流的设施。西雅图公务局是非常严谨的,他们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一起,对这个项目进行了两年的跟踪监测,按照一般的降水强度设计的雨水花园,可以减少百分之98的地面雨水径流量,这个已经是非常好的效果,而且其中的土壤跟植物也能有效的去除雨水中的污染物,这对派柏溪流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西雅图公务局觉得这个项目的效果非常好,于是他们想继续扩大这个实验性的项目,在2003年的时候,他们完成了一百一十一街的瀑布项目。
这个项目同样是位于派柏溪流域,但是和上一个不同,之前我说过西雅图是一个山地城市,很多地方它都有一定的坡度,坡度不同水的流速也会不同,坡度陡的地方水流加快,很难留住雨水,雨水流走就达不到我们想要的就地处理就地净化的效果了,所以一百一十一街的瀑布项目,就是要解决怎样处理坡度地形雨水花园的问题。
因为地形的关系,他们把雨水花园分割成好几个不同的标高的平台,在平台上用拦水的方式。当雨水流过,就总会有一部分雨水能被留下来,用这种方式尽可能多的留住雨水,让它能被慢慢地净化。
我们现在再去看一百一十一街瀑布项目的时候,它里面采取的雨水花园的植被,全都是本土的物种,所以他们这个自然排水的项目,就根本不用任何的后期维护,它本身就非常的有生命力,对于城市管理来说也降低了很多费用。
除了政府的项目之外,西雅图的市民也经常被鼓励为派柏溪流域作出贡献。所以有一个叫rainwise的组织,他们专门帮助当地的居民修建雨水花园,居民只需要给4000美金左右,就可以将自己的院子修改为对环境非常好的雨水花园了。
我们有一次课堂作业就是帮你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户人家去修一个自己的雨水花园,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因为我们需要在院子里挖一个大概400到600毫米深的大坑,然后再布置管道,种植植被。这整个项目都是我们一个学生团队做成,过程非常的艰辛,但是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经过十来年的努力,派柏西流域的溪水,已经变得非常的清澈,它周围的湿地,植被风貌,整个的河流的生态系统,也都比较稳定。
甚至前两年,有本地新闻说,有人在那边看到了来觅食的小浣熊,
一切看起来都是对自然特别友好的场景。其实都是仰赖与他们对待河流的这种积极的态度,他们把河流当做自己的兄弟,真正当成自己赖以生存的这样一个有生命的物体,在这之后,类似的自然排水的项目在社区在公园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我们最后再一起了解下,希尔斯酋长的最后一个请求,那就是和动物分享土地。
其实包括我在内,在没有去西雅图之前我都没有真正的去思考过一个问题,就是,城市是谁的家?因为我们本能的认为我们创造了城市,所以城市是属于人类的,但是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用于建造城市的这个土地,其实本身并不属于我们,或许属于湖边的白鹭,又或者是山间的鹿群,它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里,而我们只是看到这片土地觉得适合我们建造城市,适合我们修建住宅,我们没有问过它们的意见,直接就占领了这片土地,把它作为了栖息地。
这些动物分享了自己的土地给我们人类,但是我们真的没有想过,如何跟它们分享这片土地。圣雄甘地说过一句话:地球所提供的,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但是却不能填满每一个人的欲壑。有时候我也会为自己的贪婪感到羞愧,就像一看到美丽的地方,我就想我要是在这里能有一个房子该多好啊!这就是因为我们对自然还不够尊重。在我居住在西雅图的一年多里,包括我后面断断续续的回到这个城市,其实让我最感动的就是西雅图人对待城市动物的态度。
在西雅图的任何一个社区里,都有这样一个情况,不少居民会为各种鸟类提供饮水器,还有小房子之类的,看着就特别有爱。
西雅图的渔农部门也一直都在鼓励市民,在自己的院子里,为迁徙的蜂鸟和其他鸟类放置饮水机,其实市民也能通过这样的机会和野生动物度过片刻的美好时光,因为我曾经就在我的窗前,看到过一只蜂鸟飞到饮水器饮水。
看着那样的场景,一个美好的小生命,它煽动着翅膀。我觉得是你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美好感受。
美国政府也是非常鼓励他们国家的人对动物能有一个非常正面的态度,所以他们启动了一个叫做,将后院变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这样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说,它鼓励你在自家后院种植本土植被,为什么我一再强调本土植被,因为本土植被是真正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的,如果是外来植被很难进入西雅图的食物链系统。也就是说让本土野生动物在本土植被的庇护下能更好的繁衍生息。如果你的后院满足了美国政府这个项目的认证条件,大概就是你是否能为野生动物提供庇护所,是否能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食物跟水,是否能有适宜的环境帮助野生动物养育后代,一旦你满足这些认证条件,你就可以申请获得,国家认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名牌,挂在你的后院里头,对西雅图人来说这是非常大的荣誉,他们觉得自己对国家的环境做出了好的贡献。
我在西雅图所接触到的景观设计师跟建筑设计师,他们其实都更愿意把动物看做是和人类平等的一个个体,有一次我去参观一家景观公司,这个公司是专门做动物园的设计,所以他们对动物就特别的尊重,他们公司也做了我们四川的一个项目,一个熊猫的公园,可能不久就要开放了。那个公司的合伙人名字叫Becca ,我当时一去到他们公司,就看到了一只小狗,Becca 就给我介绍,说这个小狗是我们的前台,我就觉得真是很有意思。在公司里面,还可以看到小鸟飞来飞去。
小鸟一会停到打印机上,一会停到模型上,整个公司都是让人很放松的状态,公司的那个网页甚至还把小狗小鸟都作为特别员工给展示出来。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噱头,因为可能在你没有去过他们公司的时候会认为这是一个噱头,但他们真是把这些小动物当成自己的员工来看待,我觉得如果我在这个公司工作,会让我感觉很轻松很有爱。
我前面讲到的不管是跟动物在同一个空间工作还是生活的场景,在西雅图并不少见,当时我是在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他们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校园,他们离加拿大也非常近,离温哥华大概就两个小时多的车程,那边的加拿大鹅,每一年的冬天都要从加拿大飞到西雅图过冬,因为西雅图冬天的温度跟成都差不多,然后每到冬天,那些鹅就会在这个校园里头走来走去,那个场景真的是违和又有趣。
当时我走在校园里头,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我也可以这样跟动物擦肩而过,它们从你的腿边过去,一点也不会怕,因为它们知道你对它是善意的,你能尊重它的生活方式,它也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包括我有时去公园,也能看到,每次一出太阳,因为西雅图的阳光非常少,小乌龟就会跑出来,把手和脚全部伸出来在那晒太阳,特别自在。
包括我爬瑞尼尔山,我爬着爬着也会突然发现旁边有一只土拨鼠,也在跟我一起走,当然它是去自己的家,但我是往山上爬,还有在西雅图坐轮渡的时候,还可以看见海狮,它们实在太好玩了,它们就睡在一个露出海面的人工搭建的台上,在那休息。
然后等到明年你再去看的时候,它们还是在那休息,不知道是不是同样几只海狮,但我觉得,它一定是觉得在西雅图里它是安全的。甚至有时候也有人拍到,有些鲸鱼也会来到西雅图的海湾里头,每当我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会感叹,这是一个多美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都在这个空间里过着互相尊重的自己的生活,这种感动我觉得,是特别能够打动人,也特别能激发我,想去保护这个生态环境的愿望。
当然西雅图人他们也一直对生态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在不断努力着,他们的人口在不断的增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们会思考,如何在这个人口增加的前提下给野生动物也有足够多的活动空间以及户外活动空间。这样也引发了一些学者的思考,特别是华盛顿大学的景观设计系的教授,他们就会想说,他们能不能找到或者能不能为他们未来一百年的西雅图做一个绿地系统的规划,于是2007年的时候,华盛顿大学一个教授,就组织了一个名叫西雅图2100的全民会议活动。这个活动持续了大概两天到三天,他们邀请了西雅图市大概四百多名的参与者,这些参与者都是自愿参与的,有专业的教授跟设计师,还有一些环保热心人士。他们一起讨论,一百年后的西雅图会是什么样?他们到底想要建立一个怎样的西雅图?他们最后探讨出来的,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图片的情况。
图片最左边是1903年的时候,中央公园的设计者奥姆斯特德的儿子,做的一个绿地系统的规划,中间那张图是他们规划的2025年的西雅图的样子。最后那张图片是2100年的时候,西雅图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一个城市,其实我们不难看出,在这样的一个绿地系统的规划里,一百年后的西雅图它会是一个绿色的大都会,它的生态廊道和这些绿色斑块散布在城市当中,我们可以想象到市民会有更多的绿色的户外活动空间,而野生动物将会有更舒适的栖息地以及方便他们迁徙的路径和繁衍后代的区域,这些地域也会更加的安全跟通常,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也关注到与动物相关的设计当中,其实也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设计,换到了从动物的角度去思考,这种换位思考是我们曾经没有过的,比如下面这个图片
这个设计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计,我们都知道的高速路、其实我们在建高速路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把动物的需求考虑进去,这个项目其实是高速路正好截断了麋鹿的迁徙路径,麋鹿每年都要进行迁徙的活动,一旦它的道路被阻断了,出于它的本性它还是会想方设法过高速路,很多麋鹿因此丧生。有景观设计师就会想,我们能不能从麋鹿的角度去设计一个桥,他们其实做了很多的尝试,包括在高速下面挖洞期望动物们通过这个洞过高速,但这个比较困难,因为动物没有人的理解力,它看到也不知道那个是啥、能不能穿,所以还是很多动物死在车轮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项目,是在高速路上架了一座非常宽的桥,通过景观设计把桥做成类似自然环境的空间,用这样的一种环境使麋鹿能够自然的通过高速路,把高速公路对它们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程度。这样的设计在美国跟欧洲地区比比皆是,他们也经历过不好的设计形态才摸索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我经常在想,既然这些国家已经探讨出来了一个好的设计,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它运用到我们国家的景观设计里。
今天距离酋长将西雅图转让给白人已经接近一百五十年了,这个时间很短,但是西雅图人已经用洁净的空气,清澈的河流以及自由自在的在这里生活的动物向我们证明,他们并没有违背对希尔斯酋长许下的诺言,就是要守护好这片神圣的土地,让它更好的延续下去,让河流变成他们的兄弟,让动物跟他们一起共享这片土地。
那么最后我把西尔斯酋长的话送给大家,希望你们能有更深刻的感受!
“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
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思友问答
1、这个西雅图的生态景观分享已经涉及到了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和社会形态,那作为室内设计方面,如何更好地把室内设计与室外的生态景观融合为一体,使人的居住空间更加生态健康自然?(比如小庭院的设计)
刘益老师:我觉得自然生态健康是我们空间设计包括建筑设计中比较中级的追求,就现在这个设计趋势而言越来越多的设计者、业主也都开始关注如何营造健康有益的环境,抛开那种酷炫的设计表象,然后我们做设计的本质是如何提升居住者的舒适度。我的专业不是室内设计,但我觉得这个室内设计和室外结合来说的话,有一个案例来帮着大家更好的了解;北京大学的俞孔坚教授他把自己的家进行了一番改造,他把他家阳台做了一个雨水收集的生态循环系统,通过屋顶收集的雨水送到客厅,沙发后面的一面墙种满了绿植,据说他每年接下来的雨水大概有五十吨,因为他有足够的水,他把阳台作为一个农场,一个花园来设计。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用心把这些东西做出来才是做有价值的。
2、西雅图的生态环境设计离不开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支持,但是在国内,我们一直在讲环保,但是收效甚微,那我们当地政府,设计者,民众应该做些什么来实现生态化的自然城市?(比如西雅图的民众是如何接受以自行车代替汽车?他们如何做到的)
刘益老师:对于这个问题我首先要说的是他们没有完全接受,他们其实现在还在努力。对于任何一个城市而言这个过程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西雅图在生态设计这条路走了五六十年,那么说实在的,他们也经历过当下我们中国的这个阶段,其实就像甘地说的“我们的本质其实都挺贪婪的”,只是他们走到这个过程走到一个点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对环境消耗的方式是不可逆的而且是非常负面的,所以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维护西雅图的生态系统环境。如果我们中国想要想要更好的保护环境,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提升我们公众的生态意识以及调整我们对自然的态度,这个意识并不仅仅说是我少开车或者节约用水就足够了,更多的是我们需要改变一些生活的习惯,比如尽量的购买本地生产的食物,这样运输的距离少,排出的温室气体也会减少,还有包括增加物品的回收利用率。我在美国期间,了解到很多社区,他们都会有专门的一片区域,留给民众,你觉得你不用的东西,可以把它放在那个地方,然后你如果需要什么东西,你可以在那里找找看看有什么是你可以用的,很多东西对你来说是垃圾但是对别人来说还可以继续使用,这样就减少了了我们消耗资源的频率。
3.能简单介绍一下华盛顿大学的艺术设计情况吗?
刘益老师:华盛顿州立大学建立于1860年,它是美国西北海岸权威的一个研究型综合大学,它的艺术设计下面有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三个专业,它的景观设计专业曾经在全美排名第一,整个景观设计专业不大,但是在北美地区非常有影响力,他们主要的方向都是生态景观设计这一块。
4.如何利用收集的雨水?是在室外建一个蓄水池吗
刘益老师:收集屋顶雨水的话需要在室外建一个蓄水池,如果你屋顶的面积很小可以直接把蓄水池放在建筑旁边,也有蓄水池是埋在地下的,蓄水池都是有一定容量的,比如说南方的暴雨,雨水可能会瞬间填满蓄水池,这种情况下,蓄水池会有一个阀门,到了一定的峰值就将水流排到净化的地方。以免对蓄水池产生影响。
5.西雅图还有什么相关的建筑景观项目值得去看?
刘益老师:西雅图有很多相关的建筑跟景观的项目,我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可能大家都知道库哈斯做了一个西雅图公共图书馆,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个项目,还有就是西雅图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公园,学景观设计的同学可能比较了解,第一个公园是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这个公园是全球第一个以资源回收的方式改建的一个公园。另外一个公园是梅根奈斯公园,这个公园它以前是一个海军陆战队的机场,后面它被改造成了一个湿地公园。
还有前面一位同学说中国人口那么多怎么搞生态这个问题,我觉得人口多少跟搞生态没有一个特别直接的关系,像日本人口也密集,在那么小的一个岛国上他们也把资源利用到了极致。所以我觉得根本上这是意识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