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皮应该扔在哪一类垃圾桶(香蕉皮你必须扔到垃圾桶里)
香蕉皮应该扔在哪一类垃圾桶(香蕉皮你必须扔到垃圾桶里)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最想提醒父母注意的是:觉察自己日常生活中,到底是在给孩子树立规则,还是在家庭关系中"争夺权力"?我的目的不是为了教给读者如何教育孩子,而是为了让成年人看到自己的缺失,提高认知,完善自己,从而改善自己的亲密关系和生活。在今天的文章里,我将在昨天大部分的有争议的评论中,选取了几个最有代表性的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规则的建立以及父母如何把握"管理"的尺度的问题。女儿去看电视,爸爸把电视关掉;女儿去看书,爸爸把书收起来,女儿拿了一个水果给爸爸吃——她回避了那个香蕉皮,但是想和爸爸缓和关系。爸爸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吃,因为你没捡香蕉皮"。女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先附上上篇文章的两个案例:案例一:前两天我去一个旅游景点玩,听到了一对父女的对话。女儿大概五六岁,她当时央求爸爸给她买一个零食,爸爸不同意,女儿继续央求,爸爸用虽然不是很严厉但是很坚决的语气说:你越这样,我越不会给你
家长到底应不应该管孩子?应该怎么“管”?如何为孩子树立规则?在爱和规则之间如何平衡?
注:本文长65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
上一篇文章不许哭,越哭越不给你买”:你以为你在制定规则?别逗了引发了轩然大波,在这个"事件"中,很多人对我的不满在于:认为我理论太多却没讲具体的解决方法。这可能跟我自己的习惯有关。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都受到自身经验所限,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提升自己的方式就是"深刻的"理解原理,我的经验是:很多时候对原理的理解如果只是一知半解,就不太可能在实际应用中运用得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种自我成长的方式给我带来很多切实的好处。我常用的一个比喻是:如果把"我们的问题"比为一棵大树,那么最有效、也是能根治问题的方法就是找到"树根"(即深刻的理解"为什么")。如果把精力放在"树叶"(具体的办法)上,那可能就会今天这件事知道怎么做,明天换一个场景又不会了。
但是很显然,这种成长方式并不被所有人接受。今天这篇文章,我想结合上一篇文章的两个案例,具体谈一谈一些具有争议的论点,并给出具体方法。
先附上上篇文章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前两天我去一个旅游景点玩,听到了一对父女的对话。女儿大概五六岁,她当时央求爸爸给她买一个零食,爸爸不同意,女儿继续央求,爸爸用虽然不是很严厉但是很坚决的语气说:你越这样,我越不会给你买。要不然就回家吧。
案例二:樊登曾经举过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他的一个朋友,有一个4岁的女儿。有一天,他女儿把香蕉皮扔在地上,就去玩了。爸爸让女儿把香蕉皮捡起来,女儿说不捡。爸爸说必须捡,否则别的都不能玩。
女儿去看电视,爸爸把电视关掉;女儿去看书,爸爸把书收起来,女儿拿了一个水果给爸爸吃——她回避了那个香蕉皮,但是想和爸爸缓和关系。爸爸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吃,因为你没捡香蕉皮"。女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最想提醒父母注意的是:觉察自己日常生活中,到底是在给孩子树立规则,还是在家庭关系中"争夺权力"?我的目的不是为了教给读者如何教育孩子,而是为了让成年人看到自己的缺失,提高认知,完善自己,从而改善自己的亲密关系和生活。在今天的文章里,我将在昨天大部分的有争议的评论中,选取了几个最有代表性的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规则的建立以及父母如何把握"管理"的尺度的问题。
1. 孩子到底要不要"管理"?
这是评论区的"重灾区"。很多家长持一个观点:孩子必须管。不管就出事。不管是案例一中的小孩想吃零食,还是案例二中的小孩随地乱扔香蕉皮,在很多家长看来都属于"必须管理"的范畴。所以,我们讨论的重点,就集中在此。
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任何绝对化的观点——必须管,或者不必管,都是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对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两个基石是"爱"和"规则",两者缺一不可。爱与规则,都可以理解为管理,但是又都不是管理。
我们简单谈一下父母管理vs自我管理。
一说到管理,大家首先就有一种神经紧绷之感,认为管理、规则都是很严肃的事。实际上,从刚出生的时候像一只小兽,完全凭本能生活,到后来逐渐社会化过程,孩子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接受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过程。所以,所谓对孩子的管理,如果仅限于理解为父母对孩子的管理,未免狭窄。
人格的形成是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基因无法改变,但是环境可以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为深远的人,而家庭,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环境"。
我认为,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管理,在于父母自身的言传身教——言传身教的,不只有行为,还有爱的感知以及父母做事的规则。这个老掉牙的道理实际上在现实中有极为深刻的指导意义。父母常用什么模式(包括情绪反应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基本上孩子都会照搬无误。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与其讨论父母该如何管理孩子,不如讨论父母如何进行自我管理更有意义。
另外,还有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误区在于:父母过分的强调自己对孩子的管理,忽视了孩子自身自我管理的潜能。这样的家长,最常使用的是控制或者溺爱的方式,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对孩子自身生命力的扼杀。
孩子当然有自我管理能力,就像人是进化的产物一样,孩子也会在自己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尺度、行为,这是作为一个"人"的本能。但是在孩子实行自我管理之前,父母首先要允许孩子探索。
举个例子,孩子很小的时候,对开水毫无概念,如果家长不去插手,孩子可能会出于对热水杯的好奇,想去摸那个杯子,结果可能是被烫了一下,这个时候ta会因为恐惧或者疼痛哇哇大哭。以上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孩子探索的过程,ta因为这一次的"教训",下一次绝对不会再去碰那个热水杯。这就是一个根据外界环境做出的自我管理(调节)的过程。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怎么能让孩子去被开水烫呢?这也太冒险了。我们当然要保护幼小的孩子,避免ta被危险的东西所伤害。我们应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给予孩子探索的空间,而不是人为的干预或制止。这一点是需要明确的。
比如,当孩子对"冒热气"的水杯感兴趣时,父母可以给孩子换一杯不那么烫的热水,让孩子用小手指轻轻的触碰一下杯子,让ta亲身体会一下"烫"的感受。然后这个时候再告诉孩子,这样的水是有危险的,我们要远离危险。这个时候家长说的道理——其实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管理",就是比较有效的。
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太小听不懂,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误区。孩子的确在认知水平和各种经验上不如成年人,但是0-6岁,是一个人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会通过这些对外界的探索(包括吃、摸、触碰、闻等各种感受性的探索),会逐渐构建出自己的经验体系。所以,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过度的"管理"孩子——当孩子刚伸手想摸杯子的时候就打掉他的手,或者把他抱到一旁,就会使孩子错失大脑发育的一次次机会。
父母不是要管理孩子,而是要引导孩子。
2. 如何对孩子进行"规则"的建立?
我相信在很多家长眼里,他们对孩子的"管理",更希望的是为孩子建立规则。比如文中的两个案例,一个是孩子买零食,一个是孩子扔香蕉皮。家长可能认为,我需要动用一些手段,甚至是强硬的手段,来让孩子遵守某些规则。
这两个案例之所以被当成"反面案例",不在于家长给孩子树立规则这种想法错了,而在于,家长为孩子树立规则的方式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规则vs建立规则的方式"这两个概念被混淆了。
以案例一为例。父亲在孩子想吃零食的时候,至少犯了两个错误。第一,直接拒绝,没有对孩子的感受进行共情。第二,使用了"威胁"的方式(再闹就别玩了)。
我想请大家先换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很想要什么东西,你提出了请求,对方直接拒绝,你的感受是什么?我相信,无论你是觉得对方拒绝的合理,还是觉得对方的拒绝很伤自尊,很少有人会被拒绝了之后特别愉快,如沐春风吧?
这就是直接拒绝的"坏处"。因为我们每个人,当然更包括孩子,首先是活在感受里的,其次,才是活在"道理"或者"标准"里的——这是人的本能,基因如此,没办法改变。所以,如果在我们为孩子树立规则的时候,不能够同时体察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而只是干巴巴的强调规则,那么这样的效果一定不会好。当然,如果用威胁的方式,就更差劲了。
在这里我想插一句:不管我们想管理孩子还是想怎么样,目的和初心是什么?当然是想让孩子"好",让孩子更懂规矩,以后少走弯路。所以,我们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这个"目标",思考最能够达到目标的方法。否则就成了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而实施的管理了,——如果那样做,显然是有违初心。
父母使用了"不恰当"的方式管理孩子,会导致一个后果:孩子表面上看是"服从"了你的"管理",甚至内化和认可你的标准,但是ta真实的情绪却被压抑了,情绪的压抑会进入潜意识,从而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发育。被用不恰当的方式建立规则的孩子,ta日后的规则,都是"带着伤"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这些"伤口",会在ta日后的人格中不断的被反应出来。比如逆反、自卑等等。很多人长大后成为了"路怒族",并不是因为他多么的守规则,而是因为他对于不守规则的人特别愤怒——ta的潜意识是:我被驯化的这么守规矩(如果不守规矩就会被惩罚),你凭什么不守规矩?
所以,不在于规则本身(不管是为孩子树立吃零食的规则还是扔香蕉皮的规则)有什么问题,而在于父母在为孩子树立规则的时候,采用的方式是伤害性的,还是无痕的引领?
可能有人要问,说了这么多,到底应该怎么跟孩子沟通?我们以扔香蕉皮这件事举例说明。
首先,樊登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没有说前因,也就是小女孩为什么会乱扔香蕉皮?有一点特别需要提示的:我们经常着急对一个行为着急定性——比如说乱扔香蕉皮就是错的,是没有道德的,这时,我们关注的重点就成了:怎么矫正她的行为?
当我们把力气用在矫正行为的时候,孩子就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潜意识的反抗情绪——你越要我怎么做,我越不怎么做。于是父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就开始了。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避免进入"权力之争"的陷阱。
如何避免?答案是:先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为什么孩子会乱扔香蕉皮?我们可以尝试猜测一下,这个行为背后有很多种可能,比如:之前因为别的事,跟爸爸生气了,故意扔香蕉皮泄愤;再比如:以前父母对"垃圾怎么扔"并没有建立很好的规则,孩子比较随意,所以吃完就随手扔了,但是现在孩子已经四岁,爸爸觉得应该给孩子"立规矩"了,所以,就要求小孩必须捡起来;再比如:她在用无意识的"扔香蕉皮"的行为,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可能爸爸一直在和叔叔聊天或者玩手机,扔香蕉皮是一种下意识的试探;再比如,爸爸对孩子平时管理的比较严格,孩子的内心有很多压抑的情绪,于是她总喜欢故意做出"挑衅"行为,来对抗爸爸……..
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孩子随手扔香蕉皮的行为,背后可能蕴含着多种可能的动机。每一种动机,都需要父母使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没有标准答案的原因。
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现在后背痒痒,那么你希望得到什么呢?答案肯定是搔到你的痒处,解除你的烦恼。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当然的认为孩子扔香蕉皮就是因为缺少规矩,而忽视了其他多种可能,这就会造成你没有搔到孩子"痒"的地方,自然,这种教育方式也就很难有比较好的效果。
回到香蕉皮这件事上,爸爸首先需要做的,是看到行为背后真实的原因。爸爸可以采用"真实表达"的技术,和孩子进行沟通,下面我们演习几种模板,供大家参考。
场景一:
爸爸:宝宝,我看到你刚才吃完香蕉就把香蕉皮随手扔在了地上(中立的陈述事实),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询问)?
孩子这时候可能有多种回答:比如:我刚才没想那么多,吃完就随手扔了。
这时候爸爸回答:哦,那你把香蕉皮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好吗?
孩子照做,爸爸马上表扬(进行正向强化):宝宝真是一个遵守公德的好孩子!
场景二:
爸爸:孩子,我看到你刚才吃完香蕉就把香蕉皮随手扔在了地上(中立的陈述事实),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询问)?
孩子:我就是想扔到地上!
(爸爸这个时候可以观察孩子这种语言背后有什么情绪,并对孩子的情绪进行接纳和抱持。)
爸爸:哦?好像宝宝有点不高兴呢?(共情孩子的情绪,但是没有对孩子的情绪提出批评)可以改跟爸爸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孩子:哼!你刚才都不让我吃冰糕。
爸爸:哦,你是因为刚才吃冰糕的事不开心啊(继续共情孩子的情绪)。那件事如果你不高兴,咱们一会再重头说说好吗?(接纳孩子的情绪的合理性,并用协商的态度给出解决方案)爸爸相信宝宝是一个有公德心的孩子,所以先把香蕉皮扔在垃圾箱好吗?(给孩子鼓励和信任)
孩子:不好,哼!
爸爸:那爸爸听听你的意见,你想先解决冰棍的事呢还是先扔香蕉皮呢?(给孩子封闭式选择,这个时候,扔香蕉皮就成了一个必选项,但同时又没有让孩子感觉到被强迫)
孩子:先说冰棍的事。
爸爸:好的,没问题。
场景三:
爸爸:孩子,我看到你刚才吃完香蕉就把香蕉皮随手扔在了地上(中立的陈述事实),你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询问)?
孩子:…..低头不语,不说话
爸爸继续保持刚才的状态,不急不恼。继续说:宝宝一向都是很有公德心的,爸爸相信你今天这么做肯定有原因(对孩子保持信任和肯定的积极态度),你愿意和爸爸聊聊吗?(给到孩子情绪温和的接纳和尊重)
孩子:…..继续沉默
爸爸:看来你现在不太想说话。要不这样吧,等你想和爸爸谈的时候,来和爸爸说一说好吗?如果你一直不开心,爸爸也会有点难过。(落脚点放在对孩子的爱上,但是不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激化孩子的心理)。
这时候,重点来了,爸爸可以走过去自己把香蕉皮扔进垃圾桶,然后什么都不说。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凭什么?就应该让孩子去扔,爸爸代劳,怎么为孩子树立规则?
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有两个。
第一,孩子此刻的表现显示出她正在情绪中,父母对孩子的爱,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就是"对孩子的情绪无条件的接纳"——这一点非常关键。孩子的情绪产生也许有其不合理性,比如因为她自身认知的偏颇,会产生一些情绪。但是情绪既然产生,在孩子自身的系统里,就是"存在即合理"的。家长做到对孩子情绪的接纳,对于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自爱等自我价值感来说,至关重要。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讲再多的道理都是毫无用处的——就像我们在前文说的那样,因为此刻有"感受"在那梗着。感受永远大于理智。
第二,父亲的行为对孩子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教育(示范作用)。管孩子的方式不是只有 "你必须马上扔进垃圾桶"这一种方式,父亲接纳了孩子的情绪,但同时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出了示范,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种无声的教育,比在孩子有情绪阻滞的时候说一堆道理要有用的多。相信孩子,她是知道"好赖"的,她此刻的固执不代表一直固执,当她的情绪被接纳,她的困惑被解答,她感受到来自父母真切的爱的时候,她一定是一个自尊、自律的孩子。
3.父母如何在“爱”与“规则”之间寻求平衡?
有一些读者问我:对于特别小的孩子,他根本不讲道理,我怎么管,不强制行吗?
对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父母使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这个话题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我们简单说:就是孩子越小的时候,父母应该给到的"爱"越多,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婴儿,怎么爱都不过分。人的安全感的构建有关键的窗口期,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有,在孩子生命的最初的阶段,是构建其一生安全感的最关键阶段。所以,年龄越小,家长越要爱。
当孩子1岁以后,家长可以开始有意识的建立一些规则意识,但这时候千万不能采用强制的手段,而更需要结合孩子年龄段的特点,因势利导。比如孩子2岁时进入到一个成人无法理解的"偏执期",她这个阶段会必须要穿哪件衣服,必须走哪个楼梯,错一点都会嚎啕大哭。父母需要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而不是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些现象,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家长要懂得处理。总的来说,3岁之前,还是以满足孩子为主。
进入3岁以后,父母就要开始有意识的制定规则了,孩子听不懂道理没关系,因为孩子还有感知能力——也就是说,什么行为会得到妈妈的表扬,什么行为妈妈觉得不妥,孩子是非常清楚的,通过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在为孩子树立规则。当然,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需要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共情和接纳,然后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不要觉得孩子什么也不懂,没法跟他友好协商,恰恰相反,家长给到孩子越多的信任,孩子就会表现的越出色。
总结一下,树立规则的几个重要方面
第一,言传身教
第二,抓大放小
第三,从最简单最容易的规则开始
第四,加强正向强化(及时表扬和鼓励)
第五,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制定比较正式的规则,要在制定之前充分协商,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规则绝不是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需要正确的引导。
第六,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有条件的引领孩子的行为(爱与规则)
当代家长似乎很难做,因为对家长的要求变高了,你不仅提供孩子生活的物质保障,同时也需要尽可能的给到孩子心理上的支持。所以,家长需要自己有很多方法,需要自己的眼界比孩子更宽,才有可能更好的引领孩子。如果家长认为,管教孩子就一种方式,或者孩子的一个行为就只有一种解释,那这样的家长本身是需要成长的。家长比孩子的"高明" ,恰恰体现在有更多的办法引领孩子,而这些办法,是在正确理论的支撑下,加上父母自己的思考,结合实际的情况得到的。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欢迎互动,欢迎点赞,欢迎打赏,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