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客行去哪里坐(渝东行6)
渝客行去哪里坐(渝东行6)翌日,2023年1月1日,元旦。尽管如今防疫政策优化而放开,但人们永远难忘那众志成城的抗疫岁月!而今,巫溪县是国家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县城是全国文明城市。今晚,在异乡巫溪,我们将告别难忘的2022年。这一年,是中国坚持新冠病毒“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第三年,也是中国人们与新冠病毒奋力抗争的第三年。
2022年12月31日。
下午,游览白帝城后,我们前往巫溪县,夜宿巫溪县城益康商务宾馆。
巫溪于东汉置县,至今已有1800年。若上溯到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设置巫县,至今有2300年。
故,巫溪县历史悠久啊!
而今,巫溪县是国家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县城是全国文明城市。
今晚,在异乡巫溪,我们将告别难忘的2022年。
这一年,是中国坚持新冠病毒“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第三年,也是中国人们与新冠病毒奋力抗争的第三年。
尽管如今防疫政策优化而放开,但人们永远难忘那众志成城的抗疫岁月!
翌日,2023年1月1日,元旦。
新年伊始,上午8时30分,我们离开巫溪县城,前往兰溪大峡谷。
巫溪多山,前往兰溪大峡谷的公路便在山腰蜿蜒。
从车窗往外看,峰峦起伏,沟壑密布。
团团云烟在沟壑中飘荡,比公路要低许多,我们高高凌驾云层之上。
云团飘过,露出梯土、梯田、散布在半坡的民居,还有沟底的河流或峡谷。
前往兰溪大峡谷的沥青公路修建得很好。宽阔,两辆货车错身而过也没有问题;平整,跑50码也不感觉颠簸。一路前行,几乎没有遇到破损的路面。
上午9时30分,我们来到一个山村。
公路边有路灯,路灯设计很别致:
电杆顶部的横杆端头挂1盏马灯(电灯做成马灯形状),电杆另侧竖排3颗红五星,与马灯对应。
山沟一侧,一幢幢楼房依山而建,楼房大多2、3层,土色墙面。
山沟另一侧,还保留有几座老式土墙木构瓦房。
沟中正在动土,工程规模甚大。
沟口有一个广场,广场中央高耸一座石碑,引人注目。
我们被石碑吸引,便过去看看。
这是一个纪念广场,石碑醒目地篆刻着“红三军小长征纪念碑”几个金色大字,广场周边有多面宣传墙。
红三军是贺龙率领的一支工农红军。
1932年12月,红三军从巫盐古道进入巫溪,司令部便设在这里,那几座老式土墙木构瓦房便是当年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从兰英大峡谷返回时,我们便去参观了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旧址正在修复中。
土墙上有当年红军书写(留下)的标语:
“穷人当家做主,一起打富济贫。”
“红军不拿工农和贫民一点东西。”
“乡亲们,不要怕,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
标语朴实无华,老百姓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
那时的红军就是这样接地气,与穷人心连心。
屋外有几处群塑:有红军战斗场景,有母亲送儿子参军,还有红军战士与小孩手牵手玩耍,……
听施工人员说,如今长红村已搞起巴渝民宿,当年的穷山沟如今已脱贫致富,成为城市人休闲避暑的好地方。
村民淳朴无华、风景美丽绚烂、红色文化浓郁,长红村毗邻兰英大峡谷,游客来此度假或往返兰溪大峡谷在此歇息,都是不错的选择。
从长红村到兰英大峡谷入口约2千米,入口处是一个垭口。
垭口这边(可能)是长红村,一派新农村景象、山地田园风光!
垭口另一边就是兰英大峡谷。
兰英大峡谷内,公路为狭窄水泥路,仅供一辆车通过。不过,每间隔一定距离,便在公路旁拓宽一块位置,方便错车。
兰英大峡谷公路狭窄且开凿在悬崖峭壁上,不仅考验每一个驾驶人员的驾驶技术,更考验他们的心理素质。
在兰英大峡谷内,我们先后在4个观景台驻足观景。
如果将狭长的兰英大峡谷分为上、中、下三段,那么这4个观景台基本可俯瞰峡谷各段风光。
第一个观景台,叫做“鸾英点将观景台”,可以观览峡谷下段风光。
“鸾英点将观景台”距离峡谷景区入口处那个垭口约百米之遥。
观景台由钢结构加防腐木建造,凌空伸向峡谷。
近护栏处,铺贴了约1米宽的玻璃,胆大者可透过玻璃俯瞰足下万丈深渊。
这里属于兰英大峡谷的下段部分,深达2400余米。
峡谷轻烟缥缈,略显朦胧,但不影响观赏景物。
在观景台上,隐约可辨谷底形状,谷底犹如一条狭窄的壕沟。
一峡坡皱褶密布,在峡壁上形成山峰、山丘、山脊、山梁、山沟,山峦迭出、沟壑纵横,怪石嶙峋、奇峰罗列,壑中生壑、峡中藏峡。
两岸青峰连绵不绝,高接云霄。
峡谷景象万千,却荒芜苍凉、近乎原始、难觅人踪。
观景台上,寒风凛冽,雨点飘洒,让人倍感寒冷。
其实,我们还应该感谢萧瑟北风和纷飞雨滴,恰恰是它们驱散了峡谷中的云烟,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峡谷的“庐山面目”,领略峡谷风光!
为什么叫“鸾英点将观景台”呢?
观景台下方,视野所及,聚集了密密麻麻高高矮矮的众多山峦,好似百万雄兵啊!
高高在上的观景台,不正好是点将台吗?
第二个观景台叫做“神龟揽月观景台”,位于公路侧一个小山顶上,斜向上伸,有点像一只龟头。
观景台外便是万丈悬崖。
观景台中央还有一个花瓶式大吊篮,游客可坐在吊篮中玩耍、观景,还可拍照留念。
从这里开始,公路便逐渐下行了。
第三个叫做“马鞍山观景台”,可观览兰溪大溪谷中段风光。
这里建有一个宽大漂亮的停车场,还有岗亭(货亭)之类。
停车场边沿便是观景台,有一座拱式彩门,上书“兰溪大峡谷景区”。
从布局来看,曾有人在经营照相、小吃、商品、停车等业务。
或许近期游客太少,难以为继,便歇业了。
停车场后有一个突兀小山峦,有观景道直达峦巅。
游客拾级而上,在高处远眺近观,欣赏兰溪大溪谷中段风光。
离开马鞍山观景台,公路便逐渐下降,接近谷底。
兰英大峡谷全长100余千米,谷底最窄处仅有13余米,平均深度1500余米,最深处达2400余米,有“重庆第一深谷”之美誉。
峡谷绵长,却多处不见人烟。
偶尔可觅人迹,我们在峡谷中看见了树干搭建的那种原始小桥。
在谷中,我们遇到了一座漂亮的公共厕所。
厕所建在有钟乳石的岩壁下,旁边还有溶洞,清泉汨汨流出。
在谷中,我们还见到了一座电站。电站从上游引水,由管道从高处导水而下,利用势能发电。
在峡底,你可以看到千奇百状的崖壁:
有的挂满钟乳石,千奇百怪,肖物象形。
有的多色多彩,斑驳迷离。
有的呲牙咧嘴,怪石嶙峋。
……
杜甫描写夔门风光,留下了“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的名句。
不仅杜甫,古代很多著名诗人都描写过夔门“白盐赤甲”风光。
如果杜甫有幸来兰英大峡谷一游,看到那色白如盐或赤红似甲的万丈崖壁,必抚髯大笑:“可与赤甲白盐媲美也!”
我们驶过一段谷底公路,又开始爬山。在“之”字形公路上曲折而上,海拔陡然升高了几百米。
行至半山之上,我们终于在兰溪大峡谷遇见了村居。
继续往上,经过村委会漂亮的办公楼前,便来到网上宣传的“挂壁公路”。
挂壁公路刚进行过维修,路口前正在修建一个停车场。
混凝土搅拌机“隆隆”作响,几位工人正在忙碌施工。
我们开车直接进入挂壁公路,并通过挂壁公路来到天路景区停车场。
下车后,我们便徒步沿挂壁公路回走,亲身体验一下挂壁公路绝景,俯瞰公路下方峡谷风光。
公路入口处有一个观景台。
这是我们在兰溪大峡谷所驻足观景的第4个观景台。
观景台内有一个六角亭,青瓦覆顶、重檐翘角,是夏季乘凉的绝佳之地。
观景台近护栏处,同样铺贴玻璃,可俯瞰万丈悬崖。
这里属于兰英大峡谷之上段。
峡谷很深,但谷底较宽,隐约可见谷底村居、地块、塑料大棚等,还有对岸开凿在斜坡上不知有多少个拐的“之”字形公路。
对岸峡壁突兀的向谷内伸出一座山,薄薄的山体,峭壁耸峙、高逾千仞、色泽暗红,酷似夔门赤甲,横亘于峡谷之中,仿佛欲关锁峡谷。
“挂壁公路”是在万丈石壁上开凿出来的、几乎全部凹陷在石壁内的公路。
公路近期进行了维修和加固,边沿用石块堆砌了一道约1米高的石墙,增强了游客的安全感;路面为仿石块状水泥路面,多了有几分“古”意。
在挂壁公路上行走,心中不免有几分忐忑。
抬头,悬在头上开裂的岩石或裂口的岩壁,仿佛随时可以掉下来或塌下来,犹如伏在头上的龇牙咧嘴的猛兽,随时猛扑下来将你撕碎,让你粉身碎骨!
低头,矮墙外面是悬崖,沟底景物都是模模糊糊的,公路有多高?沟底有多深?靠近矮墙,情不自禁地,心中便有些发怵,腿杆有些发软!
平视,对岸奇峰高耸,峭壁高悬,连绵不绝,天工开物,何等伟哉!
远眺,峡谷下游,两岸千峰罗列、万山错拥,峡谷仿佛夹在犬牙交错的群山中一条幽邃的缝隙。
一团白云自峡谷深处冉冉升起,那驾云的是仙、是怪?
峡谷幽邃神秘、扑朔迷离!
极目,薄雾弥漫,山峰隐形,天地一色,茫无涯际!
挂壁公路附近的公路被人们称之为“天路”。
这里的人们在开办农家乐。
这里的人们正在打造兰英大峡谷景区,拟迎接八方游客的到来!
这里还可以去“巫山之巅”。但工人们说,巫山之巅已经下雪了,道路也结冰了。
我们便放弃了去巫山之巅的想法。
离开挂壁公路,我们原途返回,途中遇到了好几辆来兰溪大峡谷的小车。
当我们回到峡谷下段时,兰英大峡谷起雾了。
大雾甚至弥漫到“神龟揽月观景台”、“鸾英点将观景台”附近公路之上。
有几个刚进峡谷的游客想在观景台观景,但除了白茫茫的大雾外什么也看不到了。
这个时间点大概是下午3时吧!
看来,我们今天还是很幸运的!
离开兰英大峡谷,我们至巫溪县城上高速,返川回绵,结束了2023年元旦之渝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