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市有哪些娱乐场所(潜山剧场印象小记)
潜山市有哪些娱乐场所(潜山剧场印象小记)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剧团兴旺发达时期。演员、演奏员、舞美,阵营强,行当全,纪律严,台风正,大家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艺术质量。安仙凤、卢金兰、张玉华、喻安玲等女演员,都是戏迷眼中的当红旦角。张国楼、鲍圣权饰演的小生,扮相俊美,儒雅洒脱。老旦程翠珍饰演皇太后、佘太君,唱腔高亢,她一出场,常赢得满堂掌声。鲍礼义专演小丑,他的表演,令人捧腹。徐德宝、程金香专演儿童、少女,天真活泼,深受好评。王水印虽然嗓门不太亮,但他画上花脸,穿上战袍,手持大刀,在舞台上与敌方厮杀的情景,很是吸引观众的眼球。夜幕降临,“打闹台”的锣鼓还没有敲响,就迫不及待地进了剧场,对号入座,自然是最佳位置,距戏台不远不近。观众陆续入场,一时间人声鼎沸。我兴奋地四下张望,二楼也是座无虚席。4根粗壮的廊柱,上面凃赭红色,顶部的莲花图案十分醒目。锣鼓声停,灯光大亮,继而渐暗,強烈的光束射向舞台中央,人们靜悄悄地等待开演。当
潜山剧场,是书面语的表述。在普通市民口中,都称它“县剧团”。
说起潜山剧场,自然要追溯潜山黄梅戏剧团的前身。1952年9月,县里抽调胡遐龄、鲍金南等14名黄梅戏老艺人,组成“潜山县流动班社” 。胡遐龄(1908--1983),潜山罗汉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省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1953年6月,调至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当演员。在参加拍摄黄梅戏艺术影片《天仙配》中“槐荫树”一段唱腔“槐荫开口把话提” ,宽厚刚劲,独有风韵,真可谓家喻户晓。
1953年,国家颁布戏曲工作改人、改戏、改制的“三改”指示,确定“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 的总方针,班社分两批招收演职员20余人。1955年5月28日,县人民政府发文,将流动班社正式更名为“潜山县黄梅戏剧团” ,属大集体性质的地方戏曲表演团体,行政上隶属文教局。
随着县剧团的发展壮大,演出场地问题随之提上日程。剧场1957年冬开始兴建,1958年3月落成。地址在梅城镇后街路3号,南北向,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正门临街,有一扇牌坊式照墙,显得十分气派。上书“潜山剧场”四个鎏金大字,阳光下金光闪闪。剧场总面积1200平方米,分观众厅(前座、后座、楼座)、舞台、化妆室、乐池、灯光楼、布景室、门厅7个部分,剧场内有长木靠椅观众座位1104个。舞台高出地面1、1米,宽15米,深14米,空间高度为13米。在那个年代,整个设计理念还是很超前的。
十五贯剧照
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进潜山剧场看戏,是1962年9月1日。这一年,我高小毕业,考入离家30多里地的野寨中学。其时,我尚未满11岁,从来没有离开父母身边。9月1日开学,母亲挑着行李,沿着山间小路走在前面,我和父亲紧随其后,兴冲冲到学校报名。聂声发校长,是父亲的老同事。他们一边叙旧,一边很快为我办理了入学手续。距正式开学上课还有三天,父母担心我孤独想家,便带着我到潜山县城“白天看新奇,晚上看大戏” 。我们就住在县剧场一墙之隔的“潜山饭店”。第一次住旅馆,一切都感到新鲜。父亲解放前是黄梅戏艺人,在怀宁、太湖一带唱戏糊口,曾经和鲍金南一起“滚过稻草”。如今,他当上了团长,见到父亲格外亲切,热情邀请我们看戏。
王老虎抢亲剧照
夜幕降临,“打闹台”的锣鼓还没有敲响,就迫不及待地进了剧场,对号入座,自然是最佳位置,距戏台不远不近。观众陆续入场,一时间人声鼎沸。我兴奋地四下张望,二楼也是座无虚席。4根粗壮的廊柱,上面凃赭红色,顶部的莲花图案十分醒目。锣鼓声停,灯光大亮,继而渐暗,強烈的光束射向舞台中央,人们靜悄悄地等待开演。当晚演出的是传统戏《孙安动本》。大人们看得很投入,看到动情处,还津津有味地小声交谈着。一身孩子气的我,只希望那踱来踱去地唱,后来竟在一把交椅上坐了下来的老旦早点下台,让挂着红胡子,背上插着四张旗,手握长矛的“大花脸”上台,在急促热闹的锣鼓声中“打舞把子”。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剧团兴旺发达时期。演员、演奏员、舞美,阵营强,行当全,纪律严,台风正,大家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艺术质量。安仙凤、卢金兰、张玉华、喻安玲等女演员,都是戏迷眼中的当红旦角。张国楼、鲍圣权饰演的小生,扮相俊美,儒雅洒脱。老旦程翠珍饰演皇太后、佘太君,唱腔高亢,她一出场,常赢得满堂掌声。鲍礼义专演小丑,他的表演,令人捧腹。徐德宝、程金香专演儿童、少女,天真活泼,深受好评。王水印虽然嗓门不太亮,但他画上花脸,穿上战袍,手持大刀,在舞台上与敌方厮杀的情景,很是吸引观众的眼球。
八一风暴剧照
那时候,潜山剧团上演的传统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乌金记》《二龙山》《金钗记》《罗帕记》《荞麦记》《百岁挂帅》《生死牌》等大戏36本,当然还有《夫妻观灯》《打豆腐》《打猪草》《补背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折子戏。
那时候,剧团演出活动频繁,场场满座。剧场大门上方有一间售票房,正对着大街,在墙上安块木板,再在上面挖个圆洞,购票时将钱塞进去,戏票递出来,几乎看不到售票员的面孔。每天上午九时许在售票口贴出戏报,也就是在白纸上用彩笔写出当晚演出的剧目、开演时间、票价,没有主演的名字。当时的票价,一般为前座两角,后座、楼座一角五分。下午两三点开始售票,演出开始时结束。逢上节假日或新戏上演,往往会一票难求。没有买到票的,只好在剧场门口徘徊,倘若临时有退票的,连忙喜滋滋地成交。那年头,没有“黄牛党”“票贩子”一说。有的还在门口与“把闸子”的软磨硬泡,央求高抬贵手放他们进去,这当然是收效甚微。只有到演出快结束前十几分钟,剧场才敞开大门,放场外的观众进去一饱眼福,过一下戏瘾。
秦香莲剧照
那时候,乡下人有亲戚在县城的,逢上端午、中秋、过年三大节,总要上街与亲戚走动走动。如果对方善解人意,“多礼”请他们到剧场看场戏,那真是给足了面子。他们回家后,少不了会将在城里看戏的事绘声绘色地渲染一番,让乡邻听着耳热,好生羡慕。
那时候,县剧团的演出几乎没有空档,农闲时就送戏下乡,为农民演出。逢上剧团下乡或到外地演出,县城的戏迷常常到剧场门口,焦急地打听“剧团什么时候回来?” 这一时期,剧团的经济收入猛增,自给有余。服装、道具、灯光、舞美、乐器、音响等设备,都上了一个台阶。
随着形势的发展,潜山剧团也与时俱进,先后移植、排演了一批《十五贯》《审诰命》等新编历史剧和《党的女儿》《小二黑结婚》《红嫂》等现代剧目。在野寨中学读书期间,学校就曾利用周末组织我们步行十几里,到县剧场看《杨立贝》《冮姐》,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杨立贝》的剧情与《白毛女》很相近,几十年过去了,韩承平扮演的杨立贝,在风雪交加的夜晚躲债回来的场景,还记忆犹新。卢金兰饰演的江姐形象,也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剧中,她离开重庆时的唱词:“看长江战歌掀起千层浪,望山城红灯闪闪雾茫茫。一颗心似江水奔腾激荡,乘江风破浓雾飞向远方。飞向高高华蓥山,飞向巍巍青松岗。岗上红旗招手笑,唤我快把征途上。上征途挥刀枪,巴山蜀水要解放······” ,至今我还背诵得出来。
潜山剧场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一代宗师严凤英曾经在这个舞台上演出过。1963年3月5日,严凤英、王少舫等专程来潜山演出。据当时参与接待工作的文化局负责人回忆,在欢迎会上,严凤英谦和地说,我到潜山,是回娘家,看母亲。在演出方面,我将尽自己的努力,尽一个女儿的心意,向父老乡亲汇报。这时的严凤英,是国家一级演员,省里已把她内定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候选人,并把她的名额放到潜山选举。听说严凤英要来潜山演出,人们奔走相告。为了一睹大师风采,当时剧场门前这条街,被购票的观众挤得水泄不通。乡下的戏迷步行上百里来到县城,有的还带着铺盖,睡在剧场门口,排队购票。城里人为了一张戏票,拼命托关系,“走后门”。演出盛况空前,剧场的走道、边边、角角,都挤满了观众。当晚,演出的是根据歌剧改编的大型古装黄梅戏《刘三姐》,严凤英主演刘三姐。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第二天只好改在文化馆院内的露天舞台上演出。
十年浩劫,潜山剧团遭受严重损失,古装戏被禁演,价值7万多元的戏服、道具,当街烧毁,顷刻间化为灰烬,艺术骨干受迫害,全团陷于瘫痪。后来只是配合形势,演出革命样板戏及文艺小节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潜山剧团拨乱反正,如枯木逢春,获得了新生。1981年起,走文艺改革之路,演出队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上山下乡,全年演出600余场次,被评为全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受到表彰。1983年,自编自导自演的《隔墙听课》,还被拍成黄梅戏电视艺术片,安徽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先后播放。
榴花不开盼哥回剧照
上世纪70年代,剧场观众厅墙壁开始出现裂缝。1986年,省文化厅和县财政拨款维修,后又将长木靠背椅改为活动靠椅,观众座位减至746个。
剧场内部照片
改革开放,电视机进入寻常百姓家,随着群众文化多元化,剧团演出进入低谷,演员有的改行,有的提前退休,剧场只得改成放映电视录相的场所,剧场的大门上面,堂而皇之地挂上“录相厅”的霓虹灯招牌。
社会在发展,“ 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黄梅歌” 的时代过去了。如今,饱经风霜的潜山剧场还在,前些年县里在这里开过“两会”“三干会”。当然,市里的黄梅戏剧团也还在,间或排演新戏参加展演或送戏下乡。只是现在,没有人在剧场兴趣盎然地看戏了,门口改建的店铺已租赁给他人卖服装。每当我路过潜山剧场门前,总免不了向它投去一瞥深情的目光。作者:黄骏骑
(感谢潜山市黄梅戏剧团提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