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书单(拆书帮江河万古流)
曾经沧海难为水书单(拆书帮江河万古流)(来源:晶报)只有走诗路,才能写诗路。浙江有90个县(市区),孙昌建走了86个。这部诗集收有诗歌196首,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诗作是具体写村镇的,出现了上百个地名和人名。尤其是第三辑“乡村志·钱塘江诗路”中,每一首的写作都融入了地名、人名和风景名,十分具有现场感,堪称“用诗歌串起了人文和地理、历史和现实”。正如孙昌建在《大运河组曲:思入云水间》中所写的那样:“江河在交汇/那是一个民族的千年流向。”就孙昌建的个人成长和生活体验而言,诗路文化带也串起了他少年、青年和中年的经历,串起了个人游历和山水呼应的一种机缘。行走在这四条诗路文化带上,他能更准确地看清自己的定位,即如何在江河万古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朵浪花。这些年来,浙江诗人抒写四条诗路的篇章逐渐丰沛,但能用一部诗集串起四条浙江诗路文化带的,《江河万古流》是第一部,这也是这部作品的出版价值所在。
近日,一部用诗歌串起浙江人文和地理、历史和现实,反映浙江“四条诗路”的诗集《江河万古流:我的诗路行走》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第一辑“桃花源·浙东唐诗之路”,第二辑“夜航船·大运河诗路”,第三辑“乡村志·钱塘江诗路”,第四辑“思乡曲·瓯江山水诗路”。作者围绕着唐诗文化、历史源流、青山绿水、时代巨变这四个主题进行创作,让诗集呈现出浙江“四条诗路”的历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舒张力和自然亲近力。
作者孙昌建是(文学创作)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杭州文史研究馆馆员。孙昌建从事写作四十余年,迄今出版诗集和文史著作三十余部,是一位一直活跃在创作前沿的诗人、作家。他的创作既有报告文学作家的敏锐,又有诗人的才情,还有文史学者的积淀和厚重。《江河万古流》堪称孙昌建创作特色的集中呈现,由诗人在近五年来创作完成,亦是作者进行诗歌主题创作的一种探索。该诗集被列入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扶持项目、杭州市文艺精品工程扶持项目。
201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在全国率先探索,提出打造“四条诗路”。诗路文化带是承载浙江文化振兴和产业发展的综合平台,是推进人文浙江建设的时代亮点,是“美丽浙江”建设的诗意灵魂和标志性工程。“四条诗路”对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美美与共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擦亮“诗画浙江”金名片,全面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对生活在当今的浙江诗人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从那时起,孙昌建就想创作一部反映诗路文化带的作品。
只有走诗路,才能写诗路。浙江有90个县(市区),孙昌建走了86个。这部诗集收有诗歌196首,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诗作是具体写村镇的,出现了上百个地名和人名。尤其是第三辑“乡村志·钱塘江诗路”中,每一首的写作都融入了地名、人名和风景名,十分具有现场感,堪称“用诗歌串起了人文和地理、历史和现实”。正如孙昌建在《大运河组曲:思入云水间》中所写的那样:“江河在交汇/那是一个民族的千年流向。”
就孙昌建的个人成长和生活体验而言,诗路文化带也串起了他少年、青年和中年的经历,串起了个人游历和山水呼应的一种机缘。行走在这四条诗路文化带上,他能更准确地看清自己的定位,即如何在江河万古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朵浪花。
这些年来,浙江诗人抒写四条诗路的篇章逐渐丰沛,但能用一部诗集串起四条浙江诗路文化带的,《江河万古流》是第一部,这也是这部作品的出版价值所在。
(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