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漏风的小棉袄书单文案(暖心荐读肉盒)

漏风的小棉袄书单文案(暖心荐读肉盒)小时候我身体不太好,不仅瘦弱,还有疝气病。在我记忆中,我四岁左右疝气病就时常发作,尤其到了冬天,一不小心受了凉,右侧腹股沟就会鼓起一绺疙瘩,非常疼。每到发病时,爸妈就会把我抱在怀里,暖二十分钟左右,疝气就会逐渐消退,恢复正常。我还记得那时奶奶以及比我大七岁的表哥也会给我暖,但后来疝气病越来越严重,再靠简单暖的办法也就越来越不太灵了。最后那一次发作特别厉害,怎么暖都不好使,无奈之下找到了村里的赤脚医生,他给出了两种治疗方案:一是打封闭针,不过一旦用药剂量或打针部位出了问题,就可能会影响到我成年后的生育能力;二还是靠暖,但这次需要用热毛巾长时间反复进行热敷。为了避免可能会给我带来后遗症的风险,爸妈放弃了简单、省事的打针疗法,而选择了比较麻烦但相对保守的热敷疗法。于是,妈陪我在被窝里捂了整整三天三夜,爸也是日夜守在床前,配合着烧热水、换毛巾。经过爸妈悉心的照料,没想到这次居然一次性根治了我的疝气

作者:长存

作为一个七十年代出生,自幼在豫北平原长大的农村孩子,饺子无疑是记忆中最奢侈的美味佳肴了。长大成家后,由于爱人也是河南人,因此,多数情况下双休日也都会包饺子吃,而每次我又会习惯性地包上十来个“肉盒”。

说起“肉盒”,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为何物?但在我老家方圆百里内三四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知道,“肉盒”其实就是用两张饺子皮合在一起包出来颇像向日葵形状的特殊饺子。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我国仍处于缺吃少穿的年代。绝大部分农村家庭,一年之中也就春节前后以及夏、秋两季农活最繁重时才会舍得吃个把月的白面馒头,其它大部分时间都是以吃玉米面饼、红薯面窝窝头等粗粮为主。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如果能吃上一顿饺子,绝对比现在的城里人吃上一顿海鲜大餐幸福指数要高得多。由于饺子很少吃,即便偶尔能吃上一顿,饺子馅也往往是菜多肉少,因此在包饺子时,有心的家长就会专门挑一些肉块儿较多的馅儿,用两张饺子皮上下合包,周边捏成锯齿状的花边,颇有点像向日葵形状的特殊饺子,这就是上面所说的“肉盒”。以便在饺子出锅时,能够很方便地舀到这些“肉盒”,专门盛给家中的长辈或更疼爱的孩子吃。

最初几次我包“肉盒”时,爱人还不太理解,说现在咱家也不缺肉吃,为什么还要专门挑肉馅包“肉盒”呢?煮起来不容易熟。在我告诉她我老家包“肉盒”的来历后,她才知道我小时候家中包饺子时,我养父母会经常包一些“肉盒”,专门盛给我和奶奶吃。因此,“肉盒”不仅饱含了父母对我说不完、道不尽的疼爱,同时也寄托了我对二老在世时希望他们能长命百岁的美好愿望与离世后对他们无限地追思。因为他们在世时,我每包一个“肉盒”,内心都会默默祈祷他们能增寿一年。在他们离世后,我每包一个“肉盒”,二老过去对我点点滴滴、无微不至的爱就都会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于70年10月出生在江苏如皋城北的一个农家,弟兄四人我最小,且年龄相差都不大,因此,在我们家当时人多地少的情况下,生父母想要同时养活我们是很艰难的。为了不让我受苦挨饿,无奈之下,在我大概两三个月的时候,他们忍痛把我送给了刚好来江苏找孩子抱的养父,也就是我后来的爸爸。就这样,河南成为了我真正生活、成长的故乡,爸妈他们给了我无忧无虑、快乐的童年并一直供养我到大学毕业。

漏风的小棉袄书单文案(暖心荐读肉盒)(1)

生母跟随养父把我送到河南后,爸妈首先犯愁的就是让我吃什么?那时我还没断奶,而我妈又从未生育过,不可能有奶水,所以,一开始他们就左邻右舍地到处求人,求婶婶、大娘们能施舍给我一两口奶水吃,有时我姑妈串亲戚到我家,更是逮住机会,让我饱餐一顿。但最主要的还是靠爸妈拿出微薄的积蓄,托人从城里给我代购炼乳吃,所以,尽管是在农村,但我的幼年主要是靠吃炼乳成长的。

小时候我身体不太好,不仅瘦弱,还有疝气病。在我记忆中,我四岁左右疝气病就时常发作,尤其到了冬天,一不小心受了凉,右侧腹股沟就会鼓起一绺疙瘩,非常疼。每到发病时,爸妈就会把我抱在怀里,暖二十分钟左右,疝气就会逐渐消退,恢复正常。我还记得那时奶奶以及比我大七岁的表哥也会给我暖,但后来疝气病越来越严重,再靠简单暖的办法也就越来越不太灵了。最后那一次发作特别厉害,怎么暖都不好使,无奈之下找到了村里的赤脚医生,他给出了两种治疗方案:一是打封闭针,不过一旦用药剂量或打针部位出了问题,就可能会影响到我成年后的生育能力;二还是靠暖,但这次需要用热毛巾长时间反复进行热敷。为了避免可能会给我带来后遗症的风险,爸妈放弃了简单、省事的打针疗法,而选择了比较麻烦但相对保守的热敷疗法。于是,妈陪我在被窝里捂了整整三天三夜,爸也是日夜守在床前,配合着烧热水、换毛巾。经过爸妈悉心的照料,没想到这次居然一次性根治了我的疝气病,打那以后再也没有犯过,彻底摆脱了疝气病痛的折磨,这件事令我终生难忘。

在根治好了我的疝气病后,算是除去了几年来一直压在爸妈心头的一块心病。但在我10岁之前,每到夏天,我就会消瘦、贫血,而这又让爸妈为我操心不已。除了在吃的方面经常给我开小灶外,比如他们吃掺假馍(玉米面中掺一些白面),却单独让我吃白面馒头。另外还经常给我蒸韭菜鸡蛋、烙掺了鸡内金(有助于消化)的煎饼吃。而这还不够,每年夏天他们都要领我到村里的赤脚医生那里连续打半个多月的B12补血针。在爸妈多年来地精心呵护下,加上我开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我的身体开始慢慢地一天天强健了起来。

从小得体弱多病让爸妈操碎了心,而我的调皮、贪玩与不安分照样也没有让爸妈省心。

小时候,每当夏天到来,我们一帮小伙伴最喜欢跑到村西头的坑里玩水。但妈特别担心我的安全,生怕给淹着了,总是时刻盯着我不让下水,所以那时只要我不午休,妈也从未能好好午休过,以至于我一直到上大学时都不会游泳。上小学时,我还非常贪玩,下午放学后总喜欢满村子到处跑着玩,天黑了也不愿回家。于是妈妈就会经常一边满大街地喊我的名字,一边四处寻找,直到把我找回家为止。

记得上小学三、四年级时,曾有两次在家长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我和几个伙伴一起跑到了分别距离我村十来里与八九里远的邻村去玩耍,整个白天、整个夜晚未归。这两次擅自出远门都险些给爸妈吓坏了,事后爸妈曾对我讲,当时找不到我时,首先最担心的就是生怕我在外面遇到了什么危险,但也窝了一肚子火,心想等找到我,一定要先痛揍我一通,让我长点记性。但等真正找到我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同时满腔的怒火也早就随之烟消云散了。他们说,疼我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再舍得打我,别说打了,爸妈连一个手指都舍不得碰我。在我的记忆里,爸从来没有打过我,我妈也是屈指可数在我屁股蛋上象征性地打过几次,但每次打了我后都要后悔、自责好多天。

由于父母的无限疼爱,直到我上初中之时,还和爸妈睡一个被窝,上高中时,我的小床也是放在爸妈的脚头,尤其到了冬天,爸妈一晚上会醒好几次来为我盖被子。

无论我已长大成人还是已成家立业,甚至也当上了爸爸,但在爸妈的眼里,我永远都是一个长不大且不会照顾自己的孩子。我参加工作后每次回老家,他们仍然会反复叮嘱我,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学会照顾好自己,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及时看医生等等。由于我小时候比较瘦弱,所以在妈的观念里,胖一点才是身体健康、强壮的表现。在我刚参加工作的头二三年里并没有吃胖,因此,每次回到家,妈总是唠叨我说:“你现在能挣钱了,怎么还吃不胖?是不是舍不得吃啊?”。后来我成了家逐渐发福后,妈才终于满意地拍着我宽厚的肩膀说:“我儿终于吃胖了!”

妈由于没有现代文化知识,在她的认知中,我国的青海、内蒙等地方还是停留在古代人所形容的环境极其恶劣、条件极其艰苦的苦寒之地。因此,2012年,当我被总部调到内蒙工作这件事被妈知道后,开始的几个月,她晚上总是睡不好觉,生怕我在所谓的苦寒之地吃苦受罪,后来还是我哥亲自去了趟内蒙我工作的地方,回家告诉她我在那里的真实情况后,她才慢慢放下了心。

我上中学时冬天五六点钟就要起床跑早操,当时由于不懂得保护颈部,长期受风寒侵蚀,在不到30岁时我就得了颈椎病,严重时还会头晕目眩。爸妈知道我得了这个病后,每次回老家或由外地给他们打电话时,他们都惦记着我的颈椎病情,问长问短,有时在他们面前,二老还会用他们那干瘪、无力的手给来我捏两下脖子、捶几下背……

这就是为我操心操了一辈子的爸妈啊!

爸妈虽然在日常的吃穿住行、生活起居等方面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在做人、做事以及干家务农活等方面却从来没有这般溺爱。

记得在我六、七岁时,爸妈就喜欢带我到地里教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比如敲除玉米茬上的坷垃收拢起来做柴火,到了小学三年级春秋天,下午一放学,妈又会鼓励我到地里给猪薅草,后来更是养成了与几个伙伴一起挖树根、刨树疙瘩的习惯,那几年我挖的树根,除了可以保障家中烧锅做饭用,还曾卖劈柴给乡搬运站,卖了十来块钱,这在当时对我家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大不小的收入。小学五年级我就开始了学割麦子,到初中时干农活基本上快顶一个壮劳力了,割麦子、锄地、出花生、出红薯、割黄豆与谷子、赶牲口向地里运农家肥、浇地等等,总之什么样的庄稼活我都干过,并且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

初三那年暑假,县政府在我们乡修建公路道班,需要填平一处很大的坑凹地,我就赶着家里的骡子车给道班运土填坑。我记得当时是1.6元/方土,需要由三四里外甚至更远的地方运3~4车土才够一方,我就这样上午干、下午干,一天能运七八车,干了近二十天,最后算账时竟然挣了40多块钱。我当时内心特别地激动与高兴,觉得自己终于可以为爸妈减轻些经济负担了。

长期地家务、农活锻炼,不仅使我的身体逐渐变得强壮起来,同时更使我很早就懂得了爸妈操持这个家的不易与艰辛,也很早就知道了体贴、心疼爸妈,能够主动替爸妈分忧、为家庭分担,真是应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老话。另外,它还让我明白了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劳动才有可能摆脱贫穷的道理,从而激励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来改变自己未来的人生轨迹与命运,改变家中的贫穷面貌,让爸妈晚年能够过上衣食无忧、颐养天年的生活。劳动的艰辛与得到的不易,更使我从小就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

妈虽然是文盲,爸也只是近乎小学毕业,他们讲不出三纲五常、礼义仁智信的大道理来,但他们却用最质朴无华的语言、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琐事潜移默化,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一生。

记得从小到大爸妈对我叮嘱最多的话就是:做一个人,无论他贫穷也好、富贵也罢,首先要遵纪守法,千万不能干违法乱纪的事情,不能偷、不能抢、不能骗,更不能有坑人、害人之心。他们经常给我讲周围一些触犯国家法律的人和事,让我引以为戒。我爸在村里干生产队会计几十年,从未占过集体的便宜、贪过集体的钱财,给我树立起了最好的榜样。

虽然我们家说不上是书香门第,但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以“孝”传家、以“和”兴家、以“勤”富家、以“俭”持家的传统却在代代相传。

上至奶奶、爸妈,下至我和我哥的子女,都是比较懂得孝敬长辈的,甚至连我侄子家十多岁的儿子航航,现在都可以看出来他今后一定会是一个孝顺、听话的好孩子,而这是与我爸妈、姑妈等长辈长期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的。

小时候,爸妈最爱给我讲的故事就是老家的地方戏《墙头记》,另外,还经常给我讲本村以及周围十里八乡哪家的子女孝顺而受到街坊邻居的尊重与赞扬,哪家子女不孝而背后遭到众人的谴责与唾弃等等。爸妈是这样教育我们的,更是亲身这样履行的,在我的记忆中,爸从未和奶奶顶过嘴,也没惹奶奶生过气,妈更是如此,每次盛饭时,总是交代我和哥要把第一碗饭端给奶奶吃。后来奶奶年纪大了,尤其到了冬天,大多时间都是在床上渡过的,于是妈就床前端茶送饭、擦屎倒尿,照顾的无微不至。当然,期间我姑妈也是隔三差五来看望奶奶,想办法多给奶奶买些好吃的,尽量多陪陪奶奶,直到奶奶八十三岁高龄时安详地离开了我们。

爸爸兄妹少,只有我姑妈一个妹妹,在抱养我之前,为了给我爸妈宽心解闷,姑妈就把大我7岁的表哥从小过继给了我爸。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是表哥陪我一起玩耍、一起长大的,表哥还特别知道疼我、亲我、让我、处处保护我,让我感受到了兄弟间骨肉般的亲情,我和哥间绝对是“不是亲兄弟但远胜过亲兄弟”感情。我从来都是哥长哥短的叫着,没有一点点表亲戚的生分。而这还是主要归功于爸妈的教育,爸妈不仅教育哥要懂得让着我、护着我,还要求我要尊重哥,不许我直呼哥的名字。

在我萌不懂事时,记得有一次不知为什么哥惹毛了我,我就骂了哥的母亲,爸妈知道后,虽然没有揍我,但却非常严厉地训斥了我一通,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骂过哥。

尤其令我感激的是,哥是在我上初一时就成了家,但为了供我读书上大学,哥嫂始终没有提过分家的事,直到我参加了工作也没有正式意义上的分家。

爸妈虽然会偶尔到我那里住上一阵子,但他们更习惯农村生活,爸妈年龄大了行动不便后,基本上都是和哥嫂住在一起。平时爸妈有了头疼脑热,都是哥、嫂在身前伺候,事后听妈说,有一次她生病住进了乡医院,嫂子在喂妈饭时,由于反胃恶心,妈没控制住竟然吐了嫂子一脸,但嫂子却没有任何怨言。尤其是当我妈在2013年髋骨骨折卧病在床后,由于我长期在外省工作,仅仅两个月左右才能争取回家几天略表孝心,而妈平时的生活起居、吃喝拉撒主要是靠哥、嫂和我爸一起照看的,这让我省心不少。他们承担起了日常起居的照料,我则不让他们在经济方面有任何的顾虑。在我和哥各自成家的几十年,我们相处的非常融洽、和谐,哥俩、妯娌之间从未红过脸,每次回老家,哥不是给面,就是送油,或者给花生、粉条等一些农村的土特产。而当哥在经济方面遇到困难时,我也会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除了上述良好的家教,爸妈还有不少优秀的品行也对我影响颇深,比如以诚待人、懂得感恩、同情弱者、乐于助人等。

爸妈教育我,做人要实诚,首先是从鼓励我要敢于承认错误这一细微处着手的。小时候无论我犯怎样的错误,只要向爸妈坦白了,他们从不责备、打骂我,反而会鼓励、原谅我。

我7岁左右时曾弄丢了妈陪嫁的银簪,一开始我还不敢告诉妈。等过了段时间,妈无意中找不见银簪时就问我是否看到过,当我怯生生在妈面前承认了后,妈并没有生气,而是心平气和地说:“丢了就丢了吧,即使打你骂你一顿也无济于事,只要你勇于承认,就是妈的好孩子”。就这样久而久之,我逐渐养成了不说假话、以诚待人的习惯。在工作中,我很不习惯在领导面前说一些假大空的话,更不随便在上级面前轻率地拍胸脯、表决心,有时迫于无奈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时,就会感觉脸颊发烫、讲话吞吞吐吐不利索。

而在待人接物方面,只要我认准对方是可交之人,定会推心置腹,真心实意与对方交往。由于工作调动,我换过不少单位,每到一处,无论工作的时间长短,总能交到一两个可以称得上是相互交心的朋友。

爸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做一个人一定要知道感恩,否则,他(她)连畜生都不如,畜生还知道报恩呢!懂得感恩,之于家庭就是孝,之于外人就是知恩图报。

孝是对父母、长辈养育之恩最好的报答;对于曾经帮助过、有恩于自己的外人,首先要牢记住人家的好,其次要找机会感谢,如果对方遇到了什么困难,更要给予大力地支持与帮助。爸妈时常在我和哥面前提起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家、对我们好的人,让我们永远牢记。所以,在我长大成人后,也像爸妈一样,懂得感恩,对于在生活、工作等方面曾经帮助过或对我们有恩的人,我和爱人都会时常提起,从不会忘却,有机会时就会表达一下感激之情。

爸妈心地善良、宅心仁厚,尤其是妈特别信佛,从小就教育我要一心向善,多做好事、善事,多积功德,遇到比自己更可怜的人,一定要有同情心,能帮则帮,能帮多少就帮多少。所以对于遇到的乞讨者,我宁可被骗,也要多少表示一下。当国家遇到了大的灾难或周围熟人遇到了特殊困难,如重大疾病等,捐款捐物从不犹豫,还时常鼓励孩子在学校也要积极捐款。

“助人为乐”这个词,我认为用到我爸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爸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在他那个时代与环境中,也算是有点知识的人了,加上爸又特喜欢琢磨修理一些东西,比如当时家庭的四大件“三转一响”等,所以找他帮忙的人还是挺多的。谁家的收音机坏了,谁家的缝纫机不转了,甚至是谁家的自行车出了毛病,都会习惯性地找我爸修。要知道那时在农村帮人家修理东西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最多就是说一两句感谢的话,关系比较近的邻居、本家,甚至连句感谢的话都不用讲,而爸对左邻右舍的帮助请求,从未拒绝过。那些年每到冬天,邻居家的婶婶、大娘们经常找我爸帮忙的一件事就是:帮她们计算织花棉布需要准备各种颜色的棉线分别是多少斤?这时爸就会发挥他擅于精算的特长,给婶婶、大娘们计算地基本上都是刚刚好,且乐此不疲。

爸还有一个祖传手艺就是炸油条,爸炸的油条比集市上专门卖的油条还好吃。所以,一遇到重大传统节日或者谁家要走亲戚,都喜欢找我爸帮他们炸油条,有时一天能帮二三家。那时农村厨房通风条件很差,油烟不能很好地散发出去,所以爸的眼睛经常会被油烟熏呛的通红,但他依然没有任何怨言,直到爸快七十岁时,他的老慢支越来越严重,才逐渐不再帮人炸油条了。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爸妈不仅给我提供了他们力所能及地最好吃、最好玩、最好穿的物质条件,我更是从他们淳厚、善良、无私、博爱地一生中汲取到了做人、做事、生活、持家等诸多方面无尽的精神食粮与营养。

爸妈含辛茹苦地把我抚养成人,又为我和家庭操劳了一辈子,在我工作、成家并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后,虽然也尽了一些作子女的孝道,心稍有安,但现在仔细回想起来,仍有一些事情因自己处理草率、不当而曾惹得爸妈暗自伤心流泪,现在每每想起就追悔莫及、自责不已;还有一些事情因当时考虑不周而未能更及时行孝,又或者因我的工作、爸妈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所限导致在一些事情上想尽孝而无法实现,从而留下了不少缺憾。现在,我对“子欲孝而亲不在”这句话所蕴含的追悔、愧疚、自责、遗憾、无奈等各种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理解地越来越深刻了……

93年我参加工作后第一个中秋节回家时,才刚发了两个月的工资,我就把省下来的钱分别给了爸和哥各100元,算是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尽孝吧。

在我参加工作后的前几年里,爸妈住的是77年盖的老房子,不仅低矮昏暗,门窗密封性也很差,冬天最冷的时候,屋内的水缸都会结冰,房顶的檩条、椽、薄(bo)等都已开始腐朽,有时老鼠在上面一打架,就会冷不丁蹬落下一堆土来。为了让爸妈能够早日住上宽敞、明亮、干净、舒适的新房子,那几年我省吃俭用,又通过向朋友筹借了一些钱,在96年花了1万多元为爸妈翻盖了新房子,新房是预制板顶,地面铺的是地板砖,这在我村当时也算得上是比较上档次的房子了,从而让爸妈告别了住了将近20年的破旧危房。

我上大三时,爸在一次装花生车时不小心从车上摔了下来,从此就患上了老慢支。在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冬天,就开始带着爸到处看病,先后去过沁阳市、上街区,还有郑州市里的好多医院。后来还给爸买过三株口服液、喘除根等广告中宣传的保健药与特效药,家里更是没断过各种治疗呼吸系统炎症的中西药,我爱人也是帮助四处打听治疗老慢支的民间偏方。一句话,为了我爸的老慢支,什么办法都想了,什么药也都吃了,但这些努力只能起到减轻或延缓病情的作用,却无法根除爸的老慢支。随着爸年龄不断地增长与抵抗力的下降,他的老慢支病也越来越严重,呼吸越来越困难,行动越来越不方便,严重时走七八米远的路就会上气不接下气,尤其到了冬天,最怕遇到冷空气与感冒,它不仅会加重病情,有时还容易诱发肺心病,记得爸曾因冬天感冒诱发过两次较为严重的肺心病。

对于爸最后十多年里因老慢支不断加重所遭受的痛苦与折磨,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又苦无好的办法,只恨自己不是神医,不能让爸的老慢支药到病除。为此,我先后给爸买过两台吸氧机,07年给爸买了电动车,15年又给爸买了电动轮椅。冬天为了不让爸妈受冻,在零几年时就将爸妈住的间房装修了一下,装上了冷暖空调,哥也从不心疼电费,爸妈房间的空调冬天基本上没怎么停过,温度一般都保持在20度以上。这些孝心不仅缓解、减轻了病魔带给爸妈身体上的痛苦,方便了爸日常的生活出行,更使老人家的内心得到了较大程度地慰藉。

据妈讲,她自十几岁起身体也是比较虚弱,50来岁时又患上了高血压,在我上大四那年,还被自家的骡子踢折了右腿,落下了多少有点拐的病根。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又得了胃炎,多少吃点甜食就容易“烧心”,所以从我参加工作开始,就常年给妈购买“脉通”等治疗高血压病的药吃,后来还给妈购买各种胃药。妈在09年曾经犯了轻中度地脑溢血,好在脑部瘀血吸收地还可以,没落下偏瘫,生活基本能够做到自理,然而令我感到最无奈和痛心的是:妈在2013年10月的一天下床时,不小心把左腿髋骨处给摔骨折了,由于妈那时已80岁高龄,加上患多年的高血压病,医生认为风险太高而不敢给她动手术接骨,但仅靠贴膏药又无法令骨折处愈合,所以在妈生命最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全是躺在病床上、在病痛的折磨中渡过的……

在二老晚年生活及患病期间,我还在以下方面略表了一些孝心,使我内心多少减轻了些愧疚感。

89年我去北京上大学那几天,刚好赶上我们生产队再次重新分配完土地,需尽快赶种冬小麦,但爸对我一个人第一次出远门不放心,坚持要把我送到学校。他之前从来没有去过北京,如果家中农活不忙的话,爸怎么也会利用这次机会在北京逗留两天,转一转、看一看。但由于家里秋种急等着他,所以爸在送我到学校后的当天,就又急匆匆地返回老家了。这件事当时就深深埋在了我的心中,暗下决心等今后有了机会一定要带爸逛逛北京城。07年秋,在我侄女的陪同下,我终于带爸逛了一下北京,先后去了天安门、故宫、水立方与鸟巢,还有颐和园,但美中不足的是,爸的行动还是大大受限于他的老慢支病,仅仅在这些景点象征性地看了看,照了照相,玩的地方比较有限。

爸过去也从未见过大海,16年我被总部调到了山东工作,那里离海边只有100多公里,于是在我的强烈建议下,7月份我侄子开车载着我爸、哥、嫂、还有姑妈等一行7人来到了山东,我带着他们到日照第一次看了大海。这次吸取了07年爸逛北京时的教训,专门给爸找了辆轮椅,去哪里都推着他,方便了不少,当爸第一次看到一望无际蔚蓝的大海时,我看得出,爸当时还是非常激动和高兴的。

爸在2013年与2016年共有两次因病情严重住进了县人民医院,妈则是在09年患了脑溢血也住进了县人民医院。对于二老这三次病重住院,无论我当时工作地点远与近,我都是在第一时间请了假赶到医院和哥一起来陪护、伺候他们。期间帮爸妈端屎倒尿、推着他们到各科室检查自不必讲,还利用这为数不多的机会尽量多陪爸妈说些让他们放宽心的话,到外面饭店订做一些他们最爱吃的饭菜,另外还给妈按摩胳膊和手,以利于她受损的神经与知觉尽快恢复。当同房的病号看到我和哥伺候爸妈如此尽心而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与赞许的话语时,爸妈内心还是非常骄傲、自豪的。

除了爸妈病重住院期间我略尽了些孝心外,在我每两个月左右回家看望爸妈的那些有限日子里,我都会主动帮爸妈端尿盆,想办法给他们做些好吃的。另外,还坚持给妈洗脚,修脚指甲,擦洗下半身,不让她因为卧病在床而身上散发异味。爸由于老慢支的缘故,冬天很怕洗澡时着凉,我就用车拉他到我村西地的温泉泡澡,还给他老人家搓背,那时我心中感觉有些宽慰,觉得爸妈从小给我把屎把尿,今天我能够给老爸搓搓背,也不枉他老人家疼爱了我一辈子。

与爸妈一生中给予我的爱相比,上面所提及的些许孝心,我觉得是微不足道的,在妈、爸先后离世这三五年时间里,我时常地回想与反思,现在反而觉得留下的更多是后悔、愧疚、自责与遗憾……

首先我觉得最对不起爸妈,最让爸妈伤心难过的事就是有关我的身世。

我原本是不知道自己身世的,爸妈在我参加工作后也没有告诉过我(后听村里人说,爸原本是打算在我成家后告诉我身世的)。但我知道我确切身世,则是在我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期间。与我家一墙之隔的伯父也膝下无子,当年就是他和我爸一起搭伴到江苏去找孩子抱养的。他抱养的儿子比我大五岁,所以他从小就对自己的身世有模糊的记忆。后来在我上初中时,他曾去了趟江苏老家,刚好我俩江苏的老家相距也不远,他就去了我生父母家并讲了我在河南这么多年的情况,另外还承诺,在我上大学后再告诉我的身世。就这样,在我上大学第一个寒假期间,他才郑重地告诉了我的身世。

其实在我比较小的时候,我也听闻过有关我身世的一些传言,我也曾就此事问过妈,但妈说人家是和我开玩笑的,让我不要相信,我当时也就没有多想。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左邻右舍家都是兄弟姐妹好几个,而我上无姐,下无弟妹,唯一的一个哥也是姑表哥,这在当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村是很不正常的,所以我也开始慢慢地怀疑起了自己的身世。不过当我第一次明确地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时,虽然早已有思想准备,但我还是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因为爸妈对我太疼爱了,比绝大多数父母对待他们的亲生子女不知要多亲多少倍。

但事实是不容抹杀与改变的,不管感情上能否接受,在我真正知道自己真实身份的那一刻,人类那种与生俱来的、希望知道自己到底来自哪里的好奇心已悄然袭上心头,强烈地驱动着我希望能够早一天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看看生父母长什么样,我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就这样,在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正月初三,我就踏上了去江苏寻找生父母之路,并顺利找到了生父母及其他家人。

我找寻生父母这件事本无可厚非,人之常情,但错就错在事前没有和爸妈沟通的情况下就贸然同意江苏的生父给我爸写信,从而导致了爸妈一定的误解与担忧,更惹得爸为此伤心流泪了好几天。其实,同意生父给爸写信的本意是好的,当生父母听到我亲口告知他们爸妈对我是如何如何地好之后,他们内心对爸妈充满了感激之情,生父母全家多次征求我的意见,希望同意他们来河南看望一下我爸妈,当面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意。

后经我同意,在96年春节前,生父母以假装还不知道我这二十多年的情况为前提,给爸写了封信。待我春节回家过年时,等了好几天也没见爸妈和我提起江苏来信这件事,原本我还想再等两天,如果爸妈依然不和我提及江苏来信的话,我就主动问问他们。谁知我8岁多的侄女却童言无忌,私下告诉我说:爷爷前段时间收到了一封江苏的来信,看完后哭了好几天。听完侄女的话,我立马意识到关于我的身世可能是爸妈心中最容易受伤、也最不希望被轻易碰触、最柔弱的部分。从此以后,我就彻底打消了让双方老人见面的想法了,除非爸妈能够看开此事,愿意主动告诉我的身世。但遗憾的是,爸始终没有主动告诉我的身世,我也不敢在他老面前提及此事,结果双方老人此生就再未能谋面。

17年9月爸去世时,经征求哥的意见,我通知了江苏的家人,生母在得知了我爸也已去世的消息后特别难过,很想能亲自来河南送爸最后一程,但由于腰椎刚做了手术,经不起长途颠簸,就由三个哥哥代劳了。

对于爸妈没有告诉我身世这件事,我自始至终不仅没有丝毫的怨言,而且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立场,反而更加理解他们。毕竟从我不到1岁时就千难万难地把我抚养成人并供我上大学,二十多年的父子、母子感情啊,有谁会允许、舍得再有人来拿走、分走一厘一毫呢?毕竟爸妈不是圣人,只是普普通通的庄稼人。现在回想起来,主要还是因为我思虑不周而伤了爸妈的心,试想如果我更孝顺一些,让爸妈对我更加放心,事前再通过我哥、嫂或者姑妈多做做爸妈的思想工作,爸妈或许就会想通了,主动告诉我的身世,这时双方老人再相互往来看望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吗,都怪我少不经事啊!

还有一件事也曾惹得爸不高兴了一段时间。爸在2002年元旦前犯了严重的肺心病后就离开老宅搬到哥家住了,从此老宅子就长期闲置了下来。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就混了头,仅仅出于经济角度考虑,觉得老宅子总是闲置在那里,太可惜了,还不如卖给别人,于是在06年前后曾多次做爸妈的思想工作,希望他们同意卖掉老宅子。爸妈虽然刚开始口头上表示没有意见,但后来我明显感觉到他们并不是特别地情愿,于是这件事就及时打住、作罢了。老宅子虽然没有卖成,但事后听哥、嫂告诉我,那段时间爸总是闷闷不乐的。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怪我那时考虑问题太简单,忽略了爸妈的真实想法与感受。对爸而言,老宅子也是他从小到老生活的地方,在拆老宅子建新房时,爸和哥更是操了心、出了力,院中的水泥方砖都是爸和着汗水一块块制作出来的。院中的枣树、花草也是爸亲手栽培、浇灌大的,爸对老宅子应该是有深厚感情的,更重要的是,他不希望在他百年后没能给我留下一砖一瓦。现在仔细想想,其实那处老宅子当时在我们村也值不了几个钱,最多也就一万七八吧,难道我缺这一万多元钱吗?反过来讲又有多少个一万七八能够买来爸妈的高兴与欢心呢?

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与爱总是那么地慷慨与无私,而对子女的回报,却要求并不高。他们在物质层面的要求一般都比较有限,只要在吃、穿、住、养、医等方面能够满足基本要求就可以了,他们更多地是精神层面的需求。他们希望子女在尊敬他们的基础上,平时多给他们打几个电话,遇到重大节日时能够回到他们身边,在他们还能干得动的情况下,并不需要你做什么,只需陪他们说说话,再吃几顿他们亲手包的饺子、擀的面条,他们就心满意足了。当然,在他们偶尔生病住院时,更希望你能守在床前,帮他们倒杯水、递个药、喊声护士或者喂几口饭,或许这就是父母一生中对子女最大的奢望吧。而现在回想、反思起来,我在这些方面做的依然是不够的,尤其是在春节过年这件事上可以说是不及格。

在我有儿子前,我是每个春节都要回老家陪爸妈一起过年的,但生了儿子后,因担心孩子小,回老家怕给冻着了,加上后来爸妈搬到哥家住后,老宅子常年空置,而哥家住宿条件不仅紧张而且比较简陋,所以我每年都是在腊月二十几专门回家看望一下爸妈,然后就又急匆匆地当天离开了,基本上没再怎么陪爸妈在一起过年。儿子小的时候,老人心疼孙子,我不回家过年他们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随着他们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衰弱,爸妈内心还是特别希望我能够陪他们一起过年的。每逢重要节日,爸妈总是提前半个多月都期盼着能听到我回家的肯定答复,随着回家日子一天天地临近,他们期盼的心情就会更加迫切,尤其到了约定回家的日子,爸总是拖着他那一走路就喘的带病身躯,站在村西头公路口等我们,有时上午接不到就下午就继续等,直到把我们盼回家。而每次到家在停留了短暂的四五个小时后,当我们动身要走时,爸、妈又会恋恋不舍地一直追到巷子口,目送我们背影消失后,才会怅然若失地返回家中。

后来听哥、嫂讲,每年临近大年三十那几天,当爸妈看到邻居家的子女一个个拎着大包小包由外地赶回家过年时,在羡慕别人之余内心总是难免阵阵地落寞与酸楚,然后闷闷不乐、一言不发地躲进他们的房中。现在每当我回忆起这一幕幕场景、一组组镜头,我都悔恨、愧疚不已,恨自己太不了解爸妈的内心世界了。其实,孩子小也好,哥家住的条件有限也罢,这些都是安慰自己没回家过年的理由而已。我小时候家里住的条件哪里有哥家后来的住宿条件好,我不也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了吗?再者即使哥家住不下,就不能自己动手把老宅子打扫打扫,好好陪爸妈过几次年吗?虽然在妈去世那年我突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已为时太晚了,仅在2016年、2017年陪爸一起过了两个春节,爸就在17年9月猝然离世了。

说起二老的离世,虽然妈和爸的情况各有不同,但都给我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妈的情况是:她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也没享多少清福,却在临终前的两年多时间里躺在病床上,一直被骨折的痛疼折磨着。在老人家生命尽头最后的一个两个月里,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时除了念念不忘喊我的乳名,有时还会喊疼,但到最后一个星期弥留之际,老人家连我的名字和疼也不知道喊了,每次给妈换尿不湿,当看到她身下已渗出糜烂的血水时,我不仅热泪盈眶,反而希望老天爷能尽快地把妈接到天上,让她老人家尽快远离病痛的折磨。

我当时是特别地无助和无奈,假如疼痛可以转移、可以替代,那么我愿意承受这一切。老天啊!我母亲行善积德一辈子,为什么在临终前还要让她老人家再受这两年多的病痛折磨呢,难道就不能像奶奶那样无疾而终吗?

爸则是因走的太突然、太急,竟然没有和任何亲人说上一句话,就这样猝然离开了我们。据当时只有一人在家的嫂子讲,9月17日那天早上,爸还和往常一样,与嫂子在一起吃早饭,饭后爸就习惯性地回他房间吸氧去了,嫂子则在厨房刷锅、洗碗、烧水,忙完这一切,前后最多就是二十来分钟,等嫂子拎着水壶给爸倒热水时,一进屋就看到爸不知什么时候已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了。当村医赶到时,也已无力回天,爸始终没能再醒过来。从理智上讲,爸不像妈那样在临终前又受了那么长时间的罪,在我们老家传统的说法中算是“好修了”,但感情上还是接受不了,因为在他离世的那一刻,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边,没来得及留下只言片语,或许在他犯病的那一刹那,爸曾想到了喊我嫂子(嫂子年龄大后耳朵有点聋),也或许想到了给我打电话,因为就在前一天,我还和爸通话,告诉他我在外一切都好,十一放假一定会回家看他等等。然而死神却并没有给爸留下任何时间,哪怕只有一天,让我和哥以及他的孙子、孙女等亲人们能够再见上他最后一面,说上最后几句话也行啊!无奈、遗憾的是,死神依然是那样地决绝、无情。

除了以上件件、宗宗让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往事外,其实还有不少事情因为我的粗心、意识不到位等多种原因而留下了不少遗憾。比如,我自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从未歇过公休假,那么在明知妈所剩时日不多时,为什么就不知道多请十天半月的假,多陪陪老人家呢?另外明知二老非常节俭,为什么尽孝时总是以给钱为主而意识不到更应该给他们多买些好吃的、好穿的呢?尤其是对于妈而言,作为一个女人,无论她年龄有多大,有哪个女人不喜欢穿金戴银呢?我当时怎么就不知道给妈买个金戒指、金耳环戴呢?只当是我小时候弄丢妈的银簪现在还她的,也完全应该啊!我们家并不缺也不吝惜这点钱呀。还有,爸妈一辈子没有坐过飞机,也很少旅游过,如果爸妈身体条件允许的话,我多么想趁他们在世时,能够带他们多看看祖国的山山水水、风景名胜啊!当然也可以顺带体验一下坐飞机的感受……

“如果……,或许就……”、“如果……,或许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是永远不会有“如果……,或许就……”的!

爸,如今,您离世已刚好三周年,妈,您离世也快满五周年了,我在这里代表我和哥的家人深情追思您过去对我和哥的抚育恩德,您二老可听得见?我在您二老的灵前追悔您在世时我做的种种不对、不妥、不到之处,您二老是否已经原谅?

如果您二老能够听得见,我这里还想向您汇报一下:现在我和哥以及我们的子女日子都是过的一天比一天好,您的重孙、重外孙、重孙女都已上了学。重孙子不仅听话、懂事,乒乓球打的也不错,还练了跆拳道与书法,他的毛笔字写得比我都好;重外孙则是很聪明,比较有个性;重孙女儿虽然有些胆小、内向,但特别可爱。您最挂念、放心不下的孙子现在也长大懂事了,工作也稳定了下来,说不定明年就会给您领一个孙儿媳回家。我和哥的关系也绝不会因为您二老的离世而逐渐变得疏远,只会弥久更亲。如果你们听得见,就请二老在另一个世界完全释然、安心、幸福地微笑吧,同时也希望二老能够用你们几辈子积攒的阴德,庇佑我和哥的子子孙孙能够代代平安、健康、富足、幸福吧!

我作为一名党员,原本是不信鬼神的,但现在我是多么的希望人死之后真的还会有灵魂,如果这样的话,爸妈就一定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看到、听到我对你们深深地思念与再也无法报答你们养育之恩的种种缺憾;我更希望人是有来世的,因为那样的话,下辈子我就可以做你们的亲生儿子了,也就能够弥补你们二老这辈子最大的缺憾了,我也可以实现这辈子但已再也没有机会去完成的心愿了。

因为工作变动,这几年我被调到了长沙工作,但我仍保持着北方人的生活习惯,双休日还是经常包饺子吃,当然包饺子时总还是会不自觉、习惯性包上几个“肉盒”,而每当此时,父母过去给我那如涓涓细流、流淌不尽的爱就会浮现在脑海中,甚至还时常萦绕在我的梦里。

“肉盒”,你承载了父母对我太多、太多的爱,也承载了我对二老无尽的哀思与追忆……

永远怀念您的儿子

公历2020年9月14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