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胞胎姐妹考入伯克利音乐学院(15岁获百川奖头奖)
四胞胎姐妹考入伯克利音乐学院(15岁获百川奖头奖)母爱,是一场成全01成为父母后,我恨不得倾其全力来教孩子,搜刮全世界的育儿经典。今天看了本讲“延迟满足”的书,哪怕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也要狠下心来,因为书上说了,延迟满足可以让孩子获得持久的自律,据说自律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明天又看了一本书,书上说孩子需要陪伴,所以即便放下手头最要紧的事,也要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我敢说,这个时代的妈妈是最进取的一代, 学烘培、学外语、学滑冰,弄清一大堆植物的名字,以便不时之需。我们不敢成为“笨”妈妈,我们都想成为最“聪明”的妈妈。爱,让我们太用力,爱又让我们无比焦虑。偶然间,看了老梅的这本《聪明的妈妈像傻瓜》,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那看似“笨笨”的教子之道,却充满了教养的大智慧。正如纪伯伦说的那句话:“孩子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 文末有柚子姐姐福利哦!记得看到最后~
作者:煦妈
在满眼都是聪明妈妈的年代,做个“傻瓜”妈妈是一件更考验技巧和智慧的事。
如果你看伟人传记,无不赞叹这样一件事:其实他们并非我们想的那么“聪明”,甚至还有点儿“笨”,他们没有我们艳羡的“天赋”,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天资平平。然而,到底是什么成就了他们呢?这个问题,一直让我想了很多年。
成为父母后,我恨不得倾其全力来教孩子,搜刮全世界的育儿经典。今天看了本讲“延迟满足”的书,哪怕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也要狠下心来,因为书上说了,延迟满足可以让孩子获得持久的自律,据说自律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明天又看了一本书,书上说孩子需要陪伴,所以即便放下手头最要紧的事,也要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
我敢说,这个时代的妈妈是最进取的一代, 学烘培、学外语、学滑冰,弄清一大堆植物的名字,以便不时之需。我们不敢成为“笨”妈妈,我们都想成为最“聪明”的妈妈。爱,让我们太用力,爱又让我们无比焦虑。
偶然间,看了老梅的这本《聪明的妈妈像傻瓜》,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那看似“笨笨”的教子之道,却充满了教养的大智慧。正如纪伯伦说的那句话:“孩子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01
母爱,是一场成全
成全一颗发光的灵魂
老梅,叫袁梅,是作家、编剧、制作人兼影视投资人。当然,她还有一串响当当的名字:袁老梅、溜溜。
她的儿子叫王尔清。三岁那年,他迷上了抄字典,先是抄《新华字典》,后来觉得不过瘾,又开始抄《辞海》
有一天,他突然大声对着《辞海》大喊起来,“什么老梅!应该是老呆呆才对!”
老梅转过头去,发现儿子正在研究古体“梅”字,写出来就是“呆呆”两个字连在一起。这个发现让儿子很兴奋:“难怪你这么笨!”
“老呆呆,老呆呆……”这个孩子像中邪一样,开始做各种升级版的“呆字”成语:呆若木鸡、呆头呆脑、呆气回肠……
老梅急了,“我是老呆呆,那你是什么?”
儿子嬉皮笑脸地说:“我,当然就是小呱呱了,呱呱叫的呱呱。”
这下好了,母子正是升级“呆瓜组合”。儿子说:“在我面前,你永远都是个老呆呆,因为我的进步永远都比你快!”
这句话成了一句承诺和成全,王尔清6岁学钢琴,7岁自学作曲,15岁成为百川奖作曲头奖,也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在作曲的这条道路上,王尔清因为热爱,老呆呆因为尊重,他渐行渐远。在全球每年只招收5名的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他顺利考取。
没有人知道光鲜背后,这个孩子有着怎样的热爱。小小年纪,为了编曲,拥有超出成人的专注和认真。他常常穿着小裤衩,光着膀子埋头创作,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在他的身上,看不到青春期孩子的悸动和不安。不追逐名牌,不爱电子产品。他是把时间都交给编曲的“山顶洞人”,也正在用热爱,完成一个牧羊少年的音乐圣途。
没有人会相信,因为孩子弹琴谈错了谱,老呆呆“全无干涉”,在胡弹乱摁中爱上了作曲;当孩子报考学校时,她“放任自流”,让那个原本没心没肺的孩子学会分析,自己选择;当孩子青春萌动、爱意朦胧时,她用一封“恋爱前规则”,放手引导孩子,真是策略得当、收放有据,松绑后的孩子更有担当。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老呆呆多于常人的尊重和赏识,鼓励与赞许,引导与支持,尔清成了追逐梦想的发光灵魂。
这,也许是母亲最厚重的成全。
02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独立、果敢,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你见过一篇只有四个字的作文吗?这就是王尔清的杰作。
在小学阶段,王尔清一直对自己的写作充满自信。作家的“老呆呆”一直告诉儿子,应该用这样的逻辑写作:写心之所想,有理、有料、有趣。
到了初中,学校里教的一种叫做“考试体”的作文,尔清下定决心成为“反面派”,自己的作文变成了各种“行为艺术”。
有一次,作文题目叫做:《有一种美叫……》。尔清留了一整页的空白后,在第二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这就是美!
老师没有给成绩,回家后,尔清问老梅,“要是你,你会给多少分?”
老梅想了一下说:“冲你的独立思想和做派,我给你100分,但冲你这种投机巧劲的尽儿,我给你30分。”
尔清跳起来, “平均65分,我及格喽!”
有理、有料、有趣,这是王尔清的风格。不盲从,独立果敢,这样的风格也让他有了超出同龄人的理性,这是一个创作者身上最宝贵的灵性所在。而这些也恰恰让尔清一步步成为最好的自己。
03
成长,与孩子彼此为“镜 ”
顺应生命周期,多一些欣赏和宽容
■学会玩,玩出专注力。
尔清有着很强的专注力,三岁的时候,他就热衷于玩车模,最最喜欢的玩法就是将车模和车标一起玩,对照着车标认车。车,除了好玩之外,还有“功能”的车。有一段时间,尔清最大的快乐就是站在马路边看车,每认出一个车标来便大声欢呼。
老梅平时的工作就是看书、写作,尔清也会时常拿过来胡乱涂鸦一番。有一天,讲睡前故事的时候,他缠着妈妈认生字。
老梅犹豫再三,最后决定教他生字,不过把这些事情都变成好玩的游戏,看见什么就教什么。路牌、广告、姓名牌、包装袋……只要有字,就认。回家之后,把每天看到的生字写在不用的名片反面。
有一次,在机场过安检,王尔清指着地上的黄色大字念道:“请站在黄色安全线外。”旁边的人诧异地看着,“你几岁了?这些字你都认识?”他骄傲地看着大家:“当然认识,我马上就三岁了。”周围的人自然是一番夸奖。
从此,王尔清的认字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他开始读报纸,自己看书。识字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不勉强,不和别人比,尊重他的喜好。因为从小愿意自己去琢磨,也就形成了自我思考的过程。
■敢于对孩子说:我错了。
学会对孩子说:“对不起,我错了”,往往大人比孩子更需要勇气。“面子”这个东西看似很重要,但是放在孩子面前,不妨做一下“弱势群体”。
老梅与尔清的相处中,尔清会时不时纠正老梅的读法和用法,老梅会偶尔认错,一旦发现了就会立刻向他道歉:“对不起,我错了,应该是……”而每每这个时候,尔清总会表扬老梅:“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等到老梅回答不了的问题时候,也会直接对尔清说:“这个我不知道,等我去找个老师回答你。”
这样一来,老梅觉得反倒觉得轻松了。有一次,尔清不小心打碎了碗,他主动说:“对不起,碗,我不是故意的。”
在孩子面前当“弱势群体”,有时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成长中,父母与孩子,彼此为镜,相互看到对方的不足和长处,这里面蕴含了处世之道,这也算是孩子受益一生的礼物。
■磨蹭是一种病吗? 试着尊重孩子的时间节奏。
老梅上学的时候,习惯做完了作业再去玩。可是尔清却与老梅完全想法,什么事情都会放在最后再做。他的磨蹭和拖拉,让赶紧利索的老梅很生气。尤其是上学的前两年,每个周末,老梅的内心都无比崩溃。
老梅只好坐下来跟尔清商量:“能不能先做完作业再玩?”
尔清一口回绝:“不能!”
老梅只好讲道理,诸如做完作业就可以痛快地玩,没有负担……
尔清说:“那是你的逻辑,我的功课我知道,你就不要瞎操心了。”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老梅心里还是放不下。后来老梅终于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节奏,为什么要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呢?
家长们总是爱自我承担太多的责任,上下左右地监督孩子的“速度”,生怕落下什么。如果定下神,慢慢看,我们会发现,“磨蹭”不过跟节奏的不合拍。彼此充分尊重相互沟通,建立起规则,才能愉快地一起玩耍。
■如何当个“差生”
上初中后,王尔清同学经过不懈努力,几乎稳坐全班倒数第一的位置。他的作文很少得高分,但是依然逗趣有料,充满了奇怪谈论。他好像更喜欢《音乐圣经》,几乎倒背如流。
老梅觉得一切都还好,但是担心,作为一个十足的“差生”,他的自信心会不会受挫,受到心理伤害呢?于是,老梅打算跟尔清好好谈谈。
老梅经过一番心理斗争,打算先从职业规划入手,慢慢引到现在的成绩上。没想到尔清已经很长久的职业规划,他更希望成为王宁、泰文琛那样的职业音乐家,在一所大学里教音乐,还可以作曲,在全世界演出。当大家达成共识时,老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差生?看别人的眼光?”
没想到尔清说:“我是一个作曲家,一个艺术家是不需要在乎别人的眼光的。我不能为了别人的眼光扭曲自己,与其在那些题海中浪费好似剑,比如好好写一首好曲子。”
好吧,老梅放心了,在一个有自己人生目标的孩子身上,分数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一个怀抱自己梦想的孩子,就是这么可爱又令人敬佩!
一个怀抱梦想的人,有着自由的灵魂,那是很多伟人身上发光的部分,我也终于明白那个困惑了我多年的问题。
说起来,让孩子学会独立成长,这句话不过9个字,却绝对是助力孩子的绝妙锦囊。“傻”不是智商有限,而是爱子有方;“傻”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张弛有度。
老梅看似“笨”的法子里,却透着养育的大智慧,这是当下所有焦虑父母的最好的疗伤之道。育儿,慢一点,缓一点,我们可以看到更美的风景。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试着“傻一点”,再“傻一点”
老梅八大傻
第一傻:做任何事都慢一拍,给孩子 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第二傻:不计较,略迟钝,宽容大 度;
第三傻:礼貌忍让,做谦谦君子;
第四傻:从内心出发,少一分功利;
第五傻:肯吃亏,敢于承担;
第六傻:成全他人,保持善良;
第七傻:基本底线牢固,坚守原则, 快乐,富于同情心;
第八傻:不攀比,自得其乐,对世界 永远充满好奇心。
让孩子独立成长的81中教养智慧。
学会尊重和理解,
顺应天成,顺势引导
生命不是一次赛跑
它是孩子的一次旅行。
孩子终将独立生活,
母亲的责任是当好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不做聪明妈妈,
做个孩子喜欢的“傻妈妈”
老梅,作家,编剧、制片人兼影视投资人,一个自认为傻瓜的开心妈妈。
★福利★
在“小柚子童书”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 0 ”
加入小柚子童书阅读分享群,即可参与本期的绘本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