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字经没理解只读有用吗(读三字经要去伪存真)

三字经没理解只读有用吗(读三字经要去伪存真)(一)孔子谈“性相近,习相远”出自于《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显然不说“人之初,性本善”。但他明了“性”与“习”是有差别的。 谈人性,即谈“先天之性”,这才是“本性”。下面仅阐述《三字经》之两失一得:一、人性亦善亦恶 谈及“人性”必须厘清定义,不可偷换概念。“生而有之”谓之“性”,后天获得谓之“习”。

三字经没理解只读有用吗(读三字经要去伪存真)(1)

读《三字经》要去伪存真,否则害人不浅。

全面否定《三字经》显然是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了。

如果不分良莠,合盘接受《三字经》则害人不浅。

下面仅阐述《三字经》之两失一得:

一、人性亦善亦恶

谈及“人性”必须厘清定义,不可偷换概念。“生而有之”谓之“性”,后天获得谓之“习”。

谈人性,即谈“先天之性”,这才是“本性”。

(一)孔子谈“性相近,习相远”出自于《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显然不说“人之初,性本善”。但他明了“性”与“习”是有差别的。

(二)孔子显然认为人性有善恶。

孔子的目标是仁,手段是克己复礼,所以才有“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显然,孔子相信人性有善有恶,抑恶扬善即为仁。孔子又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论断,同样是讲人性分为两部分,即“己欲”与“己所不欲”。“己欲而助人”即为善,“己所不欲而施于人”即是恶。

(三)孟子本意是“人性非尽善”。

第一,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此说明人性中有善——并没有排除“人性中有恶”。

第二,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 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此说明人可以展现善(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恶)”,为不善并不是本性出了问题(非才之罪也);同时,为恶之时,“恻隐之心” 依然是 “人皆有之”,即善依然存在。

归纳结论:

①本性与生俱来;

②人性亦善亦恶;

③为善之时,恶存而未发;

④为恶之时,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即善存而未发。

第三,“世人”不包容“恶”本身就是“本性”的“一个方面”。“趋利避害”就是人的本性。“恶”之行会伤及无辜,一个具体的人基于趋利避害的本性自然恐惧被伤害,自然恐惧可能带来伤害的“恶”。

第四,缺乏安全感的人,激发恶;有安全感的人则激发善。

二、“融四岁,能让梨”是一个细思极恐的事,孔融是一个家教失败的典范。

孔融是一个家教失败的典范,他们家毫无亲情可言。

孔融他妈妈没有是非观,忽视孩子的需求,而以别人的标准追俗从众。

孔融乏善可陈,而让梨与救王俭常被人们津津乐道。而孔融让梨是因为争宠,拍脑门儿救王俭没救成,却搭上哥哥的命。

孔融主政渤海郡“奸民污吏,猾乱朝市,亦不能治”。

“租赋少稽,一朝杀五部督邮”(《九州春秋》)——空谈而不能富国,因找不来钱粮而一天杀五个督邮(督邮,始置于西汉中期,为各郡的重要属吏。一郡分数部,每部各有督邮一人。唐以后废。)。刘备鞭打督邮一次的代价是弃官、亡命(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三国志 先主传》)孔融竟然一天就杀五个,够狠!要知道自董卓之乱起,天下凋敝,无论生活还是征战,都亟需粮食,而粮食从哪里来?不是找来的,是屯垦而来,此所以曹操可以平定北方的原因所在。计不出此,仅凭督邮去找,实在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不得粮草即不能生存,此所以左丞祖提议择木而栖的原因所在。

孔融的名言是“父之于子,情欲发耳;母之于子,如物寄粲中,傾则离耳。”意思是:父子关系源于父亲的性欲发作,母子关系如同物品寄存在容器里,倒出来就没关系了——言为心声,以此可以洞察孔融的内心世界,也可以看清他的家庭。

孔融的追求是“樽中酒不空,坐上人恒满,吾愿足矣。”关键是喝多了就胡说八道,为此孔融家族56口被满门抄斩。

结论:

1郗虑评价孔融是“融昔宰北海,政散民流,其权安在也!”

2曹操评价孔融是“浮华狡狯之徒。”

3司马彪评价孔融:“高谈教令,盈溢官曹,辞气温雅,可玩而颂;论事考实,难可悉行。”

三、“苏老泉,二十七,始读书”背后有一个充满现实意义的教育故事。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苏老泉,二十七,始读书。

苏洵他爹为了不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就逼苏洵读书,威逼利诱花招儿用尽,苏洵就是不学,反而更加叛逆。毕竟亲儿子,总不能打死吧,老爷子不管了!其实,此时此刻,老爷子不再犯错误,撤出了“外动机”,结果儿子的安全感、内动机得以激发。

人总有开窍儿的时候,二十七岁,苏洵忽然觉得读书挺好,便如饥似渴地学习了,最终成了大文史学家!

一晃儿,苏洵有了俩儿子。苏洵就思量着“不能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但绝对不能像老爷子那么笨!于是反其道而行之:一,“藏书”!二,到点儿往外撵儿子:出去玩儿,别在家宅着!

他的俩儿子都不是省油儿的灯,一思量,老爹别有用心,一定有秘密瞒着我们,便做了一个局:苏轼让弟弟出去,把关门的动静儿弄大点儿。苏轼偷偷把窗户纸舔个洞儿,盯着他爹。他发现他爹从箱子底儿取出书来偷着看。以后哥俩儿偷偷看书,如饥似渴一发不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