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桂林违建拆除(坚决抵制违建桂林10多户)

桂林违建拆除(坚决抵制违建桂林10多户)  编后语  这样的决心让人拍手称快  违建方便自家,影响大家,不仅破坏小区居住环境,也还存在安全隐患等等问题。遏制违建之风,是执法部门的职责,也是广大市民的呼声。  为了查处和拆除违建,桂林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上门劝阻,张贴违法告知书,采取限制施工措施,各种办法都用上了。但是,少部分人依然我行我素,为了获取个人利益,钻空子、耍聪明,而将公共利益置之不顾。  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违建治理,城管部门和自然资源局联合行动,采取了暂停受理房屋不动产登记等措施。这在桂林开创了先例,也体现了坚定的“治违”决心,不禁让人拍手称快。我们期待新措施取得理想的效果,也奉劝违建者赶紧停手,以免自寻麻烦。 违建存量不断增加 拆违需要时间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自然资源(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违法建筑、违法搭建的认定;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查处物业管理区域内发生的违法行

桂林违建拆除(坚决抵制违建桂林10多户)(1)

东晖·国际小区一业主拆除铁栅栏,占用公共绿地。记者邢刚 摄

  近日,市不动产登记和房产交易中心对棠棣之华小区10多户业主的房屋暂停受理不动产登记。原因很简单,这些房屋存在违建被七星区城管部门查处,但尚未拆除且没有结案。
  这可以视作是针对违法建筑查处和防控的一项新举措,七星区城管部门联合市自然资源局吃了“第一个螃蟹”。

    桂林出台条例 “卡”住违建房屋产权登记
  “一楼围个花园”、“顶楼起个凉亭”……这样的违法建筑在市内各小区并不罕见,还有蔓延的趋势,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违法建筑根本拆不动。
  记者从市不动产登记和房产交易中心获悉,收到上级单位市自然资源局转来的函,该中心对棠棣之华小区10多户业主的房屋暂停受理不动产登记,原因是这些房屋存在违建被查处。
  7月20日,市自然资源局执法督察科副科长潘梦清告诉记者,他们收到来自七星区城管局请求帮助处理违建的函,已经做了回复。
  同时,市自然资源局已让七星区城管局把棠棣之华小区这批违建清单推送给市不动产登记和房产交易中心,市不动产登记和房产交易中心在办理登记过程中,如该不动产已列入推送违建清单的,暂停受理登记,并书面告知申请人需在城管执法部门完成违建处理程序后再予以申请受理。
  据介绍,目前我市各城区城管大队受市自然资源局委托执法,对辖区范围内擅自进行违法建设的行为按照行政执法程序的规定依法组织查处。7月14日,在七星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会议室,该大队法制监督室莫主任向记者出示了2020年12月31日市自然资源局作为行政执法委托方和七星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作为行政执法受委托方签订的行政执法委托书,双方就城乡规划行政执法达成共识,委托书写明委托的范围及权限、委托方的责任、受委托方的责任及委托期限,其中委托期限从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
  负责棠棣之华小区违建调查的七星城管大队穿山执法中队苏队长表示,他们去查处时已经告知违建业主,房屋有违建会影响不动产登记办理。
  据了解,2020年6月1日起施行的《桂林市违法建设防控和查处条例》第六条强调各个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法履行对违建防控和查处的联动职责,其中第四项明确规定不动产登记行政主管部门对违法建设不予办理不动产所有权首次登记或者变更、转移、抵押登记;第五项规定市场监管、公安、消防、安全监管、文化、卫生健康、教育等行政主管部门,发现申请人注册的住所和经营场所属于违法建设的,不得核发有关证照。
  在违法建筑查处和防控的新举措之下,棠棣之华小区涉嫌违建的10多户房屋已被暂停受理不动产登记。

    小区违建惹人嫌 居民物业都很苦恼
  在小区里进行违法建设,甚至大兴土木,让居民们苦不堪言。
  除了棠棣之华小区外,七星区穿山东路的东晖·国际小区违法建筑也很“扎眼”。该小区总共有21栋楼,1500多户,目前常住约1200户。“最近5栋一单元一楼2号住户拆除了院子里的铁栅栏,侵占公共绿地准备修门。我们发现后立即向城管部门反映,他们来调查了解后,施工暂时被制止。”小区物业仲经理说。
  小区业委会主任唐先生介绍了目前小区违建情况。违建主要集中在2栋、5栋、12栋、17栋,不少一楼住户把后院改成玻璃房,有个别住户还侵占绿地开辟小道,也有楼顶住户加盖建阳光房。记者在小区走访,印证了唐先生所说的情况。
  “违建就像毒瘤,一个不及时清除就会传染蔓延。”一说到小区违建,仲经理和唐先生一肚子苦水。违建不仅破坏了整个小区的风貌,也不利于小区管理,让业委会和物业工作更难做。“我们没有执法权,只能一发现就反映给城管部门。”仲经理说。
  记者还走访了秀峰区和象山区的几个小区,发现违建不同程度存在。在象山区建安路的益佳苑小区,有住户在一楼院子和二楼平台加盖了玻璃房,有顶楼住户加盖了钢架结构房屋。物业的马经理告诉记者,小区目前有13户涉及违建。在秀峰区中隐路广源·国际小区,记者看到不少三楼住户在露台搭建了棚屋,有些已经破损,可见存在已有一段时间了。
  良好的居住环境被改变,居民对违建都很反感,一些人因此拒交或缓交物业费表达不满。“谁不想家里大点,但你不能违法侵占啊。”一小区的居民陈先生说,有些住户看到别人违建没被拆,就会效仿,这样下去违建现象就会愈演愈烈。
  “业主建违建时,往往是出于从众、攀比及侥幸心理,你建一米,我也建一米,如果不及时拆除,时间久了就形成了规模。”一小区的王女士说。一名在一楼加盖了玻璃房的居民说:“其实我也知道早晚要拆,毕竟这都是没有合法手续的,但拆也可以,要一视同仁,大家都拆掉。”

 违建存量不断增加 拆违需要时间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自然资源(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违法建筑、违法搭建的认定;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查处物业管理区域内发生的违法行为。
  七星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法制监督室莫主任详细说明了查处、拆除违建的流程。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二条、第四十条的规定,违法建筑拆除执行前,城管部门必须进行前期调查,并告知行政相对人(涉嫌违建人)有陈述、申辩、听证的权利。在被投诉人的行为经市自然资源局规划部门确认是违建后,要充分听取对方的申料和陈述,在保障其听证权的情况下,方可以依据自然资源局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在违建人不自行拆除的情况下,按行政强制执行程序予以强制执行拆除。
  按照《强制执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对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的强制拆除属于该法设定的特别程序,即“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60日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6个月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无论是调查和拆除的流程和手续都相对繁琐,时间跨度也比较长。
  比如城管部门上报城区政府准备强拆某一违法建筑,待政府审批强拆批复文件之后才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城管部门又要给当事人送达《强制拆除决定书》、《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催告书》和张贴拆除公告,当事人对强制拆除决定不服的可以复议或诉讼,还要经过6个月的诉讼期,在这个时间内如果当事人不诉讼,城管部门才进行强拆。
  可以看出,查处和拆除违法建筑必须有一个认定违建和强制拆除的执法过程,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处理结案。
  一些业主“钻空子”,打“时间差”,在查处流程还没走完时,违建已经建好了,这也造成了市内违建存量的增多。


    执法部门出新招 力求遏制“违建风”
  据了解,除了拆除违建的执法流程之外,还有一些因素滋长了“违建风”。
  七星区城管大队法制监督室莫主任介绍,目前他们接到投诉举报案件中的50%都是涉及小区违建,这两年尤其是棠棣之华小区和华御公馆小区违建比较多。在棠棣之华小区,部分楼顶业主将房屋斜改平、扩建“老虎窗”、加层等尤为突出,影响恶劣。
  秀峰区城管大队的刘教导员则表示,他们接到举报案件中的80%都与小区违建有关。仅2018年,荣和林溪府一个小区就有60多户因在顶楼封闭阳台涉嫌违建被立案。该大队“两违”联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今年上半年每个月都会接到10多起小区违建的举报。
  导致违建增多和拆除难的原因,城管部门普遍认为,除了处理违建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耗费时间较长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首先是个别开发商私自向业主承诺院子和阳台、楼顶可以改建,为后面业主实施违建埋下祸根,其次就是业主违建的成本低廉。
  目前,对违建的处理基本都是在事实已经发生后,属于事后处理。加上处理需要时间较长,对违建者来说,最严重的后果不过是拆除已建的违法建筑,而针对实施违建的业主却没有对应的处罚,这样就造成了打击违建效果大打折扣。
  打击违建最有效的就是从源头控制,从根本上遏制违建的发生。七星城管部门开始联合市自然资源局、市不动产登记和房产交易中心等,依照《桂林市违法建设防控和查处条例》,对违法建设不予办理不动产所有权首次登记或者变更、转移、抵押登记,这就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广西嘉合律师事务所的梁浩恩律师说,只有经过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而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才能依照民法典的规定取得物权,违法建筑是未经批准而建设,不具有合法性。现实中往往存在合法建筑与违法建筑相结合的情形,且两者形成了紧密的结合体,不具有可分性。在此情形下,因合法建筑与违法建筑不能分割,而物权须遵循“一物一权”原则。如办理不动产物权登记存在将违法建筑合法化嫌疑,不动产登记主管部门对存在违建的不动产不予办理首次登记或变更、移转、抵押登记,与民法典的规定并不冲突。此外按照《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
十一条的规定,桂林市自然资源局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委托城区各城管大队对违建进行查处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记者邢刚  


  新闻链接
  外地处理违建的做法
  2018年,柳州市开始实施《柳州市违法建设分类处置考核办法》,明确清理整治违法建设轻重缓急的等级标准。按照“先予分类处置,继以整片推进”的工作理念,对违法建设和无证建设项目的认定、处理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规范,有效提高了违法建设治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吉林长春市在处理违建时联系纪检监察部门,如果违建的所有者是公职人员并且拒不拆除的,他们会将这些人的资料报送纪检监察部门。
  山东烟台市福山区制定《福山区违法建设行为联合惩戒清单》,明确提出违法建设将与个人信用挂钩,列入诚信“黑名单”。被纳入“黑名单”的惩戒对象,将在26个方面受限,如金融机构融资授信、享受优惠性政策、参与招投标活动等等,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直到自行拆除涉案违法建筑。


  编后语
  这样的决心让人拍手称快
  违建方便自家,影响大家,不仅破坏小区居住环境,也还存在安全隐患等等问题。遏制违建之风,是执法部门的职责,也是广大市民的呼声。
  为了查处和拆除违建,桂林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上门劝阻,张贴违法告知书,采取限制施工措施,各种办法都用上了。但是,少部分人依然我行我素,为了获取个人利益,钻空子、耍聪明,而将公共利益置之不顾。
  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违建治理,城管部门和自然资源局联合行动,采取了暂停受理房屋不动产登记等措施。这在桂林开创了先例,也体现了坚定的“治违”决心,不禁让人拍手称快。我们期待新措施取得理想的效果,也奉劝违建者赶紧停手,以免自寻麻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