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点秋香是怎样的故事(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唐伯虎点秋香是怎样的故事(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35岁的唐伯虎时来运转,被皇帝叔叔宁王请到府中做幕僚。正当唐伯虎以为此生就这样度过的时候,一个大馅饼砸到他的头上。29岁那年,他参加应天府乡试,高中解元,获得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谁想到,在会试时,唐伯虎口出狂言,押对了题,赶上了官场争斗,唐伯虎成了政 治的牺牲品,成绩作废,终身禁考。唐伯虎成了当时的笑话。他自甘堕落,小酒馆也倒了,只能靠卖画维持生计。
唐伯虎其人唐伯虎,名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唐伯虎的祖上曾有人做过将军,可是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已经沦落为平民布衣,只能开了一个小酒馆,维持全家的生计。
好在唐伯虎争气,从小就聪明,是当地有名的学霸。16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了秀才,18岁娶了媳妇,美好的人生眼看开了挂。
可谁知唐伯虎24岁的时候,父母先后去世,妹妹也染病身亡,没过多久,媳妇也因难产,一尸两命,离他而去。
在朋友祝枝山的帮助下,唐伯虎走出阴霾,又娶了妻子。
29岁那年,他参加应天府乡试,高中解元,获得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
谁想到,在会试时,唐伯虎口出狂言,押对了题,赶上了官场争斗,唐伯虎成了政 治的牺牲品,成绩作废,终身禁考。
唐伯虎成了当时的笑话。他自甘堕落,小酒馆也倒了,只能靠卖画维持生计。
正当唐伯虎以为此生就这样度过的时候,一个大馅饼砸到他的头上。
35岁的唐伯虎时来运转,被皇帝叔叔宁王请到府中做幕僚。
正在唐伯虎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他发现,宁王要造反。
为了保命,唐伯虎不惜装疯卖傻,甚至裸 奔。总算宁王放了他一马,他逃了出来。
从此,唐伯虎真的淡泊名利,潦倒半生,终年54岁。
那么点秋香的人是谁呢?最靠谱的是这个。
此人叫陈玄超,苏州人,祖父、父亲都曾经做过大官,妥妥的官后代。只是父亲曾因弹劾严嵩,被贬,然后郁郁而终。
陈家从此没落。但陈玄超却没当回事儿,依然和哥们儿游山玩水。
这天,他在虎丘游玩时,遇到一个官宦家眷路过,一个小丫环看到他,竟然掩嘴一笑。
这一笑,就让陈玄超酥了半边,立马跟着到了府上,请求当书童。
还别说,当时府上的两位公子哥正在找伴读,就把他留下了。
在陈玄超的指导下,两位公子果然都有很大的长进。公子哥的爹和私塾先生也都惊着了。
陈玄超的文采眼看就遮掩不住了,他提出辞职回家,理由是家里给说亲了。两个公子哥,舍不得他走,就说:“找媳妇啊?这事简单。我家丫环多,你看上谁了,随便你娶。”
陈玄超一听,这还要客气吗?毫不犹豫地点了秋香。
两个公子哥一看,用一个丫环就可以留下他,赶紧告诉了他爹。他爹当然也没什么不乐意的。陈玄超如愿抱得秋香归。
洞房里。秋香问:“你是不是去过虎丘?你是不是上次我看到的那个人?”
陈玄超:“是呀。”
秋香:“你一个公子哥,为什么要卖 身为奴?”
陈玄超:“那天你对我笑了一下,我就来找你来了。”
秋香:“那天我笑,是因为你外面穿着孝衣,里面还是华服,那样子看起来好傻。”
……
后来,府上有客人来访。主人让陈玄超接待客人。客人不知陈玄超的身份,聊起了朝堂上的事,没想到陈玄超对答如流,因为陈玄超的亲戚还有不少在朝廷上当官的。
主人知道此事,这才反应过来,送了陈玄超黄金百两,算是秋香的嫁妆,让陈玄超回家了。
这个故事记载在清朝董恂的《宫闺联名谱》里,和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相似度超过90%。
那么,唐伯虎点秋香的原型在此,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的主角说成是唐伯虎呢?华太师和唐伯虎有什么关系呢?
华太师和唐伯虎的渊源话说,华太师有一天在苏州泊舟,看见旁边的船上有一个人在喝酒。他端起酒壶,添满一碗酒,嘴里慷慨激昂,时而拍案,时而狂叫,一副奔放狂浪之相。
可是落在华太师眼里,这就是真名士呀。赶紧请过来一问,此人竟然是唐寅,两人相谈甚欢,喝得大醉。
这时,华家的舞姬看到主人如此待客,就隔着帘子往外看,刚好,唐寅讲了趣闻轶事,她也跟着笑出了声。
于是唐寅酒醒之后,写了《娇女篇》,送给华太师,华太师写了《中酒歌》送给唐寅。可能就因为这个,三笑点秋香就成了唐伯虎在华太师府上的故事。
此事开始被记在《桐下听然》,后来被《坚瓠集》转载,慢慢在民间流传。
其实,历史上,唐伯虎比华太师大27岁,两个人即使有交集,也应该是唐伯虎年过半百,华太师风华正茂吧。整个弄叉劈了。
再说,唐伯虎为人狂放不羁、率意而为,他对酒的态度在他写的《桃花庵》里可见一斑。“半醉半醒日复日”的人,怎么能面对着美酒如此造作,搞什么行为艺术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