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是真的无能吗(同样是促进了统一)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是真的无能吗(同样是促进了统一)乐不思蜀因为是对等关系,所以蜀汉投降,相当于是灭国,刘禅就是亡国之君。后世对亡国之君的评价一般都不高,像秦二世、汉献帝、晋惠帝、隋炀帝、唐僖宗、宋徽宗、宋钦宗、元顺帝、崇桢等。这些有名的亡国之君,就是崇桢比较勤奋,名声稍为好点,其它名声都特别差。特别是刘禅,投降后因为"乐不思蜀"而让后世贻笑无穷。钱弘椒纳土归宋同样是归降,同样是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为什么后世对刘禅的评价口碑很差,而钱弘俶的口碑非常好呢?具体原因分析如下:刘禅是蜀汉皇帝,而当时魏国的皇帝是曹奂,两人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虽然蜀汉比曹魏要弱小得多。

同样是归降,同样是促进了统一,为何刘禅和钱弘俶后世评价迥异?

公元263年,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城下,后主刘禅抬着棺材、把自己绑起来,向邓艾投降,享国42年的蜀汉割据政权正式灭亡。265年12月,司马氏代魏;280年5月,东吴灭亡,三国结束,三分归晋。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是真的无能吗(同样是促进了统一)(1)

刘禅归降邓艾

公元978年5月4日,吴越王钱弘俶带领全族3000多人,来到开封,向宋太宗赵光义纳土称臣,中华重归一统。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是真的无能吗(同样是促进了统一)(2)

钱弘椒纳土归宋

同样是归降,同样是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为什么后世对刘禅的评价口碑很差,而钱弘俶的口碑非常好呢?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地位不同,魏蜀是对等的帝王关系,吴越与北宋本身就是从属关系。

刘禅是蜀汉皇帝,而当时魏国的皇帝是曹奂,两人之间的关系是对等的。虽然蜀汉比曹魏要弱小得多。

因为是对等关系,所以蜀汉投降,相当于是灭国,刘禅就是亡国之君。后世对亡国之君的评价一般都不高,像秦二世、汉献帝、晋惠帝、隋炀帝、唐僖宗、宋徽宗、宋钦宗、元顺帝、崇桢等。这些有名的亡国之君,就是崇桢比较勤奋,名声稍为好点,其它名声都特别差。特别是刘禅,投降后因为"乐不思蜀"而让后世贻笑无穷。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是真的无能吗(同样是促进了统一)(3)

乐不思蜀

当读到诸葛亮出师表第一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时,人们不禁潸然泪下,为刘备创业的艰难同情,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感叹。刘备、诸葛亮的艰苦创业、鞠躬尽瘁,换来的是刘禅"乐不思蜀",他们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安心。

与魏蜀是对等的帝王关系不同,吴越王钱弘俶一直是一位诸侯王,没有称帝。即使在五代那个乱世,也没有扯起旗号,擅自称帝。

钱弘俶的爷爷钱镠本来是唐朝将军,唐乾符二年,以偏将身份击破王郢叛乱。黄巢军队进攻临安时,钱镠用谋略保得临安平安,封都指挥使。

钱镠因为平叛有功,光启三年,封左卫大将军、杭州刺史,昌越州观察使。后来不停地升官,景福二年被封彭城郡王,后官至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尉、中书令,赐铁券,恕九死。天复二年,被封越王。天祐二年,被封吴王。

唐朝灭亡后,梁太祖朱温封钱镠为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

后唐庄宗时,钱镠派使者去求赐玉册,这其实就相当于天子的待遇,后唐庄宗竟然就答应了,派人赐钱镠玉册、金印,钱镠自称吴越国王,虽然名义上没称帝,但是实际上相当于独立王国。

钱镠死后,儿子钱元瓘、孙子钱弘佐、钱弘倧先后袭封吴越国王,钱弘倧死后,弟弟钱弘俶袭封吴越国王,并向北方的后汉、后周称臣。

《新五代史.卷67.吴越世家》:俶历汉、周,袭封吴越国王,赐玉册、金印。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大宋替代后周,成为新的中原正朔,钱弘俶曾经至开封朝拜过赵匡胤,宋太祖厚赐钱弘俶。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是真的无能吗(同样是促进了统一)(4)

钱弘俶

吴越王国虽然是独立王国,但对外一直是以诸侯自居,对北方的王朝一直是以正朔奉之,并遣使纳贡不断。纳土归宋,本来也就是吴越国长期奉行的"外交"政策,区别是原来世袭的吴越国被除,子孙虽然受到宋朝的优待,但不能称吴越王了。

因为吴越国本来就和北方王朝是从属关系,所以"纳土归宋"后世见怪不怪,反而因为深明大义而受到后世称颂。

二、口碑不同,刘禅是昏君,钱弘俶还算是明王

刘禅和钱弘俶表面上看起来是做了同样的事情,但是由于两个人的口碑不同,后世的评价也就不同了。

刘禅在做蜀汉皇帝时,其实一直就是个昏君形象,口碑极差。

刘禅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到刘备病逝。这一阶段是其成长期。刘禅是甘夫人所生,一生跟随刘备颠沛流离,两次遇险,都被赵云所救。刘备进位汉中王后,立为王太子。这段时间,因为刘备继续常年马上征战,对刘禅的教育应该是疏于管理,导致后来扶不起来。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是真的无能吗(同样是促进了统一)(5)

诸葛亮辅佐刘禅

第二阶段,即位到诸葛亮病逝。这一阶段刘禅虽然是皇帝,但是国政都"咸决于亮",刘禅就是跟着诸葛亮学习治国经验,自己则无所作为,其中难免宠信宦官,让诸葛亮很失望,出师表谆谆规劝要"亲贤臣,远小人",但是刘禅听不进去,期间还听信谗言怀疑诸葛亮造反。

第三阶段,诸葛亮病逝后到投降亡国。这一阶段刘禅基本上自摄国政,但是政绩乏善可陈,虽然继续支持姜维北伐,但是由于宠信宦官,朝政失据,使得国家实力没有从北伐中及时恢复。后期不仅宠信宦官,还允许宦官干政,重演东汉灭亡一幕。特别是武备松驰,致使邓艾轻松偷渡阴平。邓艾降马遵、破诸葛亮瞻后,成都本可背水一战,却不听儿子刘理所劝,听信谯周之言执意投降,让刘备和诸葛亮的心血化为南柯一梦。

第四阶段,安乐公乐不思蜀。刘禅投降曹魏后,被迁往洛阳,封安乐公,从此乐不思蜀,渡过了自己屈辱的晚年。

刘禅前期平庸、后期昏庸,加上没血性投降,投降后乐不思蜀,因此,就被牢牢扣上昏君庸主的帽子,其投降行径更多被解读为没骨气、没血性,因而后世评价也差。

反观钱弘俶,虽然没有当皇帝,但是也算是吴越国的一代明王。

钱弘俶的祖上钱镠因武功封王,但是在统治期间因为利用乱世开疆拓土,对民众有横征暴敛的行为,老百姓苦不堪言。

《新五代史.卷67.吴越世家》:自镠世常重敛其民以事奢僭,下至鸡鱼卵鷇,必家至而日取。每笞一人以责其负,则诸案史各持其簿列于廷;凡一簿所负,唱其多少,量为笞数,以次唱而笞之,少者犹积数十,多者至笞百余,人尤不胜其苦。

钱弘俶因为政变被扶上位以后,意识到民怨,不顾拥立他的那些人反对,立即免除了民众历年所欠的赋税,开始励精图治,鼓励民众恳荒而不加赋,老百姓非常高兴,对钱弘俶称颂有加。钱弘俶为了进一步减轻民众负担,实行屯田,在现在上海、苏州一带辟土屯田,专门派了几千人的"建设兵团"实行屯田。既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让民众丰衣足食。吴越王国出现丰衣足食的治世景象,一斗米只有十文。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是真的无能吗(同样是促进了统一)(6)

钱弘俶励精图治

当赵匡胤陈桥兵变,逐步平定国内割据政权时,钱弘俶审时度势,继续奉宋朝为正朔,拒绝了南唐联合抗宋的建议,反而出兵帮助宋朝灭了南唐。为了让吴越十三州民众免遭兵灾,纳土归宋,体现了高风亮节、深明大义。

一个是昏君,一个是明王,两个人的标签,也决定了基本相同的行为,却带来了迥异的评价。

三、后果不同,西晋二世而亡引发五胡乱华,让统一失去了价值;纳土归宋成就了盛唐以后又一个大一统王朝。

三分归晋,三国归于司马氏。三国纷争的结果是司马氏摘了桃子。

但是西晋的统一是中华民族之福吗?历史已经做出了回答,绝对不是。

司马氏280年统一天下后,天下虽然安定,但是时间只维持了短短的11年,公元291年就暴发了八王之乱,而八王之乱又接着引发了五胡乱华,316年西晋灭亡。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是真的无能吗(同样是促进了统一)(7)

五胡乱华,人不如犬

由于五华乱华,晋朝士大夫衣冠南渡,建立东晋,中国仅仅统一了11年,又再次陷入了大分裂大动乱,这次大分裂对人口的摧残和生产力的破坏又是空前的。

所以,刘禅的投降虽然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但是因为西晋二世而亡,让短暂的统一失去了价值。

后人回望西晋,除了统一,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留下的几乎都是笑话,比如司马炎"羊车望幸"、司马衷"何不食肉糜"、石崇王恺斗富等腐朽故事。而五胡乱华更是让人发出"人不如狗"的感慨。

后人也在想考,如果当时刘禅有所作为,西晋统一就不会那么容易,不统一就没有八王之乱,历史又是另一番走向。

而纳土归宋呢,正好相反,宋太祖陈桥兵变后,开始先内后外,逐步统一国内,最后北方除了燕云十六州没收回、南方也就是吴越国了。

钱弘俶审时度势,纳土归宋,使得内战从此结束,宋朝基本上成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虽然还有燕云十六州没收回,但和五代十国乱世相比,宋朝的统一,对民族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是真的无能吗(同样是促进了统一)(8)

繁荣的大宋

由于宋朝实行文治,经济高度繁荣,宋人也是历代少有的幸福之人。钱弘俶纳土归宋,江南也免于兵灾,既保障了人民的幸福,也保护了生产力。因此,"纳土归宋"是物有所值的。

综上所述,由于地位、口碑、后果的不同,同样的纳土归降,刘禅和钱弘俶后世的评价也迥异。刘禅因为昏庸和乐不思蜀,永远贴上了"扶不起的阿斗"标签。钱弘俶则流芳百世,杭州的西湖和雷锋塔则默默传说着钱王的故事,而钱氏后人也是名人辈出,更让钱王的义举得以广泛传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