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苗族的花山节简介(关岭苗族民间花树节的由来)

苗族的花山节简介(关岭苗族民间花树节的由来)苗族小朋友表演芦笙舞面族同胞身着盛装表演花棍舞花树节,顾客思义,即为有树有花的节日,象征着苗族人民兴旺发达的精神面貌。是杨鲁根据蚩尤创建的“鸟树花房”模式的形象化杰作,即选用当阳而枝叶茂盛的松、柏、杉、樟等树栽立,该树代表远古伟人蚩尤,故不可缺枝少叶。树上挂花一十六朵,象征蚩尤所生的九男七女,杨鲁巧用树与花塑造出苗族人民所敬所爱的蚩尤父子形象,号令绕花树的后人聚以舞蹈敬礼,表达了无限崇敬的心情。花树杆上挂着酒葫芦,象征苗族人民的生活食神,除栽树与倒树时祭神用外,挂与取一律等着能倒立上树者的享受。芦笙花棍舞是花树节的主要内容,也是苗族芦笙舞蹈中别具一格的关岭特色和品牌。踩花树时,男笙女棍,舞武结合,构成了音形义溶为一体的文体美比赛与交流,让人听曲心动,观形体临,表现了苗族团结奋进的无畏精神。

苗族的花山节简介(关岭苗族民间花树节的由来)(1)

民族文化广场举行绕花树仪式


在关岭苗族民间口碑流传中,绕坡“花树节”的渊源是远古时期,苗族部落第一伟人蚩尤被战败于黄河流域之后,苗民历尽千辛万苦迁进贵州黑洋大箐,安居乐业若干年后又被侵犯,时有苗族第二伟人杨鲁率众奋勇抗敌,又遭败后,他一边命令女儿女婿死战阻击,一边设空城计带领残部丢弃“阿桑都”(今贵阳城)西迁建立“阿岱”(今安顺城)。落脚喘息中,为召集战散苗民聚拢归来,特别是为寻找阻击失散的女儿女婿,杨鲁在阿岱西山立树为号,名曰“杨鲁坡”,用文化交流的方式,达到共商重建家园大计。但都不如愿,杨鲁在失望中又迁往普定,并在那里总结归纳了苗族的传统文化,直到去世。此后,苗族居住的整块苗疆大本营虽被战争无情驱散,但生存者们却世代继承着这项难忘的“花树节”绕坡活动。因此,安顺城西的“杨鲁坡”乃是苗族开天劈地的主坡。直到现在,苗民每年仍在那里开展隆重的绕坡活动,围观者都在数万人之上。


关岭境内的绕坡场地,过去都考虑到要照顾围观者的目击,一般选定在平坦光滑的土丘或凹地里,现在都由集体在民族文化广场或学校操场里举行。


苗族的花山节简介(关岭苗族民间花树节的由来)(2)

苗族同胞身着盛装绕花树


花树节,顾客思义,即为有树有花的节日,象征着苗族人民兴旺发达的精神面貌。是杨鲁根据蚩尤创建的“鸟树花房”模式的形象化杰作,即选用当阳而枝叶茂盛的松、柏、杉、樟等树栽立,该树代表远古伟人蚩尤,故不可缺枝少叶。树上挂花一十六朵,象征蚩尤所生的九男七女,杨鲁巧用树与花塑造出苗族人民所敬所爱的蚩尤父子形象,号令绕花树的后人聚以舞蹈敬礼,表达了无限崇敬的心情。


花树杆上挂着酒葫芦,象征苗族人民的生活食神,除栽树与倒树时祭神用外,挂与取一律等着能倒立上树者的享受。


芦笙花棍舞是花树节的主要内容,也是苗族芦笙舞蹈中别具一格的关岭特色和品牌。踩花树时,男笙女棍,舞武结合,构成了音形义溶为一体的文体美比赛与交流,让人听曲心动,观形体临,表现了苗族团结奋进的无畏精神。


苗族的花山节简介(关岭苗族民间花树节的由来)(3)

面族同胞身着盛装表演花棍舞

苗族的花山节简介(关岭苗族民间花树节的由来)(4)

苗族小朋友表演芦笙舞


倒花树还有抢花夺子的情节,过去花树节中倒花树时,曾由各路同胞选派高手进行抢花夺子争雄,由此不断产生打斗矛盾,为了团结,后人又把抢花夺子化着护子归家的仪式。即规定了花树节只由无子女的夫妇承办,倒树时,夫妇俩须用新背带把花朵背回,众人抬树随后,由吹笙打棍队伍耍武护送,以防个别高手的巧取豪夺,队伍到家祝贺早生贵子,九男七女名扬天下。


其活动分为栽树、绕树和倒树三大步骤。即正月初三栽花树,初四到初六或初八绕树,中心活动放在绕树。这几天,青年男女都得盛装整队入场,开展各项芦笙、花棍、长拳、摔跤、对歌、服装工艺媲美及谈情说爱之类的文体社交活动,初七或初九倒花树后才算完毕。有时来客众多,加之观众强烈要求延续,则可延期到十一、十三或十五去倒花树。民国时期,我县境内仅有今属花江镇的下哨施家举办的花树节颇有名声,曾是老一代民间艺人及青年男女们唸唸不忘而风光一时的汇集之地。解放后,相继举行过花树节的点有上关镇向阳村、普利乡丫新村、小坝村、关索镇民族村、永宁镇白岩村等等,效果都很好。


民族节日是展示民族传统文化最佳的平台和载体,要了解和认识苗族,当然不能错过一年一度的苗族绕坡“花树节”。


热烈欢迎国内外,省内外的同胞、朋友到贵州安顺关岭来参加一年一度的苗族民间“花树节”!


苗族的花山节简介(关岭苗族民间花树节的由来)(5)

热情好客的苗家人在倒花树


来源:关岭县新闻传媒中心

图文:关岭县摄影协会(图)

编辑:王兰

苗族的花山节简介(关岭苗族民间花树节的由来)(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