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凤姐为什么不抄薛宝钗的屋子(凤姐和宝钗这对表姐妹为何互相打差评)

凤姐为什么不抄薛宝钗的屋子(凤姐和宝钗这对表姐妹为何互相打差评)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 此时,凤姐及时地出手了。此时,宝玉和黛玉和好,一不小心得意起来,向宝钗戏言,并口无遮拦地说宝钗像杨贵妃,惹得宝钗大怒。此时丫头靛儿又找扇子,宝钗借机讽刺宝玉。黛玉见到宝玉在言语上吃了亏,赶紧出手帮助自己的男朋友,没想到反被宝钗抓住话柄:一、宝玉和黛玉两个小情侣闹了矛盾又言归于好之际,宝玉本想讨好宝钗,结果受到宝钗的嘲讽,凤姐及时出手。第29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清虚观打醮,因张道士说亲,宝黛两个相互试探,结果宝玉发狂砸玉,引发两人纠纷。经过紫鹃的劝解,黛玉方明白宝玉的心思,加上宝玉作低伏小地向黛玉道歉,两人和好。凤姐呢?只见凤姐儿跳了进来,笑道:“老太太在那里抱怨天抱怨地,只叫我来瞧瞧你们好了没有。我说不用瞧,

王熙凤和薛宝钗原本是嫡亲的表姊妹,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书中几乎很少看到凤姐和宝钗有什么亲密的交流,而凤姐也似乎是明显的对自己丈夫贾琏的表妹林黛玉显得格外亲近一些,和宝钗呢,却是全程无互动,偶然的一搭上话,却总是话不投机半句都嫌多,甚至语言中夹枪带棒。

有人说,凤姐是把宝钗当上了宝二奶奶以后就会当家作主,抢了她理家的权利,所以才不喜欢宝钗。而黛玉身体不好,即使嫁给宝玉,多半也不会去管家务这些俗事。

凤姐为什么不抄薛宝钗的屋子(凤姐和宝钗这对表姐妹为何互相打差评)(1)

真是这样吗?

我们来看看宝钗很少的和凤姐的几次互动。

一、宝玉和黛玉两个小情侣闹了矛盾又言归于好之际,宝玉本想讨好宝钗,结果受到宝钗的嘲讽,凤姐及时出手。

第29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清虚观打醮,因张道士说亲,宝黛两个相互试探,结果宝玉发狂砸玉,引发两人纠纷。经过紫鹃的劝解,黛玉方明白宝玉的心思,加上宝玉作低伏小地向黛玉道歉,两人和好。凤姐呢?

只见凤姐儿跳了进来,笑道:“老太太在那里抱怨天抱怨地,只叫我来瞧瞧你们好了没有。我说不用瞧,过不了三天,他们自己就好了。老太太骂我,说我懒。我来了,果然应了我的话了。也没见你们两个人有些什么可拌的,三日好了,两日恼了,越大越成了孩子了!有这会子拉着手哭的,昨儿为什么又成了乌眼鸡呢!还不跟我走,到老太太跟前,叫老人家也放些心。”说着拉了林黛玉就走。林黛玉回头叫丫头们,一个也没有。凤姐道:“又叫他们作什么,有我伏侍你呢。”一面说,一面拉了就走。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凤姐不管是出于保护自身利益赞成宝黛或者出于讨好贾母的用意也好,她对黛玉,还是在感情上很亲密的,不止一次当着众人打趣黛玉,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众人公示宝黛之恋。

凤姐为什么不抄薛宝钗的屋子(凤姐和宝钗这对表姐妹为何互相打差评)(2)

此时,宝玉和黛玉和好,一不小心得意起来,向宝钗戏言,并口无遮拦地说宝钗像杨贵妃,惹得宝钗大怒。此时丫头靛儿又找扇子,宝钗借机讽刺宝玉。黛玉见到宝玉在言语上吃了亏,赶紧出手帮助自己的男朋友,没想到反被宝钗抓住话柄:

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

此时,凤姐及时地出手了。

凤姐于这些上虽不通达,但见他三人形景,便知其意,便也笑着问人道:“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众人不解其意,便说道:“没有吃生姜。”风姐故意用手摸着腮,诧异道:“既没人吃姜,怎么这么辣辣的?”宝玉黛玉二人听见这话,越发不好过了。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

此刻,若不是凤姐在情感上偏向黛玉,不知两个小情侣要被宝钗讽刺到什么时候。关键时候,凤姐果断出手,可以明显地看出,她对宝钗是厌恶不已的。

凤姐为什么不抄薛宝钗的屋子(凤姐和宝钗这对表姐妹为何互相打差评)(3)

二、凤姐从情感上倾向黛玉,那么宝钗又对凤姐如何呢?一有机会就贬低凤姐

第42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在稻香村,宝钗当着众姐妹半真半假地赞赏黛玉的说话技巧,

“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识字,不大通。”

表面上看,宝钗此语似调侃,有开玩笑的成分,可再仔细品味,便听得出她话里的有意贬损。

众所周知,凤姐于文墨上是不大通的,她自己也常常没有忌讳,经常自嘲。可自己说出来,和别人在众人面前点出来,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

并且从年龄上来说,王熙凤是他的亲表姐,可是宝钗却从没有称呼凤姐为“姐姐”或者“嫂子”,“凤丫头”这个称呼,就已经透出了不尊重,显得十分随意。

凤姐为什么不抄薛宝钗的屋子(凤姐和宝钗这对表姐妹为何互相打差评)(4)

通常情况下,称某人为“某丫头”,只有在上对下、长对幼时才合适,反之,则是失礼的。贾母叫“凤丫头”是亲昵,宝钗叫“凤丫头”则是对凤姐的轻视,她瞧不起凤姐,认为王熙凤没文化,是个粗俗之人,因此从内心深处十分鄙视凤姐,因此对凤姐从来没有尊称为姐姐,而是起了个绰号叫 “凤丫头”。

而且一旦抓住机会,宝钗还总爱找有事无事找凤姐的茬儿。

第51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宝钗路遇邢岫烟,看她穿得单薄,就问她:

“这天还冷得很,你怎么倒全换了夹的?”

紧接着的一句,明显带有攻击性了:

“必定是这个月的月钱又没得。凤丫头如今也这样没心计了。”

邢姑娘很诚实:

“她倒是想着不错日子给。”

与此同时,宝钗只是口头上对邢蚰烟可怜,却没有采取行动。而她口中“没心计”的凤姐,见邢岫烟穿着旧棉袄,在众人面前十分寒酸,好心让平儿将自己的一件大红羽缎“雪褂子”送给了岫烟。

凤姐为什么不抄薛宝钗的屋子(凤姐和宝钗这对表姐妹为何互相打差评)(5)

从这一点看出,凤姐还是很善良的。而宝钗当着一个暂时居住在这里的亲戚挑拔事非,说凤姐的坏话,实在是人品低劣,她一向的随和大方、虚伪成性也彰然若现。

三、宝钗对凤姐不感冒,那么凤姐呢?也是处处看宝钗不顺眼。

凤姐生病,由探春、宝钗和李纨协理家事,凤姐对每个人都做出了一番评价,“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这,简直就是对宝钗的一个大大的差评。

终于,凤姐找着机会开赶宝钗了。抄检大观园,凤姐带着人查遍了整个园子,到了宝钗居住的蘅芜苑这里,她以宝钗是亲戚为由,根本就不进行搜查。这其实正显示了凤姐的高明之处,她要借此机会置宝钗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

凤姐为什么不抄薛宝钗的屋子(凤姐和宝钗这对表姐妹为何互相打差评)(6)

应该说,经过抄检后,有问题的抄出“赃物”,那么没问题自然是清清白白,若说是亲戚,那此时园内住的亲戚可真不少。比如,潇湘馆住着黛玉,迎春的紫菱洲住了岫烟,难道 这些人不都是亲戚吗?可是,这些地方都一一搜过。

但是,凤姐因着对宝钗的种种不满,偏偏就不搜查宝钗住处,使得宝钗永远无法自证清白,且总是保持一种嫌疑的状态。

这样做的结果是,第二天宝钗实在不是滋味,找了借口,也不辞别,迅速地搬离。而王夫人问起时,宝钗坚决地找出一大堆理由拒绝,什么薛姨妈生病、家中事多,家里无人照看等等诸多十分牵强的理由。家里事一向多,房子也空着,赶早不早,为什么非要这个时候管自家的事情呢?平时都干啥去啦?

而凤姐却丝毫不给她回转的机会,恨不得立刻拍巴掌举双手赞成,并且用“这话竟是,不必强了!”这句话,一下子就把宝钗再搬回来的路给堵得严严实实,让宝钗毫无退路。

说来,原本应该走动得十分亲密的两个亲表姐妹却互为差评,原因很复杂,其实性格原因,实际上是最关键的因素。宝钗为人虚伪,城府很深,而凤姐却直爽泼辣,最关键的“物以类聚,人与群分”用在她们身上非常合适。

您有什么看法呢?可以在留言区讨论交流啊!

本文作者:木易杨,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欢迎关注“一入红楼深似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