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襄渝踩线记》(二)难忘战友情从西安三爻地铁站出发 踩线期间,我们拜访了襄阳、重庆两地的铁道兵,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参观襄渝铁路上的近20个火车站,以及大巴山、武当山两个最长隧道,祭奠了武当山陵园、紫阳东山陵园、达州烈士陵园安葬的铁道兵烈士,考察了部分酒店接待条件,踩线预定任务圆满完成。 以下是踩线团成员、学兵张有安老师撰写的游记,图片由踩线团成员、学兵柴步高老师拍摄。襄渝铁路是1968-1975年期间修建的一条铁路。它东起湖北襄阳,西至重庆,全线800多千米,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以及各地民兵、学兵(西安及周边地区1969、1970年毕业的初中毕业生)承建。线路自1968年4月开始修建,1970年8月铺通到四川省达县(今地级达州市),1975年11月临时运营,1979年12月全线建成,并正式交付运营。襄渝铁路穿过崇山峻岭,桥隧比高。在当时有限的技术条件下,人员伤亡较大。仅学兵而言,

襄渝铁路踩线记(上)

踩线团成员、学兵/文 张有安

踩线团成员、学兵/摄影柴步高

学兵/张力推荐

按:2020年是陕西的三线学兵参与襄渝铁路修建50周年。为筹备这一重要庆典活动,由西安星火旅行社、西安的三线战友俱乐部共同发起了此次踩线活动。踩线团一行4人从襄阳出发,驾驶车辆沿着铁路线前行,直抵重庆西站,历时6天5夜。

踩线期间,我们拜访了襄阳、重庆两地的铁道兵,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参观襄渝铁路上的近20个火车站,以及大巴山、武当山两个最长隧道,祭奠了武当山陵园、紫阳东山陵园、达州烈士陵园安葬的铁道兵烈士,考察了部分酒店接待条件,踩线预定任务圆满完成。

以下是踩线团成员、学兵张有安老师撰写的游记,图片由踩线团成员、学兵柴步高老师拍摄。

襄渝铁路是1968-1975年期间修建的一条铁路。它东起湖北襄阳,西至重庆,全线800多千米,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以及各地民兵、学兵(西安及周边地区1969、1970年毕业的初中毕业生)承建。线路自1968年4月开始修建,1970年8月铺通到四川省达县(今地级达州市),1975年11月临时运营,1979年12月全线建成,并正式交付运营。襄渝铁路穿过崇山峻岭,桥隧比高。在当时有限的技术条件下,人员伤亡较大。仅学兵而言,25800名学兵就有119人牺牲在修建襄渝铁路的过程中。

从西安三爻地铁站出发

《襄渝踩线记》(二)难忘战友情

下午到达襄阳,首先拜访了襄樊战友高炳同志。一起进了他家,高大哥早已在桌子上摆上了水果、烟、茶,我们吃着喝着,他说:“吃住都安排好了,怕你们喝多宾馆就订在楼上。”接着便开始打电话通知已约定的战友往饭店走,于是,我们也就出发了。在饭店,双方人员相互作了介绍,这我便知道侯着的四位老战友分别是张行新、邹法祥、张金明、周玉泉,连同高大哥他们五位都是从成昆线下来上的襄渝线,都是一师的、军改工后就都到了中铁十一局,全是局里中、高层管理人员,在领导岗位一直干到离退休。

饭前,大家在一起开了场坐谈会,我们讲明了此行计划和目的,老战友们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邹法祥老兵更是有备而来、详尽的讲了襄渝线当年的建设背景和一师在重点工程上的作为、并指出重走襄渝线、在湖北段必去的襄渝线起点“老河口车站”,襄渝线第二长“武当山隧道“,襄渝线上最庄严肃穆的”老营陵园”等。

席将散,我难为情告诉高大哥我们已在别处定了房、这边就不住了。这顿饭是高大哥买的单、定了的房间又要他去退,真是不好意思。在停车场高大哥和几位老兵送我们上车、我劝高大哥腿疼就不要过去了,但他坚持把我们送上了、车开走,这他们才各自散了回家。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1)

感谢襄阳铁道兵们热情接待

《襄渝踩线记》(三)夜游襄阳城

襄阳古城的“码头”如今成为了广场,晚上成了跳舞者们的舞台、休闲者们的乐土、游客们歇脚的桃源。凭栏遥望着被灯光装饰了、不断变幻着色彩的汉江大桥的同时,时不时的便有“夭灯”在视野里升起,这才注意到广场上兜售天灯的小贩不少,放天灯的大人小孩也不少,看来这放天灯便是临汉门的文化符号了。惊叹之余询问了位在身边休闲的当地老者,得到的回答更为震憾,在临汉门广场曾有过800只孔明灯先后放升,照亮了襄阳古城的夜空历史记录。

兴尽了、由顺城巷走往停车处,近北门的巷子里开着连营似的店、家家灯火辉煌、食堂生意很是红火。

很长的一段城墙因维修被彩钢板圈挡着,在扎着门楼的额上写着“绍兴市古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的几个字及路上所见看,襄阳市政府是在为”复古”而大兴土木了。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2)

*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3)

襄阳古城夜景

《襄渝踩线记》(四)老河口站

老河口东站原名莫家营站,站址在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镇莫家营村,它才真正是襄渝线的起点。襄阳到老河口这段铁路是早在1962年就修建成了的,当年它只是汉丹铁路上的一个车站,七零年修建襄渝线时便由此向西一路接着修起的。

找到它太不容易,由于车站早已停止了客运业务、车站附近的店关了,路荒了,人稀了,甚至在原进站口处早已种成了菜。进站是没有路的,便闯进工务段找了值班人员,讲明了来意并恳请见见站长。在值班员同站长通过话后,带我们七绕八绕的才到了现今的进站口,站长又询问了一阵后只准许两人进入,我和老柴进去对着站牌拍了照后便千恩万谢的辞了出来。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4)

襄阳火车站,襄渝线的起点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5)

陈家湖车站目前已弃之不用。襄渝线沿线的多数小站都是这样。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6)

老河口东站,襄渝线真正开始修建地方

《襄渝踩线记》(五)武当山隧道

车过丹江口水库,库区烟波浩渺犹如仙境,停车、立在路边拍了会照片再行。

为寻找武当山隧道误撞到了浪河车站,浪河和老河口车站一样早已停止了客运、但车站模样还在,也没有老河口车站那样荒芜、神密和不容“侵犯”。在门前遇见了端着簸箕出来倒垃圾的站长、说明了来意并询问了去武当山隧道的路。得知隧道进口就在浪河,往前十多分钟车程路边就是。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7)

丹江口水库之一部分

辞了出来,车下到国道继续西行,长达5000多米的武当山隧道在襄渝线上属第二长、仅次于大巴山隧道,该隧道开工早,原计划是要在1970年前贯通的,那时候中部的陕西段还远没开工。提前修通武当山隧道,对于湖北省十堰市十分重要,当时的军工企业第二汽车制造厂刚刚在十堰小镇落户,襄渝铁路经过十堰,目的就是配合二汽军用越野车的生产与运输。因工期要求紧,任务难以按时完成、最后为提前通车硬是在洞外又修了条长达七、八公里的便线先绕了过去,由此也可见此洞掘进的难度了。

铁道就紧挨公路,洞口在路边,铁路由网子封着、离洞口不远是座极简陋的工房,门锁着。大巴山隧道我去过,这襄渝线上的老二和老大享受的待遇差别太大了。扒着铁网观看了两趟列车开过才驱车离开。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8)

武当山隧道

《襄渝踩线记》(六)老营烈士陵园

老营烈士陵园就在武当山市里边。登上墓区的高岗,扶起了纪念碑前被风吹倒了的华蓝,拣起散落在地的花枝献上,我们鞠了躬后进墓园心祭了一番。

老营烈士陵园先前是襄渝线上我见过的最整齐、最肃穆、最沧桑的陵园,上次来时陵园已开始修墡,这次来一些当年的语录碑没有了,纪念碑被薄薄的花岗岩板子重新装饰了、失去了它的厚重和沧桑,八二年我游武当时在紫霄宮门前见到的那座红军墓也被迁过来埋在了陵园的后面。其它地都没变、它还是襄渝线上最好的!

看过陵园旁边的武当山玉虚宫,再驱车六十华里来到了武当山火车站。把车站和景区隔的如此之远也太有些不近人情了,拍照留影后赶往十堰。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9)

*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10)

老营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194位铁道兵烈士。

《襄渝踏线记》(七)十堰

车到十堰市便去寻找白浪车站,好不容易在条深巷中找到了,悲惨的是巷子尽头便是铁路,左右是民居,不大的一块平地上长满了杂草,唯有在一堵空墙上还钉着的块“白浪站巷”的门牌能证明它确实在此存在过,此前见到的陈家湖、老河口、浪河等车站虽说取消了客运但货运还在、甚或客运货运都取消了、但可能还担负着过路车辆的某些工作而还原样的保留着所有建筑,唯有它如今消失的干干净净连块砖瓦都没剩下来。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11)

现在的白浪车站

入住了紫荆花君悦酒店,往后面巷子一家饭馆去吃了饭,然后步往十堰火车站,老车站广场叫南广场,广场很大很空,面广场的车站大楼门窗都黑着,所有工作巳转到了北侧新扩建的新站。留了影便由老车站大楼右侧进入新站,新站是今年才投入使用,游后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震惊,赘言不叙,照片上足以证明其大其新其设备其设施其功能可称海内第一,这也可能是其麾下白浪站彻底消失的主要原因吧。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12)

武当山火车站还有客运业务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13)

踩线期间,地级市的大站不是夜晚就是一大早天还未亮参观。十堰站也不例外。

《襄渝踏线记》(八)小花果、鮑峡镇、将军河、胡家营

出了十堰市沿316国道一路向西,公路与铁路並行,时不时的便有铁道、隧洞、高架桥以及行驰的列车在眼前闪现。当一座书写着“小花果”的纪念碑出现在眼前时,我们下车在此留了影。小花果曾是个四等站,由网上得知其客运早停了,在周边用目搜索了一遍,除了由公路上坡往铁道方向还有段宽宽的水泥路外就是几座农家院落和滿山的野草杂木了。再从这座“有心人”树立的纪念碑来看、它很可能和浪河车站一样早已荡然无存了,但还有人在怀念它,从这点看它远比浪河车站幸运。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14)

这个地标很清晰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15)

刚出鮑峡镇不远,就来到此地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16)

现在的将军河车站

再行、从小花果村公路两边的街面看、已经是跟鲍峡镇连在一起了。鲍峽镇位于陕鄂交界,自古就是"兵商必争"的边贸重镇,也曾有过一段隶属陕西白河县管辖的历史。街很长,车穿过时感觉当天是集、一街两行全是摊位,公路上人流也是熙熙攘攘。当地盛产绿松石,随便往街道上扫一眼,十个门市有五个都是经销绿松石的。数里长的镇街、铁路也一直是沿着街走的,随时随地你抬头、铁路高架桥准入你眼。但遗憾的是、早已溶入了古镇的铁路元素、其车站却在襄渝复线通车时被彻底拆除了。

出了镇铁路也走高了,下车拍远在半山上的隧洞,黑色的洞口在红的、黄的、绿的草木掩映下依然清晣可辨。出门第三天了,难得这天是个大晴天,艳阳下这一走就是数里。直至在路边见了方写着“胡家营”三个字的界碑这才上了车,胡家营站是继鲍峽站的下一个目标,尽快找到它才是正事。车走了一段寂静的荒路后进了镇,车停在农贸市场口问了几个街上的居民都说还在前边。从街上是望不见铁道和隧洞的,于是又进到市场后面遥望了一周依然毫无所获,便驱车前行,直至出了镇好几里依然没能见到铁路的踪影,又行了十多里荒路终于进了座镇,镇子很小,也很荒凉,有几家经营松石的小铺子,向一对在门前小桌上挑拣松石小粒的夫妇打听,才知道车站还在对面山坡上,于是上坡、穿过了几家农户后再打听,才知道此镇叫“将军河镇”、车站就在上边,站名就叫将军河不叫胡家营,而且自襄渝二线开通后,已关闭拆除了。上了铁道,路边还有两座风格与周边民居大不相同的房屋疑是遗留的工房外别无一物,网上搜了张老站牌照片、知道胡家营车站还在前面便下山驱车往前赶,但直至进了白河县境也没能寻得到。

襄渝铁路最新消息(襄渝铁路踩线记)(17)

白河县火车站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

责编:刘 忠《白浪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