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在艺术与科学的引领下)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在艺术与科学的引领下)朱利安•克劳奇(Julian Crouch)和萨斯基娅•莱恩(Saskia Lane)的木偶表演《鸟心》(BIRDHEART),用简单的一张牛皮纸和一盒沙子创作了一个扣人心弦、令人惊叹的室内动画片。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故事。30分钟的表演,分分秒秒让观众屏气凝神,共同经历了这个关于生死、蜕变,孤独和飞翔的旅程,全然忘记了一切只是一张牛皮纸。舞台上的无中生有是这个作品的核心所在。表演结束和艺术家交流时,他们告诉我这个经过了7年发展的项目,最初来自他们在一个杂志上看到的摄影图片:一只死去的鸟的骷髅在海滩上,心脏有美丽的颜色,仔细看,那些都是它曾经吃进去的塑料纸。这个美丽而凄惨的图像打动了他们。之后他们开始用一张牛皮纸创作,故事不断发展变化。我问他们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SASKIA 说:“我们倾听牛皮纸,它告诉我们它想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这种观点与此前我从很多艺术家们那里听到的想法不
本文转自作者 | 黎蓉
没有个人内在世界的变化,就不会有外在世界的变化;没有集体的变化,个人的变化也没有意义。
怀着多年来对于“艺术”、“科学”和“灵性”的兴趣,我在六月初参加了在西班牙毕尔巴鄂(Bilbao)举行的“福祉峰会”(The Wellbeing Summit)。对于被笼罩在疫情、战争以及环境问题等阴影之下的世界而言,身心灵的健康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亟需面对的问题,相关的讨论也日益成为社会的热点议题。峰会的主办者们相信,在21世纪,“Wellbeing”(安康、幸福、福祉)将与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文化力量紧密相连。
站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最复杂问题的最前沿的变革者们,往往也经历过深刻的自我斗争,而这些挣扎对他们的生活、关系、以及他们所领导的组织都有深远的影响。没有个人内在世界的变化,就没有外在世界的变化;没有集体的变化,个人的变化也没有意义。“WELLBEING INSPIRES WELLDOING”(福祉启迪善行)是峰会的宣言。峰会工作的中心是:内在福祉安康是个人走向自我完善和联结的成长旅程,这一过程包括治愈、个人成长和自我完善,最终让变革者的内在健康促进其自我成长,并推动更广泛的社会繁荣。
活动的参与者们主要以邀请的方式参加,以确保与会者身份的代表性和多元性。参会者多为致力于实现社会和环境变革的人士,包括社会活动家、教师、非营利组织领导人、社会工作者、社会企业家等等。共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1000多位参与者出席了此次峰会,其中包括60多位演讲嘉宾和85位艺术家。
峰会选择毕尔巴鄂作为举办地,因为这里是一个国际艺术和文化中心,并且也是一个正在经历深化改革的地方。作为峰会创始人之一的亚伦•佩雷拉(Aaron Pereira)告诉我,峰会曾经收到几个国际大都市的邀请,但最终他们选择了毕尔巴鄂,因为这是一个人性化的城市:被美丽的山水森林环绕,没有大都市的嘈杂和拥挤,而且艺术氛围浓,还有闻名于世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分馆。我在峰会开幕的前一天到达毕尔巴鄂,感觉它似乎是上一个世纪的城市:古典、优雅、从容。天空开阔,河流平静,城市干净而祥和。
此次峰会分为“艺术”和“会谈”两部分。
亚伦•佩雷拉介绍说,“艺术”是峰会活动的核心而不是点缀。他表示,艺术不但可以疗愈,还可以唤醒人们创造性的智慧、美和爱,并以一种跨越文化和语言边界的方式做到这一点。艺术在发展内在福祉的新语言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能提供对人类经验的更多理解和表达。峰会希望通过精选的展览、艺术作品以及充满活力的表演艺术,给参与者不同感官的丰富艺术体验,让“Wellbeing”进入身心灵,作为一种变革的力量治愈、启发、转化和联结,并推动变革性的个人体验转化为集体的理解和行动。
曼努埃尔•巴格罗(Manuel Bagorro)是此次峰会的艺术策展人,他表示:“艺术具有独特的力量,能够以全新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创造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经验,并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峰会的艺术项目邀请大家一起踏上创意之旅,希望这个旅程能够激活我们的自我,并在活动结束后继续在我们的心灵中产生共鸣。” 曼努埃尔•巴格罗是纽约卡耐基音乐厅的艺术顾问,他本人也是钢琴家。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让他能够挑选出来自世界各地最原创和最符合峰会主题的作品和音乐家。音乐贯穿了峰会的所有活动,从室内到室外,从感性和情感上打动着每一位参与者,让他们在深入感受内心世界的同时和外部世界产生联结,创造共同的能量场。峰会会场的音乐策划显然在整体结构和顺序上也有精心的考虑,节奏韵律流畅而和谐。
峰会的艺术家项目委托了12位国际艺术家各自创作新的主题作品,可以为世界、为社区,也可以为艺术家自己探索内在的幸福理念。峰会还在毕尔巴鄂提供创意驻留,以支持创作具有挑战性的新作品。伦敦泰特博物馆的前艺术总监文森特•托多利(Vicente Todoli)担任了艺术家选择的顾问。到访峰会的85位艺术家们为参与者和当地居民带来了展览、最新的委托作品以及充满活力的表演项目,提供了一次“互动”的旅程,帮助探索以内心健康为核心的个人和社会变革。
“会谈”是峰会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为期三天的会议期间,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文化、政府和社会变革领域的意见领袖们提供了会谈、对话和小组讨论。亚伦•佩雷拉告诉我,峰会对会谈发言者的名单进行了长期的审核评估,最终名单是经过无数次会议讨论后才慎重决定的。峰会同时创新性地将艺术家和演讲者配对,深入探讨更广泛的主题,包括脑神经科学、人工智能、高科技和环保、社区归属、代际创伤、精神和仪式、多样性、公平和包容、人性化经济和商业,以及如何鼓励更健康的组织文化等议题。
峰会组织了每天早上8点在卡西尔达伊图里扎尔(Casilda Iturrizar)公园里的集体瑜伽和冥想。瑜伽冥想地也是峰会首日艺术家雅兹马尼•阿博里达(Yazmany Arboleda)在该公园的中心创作的艺术装置:“灵魂医院”(The Hospital for the Soul)的地点。“灵魂医院”坐落在一个巨大而美丽的木兰树旁,如同一个树庙。整个“灵魂医院”的表面都是镜子。游客能够看到木兰树的倒影、开阔的天空和他们自己,以及“灵魂医院”装置内部空间的其他人。这个临时的镜像室是为了回应西班牙内战造成的代际创伤而创造的,邀请参与者反思战争带给人类的创伤以及我们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灵魂医院”揭幕后,是旁边鲁宾艺术博物馆(Rubin Museum of Art )的“曼陀罗实验室”(Mandala Lab )的开幕。这也是一个互动空间,邀请人们对情绪产生好奇心,考虑复杂的情感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并想象一下如何去改变它们。曼陀罗实验室的灵感来自于佛教原则。当参观者在这个空间中旅行时,他们将检查骄傲、依恋、嫉妒、愤怒和无知的感觉,这些感觉在佛教中被称为"Kleshas",它们会影响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在这个空间里,你可以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和呼吸,来激发联结、同理心和学习。这些感官体验过程引导你专注于自我意识和对他人意识的内在转化。
上午11点,我们来到位于Euskalduna会议中心的礼堂参加峰会的开幕式会议。1000多人落座后,台上获得格莱美奖的丝绸之路乐团(SILK ROAD ENSEMBLE)开始精彩演奏,为峰会拉开了帷幕。随着音乐升起,整个会场气氛越来越热烈高扬,所有观众开始随着音乐同频拍手鼓掌欢呼。他们表演的是受峰会委托专门为开幕式创作的新《凤凰涅槃》(PHOENIX RISING)。同名音乐曾经是丝路乐团的获奖作品。凤凰是重生和复兴的象征,这种神话中的鸟儿以其火红的紫色、橙色和金色的羽毛以及深红色的胸脯而闻名,在火焰中灭亡,然后从灰烬中重生。乐团的音乐家们告诉听众:“当我们努力摆脱造成毁灭性损失的大流行病时,我们憧憬一个和平和公正的未来,同时也仍然尊重我们过去的核心原则;我们向你们提供《凤凰涅槃》,通过不同的文化体验将观众团结起来,并激励我们每个人反思、庆祝,并且激活我们的独特才能以实现变革。”
“丝绸之路乐团”在活动现场的演奏
被他们的音乐深深感动的我,真希望马友友当时能在现场听到了这次演出。马友友1998年构思了“丝绸之路乐团”的想法,认为历史上的 "丝绸之路 "是文化合作的典范—推动了思想、传统和创新的跨国界交流。在一次创新的实验中,他把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音乐家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创造一种建立在文化差异之上的音乐语言,从而奠定了丝绸之路乐团的基础:一个由来自全球各地的世界级音乐家组成的巡回演出乐团,也是一个致力于通过艺术产生积极影响的社会影响组织。
演奏过后,三位开幕式主持人登台,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开始介绍会议的演讲嘉宾。随后几位登场的演讲嘉宾,都敞开心扉分享了各自真实动人的内在生活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生命旅程,并呼唤人们用爱、好奇心和深切倾听引导彼此同走上内心的变革旅程。
发言者中,最为触动我的是和平使者和环保主义者萨蒂什•库马尔(Satish Kumar)。库马尔温和优雅,语气轻柔,讲话内容简单朴素。85岁的他很瘦弱,但是在他身上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人感觉变得柔软的同时变得强大。库马尔出生于印度拉贾斯坦邦的Sri Dungargarh。9岁时,他离开家庭,成为一名耆那教僧侣。18岁时,在读了圣雄甘地的一本书后,他逃离了修行会,将一生奉献给世界和平和环保事业。
萨蒂什•库马尔(Satish Kumar)
库马尔的演讲从甘地开始。他说甘地把一生奉献给反暴力事业,最终他没有成功。在1948年1月30日受到一名印度教极端分子枪击而身亡。我看着台上的库马尔,心想18岁时的他如何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和平和环保事业,却又在风烛残年的时候看着人类愈演愈烈的战争和千疮百孔的世界。他的内心会怎么想?我们倾听着他诉说世界和平需要从每个人与自己的和平相处开始;生命总是处于关系之中,与众生、与世界和平相处;幸福来自自我,是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爱。经济应该是为人服务的,公司应该把人力资源部门改名为人际关系部门……我突然明白 甘地或者库马尔自己和平事业的所谓“失败” 其实对他们本人并无影响—因为爱与和平就是他们的存在本身。
峰会第二天清晨,马库尔在公园和大家一起做集体冥想。当一个参与者分享他的痛苦:在积极参与拯救地球生态的同时,现实却时常让他非常沮丧悲观,他问马库尔该怎样处理?库马尔的回答说:“尽全心全力做一切你可以做的,超越结果。”此时我也明白库马尔的爱是与智慧同行的,与智慧同行的爱明心见性,不计结果,不是情绪,超越痛苦。
音乐自始至终贯穿在会谈中。每一位发言人登台时都有一个音乐家率先上台,以音乐演奏的方式介绍发言人。我惊叹于音乐、音乐家和发言者之间的完美和谐。后来我和峰会艺术策展人曼努埃尔•巴格罗分享这一体会时,他告诉我他们把所有发言人的详细介绍发给了所有音乐家,让他们挑选与自己连接最深的发言人,然后决定怎样的音乐最适合表现他,这个方法贯穿在整个峰会里。这一刻我更加明白“艺术不是峰会的点缀,而是在中心”的含义。
峰会首日下午,我参加了“沉浸式创造性实验室”活动。共有六场活动同时进行,每个活动都可以和世界顶级的音乐人或舞蹈家互动,这让我非常难以选择。最终,出于对印度古典音乐和文化的热爱,我在犹豫很久之后挑选了乐队法鲁和卡里什马(Falu&Karyshma)的表演项目:《音乐的力量--印度的拉格舞曲和圣歌》。这是由格莱美获奖艺术家和歌手法鲁(Falu) 和她的乐队Karyshma探索吠陀圣歌和拉格(色彩),配合一天中不同时辰的不同振动频率而唱出的声音和古老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古梵语中印度九种拉格的感觉,通过音乐让人的身心灵与自然宇宙时空同频共振,从而达到身心疗愈的目的。
法鲁是一位获得格莱美奖的国际知名艺术家,以将标志性的现代创造性风格与印度古典声乐天赋相融合而为人所知。法鲁与她的乐队Falu&Karyshma一起表演和创作,这一音乐组合以将摇滚乐的强度、爵士乐的即兴创作和印度最深层的音乐传统的复杂性编织在一起而闻名。当这些看似不相干的领域结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出不寻常的声音和景象碰撞。
法鲁的其他两个队友不仅仅是音乐家,同时是数学家、科学家和大学里的教授。印度古典音乐的神奇治愈和灵性连接的力量被很多专家研究过,其认为每天的每一个小时都有不同的频率和能量,音乐演奏应该选择和当时的时间频率能量同频共振的音乐。法鲁为我们选择了下午5点的音乐演奏。她一字一句教我们唱梵文歌,解释他们的起源和意义。很多梵文的起源让我自然想起中国古文字象声词的起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现代社会把文字更多地当作一个工具,已经失去和文字语言源头的连接。唱梵文歌之所以有治愈功能的原因也许就是因为它让我们与源头产生了连接。
峰会第二天的活动致力于加深对“Wellbeing”及其对关键系统性问题影响的理解。这个创新系列讲座由艺术家和演讲者跨界搭档加入对话。演讲者包括科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等。会谈使参与者们沉浸在不同的主题中,如“Wellbeing”如何与技术、商业或心理健康等领域的问题相互影响。它旨在奠定一个集体的理解,帮助建立桥梁,使大家团结在共同的目标中。
在主题为“从内到外重新认识企业”的活动中,演讲人是“B实验室”(B Lab)的联合创始人杰伊•科恩吉尔伯特(Jay Coen Gilbert)和艺术家马尔滕•罗本(Maarten Robben)。
在共同创立“B实验室”之前,25岁时的斯坦福大学毕业的杰伊在1993年创立了AND1:一个后来发展成为价值2.5亿美元的球鞋、服装和娱乐公司。他在讲座里讲述了在2001年9月,他在纽约“9.11”事件期间的两个星期内痛失父亲、两个姐姐和最亲密的挚友的经历,这让他深刻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并决定寻找一条让他的生命能量可以最大化地为世界创造价值的道路。后来杰伊出售了AND1,成为Imperative 21的首席执行官,该组织认为21世纪的当务之急是重新构想全新的经济模式,其目的是在一个健康的星球上创造共同的福祉。杰伊的演讲介绍了他的理念:如何将商业领袖、运动和文化转变者的能量和利益联系起来,讲述一个关于商业目标的新故事,并通过行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主题为“人性化的技术--音乐和人工智能如何改善多样性”的讨论中,两位主讲人的身份分别为学者和艺术家。
塞内•盖特雷布(Sennay Ghebreab)是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社会智能人工智能教授,信息研究硕士项目主任以及公民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公民人工智能实验室主张“人工智能”的创造应建立在深入了解和服务社区公民的需求的基础上,以提高社会包容性和在教育、流动性、环境、健康和福利领域的平等机会。盖特雷布在关于人性化技术的演讲中阐释了人工智能的问题、方向和原则。他认为人工智能目前继承了人性中很多不良的特质,但是人工智能完全可以采用、吸收人类的美德,比如慈悲、勇气、善良、爱、公正和平等。他认为人性的美德和良好价值观必须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目标。科学家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原则和计划。
接下来发言的作曲家托德•马霍夫(Tod Machover),因发明了扩大音乐潜力的新技术而在国际上受到赞誉。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始成员和学术负责人,同时也是皇家音乐学院(伦敦)和柯蒂斯音乐学院(费城)的作曲客座教授。他的演讲让大家对声音和音乐有全新的感受和理解。马霍夫的讲座启发我灵感的是:在他小时候,母亲经常在家做儿童音乐启蒙课。他的母亲让小朋友们随意挑选一个物件,然后用它创造最高和最低的声音,然后给这个声音一个词,之后用这个词开始讲一个故事,再把这个故事画出来。接受过这样启蒙教育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可以用最原创的心联结物质、声音、语言和图像。
脑神经学和艺术的交叉点一直是我感兴趣的话题。接下来的讲座“来自脑神经科学的观点:视觉化的大脑奇迹”正是这样的主题。
主讲人学者里查德•J•戴维森和艺术家伊娃•李从科学和艺术的角度共同呈现了视觉化的大脑奇迹。
里查德•J•戴维森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研究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和情感的神经基础,以及冥想和相关的沉思实践。戴维森的讲座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开始,他表示,健康是 "一种完好的身体、精神和社会关系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他接下来针对当下世界中的种种危机说:“马丁路德金没有说‘我有一个噩梦’,而是‘我有一个梦’。请用你的想象力创造一个美好未来,让你的大脑朝着这个方向思考。”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查德•戴维森创立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方式,他认为一个健康的大脑和心灵包括四部分:觉知-在场(awareness-be present); 连接-感觉连接(connection—feel connected); 洞察力-好奇心(insight—get curious); 目的感-保持活力( purpose—stay movitated)。
接下来艺术家伊娃•李介绍了她和里查德•J•戴维森合作创作的影像作品《我是谁?》。伊娃•李是一位视觉艺术家和实验电影制片人,对心智的研究使她对神经科学家的发现做出了回应。她受峰会委托创作的作品《我是谁?》用抽象兼具象的方法演绎了一个生命从诞生到死亡,从个体到家庭到社会集体的关系和过程。故事人物的背景是流动的脑神经图、水和宇宙星空。
在当日下午的沉浸式互动研讨活动中,我挑选了里查德•戴维森和伊娃•李的项目继续通过科学和艺术探索大脑和心灵的神奇。
大约五六十个参与者在一个封闭的房间,被邀请一边观看伊娃的影片,一边听着音乐自由在房间里行走。里查德会跟随影片偶尔说一些与之配合的关键词。大概5分钟后,影片暂停,每个人止步,被邀请和当时所面对的陌生人互相问彼此这个问题:“你是谁?” 大约5分钟后影片继续,行走继续,5分钟后再次暂停,再次面对眼前的陌生人彼此问同样的问题,“你真的是谁?”对话后影片和行走继续,五分钟后面对眼前的陌生人,彼此最后一次问:“你到底是谁?”互动结束后大家坐下来分享体会。“你是谁?”,没想到这个最简单的问题同时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最吓人的问题。它让参与者意识到自己无法逃避自己……当第一个参与者勇敢地分享了这个过程如何让她看见自己的内在问题后,接下来更多的参与者相继加入。一个男士分享里他在过去两年里,因为患脑神经疾病而丧失生命的意义,几次试图自杀。他告诉大家他曾经是某大型科技企业的欧洲高管,所以幸运地可以雇最好的医生。但是治愈他的却是他偶然读到的《古兰经》里的一段话。我无法从理性和逻辑的角度阐释里查德和伊娃创造了怎样的治愈效果,但是当眼前一群陌生人敞开心扉,倾诉分享他们生命最深处的黑暗和痛苦的时候,治愈和联结在真真实实地发生,从生命个体到集体。
当晚,在毕尔巴鄂城市中,不同的文化艺术空间有很多艺术活动拉开帷幕。
我们选择了艺术家赫玛利•辛格•索恩(Himali Singh Soin)的互动表演:“蓝月亮的祖先”(Ancestors of the Blue Moon)。
赫玛利是一位作家和艺术家,居住在伦敦和德里。她使用外太空和自然环境的隐喻来构建想象中的宇宙观,包括干扰、纠缠、深空、碎片、延迟、疏离、距离和亲密关系。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她思考了生态的损失和家园的丧失,并在爱的激进性中寻求庇护。她的探索是在视听、沉浸式环境中进行的。赫玛利的诗歌方法论探索了诸多知识技术,从科学到直觉、本土和炼金术过程。
《蓝月亮的祖先》借鉴了对喜马拉雅山的研究,以及其万物有灵的仪式和补救措施、神秘的几何学、新旧物质主义和精神现实主义。在峰会期间,赫玛利邀请参观者一起参加每天的仪式,包括锣鼓浴、朗诵和公共茶饮。每天排队想参加仪式的人都远远超过房间可以容纳的数量,当天我们排队到晚上八点,最后等她增加表演次数才有机会参加。仪式30分钟。我们躺下,面对一个影像作品,赫玛利开始诵读让人们想象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诗歌。伴随着锣鼓浴,渐渐一切似乎在清醒与梦境之间。她穿梭在我们之间,俯身在每个人面前身边用摇动一串贝壳发出的声音流过我们的身体。仪式结束时,一个工作人员给每个人奉上一杯茶。我最后一个离开房间,路过她时我问:“你是一个萨满治愈师吗?” 她愣了一下,不知如何回答。我提醒她:“人类原初,世界各地的艺术起源都从巫师和萨满的治愈开始,特别是音乐。”她点头同意。
这似乎可以追溯到文字的创造。“藥”字来自于“樂”字。音乐被用来治疗疾病,或许可以被看作医学的祖先。后来,人们发现草药也能治病,因此,“樂”字被加上了一个草药的头,成为“藥”。但是当代音乐有多少仍然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和力量?有多少当代音乐甚至可能导致疾病?因为它们充满了愤怒、暴力、焦虑、消极和黑暗的能量。
进入赫玛利的房间之前,我可以感觉到自己的疲惫,特别是在经历了两个多月持续的密集行程和很少的睡眠之后。走出仪式时,我突然感觉自己仿佛是一个全新的人,身心愉悦,健步如飞,精力充沛。
最后一日,早上的会谈主题包括:“慈善事业与福祉”、“如何将福祉引入公共政策”等等。会谈时间的同时还有几个艺术家表演项目。我忍痛放弃了会谈,选择了艺术表演:
南非艺术家莫哈乌•莫迪萨肯(Mohau Modisakeng)的《水舞者》,是一个表演装置,由水声穿插着静止和沉默的时刻组成。该装置和表演探索了非洲背景下的鼓、海洋和祖先记忆之间的关联。
《鸟心》(BIRDHEART)的表演现场
朱利安•克劳奇(Julian Crouch)和萨斯基娅•莱恩(Saskia Lane)的木偶表演《鸟心》(BIRDHEART),用简单的一张牛皮纸和一盒沙子创作了一个扣人心弦、令人惊叹的室内动画片。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故事。30分钟的表演,分分秒秒让观众屏气凝神,共同经历了这个关于生死、蜕变,孤独和飞翔的旅程,全然忘记了一切只是一张牛皮纸。
舞台上的无中生有是这个作品的核心所在。表演结束和艺术家交流时,他们告诉我这个经过了7年发展的项目,最初来自他们在一个杂志上看到的摄影图片:一只死去的鸟的骷髅在海滩上,心脏有美丽的颜色,仔细看,那些都是它曾经吃进去的塑料纸。这个美丽而凄惨的图像打动了他们。之后他们开始用一张牛皮纸创作,故事不断发展变化。我问他们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SASKIA 说:“我们倾听牛皮纸,它告诉我们它想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这种观点与此前我从很多艺术家们那里听到的想法不谋而合,同时也让我想起在古根海姆看现代绘画大师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展览时读到的一段话:
“艺术必须从物质中诞生。灵性必须借用物质的语言。每个材料都有一种语言,也是一种语言。”
也许“心物合一”是艺术家创作的共通秘诀之一。
上午的闭幕式把峰会上的一切汇集起来。在峰会期间各个环节中表演的几位艺术家上台 以合作创作的音乐和舞蹈作为高潮结束了峰会。会场1000多人一起歌唱舞蹈,相互拥抱,那一刻没有陌生人,只有一个个鲜花般绽放的面容,带着泪水和欢笑。我自问,如何把这一刻带给自己生活的世界?一个充满光和爱的自己,一个充满光和爱的世界。我知道那一刻如同一颗种子,被植在了心底。
峰会闭幕的下午和克拉拉•奥尤埃拉(Clara Oyuela),一位来自阿根廷的心理学家、心理剧演员和作家一起乘车去机场。我们分享了峰会的体会,都遗憾项目内容太密集,很多感兴趣的活动同时发生,不得不割舍掉很多想参加的活动,有很多艺术项目来不及体验。
于我而言,错过的那些项目,都与探讨心灵和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我们对世界的体验密不可分。研究人员们一直在努力研究人类思维的内部运作--从绘制数十亿的神经元图,到试图理解思想和意识的无形表达。我们已经用药物、催眠、基因技术等对人脑进行了实验。心灵通过光学、似曾相识的感觉、妄想和幻觉来玩弄自己的把戏,并与想象力和荷尔蒙结合在一起,很多都表现为耐人寻味的行为。神经科学家、化学家、医生、心理学家、哲学家、数学家、系统分析师--每个人的努力都在让我们不断接近解开心之谜。
带着这些遗憾我们到达了机场。彼此告别的时候,克拉拉微笑着对我说,“Have a beautiful life!”。我回复她:“Yes life is beautiful.”
我想这不仅仅是我和她离开毕尔巴鄂时的心理状态。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经历了几天身心灵的洗礼之后能够充满能量、灵感、快乐、感恩和爱?是艺术、科学和灵性的力量,它们来自同一源头,走向同一终极:爱、美和真理的共同体。
此刻我眼前浮现出这几天在台上台下、室内室外和很多人共同分享的各种难忘时刻。那些被感动的泪水和欢笑,我知道它们会如同深水井里冒出的泉水一样滋养我。大野洋子曾说:“地球上最治愈的地方在你的内心。” 在每个人最深的心底,是爱与和平。峰会项目领导人Aaron Pereira在开幕发言时说:“这是一次心的革命”。此刻我更加明白了其中的意义。峰会主办人、发言者、艺术家和参与者们一起创作了一个充满爱、信任和智慧的空间。在这样的一个场里,每个人都自然地与自己的内心联结、治愈和整合,同时和他人、自然及宇宙联结。这个氛围需要精心加以呵护和扩大,它是危机四伏的世界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