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康有为张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什么(千古才情万古对)

康有为张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什么(千古才情万古对)这里面的“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康有为用这个下联不单单答出了这个下联,而且还正好回答了上联的问话。张謇听到康有为这样回答。便说不愧是“康圣人”啊!众人听到康有为这样的回答也都拍手称赞。

康有为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正是他发动了“公车上书”而这一件事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除此之外梁启超还是康有为的徒弟。 虽然康有为是当时的著名人物,但是当时很多人还是看不起他的。

康有为张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什么(千古才情万古对)(1)

有一次康有为准备去南通拜访清朝末年的状元张謇,张謇正在搞实业,对于康有为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张謇作为状元自然是想以文会友,如果你有才能我就热情招待,如果你没有才能,那么你是从哪里来的,还请到哪里去。

康有为张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什么(千古才情万古对)(2)

张謇见了康有为,简单地寒暄了几句以后,便话锋一转,出了一上联:“四水江为首,四方南第二,先生从江南来,还居第一,还居第二?”这句话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问问你有没有才能,如果对不出下联,恐怕连一把椅子也不会让你座。这个对联的巧妙之处在“四水”是“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大运河),江为其首”“四方”指的是“东南西北,南为其二”。后面又用了“江南”便是问康有为是想坐在什么位置上。

康有为张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什么(千古才情万古对)(3)

众人都看向康有为,康有为想在这位文名赫赫的状元公面前不失体面而又不卑不亢,必须对出一比同样“厉害”的下联来。一会功夫康有为便相出了下联:“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是儒人,不敢在后,不敢在先!

康有为张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什么(千古才情万古对)(4)

这里面的“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康有为用这个下联不单单答出了这个下联,而且还正好回答了上联的问话。张謇听到康有为这样回答。便说不愧是“康圣人”啊!众人听到康有为这样的回答也都拍手称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