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春来万山美(春来石井美如画)

春来万山美(春来石井美如画)游完荆紫山,顾不上休息,我们就乘车直奔龙潭大峡谷。龙潭峡是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大约形成于12亿年前,属于嶂谷地貌。峡谷内青峦叠翠,奇峰嶙峋,草木葱郁,潭幽瀑秀,号称“中国嶂谷第一峡”。走进峡谷口,就看到了绿水荡漾的五龙潭,从山涧喷涌而出的瀑布如一条摇头摇尾的巨型银龙,直扑五龙潭。攀天梯,穿石洞,进入峡谷,谷内溪流潺潺,鱼跃鸟飞,沿栈道西行,脚下是绿幽幽的潭水,两侧是高达百米的绝壁,绝壁上是银白、暗红、层次分明、形态各异的花纹,看得出这是风剥雨蚀和悠悠岁月留下的痕迹。这可是大山的年轮?它记录了远古时期这片海底的地质变动,记录了亿万年形成峡谷沧海桑田的变迁。再往里走,发现峡谷两侧山崖上的映山红、连翘花,争奇斗艳,花团锦簇。谷底潺潺的流水弹奏出欢快美妙的乐章,使人觉得恍惚间走进了画中的仙境。随后我们走三滩、过五关、涉六潭、访四洞、穿越一线天,抵达马蹄坪。峡谷内素潭串珠,涛声轰鸣,几乎是

原创 星辰文友 星辰有声微刊 昨天

古城新安

春来万山美(春来石井美如画)(1)

三月的古城新安,被一场知时节的好雨,洗去了尘埃,洗去了憔悴,春风悄悄捎来信息:冬已远走他乡。扳了一冬冰冷面孔的新安在一夜之间变得含情脉脉,暖意融融。新安的上空弥散着春意勃发的盎然生机,走进三月,一切都显得欣欣然。车行新安大地,四处喷薄着人们对于“中原崛起”的急迫与渴望。“工业兴县、文旅强县”的春风吹拂着新安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明媚的春光里到新安来,如果不去石井古镇看一看,那将是一种遗憾——孤峰独秀的黄河明珠“荆紫山”,群峰竞秀、万壑生岚的中原第一寨——黛眉山及天然地质博物馆——龙潭大峡谷,就像几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石井大地上。走进石井就是走进春天,拥抱石井就是拥抱春天。暮春时节,我随县文联的同志到石井采访“魅力石井”文艺采风活动,又一次品味了石井的青山绿水。作为新闻记者,我曾多次到石井采访,但每次都因为采访任务在身,每根神经都崩的紧紧的,到各景区也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这一次采访的是文艺采风活动,心里没有一点的压力,我才有了这次游山玩水的机会,有了结识省市文艺界名人的机会。

春来万山美(春来石井美如画)(2)

黛眉山

春来万山美(春来石井美如画)(3)

“魅力石井““启动仪式结束后,我随省市文艺届的老师们及县内的文学爱好者,乘车前往黛眉山游览。汽车爬过一段崎岖蜿蜒的山路,在山前的石阶前停了下来,这是一段用农家石磨砌成的石阶,古朴美观,赏心悦目。双脚踏在石磨上,使我感到把贫困和落后踩在了脚下,谁能想到,昔日农村磨面用的石磨,今天成了山区群众通向文明,通向富裕的铺路石。走尽石阶,竟没有感到丝毫的疲惫。随后,我们踏着用红石板铺成的步游道,钻进了遮天蔽日的丛林。据同行的石井镇的同志介绍,黛眉山海拔1346.6米,四周矗立着16座山峰,依次为梳妆台,南天门,造钟峰,千佛山,元帅寨等。这16座山峰,错落有致,多呈丽姿。特别是雨过天晴之后,黛眉山顶万壑生岚,云缠雾绕,犹如洪波涌起,巨浪滔天,好象人间仙境一般。快到山顶时,我发现有一条石径直通悬崖,好奇心促使我小心翼翼地来到崖边,发现对面的山峰壁立千仞,翠峰如黛,状如林立的哨兵和静默的石佛,形神兼备,活灵活现,这就是传说中的千佛山。顺着步游道再往上走,道路两边慢慢变得开阔起来,脚下的路也渐渐平坦了许多。突然,我的眼前一亮,辽阔碧绿的山顶草原呈现在眼前。这个草原足有千亩,地势平坦,牧草丰茂。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散布在草丛间,引来成群的蜂蝶翩翩起舞。几头结实的黄牛带着可爱的幼犊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绿草,微风吹来,草地上闪过一道道绿色的浪波。仰望苍穹,长空若洗,湛蓝湛蓝的天幕上,游动着形态各异的云朵,好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啊!

春来万山美(春来石井美如画)(4)

荆紫山

春来万山美(春来石井美如画)(5)

下山时,夕阳余晖已洒落山间,参加采风活动的同志们,三五成群,欢快地行走在步游道上,有的在交流登山的感受,有的在放声歌唱,还有的在拍照留影,定格这难忘的瞬间。回到宾馆,我已是精疲力尽,吃过晚饭,就靠在床上随手翻开《牡丹》杂志浏览起来,不知何时,我竟然《牡丹》掩面,进入梦乡,梦醒时分已是东方欲晓。今天的行程是上午登荆紫山揽胜,下午进龙潭峡探幽。站在荆紫山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圆形的太极广场和古色古香,飞檐挑角的千年古刹——通仙观。观内的善男信女虔诚地焚香祈祷,祈求平安。观外传来阵阵道观做道场用的音乐,营造出千年古刹肃穆神秘的氛围。登上千级石阶,就来到了荆紫山的主峰——天坛峰。古代有位诗人写下了“借来太华中峰秀,压住黄河两岸低”的诗句赞美天坛峰的俊秀险幽。春日的天坛峰,一柱凌霄,白云飘飘,傲立于群峰之间。山上有天坛,铸鼎原,黄帝庙等遗迹。顺着黄帝庙旁边的小路,攀登到天坛山左边悬空的“舌头石”上,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脚下的万丈绝壁直插黄河滩头,放眼望去,万里黄河尽收眼底。扶着“舌头石”左边的栏杆向下望去,只见九道青翠蜿蜒的山脊,好似九条矫健的青龙俯卧在崇山峻岭之间,以刚烈勇猛之势一头扎进黄河,这就是荆紫山的品牌景点——九龙戏水。滔滔奔流的九曲黄河,在这里放慢了脚步,阅尽人间春色,汇聚百川壮美,稍作休息,便浩浩荡荡,一路欢歌,春水东流。“半壁青山一潭水,势薄昆仑第一峰”是对荆紫山最真实的写照。

春来万山美(春来石井美如画)(6)

龙潭峡

春来万山美(春来石井美如画)(7)

游完荆紫山,顾不上休息,我们就乘车直奔龙潭大峡谷。龙潭峡是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大约形成于12亿年前,属于嶂谷地貌。峡谷内青峦叠翠,奇峰嶙峋,草木葱郁,潭幽瀑秀,号称“中国嶂谷第一峡”。走进峡谷口,就看到了绿水荡漾的五龙潭,从山涧喷涌而出的瀑布如一条摇头摇尾的巨型银龙,直扑五龙潭。攀天梯,穿石洞,进入峡谷,谷内溪流潺潺,鱼跃鸟飞,沿栈道西行,脚下是绿幽幽的潭水,两侧是高达百米的绝壁,绝壁上是银白、暗红、层次分明、形态各异的花纹,看得出这是风剥雨蚀和悠悠岁月留下的痕迹。这可是大山的年轮?它记录了远古时期这片海底的地质变动,记录了亿万年形成峡谷沧海桑田的变迁。再往里走,发现峡谷两侧山崖上的映山红、连翘花,争奇斗艳,花团锦簇。谷底潺潺的流水弹奏出欢快美妙的乐章,使人觉得恍惚间走进了画中的仙境。随后我们走三滩、过五关、涉六潭、访四洞、穿越一线天,抵达马蹄坪。峡谷内素潭串珠,涛声轰鸣,几乎是十步一景,景景传情,摄人心魄。神奇的龙潭峡,美在她的层峦叠嶂,曲径通幽,美在她的潭潭相套,飞泉流瀑。走进龙潭峡你将破解“天书”的秘密,你将感受“佛光罗汉”的神奇。直插云霄的“天碑”、“水往高处流”的奇特景观,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和恩赐。那些形似罗汉的嶂谷石壁,那些纹路清晰,形态各异的石壁上的断层和花纹,再现了古海洋潮起潮落,惊涛拍岸、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亿万年的沉寂;亿万年的孕育;亿万年的期待,才迎来了龙潭峡今日的辉煌。“山为骨,水为魂,文化为脉”的理念是龙潭峡能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根本所在。带着喜悦和满足,我们返回了石井镇人民政府,参加了省市艺术家现场题词活动,亲眼目睹了著名诗人谭杰先生,书画家张迪华先生等人挥毫泼墨,现场题写的墨宝。“魅力石井“文艺采风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王剑冰,梅艺辛,谭杰,张迪华,何力等文艺界的老师和朋友。这次难忘的石井之行将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春来万山美(春来石井美如画)(8)

--END--

责任编辑/与字为伍 李晓华图文编辑/向阳花图片/网络

春来万山美(春来石井美如画)(9)

作者简介

春来万山美(春来石井美如画)(10)

柳海洲,河东宗元后裔,生于云梦山下,长于畛溪岸边,躬耕希望田野,崇文尚武,热爱生活。心若在,海无涯,梦若在,洲常绿,善良做人,踏实做事,不求闻达于世,但求无愧于心。

诵读者简介

春来万山美(春来石井美如画)(11)

巴黎的雨,实名张梅。大连语言艺术学会会员,朗诵爱好者,希望用声音传递爱的能量,爱的温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