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薛丁山十大绝阵(铁勒骁将契芯何力)

薛丁山十大绝阵(铁勒骁将契芯何力)之后,他又挥军奔袭突论川(今青海湖南境),直捣吐谷浑王牙帐,杀敌数千,获驼、马、牛、羊二十余万头。吐谷浑王伏允只身逃跑,其妻被俘。为庆贺平乱战争的胜利,唐太宗下诏褒奖,搞劳大军于大斗拔谷(今甘肃民乐县南之扁都口)。何力的战功遭到薛万钧的妒忌,在奏报中极力诋毁何力,贪冒战功为己有。对于薛的卑劣行径,何力十分愤慨,拔刀想杀死这个奸臣,后因部下拦阻未遂。大军返回长安后,太宗询问原由,何力如实奏报战争经过。太宗大怒,要罢免薛将军一职,改授予何力。何力认为不妥,他跪请太宗,陈述利害之说:“为和私事而罢免薛万钧,边疆胡人会认为陛下‘重夷轻汉’,诬告成风,引起胡、汉不和;不明真相的人,还会误认为汉将都是像薛万钧这样的人,由此而轻慢朝廷,对我大唐江山不利。”太宗闻奏后,点头称是,撤销了原议。从此,太宗对何力格外敬重,诏令他在京宿卫北门,检校电营事,并将号称“临洮县主”的公主许嫁给他。公元640年(贞观十四

在陕西礼泉昭陵的脚下,布列着一百六十七座陪葬墓,如同棋盘上的士、相、车、马、炮、兵,共同拱卫着这位大唐“天子”、“天可汗”李世民的英灵。在这些墓群中,有十五座墓的主人是少数民族将领,他们生前“皆深眼易鼻,弓刀杂佩,壮哉诚异观”,为大唐帝国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留下了历史的见证。本文传主契芯何力就是其中的一位。

薛丁山十大绝阵(铁勒骁将契芯何力)(1)

契芯(bi,音必)何力,铁勒族契芯部落人,名何力。铁勒是隋唐时期突厥族的一个分支,何力的祖父是铁勒族契芯部落的酋长,称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又名葛,在隋史称为莫贺咄特勒。其部原驻牧于青海高原沿祁连山一带,隋朝末年西迁到热海(即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周围。

薛丁山十大绝阵(铁勒骁将契芯何力)(2)

契芯何力九岁丧父。公元632年(唐贞观六年),他与母亲率其部千余落(帐),东返到沙州(今甘肃敦煌县西),归服唐朝。唐太宗诏令把他们安置在甘(今甘肃张掖)、凉(今甘肃武威)二州驻牧,授何力为左领军将军,与其母定居在姑减(武威)。因此,今甘肃地方史志称莫芯何力为武威人。

薛丁山十大绝阵(铁勒骁将契芯何力)(3)

契芯何力具有中国少数民族的优良气质,精于骑射,果敢善战,忠贞报国,为大唐帝国的统一屡建战功。公元635年(唐贞观九年),青海吐谷浑部发生动乱,何力奉命与凉州都督李大亮、将军薛万钧等人出兵征讨,抵达赤水川(今青海省兴海县境)。薛万钧为抢头功,抛下大队人马,率领孤军冒进,陷入了吐军的重围。薛被箭射落马,士卒死伤十之七八,唐军大败。在此关键时刻,何力率兵冲人敌阵,救出了薛万钧。

薛丁山十大绝阵(铁勒骁将契芯何力)(4)

之后,他又挥军奔袭突论川(今青海湖南境),直捣吐谷浑王牙帐,杀敌数千,获驼、马、牛、羊二十余万头。吐谷浑王伏允只身逃跑,其妻被俘。为庆贺平乱战争的胜利,唐太宗下诏褒奖,搞劳大军于大斗拔谷(今甘肃民乐县南之扁都口)。何力的战功遭到薛万钧的妒忌,在奏报中极力诋毁何力,贪冒战功为己有。对于薛的卑劣行径,何力十分愤慨,拔刀想杀死这个奸臣,后因部下拦阻未遂。

薛丁山十大绝阵(铁勒骁将契芯何力)(5)

大军返回长安后,太宗询问原由,何力如实奏报战争经过。太宗大怒,要罢免薛将军一职,改授予何力。何力认为不妥,他跪请太宗,陈述利害之说:“为和私事而罢免薛万钧,边疆胡人会认为陛下‘重夷轻汉’,诬告成风,引起胡、汉不和;不明真相的人,还会误认为汉将都是像薛万钧这样的人,由此而轻慢朝廷,对我大唐江山不利。”太宗闻奏后,点头称是,撤销了原议。

薛丁山十大绝阵(铁勒骁将契芯何力)(6)

从此,太宗对何力格外敬重,诏令他在京宿卫北门,检校电营事,并将号称“临洮县主”的公主许嫁给他。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何力任葱山道副大总管,在平定魏氏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战役中,又卓立战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