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沂蒙山小调是啥调(沂蒙山小调水乳交融)

沂蒙山小调是啥调(沂蒙山小调水乳交融)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沂蒙山小调》是带有山歌风格的小调,这首歌曲源于沂蒙山区的花鼓调。1940年春,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刚刚建立,日寇、汉奸、国民党顽固派联合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围剿、“扫荡”,时常利用东蒙山一带封建反动会道门——“黄沙会”散布谣言,蛊惑民众,诋毁共产党的领导。1940年6月,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驻扎在白石屋村一带,为了揭露敌人的阴谋和“黄沙会”暴行,校文工团的编审股长李林和成员阮若珊受主任袁成隆之命,经过精心构思,在白石屋村一间团瓢(乱石砌墙、茅草盖顶的圆形草房,当地人称为团瓢)内,连夜共同编写了《反对“黄沙会”》(《沂蒙山小调》的前身)。《反对“黄沙会”》共八段歌词。多年之后,李林与校文工团成员胡荫波回忆整理如下: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山小调是啥调(沂蒙山小调水乳交融)(1)

沂蒙山小调是啥调(沂蒙山小调水乳交融)(2)

沂蒙山小调是啥调(沂蒙山小调水乳交融)(3)

我的家乡飞出一支歌

沿着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的内部道路,步行约1公里,一个三面环山、风光优美的小山村便映入眼帘。这里,就是白石屋村。这个村依山傍势,错落有致,四面绿树成阴,山石林立,村前小桥流水,山路弯弯,极为隐蔽和幽静。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飞”出了一首不朽的歌曲——《沂蒙山小调》。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走进沂蒙山区,这首《沂蒙山小调》在山里、在田间、在课堂,四处回荡。这首歌曲与《茉莉花》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

80多年来,这支优美动听的山东民歌,不仅传遍全国,远走海外,而且还被歌剧《沂蒙山》、舞剧《沂蒙颂》、京剧《红云岗》、吕剧《补天》,以及电影《南征北战》《沂蒙六姐妹》《平鹰坟》等作为插曲或演绎为主题音乐。莫斯科申奥成功典礼、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山东形象片、上合组织2018青岛峰会山东形象宣传片的背景主题音乐都是《沂蒙山小调》……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从此,“沂蒙好风光”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沂蒙山小调》是带有山歌风格的小调,这首歌曲源于沂蒙山区的花鼓调。1940年春,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刚刚建立,日寇、汉奸、国民党顽固派联合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围剿、“扫荡”,时常利用东蒙山一带封建反动会道门——“黄沙会”散布谣言,蛊惑民众,诋毁共产党的领导。

1940年6月,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驻扎在白石屋村一带,为了揭露敌人的阴谋和“黄沙会”暴行,校文工团的编审股长李林和成员阮若珊受主任袁成隆之命,经过精心构思,在白石屋村一间团瓢(乱石砌墙、茅草盖顶的圆形草房,当地人称为团瓢)内,连夜共同编写了《反对“黄沙会”》(《沂蒙山小调》的前身)。《反对“黄沙会”》共八段歌词。多年之后,李林与校文工团成员胡荫波回忆整理如下: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自从那个起了哎黄沙会,

大家那个小户哎遭了殃。

牛觱那个一吹哎嘟嘟响,

拿起那个刀枪哎上山岗。

硬说俺的肉身子哎能挡枪炮,

谁知那个子弹穿过见阎王。

装神那个弄鬼哎把人害,

烧香那个磕头哎骗钱财。

八路那个神兵哎从天降,

要把那个害人虫消灭光。

沂蒙山的人民哎得解放,

男女那个老少哎喜洋洋。

当年8月1日,阮若珊在蒙山根据地庆功会上,首唱了这支歌曲,根据地群情振奋,斗志昂扬,很多人当场报名参军。这首歌曲在反顽战役的政治攻势阶段,出色地发挥了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斗志的重大作用。歌曲很快在沂蒙根据地流传开来,迅速传遍华北、华东等全国各大根据地,深受广大军民喜爱。

由于这首歌曲调朗朗上口,深受人们喜爱,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作者和广大军民对歌词不断修改,在保留开头两段歌颂沂蒙山秀丽风光唱词的基础上,充实了新的内容。1949年在上海出版的民歌集收集的《沂蒙小调》,是已发现的《沂蒙山小调》的最早印刷版本。也就是说,《沂蒙山小调》最初就叫《沂蒙小调》。

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这首歌只保留原作的前两段歌词。1953年,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李锐云、李广宗、王印泉在词的后两段注入了时代的内容,形成现在这首完整、脍炙人口、充满诗情画意的《沂蒙山小调》,成为歌颂沂蒙山秀丽风光和沂蒙人民幸福生活的革命历史歌曲。

八百里沂蒙是片红色热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根据地始终是我们党和军队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八路军山东纵队、115师司令部、新四军军部、华东野战军总部、山东省党政机关,都曾长期驻扎在这里。《沂蒙山小调》诞生于齐鲁大地抗战之时,升华于解放战争年代,在新时代传承,简单的旋律背后传颂的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伟大沂蒙精神。

当年在沂蒙根据地,从党的高级干部到普通党员,从军队的高级将领到普通战士,不论身份地位,来自哪里,都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主动帮群众挑水、砍柴、扫院子,始终和老百姓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群众也把他们当成“主心骨”“贴心人”。在根据地最艰难的时期,他们带领群众减租减息、生产自救,反“扫荡”、反封锁、反奸除霸,共渡难关。“一个锅里摸勺子,一张桌上动筷子,一个山洞躲‘扫荡’,一个战壕打鬼子”,这种血浓于水的党群关系,凝聚起推动革命的磅礴伟力。

从1938年到1949年,在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唱着《沂蒙山小调》,高举这一文艺宣传武器,战天斗地,坚定革命信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万多革命先烈牺牲在这片土地上。在沂蒙,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母送儿,妻送郎,最后一子送战场,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破棉袄,盖在担架上。”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忆烽火岁月,沂蒙大地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流淌着先烈的热血,镌刻着红色的记忆。他们,是中国革命煌煌史册的书写者;他们,也是铸就辉煌的指明灯。

聆听历史与现实的雄浑交响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齐鲁大地抗战之时,升华于解放战争年代。旋律背后,传颂的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建党百年前夕,记者来到沂蒙山腹地的望海楼山下,重访《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穿越红色历史的长廊,再次感受历史与现实的雄浑交响。

白石屋村,这个风景如画的小山村,只有十几户人家,白石红瓦掩映在浓郁的绿阴下,一条清澈的小溪在村前打了几个转儿,稍事停顿,便汇成一湾碧水,一路欢唱着奔向远方。一块白色的巨石安睡在溪流中,上面有三个遒劲的大字:白石屋。

《沂蒙山小调》优美的旋律,仿佛诉说着一幕幕血与火的历史——

1940年,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日寇疯狂“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利用当地反动会道门组织“黄沙会”与我抗日军民对抗,以封建迷信阻挠群众参军参战。我党和抗日民主政府对“黄沙会”会首和会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由于顽固派的严密控制,均未奏效,迫不得已,决定以武力解决。

为配合这一行动,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以文艺宣传为武器,一面到前线开展政治攻势,一面深入到“黄沙会”最盛行的沙沟峪、马头崖一带召开干部群众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和宣传教育。李林和阮若珊受主任袁成隆之命,精心构思创作了歌曲《反对“黄沙会”》,描绘沂蒙山的自然风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和“黄沙会”的罪行,激励人们向往美好未来。歌曲曲调优美舒缓,歌词朴实生动,充满诗情画意,一经传出,很快便传遍了抗日根据地,受到广大军民的喜爱。

歌曲后经李锐云、李广宗、王印泉重新记谱续词后,定名为《沂蒙山小调》,歌颂共产党的领导,歌颂沂蒙山的秀丽风光和沂蒙人民的幸福生活,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每每唱起,使人倍感亲切自然,令人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1964年,华东地区举行民歌会演,歌手韦友琴用她那甜润的歌喉演唱了《沂蒙山小调》,受到陈毅等中央首长的称赞。20世纪80年代,山东歌手王世慧三进中南海怀仁堂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赢得国家领导人的赞誉。2003年2月,中共临沂市委、临沂市人民政府将《沂蒙山小调》定为临沂市市歌。2006年3月5日,以大型民族管弦乐的形式搬上舞台的《沂蒙山小调》,首次在北京音乐厅奏响并获得巨大成功。2009年,临沂市精心打造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在济南举行的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上,以多种方式演绎《沂蒙山小调》的旋律。

如今,这首《沂蒙山小调》已唱红沂蒙山区,风靡齐鲁大地,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被联合国亚太地区教科文组织收录进《世界名歌赏析》。

经典传唱一直在路上

回望百年,致敬历史,是为了唤醒历久弥新的红色记忆,更好地再次出发。

为保护和弘扬《沂蒙山小调》,费县县委、县政府不断提高《沂蒙山小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999年,费县县委、县政府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白石屋村前建起纪念亭、《沂蒙山小调诞生记》碑,在两块天然巨型花岗石上分别镌刻着袁成隆题写的“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和阮若珊题写的“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题字。

2003年11月,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被临沂市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月30日,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被临沂市政府列为临沂市第一批重点抗日战争遗址。

1999年,在弘扬大青山英烈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曁《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揭牌仪式上,抗大老战士王任之、傅泉、戴朋、王浩与著名歌唱家王世慧合唱《沂蒙山小调》。

2001年6月22日,费县与中央电视台在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广场举办庆祝建党80周年曁《沂蒙山小调》诞生61周年、大青山胜利突围60周年大会和大型文艺演出。王世慧现场领唱和独唱《沂蒙山小调》,带动多种形式的独唱和万人的大合唱,吸引多名国际友人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用不同的语言演唱《沂蒙山小调》。

2005年10月19日,CCTV—7《乡约》“相约费县”唱响《沂蒙山小调》专场文艺演出在大青山广场举行,费县民乐团表演民乐合奏《沂蒙山小调》。

2006年6月15日,山东省文化博览会吉祥物“山东大嫚”形象代言人、薛庄镇中学学生彭彦辉以一曲原汁原味的《沂蒙山小调》唱红省文博会。

2006年6月20日,临沂市电视台举办《红色经典·沂蒙山小调大型演唱会》,王世慧及诸多青年、少年歌手以不同韵味唱响《沂蒙山小调》。

2007年9月,中央电视台国庆特别节目——《走进费县》大型文艺演出在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广场举行,演出以“唱响《沂蒙山小调》,打造和谐费县”为主题,近2万名干部群众现场观看演出。

2011年6月30日,临沂市举行“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沂蒙山小调新唱》、《谁不说俺家乡好》和《在阳光路上》在蒙山沂水大剧院唱响。

2018年1月21日,“文化迎春、艺术为民”中央民族乐团赴沂蒙革命老区费县慰问演出。演出在合唱《春来了》和《沂蒙山小调》中拉开帷幕。

2021年3月21日,临沂市举办的“红歌飞出沂蒙山”大型系列文化活动暨“沂蒙红歌万里行”启动,现场300余名合唱团团友手举红旗,唱响《沂蒙山小调》等红色经典。

八百里沂蒙八百里歌。如今,沂蒙人民在传唱《沂蒙山小调》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感悟到沂蒙精神的内涵,进而化作前行的动力,在新时代点燃了沂蒙老区奋发建设家乡的满腔热情,成为老区人民发展经济、开拓进取的强大动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