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乾隆和弘昼私下谈话(延禧攻略弘昼造反时)
延禧攻略乾隆和弘昼私下谈话(延禧攻略弘昼造反时)2、乾隆与李玉的默契所以说,弘昼造反时,通过李玉眼神的小动作可以看出,乾隆瞬间掌控一切帝王无情,以乾隆的国事为重的性格,说出这话绝非不可能。但是后来,他一听闻五阿哥有事,便要亲自去看而不仅仅差人查探后回来禀告,足见他心中对五阿哥极为在意,那么,乾隆眼中比五阿哥还更重要的事情,就值得探究了。究竟是什么事,在乾隆心里,比起属意的皇子出事来得更为重要呢?既然乾隆以国事为重,叛党出现就算得上是一件需要严肃处理的国事,他为什么还能如此淡定与和亲王下棋呢?而且对自己的三层防御工事、重兵把守极为自信,对叛党根本不以为意,那还有什么事情在乾隆心中,属于更为重要的事呢?还有,为什么乾隆在说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这句话时,要用包含无尽深意的眼神看着和亲王呢?
南巡途中,杭州出现叛党踪迹,乾隆与和亲王二人在花厅下棋;叶天士为五阿哥治疗腿伤却出意外;与此同时,太后舱房走水。黑暗中,御舟旁边,乱党从水中浮起,并悄悄爬上御舟,之后大开杀戒。
和亲王以平叛为名,将船上乱党全部杀尽;又以太后船舱走水为名,宣布太后皇上皆堙没于大火之中,欲挺身而出主持大局;不想太后皇上从暗道中走出,平安归来。他假意关心自责,事情败露之后只说了一句话,却证明了乾隆是早有预谋!
1、他有更重要的事情
乾隆与和亲王在花厅下棋,和亲王问起叶天士为五阿哥治腿伤,皇上为何不守着。乾隆的回答是:有更要的事情做。同时,他看向和亲王的眼神多了一层令人看不懂的深意,和亲王为此恍惚,却被乾隆提醒该走下一步棋了。
帝王无情,以乾隆的国事为重的性格,说出这话绝非不可能。但是后来,他一听闻五阿哥有事,便要亲自去看而不仅仅差人查探后回来禀告,足见他心中对五阿哥极为在意,那么,乾隆眼中比五阿哥还更重要的事情,就值得探究了。究竟是什么事,在乾隆心里,比起属意的皇子出事来得更为重要呢?
既然乾隆以国事为重,叛党出现就算得上是一件需要严肃处理的国事,他为什么还能如此淡定与和亲王下棋呢?
而且对自己的三层防御工事、重兵把守极为自信,对叛党根本不以为意,那还有什么事情在乾隆心中,属于更为重要的事呢?还有,为什么乾隆在说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这句话时,要用包含无尽深意的眼神看着和亲王呢?
所以说,弘昼造反时,通过李玉眼神的小动作可以看出,乾隆瞬间掌控一切
2、乾隆与李玉的默契
正待乾隆要亲自去看五阿哥的时候,小太监又传来了太后舱房走水的消息。得知消息的乾隆侧过脸喊李玉,对着他又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李玉看着乾隆,抿了抿嘴唇,向乾隆点了一下头,就带了一批人走了。随后,乾隆来到太后舱房,奋不顾身冲进了火海。
哪怕是李玉在乾隆身边伺候多年,也未必能做到乾隆一个眼神就能将乾隆的全部意思都心领神会。看过《延禧攻略》的人想必都不会忘记,那些年李玉被乾隆不顺心时踹过的大屁股吧?怎么就这一次,李玉的脑子就这么灵光了呢?或者说,乾隆与李玉竟然有了这么深刻的默契?
而且,怎么会这么巧,五阿哥出事与太后舱房走水几乎在同一时间呢?两个都是乾隆看得极重的人,同一时间出事,乾隆就算是九五之尊,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做到有条不紊、丝毫不乱吧?怎么他还能如此镇定,淡定地与李玉兵分两路救人呢?
3、“别再演戏了”
和亲王假装痛心疾首,却振作起精神,欲统领大局;不想皇上太后从身后暗道走出,他被吓退了几步,终于镇定心神,向皇上太后请求以护驾不力责罚。乾隆在解释了御舟的密道设计,捉拿审问岸上的护军骑兵之后,终于对和亲王弘昼说:“别再演戏了”。
弘昼强行辩解,心中已经知道没有什么用了。他这时才明白,为什么乾隆会说他自己有更重要的事做了,那个对他意味深长的的眼神到底何意了:原来御舟之上,早已备下了密道。弘昼怅然,终于承认,也终于明白了一切:“你跟傅恒设下圈套,故意引我上钩啊。”
原来,一切乾隆都看得清清楚楚,也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和亲王教唆官员献上瘦马,那他就依他,假装耽逸于美色,皇后苦劝不听;和亲王火烧太后舱房,纵乱党上船,那他就将计就计,冲进火海,带太后走进密道;和亲王对五阿哥和魏璎珞不利,那他就分派一队人马,命李玉去保护他们。
他演戏,那乾隆就陪着他演。没错,乾隆就是故意引他上钩;如果他没有反心,乾隆的一切诱饵,他都不为所动,又怎会使他上钩呢?
4、傅恒的未雨绸缪
早在南巡前,傅恒就曾对魏璎珞说过:“要小心和亲王”。傅恒设计御舟的时候,也许并不是为了防备和亲王,只是为了确保皇上太后一行人的安全。只是临行前,他却撞见了和亲王与内廷太监往来密切,解释不成,和亲王恼羞成怒,与傅恒动起手来,还被乾隆看见。第二天在朝堂,和亲王却不计前嫌,举荐傅恒率军征缅甸。
这一切太过蹊跷。和亲王身为军机重臣,却与继后宫中太监往来密切;而且他还热心举荐傅恒去缅甸,难保其中不是暗藏阴谋;若和亲王真的有异心,他的举荐无疑是担心傅恒武功高强,他将难以得手而用出的调虎离山之计。傅恒身为军机大臣之首,这层利害关系他想得很清楚。
于是,他偷偷给皇上看了御舟的设计图,让皇上了解藏于舟中之中的密道,必要时,可以一避。远在缅甸的他,不知道他是否能想到,他这密道设计,竟然真的派上了用场,救了太后和皇上的命,乃至魏璎珞和永琪的命,而他防的,竟是堂堂皇亲-和亲王!
早有预谋的人,不仅仅是乾隆,还有傅恒。不过,相比于和亲王的取而代之,杀机尽显,早有预谋的乾隆和傅恒,不过只是防守,而非出击。只是,对于和亲王而言,这的确是乾隆和傅恒设下的圈套,引他上钩的圈套。
如果没这个圈套,葬身火海的就将是他当今天子和当今太后!失了性命的就是他最疼爱和有意立为储君的五阿哥永琪!天下将会流传着他乾隆的荒淫无道!南巡之后,整个紫禁城就将帝王易代,他和亲王就将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
乾隆与傅恒若没有这个圈套,阴谋得逞的就将是和亲王。不,阴谋得逞的不是和亲王,而是,和亲王的幕后策划者,袁春望。他是亲手策划了这一系列事件的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