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黄山关押地(93年黄宏请张学良为家乡题字)
张学良黄山关押地(93年黄宏请张学良为家乡题字)黄昏时分,飞机终于缓缓降落在台湾的土地上。黄宏早早便收拾妥当,想要第一个走下飞机,第一个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当黄宏在行李处等待行李时,一位搬运工人盯着黄宏看了许久,终于忍不住上来与黄宏搭话。当时午餐是在飞机上进行的,当黄宏看到刀叉上印有台湾字样时,便向空姐提出留一个小勺作为纪念。空姐对于这样的要求很是好奇,当黄宏告诉她自己来自北京时,空姐热情地拿来了一套全新的镶有台湾字样的刀叉,以及来自台湾的各种小纪念品。黄宏得知此事后,立刻找到统战部寻求帮助。在统战部王兆国部长的协调下,黄宏才重新获得允许,这也让黄宏成为第一位踏上台湾土地的内地军人。图丨年轻时候的黄宏能够前往台湾演出,对于黄宏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虽然在黄宏看来,台湾和大陆的这些城市没有任何分别,但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坐在飞机上俯瞰陆地,黄宏的内心非常不平静。
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到大陆探亲后,一些台湾文化界人士开始与大陆同行接触,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开始。5年之后,由大陆12名艺术家组成的演出团首次进入台湾,实现了两岸的双向文化交流。
此后,在大陆方面的持续推动下,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两岸之间冰封了30年的大门,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将其重新封锁……
黄宏赴台的“非分之想”1993年7月,小品演员黄宏突然接到广电部通知,邀请他赴台参加为期十余天的演出活动。然而就在出发的前一天,黄宏却突然接到总政通知,不允许他前往台湾参加演出。
原来当时内地军人还没有到台湾演出的先例,因此总政首长在黄宏的赴台演出审批报告上,写下了“目前军人不去台湾为好”的字样。
黄宏得知此事后,立刻找到统战部寻求帮助。在统战部王兆国部长的协调下,黄宏才重新获得允许,这也让黄宏成为第一位踏上台湾土地的内地军人。
图丨年轻时候的黄宏
能够前往台湾演出,对于黄宏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虽然在黄宏看来,台湾和大陆的这些城市没有任何分别,但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坐在飞机上俯瞰陆地,黄宏的内心非常不平静。
当时午餐是在飞机上进行的,当黄宏看到刀叉上印有台湾字样时,便向空姐提出留一个小勺作为纪念。空姐对于这样的要求很是好奇,当黄宏告诉她自己来自北京时,空姐热情地拿来了一套全新的镶有台湾字样的刀叉,以及来自台湾的各种小纪念品。
黄昏时分,飞机终于缓缓降落在台湾的土地上。黄宏早早便收拾妥当,想要第一个走下飞机,第一个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当黄宏在行李处等待行李时,一位搬运工人盯着黄宏看了许久,终于忍不住上来与黄宏搭话。
当黄宏听说台湾这边通过卫星天线,也能够收看到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看到自己的演出时,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内地家家户户房顶上架着的天线。看来,海峡两岸有很多方面还是相似的。
图丨黄宏与宋丹丹搭档演小品
驱车前往台北的路上,黄宏本以为台湾是高楼林立,繁花似锦,结果道路两旁一座座简易的平房,让黄宏不禁有些诧异。负责接待的台湾人告诉黄宏,前些年台湾一直在备战,所以没有搞建设。这句话让黄宏想起了前些年的福建,那里的情况和台湾也差不多。
随团抵达台北之后,黄宏一直有一个“非分之想”,那就是见一见张学良。从很小的时候,黄宏就听说过张学良的故事,对于黄宏来说,张学良有着无可抵挡的魅力,是一个从旧时代一直延续至今的传奇。
1928年皇姑屯事件之后,张学良继承父业,成了东北军政首领。上台之初的第一件事,张学良就宣布裁军屯垦,将陆军削减10万人,部队统一番号改称“东北军”,军队开支一律缩减,提倡部队自给自足。
同时张学良还组织农产品外销和整顿税收,将东北的粮食换成银元和外汇,并在农村奖励农民生产,鼓励关内人移民东三省开荒,并在各方面给予优待和方便。
经过一年的治理,东北财政初步达到了收支平衡。
图丨张学良戎装照
张学良深知经济是一国命脉,因此主政东北之后,张学良大力发展东北经济,先抓修建铁路和海港,加强经济与国防实力,抵制日本侵略者的无理要求,以经济手段限制日本对东北的侵略。
为了增加生产,繁荣经济,张学良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兴办了一大批企业,除了给予各种优惠条件外,还给日本企业一定的限制。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士和爱国人士主持着一批群众团体,成为张学良联共抗日的谋士和助手。
金融和财政上的困难,并没有让张学良缩减对教育经费的减少,相反还有着大幅度的增加。除了增加拨款外,张学良自己还先后捐款180万元,给东北大学扩充之用,并另捐500万元作为教育基金,利息作为中小教员的薪金。
在张学良的治理下,东北的教育更加兴旺,不但增加了上百所各级学校,还培养了不少人才。而在蒋介石把持的国统区,教育连维持原有规模都很难,欠薪罢教风潮此起彼伏,和东北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图丨西安事变前的张学良、杨虎城和蒋介石
张学良虽然主政东北只有三年时间,但东北地区在各方面的规模和成就,在国内已经首屈一指。它不但增强了东北的实力,安定了人民的生活,还限制了日本的经济侵略。
张学良在东北的建设,不仅仅是符合东北人民的要求,也符合了全国人民的愿望。
之后张学良在西安发动兵变,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但也因此遭到蒋介石软禁,几十年未能离开台湾,直到90年代初才重获自由。
林林总总的故事听了许多,黄宏渴望与张学良一见的愿望就更加强烈。当听说张学良就住在台北郊区时,黄宏和演出团的其他演员一起,设法联系到当地的有关部门,表达了想要拜访少帅的愿望。
“您老什么时候回家乡看看?”当时黄宏和女演员蔡明是演出团中唯一的小品演员,他们的节目又是最受台北观众欢迎的节目之一,因此一连两天的演出,他们的节目都是压轴出场。
7月28日晚上,张学良的秘书来到演出团下榻的宾馆,说张学良这一天进城到五弟家中吃饭,如果想要见面,必须马上出发。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大家不知所措,由于名额有限,只有包括黄宏在内的寥寥几名演员获得了准许。
大家一时间很是兴奋,纷纷提议由黄宏这位张学良的老乡来当会面的主持人。大家的提议正合黄宏的心意,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
图丨大陆说唱团拜访张学良
汽车来到台北市中心一幢公寓门前,黄宏告诉看门老人,他们是来看望张学良将军的。看门老人热情地给他们指了路。走上二楼,黄宏怀着激动的心情按响了门铃,一位风度翩翩的老人出现在黄宏面前,让黄宏不禁有些疑惑:
“少帅会有这么年轻吗?”
经过交谈才得知,眼前的老人是张学良的五弟。大家簇拥着走进房间,张学良已经健步从里屋走到了客厅,操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对大家说道:“欢迎,欢迎你们啊!”
“张老,您好啊,我们祝您老健康高寿啊!”黄宏急忙上前向张学良鞠了一躬,大家也跟着黄宏向张学良鞠躬。张学良听到黄宏的祝愿,打趣地说被高寿了,再高寿就成老妖精了。
幽默的话语,顿时打破了紧张的气氛,演员们纷纷变得轻松起来。借着文艺演出的话题,张学良和大家畅快地聊了起来,当黄宏介绍自己是一名小品演员时,张学良表现出了一丝疑惑,似乎没有听说过小品这种演出形式。
图丨冯巩与张学良合影
为了让张学良更好地理解小品,黄宏当场给张学良表演了一段。张学良津津有味地看着,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黄宏表演结束之后,张学良表示小品和相声差不多,还主动给大家表演了一段相声。
有黄宏开了头,其他演员每人讲了一个段子,张学良非常开心,每听完一则段子,就给大家还讲一个故事,或者唱一段京戏。当时张学良已经年过九旬,但口齿依然十分清楚,黄宏趁机问张学良,对东北的二人转了解不了解。
张学良说知道,并试着给大家唱了一段,唱到中间张学良注意到电视台的人正在录像,便咳嗽了两声说后面的词忘了。大家一起笑了,黄宏调侃说后面的词应该记得最清楚。张学良愣了一下,指着黄宏的鼻子哈哈大笑,然后问黄宏是哪里人。
黄宏说自己来自沈阳,张学良的动作一下子就停滞了,他没想到这些演员中居然还有自己的东北老乡。黄宏告诉张学良,东北的父老乡亲都非常想念他。张学良幽默地说道:
“东北的乡亲们想念我们爷俩,是因为我们爷俩不会刮地皮。”
图丨黄宏与张学良合影
“不知道您老什么时候能回家乡去看看?大帅府已经粉刷了好几次了,家乡人都在等着您呐!”黄宏鼓了鼓勇气,终于说出了自己心中最想对张学良说的话。
听到黄宏的话语,张学良沉默了下来,所有人都静悄悄地等待着少帅的回答。沉默了半晌,张学良缓缓开了口:“我老伴在美国做手术,她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张学良讲话时的表情虽然平静,从脸上看不出任何异样,但黄宏还是发现张学良的眼神刹那间变得十分空洞。阔别家乡半个世纪,黄宏不敢猜测张学良在回忆什么,也不敢猜测张学良的心情如何,但从张学良的回答中,黄宏体会出了一丝无奈……
“剩下的话,你就替我写了吧!”其实早在恢复自由的时候,张学良就有回大陆的愿望,但当时两岸关系还很微妙,自己刚被解禁就提出回大陆,张学良担心会惹恼台湾当局,便决定私下先联系大陆有关部门,等差不多的再通知当局,这样当局也很难对自己说不。
于是张学良通过密友与有关部门私下沟通,希望大陆领导人能写封邀请函。在张学良的规划中,只要自己拿到邀请函,再亲自向当局请示,一定没有问题。甚至张学良在那段时间都规划好了在大陆的行程。
图丨张学良晚年
大陆这边很快发出了邀请函,但邀请函并没有直接邮寄到张学良的手中,而是被台湾当局得到了。当局立刻派人找张学良谈话,责问张学良“还想要搞个西安事变或者台北事变吗”?
这一番责问让张学良感到非常难为情,后来他和密友说,自己现在两边不是人,得罪了台湾当局,大陆方面也觉得被骗了。去不成大陆,张学良也不想留在台湾,就申请前往美国。
邓小平得知张学良赴美探亲的消息后,曾指示中央领导研究研究张学良回大陆的问题,还特别派吕正操亲自赴美,迎接张学良归来。但迫于台湾当局的压力,张学良在参加完寿庆活动不久,又原路回到了台北,继续过起了隐居生活。
错过了这一次回大陆的最好机遇,张学良的身体也日渐衰弱,再加上夫人赵一荻身患重病,夫妻双方只能依靠轮椅行动。即便张学良再决心回家乡,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了。
政治环境的干扰加上身体方面的原因,酿成了张学良晚年最大的遗憾。
图丨张学良夫妇晚年合影
原本张学良只安排了和大陆演员们20分钟的会面,结果最后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临别之际,黄宏拿出一张纸,恳求张学良给家乡父老写句话。张学良盯着黄宏看了半天,终于提起笔,在纸的一角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张学良”三个字:
“我的眼睛不太好使,我就光写名字了。剩下的话,你就替我写了吧!”
黄宏猜测少帅没有给家乡父老写下任何一句话,也许是碍于他当时的处境,也许是几个字根本无法承载他对家乡父老的思念……种种的原因让张学良难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和演员们握手告别时,张学良给每个人手里塞了一个信封,并一直将他们送到门口,才转身回去。上了车之后,演员们不约而同地打开了手里的信封,发现每个信封里都装着两张十美元的钞票。
第二天,演出在国父纪念馆如期开演,当大幕徐徐拉开的时候,演员们发现张学良正衣冠整齐地坐在台下。主持人宣布张学良的到来时,全场观众送上了雷鸣般的掌声。
由于种种原因,张学良直至去世都未能实现回大陆的愿望,但他却让自己的儿子代替自己实现了夙愿。
图丨张学良夫妇在外看演出
1994年,有关部门向张学良的儿子张闾琳发出邀请,请他到北京出席航天技术会议。张学良听说这一消息后,也高兴得不能自已,告诉儿子最好马上回去,到了北京再绕道东北,替自己看看沈阳的故居和父亲的空陵。
在北京的会议结束后,张闾琳夫妇来到沈阳,亲眼见到了共产党精心保护下来的张家故居。虽然历经了数十年的风雨,但张家故居仍保持着古色古香的风貌。随后张闾琳又来到抚顺“大帅陵”,当得知党和政府保护这座古陵的经过时,张闾琳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为了能让远在大洋彼岸的父亲放心,张闾琳还用摄像机拍下了陵区的全貌,将录像带回了美国。除了参观张家故居和“大帅陵”,张闾琳夫妇还参观了东北许多革命年代保留下来的地方,不少张学良的旧部亲友,纷纷对张闾琳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托他们给张学良捎回家乡的美酒。
张闾琳返回美国不久,张学良将他给东北旧军部的题词,不远万里寄回沈阳,以表达他的归乡之心:
“鹤有归巢梦,云无出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