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101落选的11人现状(创造101的掌声和嘘声)
创造101落选的11人现状(创造101的掌声和嘘声)人人都有点赞权,这本身就是具有魅力的。它给“养成类节目”真正赋予了“养成”的意义。而伴随着收看节目所产生的现实行为,打通了互联网和现实社会的联系。这是来自韩国的模式,因为在网络播出,而且不是每一期都有大面积淘汰,并把观众赋予“创始人”的概念,这种以场外互动决定结果的情况在政策上得到默许。掌声一:“点赞”代替投票,用户参与重回选秀185 244 357赞!超过1亿!这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点赞数据!这当然是刷出来的数据,但已经足够惊人!这是自2007年选秀节目取消短信投票以来,最大规模的场外投票的场景行为。
一批101女孩在眼泪中向创始人们再见了。
喧嚣整个春天选秀节目《创造101》,结束了。
11位女孩,以“火箭少女”的名号正式出道,孟美岐以绝对优势C位出道。
阔别已久的《掌声和嘘声》栏目,写给2018第一款现象级网络综艺《创造101》。
掌声一:“点赞”代替投票,用户参与重回选秀
185 244 357赞!超过1亿!这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点赞数据!
这当然是刷出来的数据,但已经足够惊人!这是自2007年选秀节目取消短信投票以来,最大规模的场外投票的场景行为。
这是来自韩国的模式,因为在网络播出,而且不是每一期都有大面积淘汰,并把观众赋予“创始人”的概念,这种以场外互动决定结果的情况在政策上得到默许。
人人都有点赞权,这本身就是具有魅力的。它给“养成类节目”真正赋予了“养成”的意义。而伴随着收看节目所产生的现实行为,打通了互联网和现实社会的联系。
你看,大多数爆款节目,都会有社会模仿。《创造101》不仅有超女时期的参与方式,更伴随着3unshine、王菊和杨超越的话题营销,实现了娱乐媒体的爆款选题。
《创造101》同时具备了两种中国早期选秀和当今产业综艺的爆红路径,也兼有两种综艺社会示范效应,堪称近五年来选秀节目成功的集大成者。
掌声二:王菊和杨超越,让女性选秀“出圈”
从王菊和杨超越,一个外在异类,一个内在异类,她们都凭借网络爆红成功,成为“逆风翻盘”的标志性选手。女性选秀的“出圈”,从这两人出发。
如果说王菊凭借和其他女生“不一样”的外相,被亚文化群体发掘成大众群体的热点,那么杨超越则是通过“不匹配”的内向,并引起一部分精英群体的权威分析而走红。
但无论是王菊还是杨超越,他们都不能成为下一个李宇春,却成为了下一个曾轶可、刘著。无论是针对外貌的调侃,还是围绕表演的讨论,还是上升到价值观的分析,都证明他们不再是小众的爆款,而是大众的狂欢。
总决赛上,李宇春说,近几年女孩的音乐选拔节目并不多,《创造101。《创造101》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她让女性综艺重新焕发生机,一旦出圈,就是不可阻挡的话题。
掌声三:证明中国已经有了练习生市场
很多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需要做新节目、推新剧的时候,流量请不起,新人跟不上。在“EXO中国四子”和TFBoys之后,中国很久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偶像了。
而中国本土的“练习生”产业,一直在暗自发展。
和之前的本土选秀最大的区别是,练习生并不诞生于未经训练的素人,而是经过专业公司一定训练的“半成品”。
这就好像是一个工厂,以前只卖“白豆腐”,现在卖加了调料的“麻辣”、“酸辣”、“清淡”等多种口味,最后再公开贴好商标,卖向市场。
而《创造101》就是最后贴商标的这一步,也是把“练习生”推向市场的最关键、最仪式化的关卡。
只要娱乐市场存在,那么就永远都需要这样的一批一批的年轻人,不断回答着“谁来赚钱、谁能赚更多的钱”的历史命题。
掌声四:重新创造了网综内容的生产模式
梅丸君认为,《创造101》在以下三个方面给网综生产提供了新思路:1.长片化;2.真人秀思路;3.直拍思路。
和电视综艺不一样,《创造101》时间最长达到3个多小时。这其实是对镜头数量的妥协,你看每一次表演之后,都会有每位成员的特写ending。这就说明,节目会优先满足互联网用户多元需求,而不是节目的节奏性。
除此之外,这也是在增加用户在产品的停留时间,宁愿花接近2倍的精力去剪辑3小时的节目,因为这会直接带来3个小时的用户停留时间,这是多少产品经理梦寐以求的数据!
还有很多人厌烦,一群女生哭哭啼啼、碎碎念地完成了一期节目的录制和播出。这样也行?
但其实它的作用就是“塑造人设”。强化真人秀目的,是为了强化从练习生到艺人的人设,给“点赞”行为争取思考和观察的时间。
此外,在“正片”之外,节目也需要为用户生产内容,“101直拍”就是践行者。“直拍”也来自原版模式,是一个镜头一直对准某一位学员表演全程,直拍能放大节目的缺点和优点,更会强化对粉丝的喜爱。
而今晚的总决赛近4小时的冗长直播,《创造101》又历史性地创造了近6千万人次的播放量。(该数据未经证实)
这是一套完全不同于电视综艺的操作逻辑,适合所有综艺从业人员学习。
嘘声一:出道成本仍然太低
1次海选,5次公演,3次集体哭泣,《创造101》的造星成本,实在有点低。
从总决赛的直播来看,没有一名练习生实现了自我唱歌、或跳舞、或创作的突破。唱的最好的,是嘉宾李宇春。
猛然发现李宇春的这首《流行》就是为土创而作
整场总决赛,罗志祥的寄语,说了一句大实话,振聋发聩:“三个月的练习班,不可能一蹴而就,更没有一夜爆红。”
这是实话,更是忠告。
嘘声二:点赞为唯一顺位,仍是金钱选秀
今天我们看《创造101》的点赞,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从点赞权利的分配来看,投票份额和视频平台会员绑定,会员可以给同一个选手一天点赞11次,路人只能点赞1次。此外还有专门的vip卡给一位选手点121次赞。
点赞背后,还是大规模的经济投入,表面上看起来是全民点赞,实际上是只有小规模、社群级别的数据特工队在广泛参与。那这样选出来的,根本上来看,还是经济实力和资本竞技。
今天我们尽情享受《创造101》把点赞作为决定比赛结果的唯一标准,但也请看清他的魅力背后是一场资本角逐。
最终谁能入选、谁能翻盘,都不要意外。唯一的个人练习生王菊,就无法在最终投票环节晋级,这充分证明,在金钱游戏面前,有的人真的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嘘声三:超长成片,制作能力并不完美
《创造101》来自制作过《歌手》等节目的中国顶级编剧团队,但《创造101》的海量工程依然让这个节目在制作中出过很多bug。
比如,第三期《创造101》上线后,部分画面声画不同步、一场演唱《宠爱》的声音和口型严重对不上,部分画面放弃了配字幕……
所以,网综从此并不是“低配版”综艺,它反而让专业生产的需求量变得更大,投入也将更大。
……
掌声和嘘声过后,你一定会问:谁才是这个节目最大的受益者?
我想说的,是每个练习生背后的经纪厂牌。
这个节目组建之初,就是给各大手握艺人资源的练习生厂牌提供一个出道机会。所以在第一期《创造101》里,大量的镜头就给到了不同练习生厂牌的logo,并且会有各种练习生感叹谁谁公司很强的话。
图据澎湃新闻
这其实就是对这些经纪公司的有效曝光,对打响知名度有很大作用。作为交换,他们需要接受旗下艺人在这个节目出道后,在不脱离原有厂牌的情况下进行一定时期的团队宣传。
图据镜像娱乐
各大娱乐经纪公司,早已是《创造101》的最大利益共同体:
1. 成功出道,让渡一定时间的经纪管理权(通常是2-3年)
2. 出道失败,获得一定数量粉丝,独立出道。
虽然是个舶来品,《创造101》已经找准了他们在中国娱乐节目的市场定位。虽然它有很多很多毛病,但它“网生现实”的影响力,让中国选秀重新“逆风翻盘”,举起了中国新时期综艺的大旗。
谈谈你追看一季节目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