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毒30吨的大毒枭刘招华有多狡猾(化学天才刘招华)
制毒30吨的大毒枭刘招华有多狡猾(化学天才刘招华)学习过程中,刘招华除学习后勤专业知识外,仍不忘学习感兴趣的化学课本,回忆那段时光,他说那是他最热爱生活的时候。规律的部队生活让刘招华感受到从未有过的使命感,凭借着吃苦耐劳的毅力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入伍两年后,他在部队领导的推荐下,进入福州武警指挥学校后勤专业进行学习,这次的学习机会,填补了他不能上大学的遗憾。离开学校,刘招华去往当地一家汽修厂做学徒,修车的闲暇时间,他一有空就会翻开课本,钻研书上的化学知识,未辍学的时候,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很好,数理化在班级里始终名列前茅,老师对他的离去感到非常惋惜,认为他继续读下去,一定能够考上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汽修厂老板见这个小学徒这么爱看书,于是建议他可以去当兵,在部队里同样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他听从老板的建议,决定报名参军,1983年11月,刘招华应征入伍,在福建福州边防支队当兵。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盲率很高,刘招华虽然高中没念完,但在同年的战友中,算得上
历时九年,警察终于抓到制毒31吨,累计犯罪金额达3100万的大毒枭,当警察询问他犯罪动机时,他说出一个令在场民警怎么也想不到的理由,这个理由是“爱国”。
勤勤恳恳的少年刘招华出生在1965年的福建省福安市赛岐镇,他在家里排行老四,下面还有一个小他一岁的弟弟。家里子女众多,父母除务农外,还做着卖豆腐的生意维持生计。
刘招华12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家里的重担落到母亲身上,孝顺的他每天放学回家,会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时也会推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地帮妈妈卖豆腐。
读高二时,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困难的家庭环境无法再供更多的孩子读书,为让弟弟能继续读书,刘招华主动选择辍学来减轻家庭负担。
离开学校,刘招华去往当地一家汽修厂做学徒,修车的闲暇时间,他一有空就会翻开课本,钻研书上的化学知识,未辍学的时候,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很好,数理化在班级里始终名列前茅,老师对他的离去感到非常惋惜,认为他继续读下去,一定能够考上一所全国重点大学。
汽修厂老板见这个小学徒这么爱看书,于是建议他可以去当兵,在部队里同样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他听从老板的建议,决定报名参军,1983年11月,刘招华应征入伍,在福建福州边防支队当兵。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盲率很高,刘招华虽然高中没念完,但在同年的战友中,算得上是粗通文墨的秀才,部队里的班长也格外信任这个长相憨厚、身材魁梧的年轻人。
规律的部队生活让刘招华感受到从未有过的使命感,凭借着吃苦耐劳的毅力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入伍两年后,他在部队领导的推荐下,进入福州武警指挥学校后勤专业进行学习,这次的学习机会,填补了他不能上大学的遗憾。
学习过程中,刘招华除学习后勤专业知识外,仍不忘学习感兴趣的化学课本,回忆那段时光,他说那是他最热爱生活的时候。
后勤专业结业后,刘招华被部队提升为干部,担任福州边防支队助理员的职位,那时的他刚满22岁,虽然官不大,但已经过上拿工资的生活。
由于吃喝住都是在部队里面,他将每月的几十元工资,全部寄回家里,那个时候,他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但好景不长,1988年1月,升任正排职干事后的刘招华,借着职位之便,侵吞公款145.15元的贪污行为被发现,为此受到支队行政记过处分和团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次贪污,为他的部队升迁画上句号,从部队退役后,刘招华被分配到福安市人民法院担任司法警察,由于做事严谨,办案效率高,担任法警没多久,便立下三等功的奖状,被法院评为“先进工作者”。
刘招华的法警职务一做就是5年,起初他十分热爱这份工作,觉得既有工资,又有权利,而且在法院工作特别有面子,在这期间,他也成家立业,有了老婆孩子。
随着孩子的降生,刘招华的生活压力变得大起来,他觉得当法警的工资太低,尽管能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开销,可生活还是捉襟见肘,不穷不富的生活让他始终幻想着发财的日子,迫于现实,他只能将这个想法埋在心里。
1991年时,刘招华已经做了两年法警,凭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勤恳的办事态度,他被法院领导调去招商局进行招商引资的工作,借着这份工作,他结识到一些大领导大人物,也和一些外商混得很熟,这些资源,为他后来办工厂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年,刘招华借着人脉在苏阳村承租了位于赛江边上的15亩土地,用来办一座塑料加工厂,望着昔日的好友同学一个个成为大老板,开豪车住楼房办工厂,他也想像他们一样,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切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改革开放的经商浪潮,席卷着每一颗蠢蠢欲动想要暴富的心,刘招华自认才华出众,胆识过人,却发现开办塑料厂,并没有实现所谓的发财梦,获得的经济收益没有他设想的那么高。
就在这时,曾经在招商引资饭桌上认识的郭锐荣找到他,询问他想不想发财,听完好友的介绍,他知道,发财的机会来了。
违法乱纪的毒枭1994年12月,刘招华辞去法警职务,正式成为一名自由创业者,好友郭锐荣的介绍,让他意识到一条“知识变现”的道路。
郭锐荣说他有甲基苯丙胺的原材料,问刘招华有没有兴趣加入一起赚大钱,刘招华一开始是拒绝的,精通化学知识的他知道甲基苯丙胺说的就是“冰毒”,从事法警工作的他也深知,在中国,制作及贩卖冰毒,一旦抓到,面临的会是死刑。
然而内心的躁动不安并没有制止他迈向罪恶深渊的行为,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刘招华最终还是加入到郭锐荣的团队,随着他一起加入的还有资金入股的陈炳锡。
1996年,他在福安市赛岐镇借着开塑料加工厂的名义,租下一间厂房,专门从事甲基苯丙胺的制作,通过查阅资料的自学模式,他在第一次生产中,成功制作出30千克的冰毒。
到这年年底,刘招华伙同郭锐荣、陈炳锡已经累计生产冰毒近一吨,涉案金额超过一百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工厂周围的居民察觉到这家塑料厂的不对劲,因为它们时常白天关门,晚上车进车出,于是向警察反映了这件事。
收到举报后,警察立即赶往现场,赛岐镇的冰毒加工厂就这么被警察发现,但这时的刘招华和同伙已经逃之夭夭,现场只留下还没来得及销毁的冰毒原材料。
刘招华老婆在得知这件事后伤心欲绝,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丈夫辞去法警工作后,会知法犯法地做起制造冰毒的违法工作,她一直以为丈夫开办的是一家塑料加工厂。
经过此事,备受打击的妻子想到自杀,不过被家人拦了下来,看破红尘的她将刚读幼儿园的儿子交给丈夫家里人,随后出家为尼,此时的刘招华已逃到三亚躲起来,逃亡的日子中,他娶了第二任妻子,这位妻子后来为他生下一个女儿。
妻离子散并没有唤醒刘招华的良知,脱离警察追捕后,他仍从事着制毒的犯罪行为,1998年5月间,刘招华、郭锐荣、陈炳锡再次聚到一起。
这个犯罪团伙为避免再次被抓,明确分工计划,刘招华作为唯一懂化学的人,负责提供制毒技术和产品检验,郭锐荣负责提供销售网络和毒品倾销的工作,陈炳锡负责提供制毒场所和平时安全的任务。
他们将毒品加工厂设在广东普宁市流沙镇赤水村的一家手提包加工厂内,计划一经制定,几人便开始进入制毒的工作,短短一个月,刘招华再次制出300千克毒品。
这批毒品被郭锐荣带到广州,黑市上,刘招华制作的毒品有着很好的口碑,远超当时的同类型产品,这也让他们的销售之路特别顺畅。
同年九月,毒品加工厂附近的鱼塘被污染,这一反常因素引起当地警方注意,当警察赶到现场时,刘招华一伙人早已逃之夭夭,他们将新的制毒工厂设在宁夏银川。
这个制毒团伙的移动性特别强,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犯罪方式,法警出身的刘招华,除了是这个团伙的技术顾问外,更是他们的军师,此时的他,显然成为一名罪恶昭昭的毒枭。
1999年11月,一辆从宁夏开往广州的货车被警方查获,经搜查,货车上竟藏有12吨毒品,负责销售的郭锐荣当场被抓获,不久便被执行枪决。
自知东窗事发的刘招华与陈炳锡等团伙成员,再次作鸟兽散,刘招华化名“李森青”,以商人身份出现在广西桂林,并在桂林市中心买下一套两层楼的别墅,此后五年间,这儿成为他长期居住的地方。
狡兔三窟的他,又在青岛租下一间门面伪装成店的老板,企图躲过警察的追捕,具有反侦察能力的他,曾在逃亡过程中有过很多次差点被抓捕的经历。
第一次时,警方通过线人举报得知他在广州的住所,提前设好埋伏,当时的刘招华刚吃完饭从外面回来,坐电梯时,碰见一群身穿警服的警察也要进来。
如果是心理素质差的罪犯,可能已经开始脚软,但刘招华不一样,他主动询问警察到几楼,在得到8楼的答案后,他肯定了警察就是来抓自己的猜测,因为他正好住在这座宾馆的803。
他帮警察按下8楼的按钮,自己按下7楼,处变不惊提前地走下电梯,接着走出宾馆。
警察既然已经知道自己的住所,肯定会在各个交通要道设下卡点,预判警方行动后,他买了一辆自行车,不紧不慢地骑到广州城区边界,然后搭乘出租车逃离广州。
第二次更是嚣张,他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法庭审判现场,只为旁听法官是如何审判自己的两个同伙,这一切在场的所有警察和被抓的手下都没有发现。
第三次是在棋牌室和人打麻将时,电视里正在播出他的通缉令,当时一位牌友觉得电视上的人很像他,牌友开玩笑说怎么电视上的通缉犯和他有点像,刘招华抬头一看也笑了,那不是像他,那就是他。
但他还是镇静自若地说,我也觉得有点像我,这人还挺值钱呢,竟然全国通缉,悬赏20万,说完这话的他,和一众牌友们笑作一团。
离开青岛后,刘招华自2000年开始,正式在桂林定居,他给人们的印象都是乐善好施的商人形象,在桂林生活期间,刘招华又娶了一位妻子,这个已经是他第三任老婆,后来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2004年时,刘招华回到福建福安老家祭祖,警察通过摸查确认他的行踪,这次他们安排数百名警力人员,但最终还是被他给逃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005年3月5日时,警方通过精心布局,终于在福建福安市的一所民房内将他抓获。
审讯过程中,刘招华对自己犯下的罪行拒不认罪,他认为自己的贩毒动机是爱国行为,而且他从来没害过人,应该从轻发落。面对这一回答,警方和他开启了理论上的周旋。
拘捕归案的狡辩历时九年,警察终于抓到制毒31吨,累计犯罪金额达3100万的大毒枭,当警察询问他犯罪动机时,他说出一个令在场民警怎么也想不到的理由,这个理由是“爱国”。
说到自己的犯罪动机,刘招华神采飞扬地说:“我的毒品不给中国人消费,只给国外人消费,人家曾经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我也应该可以用冰毒打开他们的大门”。
说完这话的刘招华,面带笑容地等待警察的夸奖,可他不知道的是,很多家庭因为毒品妻离子散,缉毒警察因此壮烈牺牲,他所说的给外国人消费,最终还是流入中国市场。
面对这一质疑,刘招华镇定自若地说这不能怪他,他从来没有强迫过别人吸毒,没有要求别人购买自己的产品,都是别人求着他卖的。
他还向警察炫耀说,逃亡期间,曾有墨西哥毒枭邀请他去墨西哥制毒,但被他拒绝了。原因是内心的家国情怀让他不愿为外国人卖命,即便政府已经通缉他,他还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祖国。
这种混淆是非概念的回答,让审讯他的警察啼笑皆非,但也不得不感叹,他的确是个天才,连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队长傅是杰也表示,如果他不走犯罪的道路,而是将自己的化学天赋用在正路上,他可以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人物。
审讯过程中,警方意外了解到,刘招华曾买中过一百万,他将这笔奖金全捐了出去,除这件好事外,他还因见义勇为帮警察抓小偷上过报纸。
他说自己是个好人,从来没害过人,那些吸毒的人是自作自受,他自己虽然制毒,却从来不吸毒,看过电影《门徒》的读者都知道,在那部电影中,饰演大毒枭的刘德华也是靠着这个心理安慰来制毒贩毒。
跳出事物的本身看,刘招华所谓的“爱国”说辞,其内在逻辑一点都经不起推敲。
首先,他将自己制毒与100年前的鸦片战争相提并论,是一种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将过去的事情和现在相提并论,只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
其次,他所说的将毒品卖到国外,其实是通过广州渠道运到中国台湾,实际上还是在中国销售,更何况大量的毒品最终还是流回到内地。
试问这种残害海峡同胞的贩毒行为,能算得上是爱国吗?这难道不是阿Q精神中所谓的“欺负不了洋人,还欺负不了你”?
最后,他所说的制毒不算害人,也是一种归纳谬误,如果他这个想法成立,那鸦片战争中,英国用鸦片腐蚀中国人也不算错误,因为那是生意买卖,买鸦片的也都是一些心甘情愿的人。
这种归纳谬误让他在收集一些片面的事例后,总结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行为正义”的结论,然后武断地认定自己的想法是毋庸置疑的,接着在这种偏执之中越走越远。
美剧《绝命毒师》中,大毒枭老白一直认为自己的贩毒理由是想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当他制毒的事情败露,被通缉后,所有的家产都被警方查收,老婆与孩子也不得不住进廉租房内,他在临死前找到妻子,想要忏悔。
但妻子声泪俱下地哭诉打断了他,说别拿那些借口当做贩毒的理由,沉默一会后的老白对妻子说道:“你说得对,我只是拿你们当借口,我制毒是因为我自己,我能在这上面找到成就感,这让我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或许刘招华和《绝命毒师》里的老白一样,通过制毒寻找成就感,拿着“爱国”当做违法乱纪理由的他,强词夺理地认为自己无罪。
2009年9月15日上午10点左右,经广州最高法院核准,毒枭刘招华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人们到最后才发现,他所说的爱国,只是他贩毒行为的一块遮羞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