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才能培养出爱(构建爱的时间结构)
幸福的家庭才能培养出爱(构建爱的时间结构)徐老师从对爱诠释的 5 个要素出发,讲述了人与人之间安抚的 3 种关系,分析了每一个人体内都会存在的 5 种人格状态,在更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老师告诉大家 6 种相处方式,与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9月27日,在香港IBN集团国际展示中心,三智书院邀请资深心理学导师徐丽丽为大家呈现了家庭关系心理学的精彩课程。中国大陆首位CTA(沟通分析师)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约讲师
爱的时间结构
徐丽丽
中国沟通分析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中国大陆首位CTA(沟通分析师)
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约讲师
9月27日,在香港IBN集团国际展示中心,三智书院邀请资深心理学导师徐丽丽为大家呈现了家庭关系心理学的精彩课程。
徐老师从对爱诠释的 5 个要素出发,讲述了人与人之间安抚的 3 种关系,分析了每一个人体内都会存在的 5 种人格状态,在更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老师告诉大家 6 种相处方式,与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爱的前提与要素
课程一开始,老师让大家交流“爱是什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指出,爱的前提是沟通,要能够倾听,关注别人,能够察觉到此时此地的感受,并进行交流。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具备自主性。
一个人的自主性,包含了三个部分——觉察、自发、亲密。
觉察是能够感受不熟悉的当下环境。自发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外界的事物做了充分思考后的自在反应。判定亲密是看一个人能不能在一个自然的环境里表达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就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一个相对健康的人对自己的主观反应有所了解。了解自己就会自知,接纳自己就会自信,承认他人与自己的差异被称为允许,自知、自信、允许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所以在与不同的人相处时,我们应该从 5 个维度去看对一个人的爱。尊重对方,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允许对方的行为,不提前设置限度,允许对方按照和自己期待不一样的方向发展;信任对方,相信对方的能力;不设防,注重当下,不要假想未来;要学会感恩。
三种安抚方式
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会存在“安抚”。安抚就是对对方的行为或者语言做出反应,包括身体反应和心理反应。所以,安抚分为正面安抚、负面安抚和零安抚。正面安抚就是给予对方积极的肯定的信号,而负面安抚则相反,最让人不能接受的就是零安抚,毫无回应被忽视。
我们总是很少被教育要学会安抚,所以,要打破这些安抚的限制,包括:在别人需要安抚时给予回应;在别人给自己安抚时大方积极接受;在有需要时可以寻求安抚;也可以对有条件的安抚说不;在自己需要安抚时给自己安抚。
五种自我状态
0-18岁孩子的成长阶段分为 7 个时期,分别是:
0-6个月的存在期,通过接触寻求信任与安全感;
6-18个月是操作期,学习语言、动作等;
18个月-3岁是思考期,会有自己的想法,被允许分离;
3-6岁是认同期,明白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意义;
6-12岁是成熟期,通过各种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形成为自己的观点;
13-18岁是再生期,整合完成自己的个人哲学观;
18岁以后会进入再循环期,会因为外部事物刺激而进入前 6 种时期的某一时期。
通过这几个成长时期的心理发展,我们最终会呈现出 5 种自我状态:控制型的父母自我状态、养育型的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自由型的儿童自我状态、适应型的儿童自我状态。
这五种状态不分高低,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体内。每一种状态也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通常能量最高的那部分会先启动,这就是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反应为什么不同。而健康的人就是能在恰当的时间、地点,调节自我状态的人。
六种时间结构
在认识自己,了解了衡量爱的 5 个维度,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关系之后,在相处中该如何做,才能达到良好有效的沟通?
时间结构就是人与人相处时运用时间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用 6 种方式来支配时间:退缩、仪式、闲谈、活动、心理游戏、亲密。
退缩是身体或者心理从环境中抽离出来,退出人群,进入自我世界。仪式指的是单纯而固定的互补沟通,双方都得到基本的正面安抚。闲谈是人们在一起谈一些无害的话题打发时间,与交谈双方关系都不是很大。活动是在固定时间里对真实世界的支配方式,就是两个人共同去做一件事情。游戏指的是心理游戏,是两个人相处时的一连串的隐匿的交流和沟通,心理游戏是重复的。亲密是比其他几种方式更深一个层次的交往,是双方自我设立的,彼此约定和承诺的事情发生。
徐老师告诉同学们,与人沟通交往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合适的相处方式,就可以收获愉快的时光。
整个课堂,徐老师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跟同学们互动,通过事例、现场测试形象生动地讲解了家庭关系中的心理学,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一片好评。
精彩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