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之子流落江苏13年(刘少奇之子流落江苏13年)
刘少奇之子流落江苏13年(刘少奇之子流落江苏13年)刘允若是刘少奇与前妻何宝珍所生的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在战争年代很小的时候就被送给了老乡去抚养,流落在江苏许多年,直到1946年才被组织送回到刘少奇身边。经过刘少奇的一番苦心教育后,刘允若终于回心转意,继续踏实的在本校本专业学习下去,回国之后成为了新中国的一名导弹研究人员,为祖国的国防科技建设贡献力量。刘少奇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刘允若原本以为只要父亲的一句话,就能够很顺利地解决这件小事。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刘少奇倒是给他回信了,但信中的内容却不是支持他换系,反而是将他狠狠教训了一顿。刘少奇在信中说道:你并不是因为不喜欢这个专业,也不是因为课业太重不适应而想要放弃,只是因为无法与同学们友好相处就想换一个环境。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做法,也是一种懦夫行为,我不会支持你这样做。你好好想一想,就算真的给你换了系或者学校,你又会有新的同学,难道你就能跟他们相处得好吗?
1954年,刘少奇二十四岁的儿子刘允若被派往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
留学期间,刘允若因为初来乍到,对环境不是特别熟悉,与同学们相处不是特别和睦,就希望能够换一个系,或者干脆就换一个学校。为此,他向留学生党组织提出了这个请求。
这本来并不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在那时候能够出国留学的都是新中国的精英和祖国未来的希望,按照一定的照顾原则,能够帮助的也是会尽量去协调帮助。
不过,党组织还是先给他做了思想工作,希望他能够坚定信念,继续学习下去,以免中途转换方向后影响学习,这样对学业也有帮忙。但刘允若却坚持要换,为此他还接连给父亲刘少奇写了几封信,希望父亲能够理解并帮助他。
刘少奇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刘允若原本以为只要父亲的一句话,就能够很顺利地解决这件小事。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刘少奇倒是给他回信了,但信中的内容却不是支持他换系,反而是将他狠狠教训了一顿。
刘少奇在信中说道:你并不是因为不喜欢这个专业,也不是因为课业太重不适应而想要放弃,只是因为无法与同学们友好相处就想换一个环境。
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做法,也是一种懦夫行为,我不会支持你这样做。你好好想一想,就算真的给你换了系或者学校,你又会有新的同学,难道你就能跟他们相处得好吗?
经过刘少奇的一番苦心教育后,刘允若终于回心转意,继续踏实的在本校本专业学习下去,回国之后成为了新中国的一名导弹研究人员,为祖国的国防科技建设贡献力量。
刘允若是刘少奇与前妻何宝珍所生的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在战争年代很小的时候就被送给了老乡去抚养,流落在江苏许多年,直到1946年才被组织送回到刘少奇身边。
当然回到父亲身边后的刘允若,也始终没有忘记养父......
一、了不起的生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大革命风雨飘摇之际。
许多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都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残忍杀害。当时有一些女共产党员还被关在南京的老虎桥监狱,其中就包括帅孟奇、肖明、夏之栩等。
1933年夏天,这所监狱的3号女监又被关进来一个“女犯”。
——这个女人年约三十岁,斯斯文文,个子不高,穿着一件咖啡色的旗袍。虽然已被投进监狱,但她的眼神依旧十分明亮,异常坚定。
看到此人进来后,夏之栩为之一愣,正当准备问她是为什么被抓的时候,这个女子却抢先说道:“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你了,你还记得吗?我是王芬芳啊。”
“当然记得啊,这不是王老师吗?我怎么会忘记了你呢!”夏之栩顿时就明白了,这个女人不愿意透漏了身份,启用了一个化名。
夏之栩自然是认识这个女人的,她真正的名字是何宝珍,而她还有另外一层更为神秘的身份,她的丈夫还是党的高级干部刘少奇。
如果敌人要是识破了她的这层身份,等待她的可能就是灭顶之灾——何宝珍也称何葆贞,由于父亲是秀才出身,她从小便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被送到女子学校读书。
那时候的女子能够读书并不容易,何宝珍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学业上表现很优秀,后来考取了衡阳的师范学校,立志当一名教师。
五四运动爆发后,何宝珍走上了革命道路,之后经人介绍,她来到了毛主席和杨开慧身边,毛主席一家对她非常照顾,还送她去读了湖南的自修大学。
1923年,刘少奇从安源前往长沙,向毛主席汇报工作,两人也就此相识,并在毛主席夫妇的撮合下结为夫妻。
婚礼就在安源工人俱乐部举行的,仪式十分简单,婚房就在俱乐部楼上的的一个小房间,房间没有特别的布置,除了床和桌子,以及略显喜气的一盆鲜花和挂在墙 上的一张大胖小子的画外,别无他物,十分简朴。
两人的感情也非常好,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刘允斌于1924年出生,但因为革命的需要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就被送回了湖南老家。
之后的刘少奇与何宝珍为了革命辗转多地,跑遍了上海、青岛长沙、广州汉口等地,根本顾不上回家照看孩子。
骨肉分离令何宝珍常常泪流满面,每当这时候,刘少奇都会安慰她:“宝珍,不要哭了,我们要更加努力地为革命奉献,你想想,只有革命胜利了,我们的孩子,全中国人民的孩子才会过上好日子啊!”
1927年,二人再次有了爱情的结晶,生了一个小女儿刘爱琴。但是与哥哥一样,这个小孩儿也无法留在父母身边,被送给了他人寄养。
1930年春,何宝珍跟随刘少奇来到了上海,他们在这里有了第三个孩子刘允若,小名毛毛。比起哥哥和姐姐,刘允若在母亲何宝珍的身边时间最长,但最终也没有逃过很小就被迫离开父母的命运。
由于革命的需要,刘少奇不久之后离开上海前往了苏区,何宝珍这次并没有跟随丈夫一起,而是留在了上海从事地下工作。
当时的上海已经处于白色恐怖异常浓厚的氛围中,何宝珍当时的真实身份是全国互济总会领导兼营救部部长。
在敌人的嚣张气焰下,这个工作显然十分危险,但为了革命,何宝珍仍旧经常不顾个人安危,去营救同志。为方便开展工作,她还化名为王芬芳,对外以教师的身份做掩饰。
不幸的是,何宝珍最终还是在1933年3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
当一群特务荷枪实弹地冲到何宝珍的住处对其进行抓捕时,她也只来得及将尚年幼的刘允若塞到邻居一位大妈的手中,让他帮忙暂时照顾,说过几天会有人来将他领走,这时候的刘允若才刚刚三岁。
二、养父朱文玉何宝珍在监狱的时候十分机警,与敌人斗智斗勇,一直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虽然是这样,但仍然被判了十五年有期徒刑。
只是由于叛徒的出卖,何宝珍的真实身份后来还是被敌人识破。
在其人生最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何宝珍始终坚贞不屈,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仍然是只有一个态度:“要口供没有,要命,只有一条”。
1934年冬,无计可施的敌人在南京雨花台残忍地杀害了何宝珍,这个女革命者在牺牲的时候年仅三十二岁。刘少奇得知这一噩耗后,不由得泪流满面,称赞她:英勇坚决,是杰出的女共产党员。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路过南京时,还专门到雨花台烈士陵园凭吊长眠于此的英烈们,回首往昔,看着灿烂的五星红旗和生长在新中国娇艳的鲜花与苍松翠柏,刘少奇心中激荡澎湃。
当时还不由得感慨道:“我们的胜利来之不易,有许多的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枪口和酷刑从不屈服,在这里英勇献身,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何宝珍就是其中之一!”
言归正传,在何宝珍牺牲后,刘允若此时还尚小,虽然被邻居一位老妈妈抚养,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经过一段时间的动荡后,刘允若被朱文玉接到了家中,算是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朱文玉家在扬州江都,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结婚多年都没有自己的孩子,但非常喜欢小孩儿,就在前几年还领养过一个小女孩。
刘允若被送来后,朱文玉和妻子都非常高兴, 他们本就想要一个儿子,也有最朴素的养儿防老的概念,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小孩的身份十分特殊,不知道他是共产党领袖的孩子。
朱文玉将刘允若带回了老家,还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即朱鸿兴。
刚送到朱家的刘允若其实十分瘦弱,由于缺少营养,又常常连饭都吃不好,不仅像个皮包骨,连话都不会说,还生了一身的疮。
看到年幼的刘允若如此模样,朱文玉和妻子心疼得直掉眼泪,他们紧紧地抱着孩子,想尽力给他更多的关爱。
为了给刘允若看病,朱文玉跑遍了城里乡下,到处去寻访名医,为他问诊拿药,督促他按时吃药,经过一年左右的精心照料,刘允若身上的疮都痊愈了。
虽然朱文玉并不是特别的富裕,但他们一家还是给了刘允若全部的爱,让刘允若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又温暖的童年,让他吃得饱、穿得暖,不会挨冻受饿,这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很不错了。
等到刘允若会开口说话了,朱文玉夫妇更是激动,决心要好好地培养这个孩子。
那时候要养活两个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养家,朱文玉和妻子除了租种了地主的三亩地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外,两人在农闲的时候还出去做工,以赚钱补贴家用。
朱文玉主要是打短工,他的妻子则给人洗衣、结网、织麻。加上朱文玉之前领养的那个小女孩儿,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虽然不富裕,但很温馨。
等到两姐弟稍微长大了点后,朱文玉还咬紧牙关,凑钱给他们去私塾读书。在他的心里,没有重男轻女一说,无论是女儿朱鸿楼还是儿子朱鸿兴(刘允若),他都一视同仁,同样的呵护、关爱。
朱文玉对两个孩子非常的用心,就是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去对待的,他们都是把最好的留给两个孩子,比如给姐弟两吃白面自己却只吃黑面和黄面,家里的鸡生的蛋也舍不得拿去卖,都是用来给孩子们加餐和补充营养。
在那样动荡和物质匮乏的年代,刘允若能够得到这样的善待,可以说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更不用说他和姐姐还能去读书上学,这在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旧社会就已经是很奢华的待遇了,何况朱文玉又不是有钱的大户人家。
朱家的姐姐比朱文玉要大四岁,她对养父再领养的这个孩子同样十分疼爱,不仅常常帮他背书包,也会在弟弟不会背书的时候耐心的去教。
在生活上,姐姐朱鸿楼都是把轻的活留给弟弟,自己去做重活、累活。姐弟两人的关系很融洽,等到姐姐十八岁嫁人后,刘允若有空的时候还常常过去给姐姐帮忙。
十几岁时,刘允若不忍看到养父朱文玉整日的辛苦操劳,认为自己也算是一个小男子汉了,就想出去做工,给家里减轻负担。
朱文玉很尊重孩子的意愿,也很开心刘允若能够主动这样去想,就将他送到了上海自己的堂妹家, 给刘允若找了一个皮鞋匠让他跟着学习制作皮鞋。
朱文玉的堂妹生活也不富裕,还有一大家子的人要养活,尽管生活已经十分艰难了,但还是很照顾哥哥家的这个儿子。当然,刘允若也很懂事,不仅主动分担家务、努力学习技术,还在业余的时候通过卖报纸来补贴家用。
在那样的年月里,刘允若虽然离开了自己亲生父母身边,但他也得到了全部的爱,身边的所有人都很关心呵护他,也保护着他的成长。
逐渐长大的刘允若也成了一个人人都喜欢的懂事孩子,勤奋、努力、上进,还懂得心疼人,知道为父母长辈分担重任。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当革命形势好转之后,刘少奇非常思念自己为革命献身的妻子,对那三个流落在外的孩子也是非常挂念,想要将他们带回到自己身边。
三、回到刘少奇身边1946年,党中央十分关心刘少奇流落在外孩子的下落,周总理还亲自过问此事,要求帮助少奇同志找到自己的孩子。
有一天,从事地下工作的朱晓云被调到江浙沪一带工作,她到南京向邓颖超汇报工作的时候提起一件事,说她在上海的亲戚家见到了童年时的伙伴,这个人的母亲还是烈士李某。
听到朱晓云的汇报后,邓颖超非常振奋,她知道这个李某就是何宝珍。
很快,朱文玉和刘允若就被接到了南京梅园,此时的刘允若已经十六岁了,长成了一个帅气的小伙子,眉宇之间也酷似刘少奇。
而听说自己抚养了十几年的儿子,竟然是共产党高官刘少奇的亲生儿子后,朱文玉非常的惊讶,也非常的难以置信。
一方面,他为这个孩子有如此伟大的父亲而感到骄傲,也为自己多年的精心照顾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朱文玉毕竟是将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去抚养的,对他的感情很深,一时很难接受被人将他从自己的身边分离开来。
不过,经过组织上一位同志的劝说,朱文玉也想通了许多事情,认为孩子只有回到他的亲生父亲身边,才能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以后成为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
组织上还安慰朱文玉说:“至少这三年内要让孩子安心地去上学读书,三年后你们还可以再见面嘛,也可以互相写信。”
当时周总理还给了朱文玉一大笔的生活费,也算是对他多年抚养刘少奇孩子的一个补偿。虽然这些钱并不能完全代表什么,但也表明了我党的一片心意,和对朱文玉的感恩之情。
就这样,自1933年到1946年,经过13载光阴,刘允若回到了自己真正的家。
值得一提的是,刘允若的哥哥刘允斌在1938年的时候回到了父亲的身边,他的姐姐同样也是在这一年的四月被周总理在武汉找到,并被送到了延安刘少奇处。
两兄弟先后回到刘少奇身边后,他们的父亲还说道:“当年将他们送出去实属无奈,革命工作常常身不由己,今天在这里,明天又去了那里,很难有一个定数,而且革命工作很危险,带着孩子很不方便,只好将他们暂时送给他人抚养。”
回到自己亲生父亲身边后,朱鸿兴的名字被改为了刘允若,虽然改换了姓名,但刘允若始终没有忘记朱文玉一家,没有忘记他的养父母和像亲姐姐一般的朱鸿楼,没有忘记那段温馨的岁月。
1948年,在解放战争隆隆的炮火中,朱文玉给养父写去一封信,说他的亲哥哥、亲姐姐曾经都被送给别人抚养,现在都找回来了,请他放心。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刘少奇想到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和子女都回到身边后的幸运,还专门亲自给朱文玉写去了一封信,表达了对他多年抚养刘允若的感激之情。
刘允若回到延安后,就继续在延安读了中学,后来又跟随父亲一起搬到了北京,之后又从北京的高中毕业,并被选到苏联去留学。
在繁忙的学习生涯中,刘允若也很难抽出时间去看望养父母。1953年,得知养母病逝后,刘允若十分悲痛,但此时的他正在苏联学习,想要回国送养母一出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最后,刘允若给养父朱文玉写了一封信,里面的内容是:父亲大人,国家在建设,亲父拿的薪水制,与父商量拿出60万元作为母亲的丧葬费。之后他便随信一同寄去了旧币六十万元。
其实他在信中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也很清楚:养母病逝了,亲生父亲出安葬费。过了这么久,刘允诺依旧能保持初心,不得不说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