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散文(八十年代的相亲)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散文(八十年代的相亲)三十年前的相亲,就像一首古老的童谣,一路风雨陪伴着,像一杯陈酿的老酒,当我们疲惫的时候,细细品味甘醇可口,终生难忘。 最后约定明天去城里买衣裳,再买一辆长征牌自行车,第二天,他们两人和媒人一起来到城里,天傍黑,他回到家里,给爹娘汇报开支,在城里吃饭5元,买四身衣裳120元,买辆自行车80元,共花掉200多块钱。 几个媒人先后给他提亲,他天天跟着媒人跑,今天看看这个女孩,明天又见见那个女孩,其间,一个媒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家在邻村的女孩子。堂弟在外边混了一年,接触了不少人,算是见过世面的人,说话也没有那么土气,一大群小伙子去赶会,不少女孩加他都想多看他两眼,让其他几个男孩子嫉妒的要死,不愿给他一块再出去玩。那天,堂弟去和女孩见面,他想跟城里人一样,臭美臭美,想烫烫发型,可当时农村理发店没有吹风定型的,只能剪剪推推头而已。他就在家里找来一个剜菜的小铲子,在锅灶里烧红,让同龄伙伴帮忙,在他头发上垫了
八十年代的相 亲
文/张建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烙印,一段经历就有一段难忘的记忆。堂弟是六零后的人,在我的印象中,让我最为难忘的是,八十年代末期,年轻人找对象的情节令今天的年轻人啼笑皆非。
八十年代末期,堂弟刚刚二十岁,按照当时农村的习惯,正是谈婚论嫁的黄金时间。堂弟高中毕业后,因几分之差名落孙山,他家里贫穷,又没有劳力挣工分,父母不同意他复读,劝他出去打工挣钱,盖房子娶媳妇,堂弟听了伯父伯母的话,跟着一个亲戚到淮北搞建筑去了,由于他的亲戚是个包工头,到工地后,他就直接在工地上当起了二把刀,活轻劳动量小不说,工钱还比小工一天多八毛,干了一年,堂弟攒了一千多块钱,把三间结婚的房子给盖好了,进入腊月,北方的天气滴水成冰,寒气袭人,所有建筑活都停下了,等着过了年出了正月,天气变暖以后接着盖。堂弟从淮北工地回家过年。他从县城里下车后,没有直接买回家的票,掂着个盛着破被子的塑料袋子,直朝百货大楼跑,先去买一身新衣裳,买一双黑皮鞋,再到澡堂里洗个澡,换上新衣裳,然后把脏衣服装在塑料袋子里, 在车上趁人不注意,把塑料袋子撂到北大河里。一番打扮后在回家,谁也不知道他出外当啥工人去了,家里人看他穿的衣帽堂堂,干干净净,皮鞋擦得能照出人影来,邻居问他在哪当工人发财来,堂弟自豪的笑着说,在城市里混来!话音没落,就惹得一大片人围观赔笑!
几个媒人先后给他提亲,他天天跟着媒人跑,今天看看这个女孩,明天又见见那个女孩,其间,一个媒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家在邻村的女孩子。堂弟在外边混了一年,接触了不少人,算是见过世面的人,说话也没有那么土气,一大群小伙子去赶会,不少女孩加他都想多看他两眼,让其他几个男孩子嫉妒的要死,不愿给他一块再出去玩。那天,堂弟去和女孩见面,他想跟城里人一样,臭美臭美,想烫烫发型,可当时农村理发店没有吹风定型的,只能剪剪推推头而已。他就在家里找来一个剜菜的小铲子,在锅灶里烧红,让同龄伙伴帮忙,在他头发上垫了一个湿毛巾,一边用梳子梳理着,一边用烧热的锅铲子在他头发上来回熨烫,待铲子凉了再在锅底下烧,烫的时候,头上“哧哧”的响,堂弟心里像揣着个兔子“噗噗噔噔”的跳,屏住呼吸,一句话也不敢说,生怕一不留神烙在肉上,当烫头两边鬓角的时候,他吓得歪着身子,微闭着双眼,用脚跟狠狠蹬着地面,两只鼻孔用气憋得能塞进俩个手指头,但还是装出全力配合同伴给他定发型的样子,忙乎了半天,才算整好发型,对着镜子看,咋看咋顺眼,咋看咋不像个农村人,他心里像吃了糖果一样,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高兴的在床上“嗖嗖”翻几个大跟头,笑了还想笑。
发型差不多了,他穿着从城里买回来的新衣裳和黑皮鞋,女方家里人看堂弟很满意,当场把这门婚事定下来了,女方家里人说什么都不让他和媒人走,非留住下吃了饭不可。吃过饭,按照农村说媒的规矩,他要和女孩单独说话,女孩一家人借故出去,媒人也很知趣,也相继溜走。屋里只剩下堂弟俩人,那时候农村很封建,男女两个人在一起见面说话,都很害羞,谁也不敢抬头看谁一眼,说了一次话,下一次见了还认不清,这是常有的事。、
那时候农村都还没用上电,他们两个在黑暗的土屋里,一问一答都很简洁,就像答记者问似的。女孩按照爹娘交给她的问题问他:家里啥成份?堂弟也按着大人预先交给他的回答,一字一句的答着,生怕回答错了招来麻烦。女方又接着问,家里每人能合多少地?今年多大了属啥的等等,有的聪明女孩为了考验男方智力如何,故意问男方,你今年属啥的,明年属啥?稍不留意就说错,被女方当傻瓜,这桩婚姻就黄了。堂弟一问一答,回答的很顺当,这门婚事很快就定下了。
最后约定明天去城里买衣裳,再买一辆长征牌自行车,第二天,他们两人和媒人一起来到城里,天傍黑,他回到家里,给爹娘汇报开支,在城里吃饭5元,买四身衣裳120元,买辆自行车80元,共花掉200多块钱。
三十年前的相亲,就像一首古老的童谣,一路风雨陪伴着,像一杯陈酿的老酒,当我们疲惫的时候,细细品味甘醇可口,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