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网瘾少女戒网了(15年瘾君子的新生)

网瘾少女戒网了(15年瘾君子的新生)最终,还是至亲至爱感化了陈长添。父亲临终前的一句“不要再吸了”,让陈长添深深自责;相濡以沫的妻子离他而去,家庭破碎,让他重新思考人生。于是,他45岁时主动走进了戒毒所,决定彻底与毒品诀别;不久,重情的妻子胡影娴也主动进入戒毒所与他同吃同住,鼓励他戒毒。历经艰辛,这对平凡的夫妻创造了一个奇迹,胡影娴成为首个陪护戒毒人员康复并共同生活的成功实例。这八个字对于今年50岁的陈长添而言,意义独特。上世纪90年代初,年轻的陈长添攒下了数十万元家财,生活十分风光。然而,命运的转折也来得十分突然,他染上了毒瘾。此后的15年,陈长添一直与毒瘾抗争,三次戒毒后又复吸。人生跌入谷底,毒品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梦魇。妻子陪护戒毒助其重回社会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陈绪厚 通讯员罗利鹏、罗佳兴、周鹏昨日天气转凉,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的陈长添仅穿短袖、拖鞋,在船上忙碌着。他希望在岸边再盖一间铁皮房子。船上陈长添亲手写的几个大字十

网瘾少女戒网了(15年瘾君子的新生)(1)

陈长添在小船住所写上给自己的话。

网瘾少女戒网了(15年瘾君子的新生)(2)

陈长添讲述当年吸毒经历。

民营老板吸毒败光万贯家财

三戒毒三复吸曾致妻离子散

妻子陪护戒毒助其重回社会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陈绪厚 通讯员罗利鹏、罗佳兴、周鹏

昨日天气转凉,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的陈长添仅穿短袖、拖鞋,在船上忙碌着。他希望在岸边再盖一间铁皮房子。船上陈长添亲手写的几个大字十分显眼:“乘风破浪,人生何求”。

这八个字对于今年50岁的陈长添而言,意义独特。上世纪90年代初,年轻的陈长添攒下了数十万元家财,生活十分风光。然而,命运的转折也来得十分突然,他染上了毒瘾。此后的15年,陈长添一直与毒瘾抗争,三次戒毒后又复吸。人生跌入谷底,毒品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梦魇。

最终,还是至亲至爱感化了陈长添。父亲临终前的一句“不要再吸了”,让陈长添深深自责;相濡以沫的妻子离他而去,家庭破碎,让他重新思考人生。于是,他45岁时主动走进了戒毒所,决定彻底与毒品诀别;不久,重情的妻子胡影娴也主动进入戒毒所与他同吃同住,鼓励他戒毒。历经艰辛,这对平凡的夫妻创造了一个奇迹,胡影娴成为首个陪护戒毒人员康复并共同生活的成功实例。

沉沦:“我不知道毒品这么厉害”

1988年,陈长添和胡影娴这对新婚夫妻选择创业,以裁缝西装为生。由于陈长添手艺好,他们店铺的生意很火爆,月入超3000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1992年,这对夫妻改行从事餐饮行业,生意依旧很好,陈长添很快买了人生第一辆小汽车。

陈长添觉得,那是他人生中最风光的时刻:拥有十多万元存款和一大堆朋友,有房有车,应酬娱乐活动数不胜数。然而,就在人生的顶峰,他染上了毒瘾,“朋友给我试,我不知道毒品那么厉害”。

在朋友的诱导下,陈长添沉沦了,他的毒瘾越来越严重,每天需要吸食五六百元的毒品,否则就流鼻涕、发冷发热,脑子一片空白,如同一个临终的病人。

吸毒让陈长添慢慢丧失了理智,为了寻找毒资,他把家中财物贱卖,挪用女儿结婚所用的装修款。仅几年时间,陈长添就败光了数十万元家财,更“败掉”了家人对他的爱。转眼之间,陈长添从风光无限的老板变成处处惹人厌的瘾君子。

抗争:三次戒毒三次复吸

陈长添想过戒毒,也努力过,但每次都以“最后吸一次”而宣告失败。1996年,陈长添的姐姐帮他戒毒;1999年,陈长添进入顺德戒毒所强制戒毒3个月;2000年、2005年又两次进入佛山三水劳教所,共戒毒四年半,“三次戒毒效果都不错,但后面忍不住都复吸了”。

吸毒、戒毒、复吸……陈长添的人生陷入了“绝望的循环”。然而,在2008年2月18日,陈长添主动申请走进了广东省三水戒毒康复管理所,他下定决心“这一次一定要戒掉”。

这次让陈长添醒悟的是亲情:父亲临终前迟迟不肯闭眼,直到听到哥哥喊了一句“阿添不再吃白粉了”,父亲才闭眼了,陈长添很自责,因为前一晚他还吸了毒。

2007年,妻子胡影娴绝望了,选择与陈长添离婚,这给了陈长添“致命一击”,陈长添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最终,他选择了进入戒毒所,他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救赎:5年戒掉毒瘾回家

在戒毒所里,人生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陈长添反而平静了下来,他积极参加各项康复训练,做过弹力夹加工、搬运工和QC验收人员,后来又自荐去食堂工作。由于表现突出,陈长添曾被戒毒所评为五星员工。

胡影娴发现了陈长添身上的变化,她觉得应该“给他最后一次机会”。2010年11月,她主动申请进入戒毒所,与陈长添同吃同住,鼓励他戒毒。在戒毒所里,陈长添做康复训练,胡影娴在食堂工作,两人同住“夫妻房”,最后这对历经艰辛的情人复婚了,感情也变得更加融洽。经过三年的努力,2013年年底,陈长添走出了戒毒所,和妻子回到了顺德老家,过上了平凡夫妻的生活。

这是一段艰辛的戒毒历程,这对夫妻创造了一个奇迹,胡影娴成为首个陪护戒毒人员康复并共同生活的成功实例。“戒毒之所以能成功,戒毒所功不可没,但妻子也起到关键作用。”陈长添表示,他的人生能重新开始,离不开妻子的付出。

新生:河边用船造“新家”

回到老家后,陈长添发现家中仅剩一间几十平方米的老平房,破旧不堪,与邻居漂亮的自建房形成了鲜明对比。陈长添感慨不已:“如果不是吸毒,我早已是千万富翁,早已住上别墅了。”但他没有绝望,虽年近五旬,他总觉得人生可以重新开始。他开始努力工作,最大的心愿是“搞好自己的家”。

今年2月,陈长添花费3万~4万元在河边改造了一座小船,这成了他的“新家”,船上有沙发有铁架床,还可以看到不错的风景。如果起风,船会晃动起来,但在陈长添看来,这是一处安静而美好的住所,卧室的门前还挂着他过去在戒毒所生活时所拍摄的照片,多是些露出笑脸的美好瞬间。而他所谓的卧室,其实只有一张双层铁架床,除此之外没有一件家具。

忙碌时,看到对岸的街坊,陈长添还会隔空喊上几句,闲话家常。回忆过去,陈长添早已坦然,称自己不会吸毒了,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能帮助一些人。

如今陈长添成为顺德戒毒康复宣传大使,配合警方一次次讲述自己的经历;同时,他也是一名热衷公益的志愿者,迄今已累计公益服务超过300个小时,今年3月还当选了顺德区三星义工。

心声:

证明自己活回来了

自2013年年底从戒毒所出来后,家人没有给陈长添任何费用,他得自力更生,养活自己。靠做小生意、打散工,陈长添慢慢有了积蓄,但却很节省,不像年轻时那样挥霍。

今年,他两次大手笔花钱让很多人惊讶。除了改造旧船,陈长添今年一口气花掉数万元买下了“四辆车”,分别是货车、摩托车、三轮车和电动车。目前,他利用这些车,从事一些简单运输工作,以此挣一些外快。

“这些钱都是他走出戒毒所后自己赚的。”胡影娴透露,平时他打散工,收入虽不多,但省吃俭用,一年下来也攒了数万元。除了偶尔见见老友、吃个夜宵,陈长添没有其他娱乐,生活得很简单。陈长添说,他对现在的生活比较满意,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平平淡淡就好。

事实上,陈长添骨子里并不甘于平淡。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盖一间漂亮的房子。之所以一把年纪还这样“折腾”,是为了向所有人证明,自己不吸毒活回来了;证明自己活得还不错,什么都有了。“他吸毒以前很开朗,喜欢出外玩;现在更多待在家里,就想着怎么把这个家收拾好。”胡影娴表示,她更希望老伴多出去走走,希望他的生活更丰富充实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