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要学会尊重身边的)
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要学会尊重身边的)姜皓文剧照姜皓文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提名,这一点,个人还是十分认可的。但是没有得奖,我认为也算在意料之中。虽说,姜皓文能在《翠丝》中如此表演,确实牺牲特别大,风险也十分大,但我还是感觉到了一点“表演”气息,这可能由于他的表演方式如此。惠英红剧照 袁富华的表演也很自然,表现出了弱者的“弱”,与自己内心的坎坷和少许的欢乐。他化妆为女的时候,我竟然觉得他有点像成龙大哥的师妹“元秋”,也就是“包租婆”。袁富华剧照
我们身边的“佟大雄”们。匆忙之中看了《翠丝》,我称之“佟大雄”为“第三性态的人”。曾经一度,我不论在情感上、心理上、生理上都无法理解这种性态之人,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虽然依旧在生理上无法接受“佟大雄”,可是在情感上、心理上慢慢地能理解了。毕竟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这类异于我们平常人的认知的第三性别。
《翠丝》
金像奖获奖情况,及对演员的认知。先说电影,《翠丝》获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9项提名,最终惠英红获得最佳女配,袁富华获最佳男配。
说说惠英红,评价不了演技,只能浅谈自身的感受。她的表演还是比较富有张力的,很自然。一直做一个隐忍的妻子,只为了家庭幸福,确实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下的传统女子,有居高临下看不起菲佣,亦有隐忍不挑明丈夫的“性态”。
惠英红剧照
袁富华的表演也很自然,表现出了弱者的“弱”,与自己内心的坎坷和少许的欢乐。他化妆为女的时候,我竟然觉得他有点像成龙大哥的师妹“元秋”,也就是“包租婆”。
袁富华剧照
姜皓文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提名,这一点,个人还是十分认可的。但是没有得奖,我认为也算在意料之中。虽说,姜皓文能在《翠丝》中如此表演,确实牺牲特别大,风险也十分大,但我还是感觉到了一点“表演”气息,这可能由于他的表演方式如此。
姜皓文剧照
再者,让姜皓文来演“佟大雄”,不知道导演是哪种意图。个人有个看法。一是姜皓文面相很MAN,在后边男扮女装时,看不出一点女性的风采,虽然他的表演很到位,比如他的坐姿,一直都是双腿并拢,肢体语言表达也很到位,但一直有表演的成分在。加之身高过高,面色很黑,饰演一个女性角色,让我心里太难接受,容易出戏。这也可能是我先入为主,知道他是男演员,对他饰演的女角色形成了定向思维。综上,这也可能是导演的故意为之,才能体现《翠丝》所表达的意义。
姜皓文女装剧照
发现身边的“佟大雄”。故事里边,“佟大雄”身边的亲人,能直接接受“佟大雄是个女人”这一事实的,只有他的母亲——翠丝了。儿子、女儿最后在行动上接受了,妻子在心里上也有一丢丢的认可。
我喜欢将电影中的某个角色代入到自己的生活。反思以上,《翠丝》中的“佟大雄”是我们身边的某个人,我们会如何做?如哥们阿俊?如妻子安宜?如儿子立贤?如母亲翠丝?为何说这四人,因为这四人代表着当事者的最亲密的人际关系。阿俊是“朋友”,安宜是“妻子”,立贤是“子女”,翠丝是“父母”。
三剑客(阿正、阿俊、大雄)
看到安宜与佟大雄吵架那一场戏时候,我内心是五味杂陈,说不出的感觉。觉得安宜很大度,为了家庭,为了夫妻关系,可以隐忍那么多年,甚至可以让自己的丈夫,一三五做女人,自己二四六做男人去满足丈夫。而佟大雄,在隐忍了多年之后,终于能从半生的阴霾中走出,他负重前行了很久,他也有很多的无奈。在看着老友打铃哥兴奋而亡后,选择去面对事实,这也不为一种超脱。只可惜,“佟大雄”的选择,只有放弃家庭。
“家庭”在人的一生中起到的作用不由言说,“佟大雄”放弃了。我不能说错,但也不对这做法肯定。
《翠丝》剧照
最后的母亲翠丝,她选择的,却是尊重儿子。这是一个很开明的母亲,在儿子51岁做的决定,她是绝对支持的。“儿子也好,女儿也好,都是我生的。”毕竟她已经不如了儿子,她的支持,或许才是“佟大雄”的最后精神支撑。
《翠丝》截图
我的反思。再回到开始,我们身边或许真的存在如“佟大雄”般的“第三性态的人”。我们可以选择不理解,但我们一定要学会尊重。我不赞成《翠丝》中,什么同性婚姻提案,毕竟我们人类就是异性交配繁衍而来,这是生物进化的常理,不属于歧视。但是,我们要学会尊重同性交往。我认为,这就如我们吃饭一般,你喜欢辣,我喜欢甜,他喜欢咸,这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