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谈粮票(北方人粗上海人细)
马未都谈粮票(北方人粗上海人细)当时马未都来到上海办事,到了夜里肚子饿了,想吃点特色美食,就想到了馄饨。上海的馄饨是出了名的鲜美,一碗馄饨下肚,解馋又管饱。除了油条,上海的半两粮票还能买一些其他的东西,就像月饼。两个指节大小的月饼,也能用半两粮票买到,这要是在北方,非得巴掌大的月饼买上十来斤,回去再慢慢吃。如果真按照这个标准,在北方人眼里,半两的粮票也许根本不够塞牙缝的。但是对于上海人来说,半两还真有的吃。比方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早上,上海人早起到早餐店,掏出来一张半两的粮票,自备一根筷子,这是要做什么?扎一根油条,用这半两粮票付。一根油条回到家里,泡在豆浆、粥里面吃,说不上太饱,但也够应付一顿早饭了。如果说真要和北方一样,一买就是好几斤,肯定是吃不完。
世界广阔,尽管人类足迹遍布全球,但因不同地方的地理条件、发展历史不同,各种习惯、风俗也不尽相同。在中国,最明显的区别恐怕要数南北差异。
知名收藏家马未都曾经点评过北方和南方的区别,他以上海为例:北方人粗,上海人细,上海人做事干什么都细致。
相比于率性、粗犷的北方,上海能有多细?
01 上海的“半两粮票”,1斤馄饨装20碗马未都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就是他曾经去过一次上海,见到的“半两”粮票。按照市场标准,半两就是25克,正常人简单地喝小一口水,就不止25克。
如果真按照这个标准,在北方人眼里,半两的粮票也许根本不够塞牙缝的。但是对于上海人来说,半两还真有的吃。
比方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早上,上海人早起到早餐店,掏出来一张半两的粮票,自备一根筷子,这是要做什么?扎一根油条,用这半两粮票付。
一根油条回到家里,泡在豆浆、粥里面吃,说不上太饱,但也够应付一顿早饭了。如果说真要和北方一样,一买就是好几斤,肯定是吃不完。
除了油条,上海的半两粮票还能买一些其他的东西,就像月饼。两个指节大小的月饼,也能用半两粮票买到,这要是在北方,非得巴掌大的月饼买上十来斤,回去再慢慢吃。
当时马未都来到上海办事,到了夜里肚子饿了,想吃点特色美食,就想到了馄饨。上海的馄饨是出了名的鲜美,一碗馄饨下肚,解馋又管饱。
想到这里,马未都就出门了。
来到馄饨摊前,老板问他要多少馄饨,马未都也不清楚当地是怎么计算的,就说“来一斤的”,原想着一斤差不多就是一大碗的量。
他坐在一个小桌子前,等到快做好的时候,老板让他移步到店里,换了一张大桌子。马未都心里还有些奇怪,吃碗馄饨至于吗?
可真端上来让马未都吓了一跳。足足20个小碗的馄饨,每个碗里面有两个小馄饨,浮在一口鲜汤里。这么多碗馄饨摆在桌子上,让马未都有些哭笑不得。
更让他觉得有趣的是,他一口气吃完了20碗馄饨,才觉得有六七分饱。这时他才知道,原来这一碗馄饨可以用一张“半两”票买到,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半两面值的粮票。
注意到了这一点之后,马未都对上海人买东西非常好奇。第二天,他专门来到菜市场,想要见识一下。
在北方,菜市场的东西都是论“斤”的,但是上海论“个”。北方人买葱,比人还高的大葱,一买就是一大捆,够一家人吃整个冬天的。上海人买葱,小拇指粗的小香葱,只买一根,用完了再买。
生姜也可以买一个,香菜就买一小捆,至于大蒜,虽然不至于精细到几瓣儿,但买一个蒜头回家也完全没问题。因此,经常看到上海人风风火火,一天要逛两三次菜市场,一次只买一顿饭的量。
曾经有一位远嫁到上海的东北女孩,过年的时候回娘家。到做菜的时候,自告奋勇出去买菜,只买了一根葱、一块姜,被菜市场老板以为是来捣乱的,不肯卖。
在广东想要买点排骨吃,可以一根一根地买,切成四五块拿回家加点菜,可以炖一小罐汤。但是东北卖肉的不会这样卖,一卖就是一大扇,用柴火烧的地锅炖烂,捞出来能装好几盆。
马未都是北京人,祖籍山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北方人”。在北方,鱼的主要吃法就是炖、炸,尤其是到了过年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名贵的鱼,统统腌好裹上面粉油炸。
炸出来的鱼块能堆一盆,第一顿吃不完后面再烩,要不了几顿就吃得干干净净。
上海很少有人这样做鱼,一般都是红烧或者清蒸,蒸好的鱼放在盘子里,热油过辣椒丝爆香,下面倒入生抽,“鲜的很”。
这样吃是没问题,但是量实在有些少。马未都去上海朋友家里做客,端上来一盘清蒸海鱼,马未都定眼一看,偌大一个盘子,旁边都是漂亮的点缀配菜,中间只有一小段鱼肉。
马未都忍不住了问:“这鱼的其他地方去哪了?”
朋友淡淡一笑,原来是在菜市场现杀的时候,就跟其他买家分好了,一家只买这么一段。
那盘鱼马未都没敢动筷子,他怕自己一口就把鱼肉给吃得精光。
马未都还注意到,上海人很少有把整只鸡给做到一起的。北方人吃鸡,不管是炖鸡还是大盘鸡、炒鸡,都是把整只鸡连内脏在内切块,一锅给做了。
但是上海人吃鸡鸭鹅这些禽肉,部位分得很清楚,吃鸡翅就全是鸡翅,鸡腿就只有鸡腿。这样吃起来更新鲜,更能吃“过瘾”,目前北方也在普及这种吃法,不过在当时,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从买的时候就已经有区别了,北方人买鸡都是买一整只自己回去做,上海人买鸡则瞄准几个部位,只要这些地方。
因此,上海人的食物种类丰富,也许北方一顿晚饭就是一大盆、一大锅,放在上海,就变成了四盘菜甚至六盘菜,还要带上一碗鲜汤。
上海吃的东西虽然单个看起来不多,但是种类繁多,吃的时间久,也不会说吃不饱、吃的没营养。
02 文化的差异,创造更多可能另一个让马未都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当时上海的公用电话。那时候私人电话还没有那么普及,想要联系人,最方便的就是到路边找一家小超市,老板准有公共电话。
一次公共电话是四分钱,马未都处理一次事情要找好几个人打电话,来回周转。按照北方的习惯,都会自己记着数,最后一块给就行了;还有一种方式是单次的价格高一些,但是一次可以打五分钟的,不限次数。
在上海,马未都打电话的时候,常常有一个老太太在旁边,贴着马未都听他打电话,每次打完电话就会敲一敲马未都,意思是让他付钱。
不管你要打几次电话,打一次付一次,没有说一下子付完或者最后再给钱的。这如果在北方,马未都一定会觉得很烦躁,我打电话你干嘛一直敲我?是要找麻烦吗?
但是在上海,这种情况就很正常,打一个就是打一个,两个就是两个,分清楚一点,对大家都好。
南方和北方的差异,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也许就是北方的澡堂子。在北方,澡堂里面都是一个大池子,大家一块进去泡澡,泡舒服了出来让人拿搓澡巾来搓背。甚至有时候为了省几个钱,互不相识的两个人就给对方搓背。
但是南方洗澡从来没有这种澡堂,都是独立的淋浴间,大家各洗各的,谁也不打扰谁。南方也没有搓澡巾,都是用浴花洗澡,洗得勤一些,自然就干净了。
有不少南方人来到北方上学、工作,进入澡堂时顿时脸色就变了。偌大一个白汤池子,一个个人赤身泡在里面,氤氲的蒸汽让人忍不住打盹。
这么多人在澡堂里面,害羞一点的还真不敢进去。
体验一下搓澡,粗糙布满颗粒的澡巾,被师傅以比较大的力气落在身上,搓个来回就是一道宽宽的红印子。南方人受不住,总觉得这有点像是在“杀猪”。
人人都说南方暖和,北方冷,其实不然。北方虽然自然温度低,但北方有“黑科技”:暖气片,一间屋子装一组暖气片,24小时都是热腾腾的。
南方没有装暖气的,在没空调的上世纪末,一到冬天屋里哪里都是冰冷的,想要洗个澡真是得鼓起莫大的勇气。
此外,南方的冷是湿冷,即便是裹紧了衣服,依然抵抗不了寒意。而北方的干冷相比来说更好防御,体感温度要高一些。所幸南方的冬天持续时间很短,咬咬牙也就过来了。
虽然如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南方与北方的交流越发密切,文化与习俗的融合现象越来越突出,但不同地方仍然保留着各自的特点。
不管是南方的精细,还是北方的豪爽,本质上都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什么样的习惯不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否则它即便是再高贵、再能“彰显身份”,也是毫无意义的。
比如在北方端上几盘精致小巧的菜,绝对不够一桌子人吃饭的。而一下子炖好几条大鱼端到南方人的桌子上,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下筷子。
直到今天,关于春节吃饺子还是吃汤圆,豆腐脑甜吃还是咸吃这些争论依然没有停息的迹象。关于这些问题,永远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而在于自身。
这些差异性是各地特色文化的体现,正是在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下,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多姿多彩,充满新意。
参考信源- 上海“半两粮票”显苦心
- 半两粮票,突出了上海的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