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区赛龙舟观看攻略(黄埔有故事百舸争流)
广州海珠区赛龙舟观看攻略(黄埔有故事百舸争流)黄埔人生于水边,长于江岸水网交织,汇通大海龙舟替换高清大图黄埔因港而兴
每逢初荔绛红时节
黄埔各街镇村居鼓声四起
大小河涌之上都会出现
细长又五彩斑斓的“蛟龙”
龙舟
替换高清大图
黄埔因港而兴
水网交织,汇通大海
黄埔人生于水边,长于江岸
有着挥之不去的“龙舟情结”
也发生了许多关于龙舟的“趣事”
2007年6月
黄埔“扒龙舟”被列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替换高清大图
“龙舟出水”后,洗刷一新,打磨上油,接受村民跪拜邀请;再进行龙舟采青,即“龙船进水”,是龙船第一次出航,也是最讲意头的一次出航。
完成“采青”后,就进入“探亲”模式。探亲的主要对象是“兄弟村”和“老表村”。兄弟村,即同姓亲属所在的村落;老表村,即异姓亲属所在的村落,本村姑娘嫁至外村,则两村成为老表村,以后每年互访。
▵长洲街深井社区龙船探亲
▵穗东街夏园社区龙船探亲
龙船探亲,实质是村与村、宗族与宗族之间一次走亲戚;通过“龙舟”这个“社交工具”,村与村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交流,弘扬民俗文化的同时,更增进了感情。
▌群龙争渡,龙舟竞渡显风流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江面上,一艘艘龙舟你追我赶,表现出“舍我其谁”的气势;堤岸边,男女老少人潮涌动,加油喝彩声此起彼伏;场景好不热闹。
替换高清大图
替换高清大图
替换高清大图
说起黄埔龙舟不得不提夏港街墩头基的龙舟队,自2007年起,墩头基社区卓兴企业龙舟队连续八年获得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传统龙冠军,实现“八连冠”,2015年屈居亚军,2016年重夺冠军成就十年九冠。
当然,黄埔龙舟,不仅只有“墩头基”,各处乡村都有段古。
➤沙步龙舟队
——常胜将军“癫狗仔”横扫珠三角
历史上沙步鹿步村地处水乡,村民每天出勤都必须扒艇,摇船。农活多是掘田戽香蕉泥的体力劳动,从而练成一批体力耐力兼备的青壮年。沙步鹿步龙舟在历史上已闻名。该村有一条龙舟叫“癫狗仔”,多次到东莞、增城各地参赛夺标而归。2012年沙步社区龙舟队在黄埔区第八届龙舟赛勇夺冠军。
➤南岗龙舟队
——五月十四蛟龙竞渡
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四日为南岗村的龙舟日(即龙舟节)。每到龙船日,村民在珠江河、东江河或南岗河举办龙舟活动,万人空巷争相观看。
➤文冲龙舟队
——生于光绪年间的“文冲三兄弟”
他们诞生于光绪十八年,因分为东坊队、西坊队和文园队三支队伍,故被称为“文冲三兄弟”。2004年,“三兄弟”代表黄埔区参加“广州国际龙舟彩龙斗艳项目比赛”,一举包揽比赛前三名。
➤深井龙舟队
——一叶龙舟威水桂冠
1997年长洲镇深井村龙舟队,代表黄埔区参加“广州市龙舟邀请赛”,荣获B组桂冠。
▌龙船盛宴,一饱口福寄祈愿
龙船饭在珠三角地区水乡已经不止百年历史,在黄埔也十分有特色,是龙船文化的重要一环。
替换高清大图
扒完龙舟,全村一起在祠堂前面吃龙船饭;这也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参赛者及兄弟村的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到此欢聚一堂、吃吃饭、聊聊天,气氛好不融洽。据老一辈的说法,吃过龙船饭,一年都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替换高清大图
龙舟饭煮的是大锅饭,炒的是大锅菜。龙船饭没有鲍参翅肚,但不缺少大鱼大肉,颇有一点梁山好汉“大碗饮酒、大口吃肉”的豪情。
替换高清大图
龙船饭必有一碟“龙船菜”,用辣椒、萝卜干、花生等材料煮成,是龙船饭最有特色的菜,用以辟除“扒仔”(龙舟划手)身上的水湿气。
替换高清大图
大家围席而坐,共享龙船盛宴,既是口福的满足,也寄寓了群众的美好愿望和祈盼;其实吃的不仅仅是饭,更是意头与乡情。
▌用心坚守,小巧工艺独匠心
除了龙舟竞渡外,还有不少民间艺人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制作出各种龙舟工艺品,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龙舟文化,编织自己的龙舟梦。
张伟潮,土生土长的黄埔下沙村80后小伙儿一枚,是广州为数不多的一名专职手工龙头制作者,自创广州市龙舟传统文化促进会。手工制作的迷人之处在于没有任何两个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个都与众不同。经阿潮的手雕刻出来的龙头,生动灵气,眼见着都在动一样。
替换高清大图
六年前,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促进会创办了广佛“以龙会友”龙舟联赛。这个比赛不仅带动了周边的龙舟文化,也影响了整个珠三角,甚至吸引了来自香港的参赛队伍。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龙头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设计和款式上大胆突破,跟上时代潮流,才不至于被淘汰。
替换高清大图
因此,张伟潮也坦言:“在制作龙头的这六七年时间里,我是处于一种学习摸索的状态。我觉得我永远都不会出师的,永远需要学习。因为这种东西的各方面都是需要不断变化创新的。”
替换高清大图
学习永无止境。张伟潮对龙头未来的发展也会抱着持之以恒的态度,通过坚持与努力,让龙头继续发光发热。
▌黄埔龙舟趣事知多
▼
1、趣斗:“鸡公头”与“大头狗”
“鸡公头”与“大头狗”是黄埔区龙舟的两种规格。“鸡公头”船身窄长,“大头狗”船身肥大,将两种不同规格的龙舟于同一赛场上一竞高下,这是黄埔区特有的龙舟盛景。
替换高清大图
替换高清大图
▵“鸡公头”龙船
替换高清大图
替换高清大图
▵“大头狗”龙船
2、趣约:“趁景”与“斗标”
黄埔扒龙舟有趁景、斗标两种形式。趁景是各方龙船前来应景,只表演技巧,不排名次,从五月初一开始,至五月十四日止,轮流在各乡举行,趁景仪式有起龙、进水拜神、采青、划船、吃龙船饭、入窦等过程;斗标即“斗龙舟”,也就是龙舟竞渡,在趁景热身之后举行,将龙舟集中一处进行比赛决胜负。
替换高清大图
▵龙舟探亲
替换高清大图
3、趣闻:“龙舟”与“凤艇”
出于对扒龙舟的热爱,夏港街墩头基社区创造性地将龙舟改制为凤艇,并培养女性参与龙舟活动。墩头基社区于2006年开始建立女子龙舟队,娘子军的舟叫做“凤艇”,将龙舟的“鸡公头”改做成“凤头”;并从此开始组织女子龙舟队扒龙船。
替换高清大图
▵“凤艇”
替换高清大图
▵墩头基社区女子龙舟队比赛(资料图片)
行走在黄埔的村居小巷中
听着老人讲龙舟仔
时光又仿佛回到了从前
人们过着依水而居的生活
悠然自然……
替换高清大图
龙舟
不仅是黄埔的一个文化图腾
也是一代又一代黄埔人的集体回忆
这份浓情
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
替换高清大图
注:由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发起的“黄埔有故事”持续征稿中,欢迎小伙伴们投稿~
投稿邮箱:42974421@qq.com
编辑丨一金
转载请注明丨广州黄埔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