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人三则故事看尊师重道(文以载道古人尊师重道)

古人三则故事看尊师重道(文以载道古人尊师重道)段玉裁终身念恩师。段玉裁,是清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和经学家。在乾隆二十五年,段玉裁中举,要到京城去,路遇当时有名的国学大师、考据学家、思想家戴震。子贡为师守墓。子贡是孔子的杰出弟子之一。他后来弃官从商,成为了孔子所有弟子中最富有的人,被称为“儒商始祖”。公元前479年,圣人孔子溘然长逝。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但基本三年就相诀而去。只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后人感念此事,特意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

古人三则故事看尊师重道(文以载道古人尊师重道)(1)

文 以 载 道

编者按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记·学记》中有云:“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之后,教育才能得到重视,教育得到重视后,人们才懂得努力学习。今日教师节,张垣方志向大家推荐古人“尊师重道”的故事,祝每一位辛勤的园丁,教师节快乐!

古人三则故事看尊师重道(文以载道古人尊师重道)(2)

孔子拜老子为师。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古人三则故事看尊师重道(文以载道古人尊师重道)(3)

燕伋情系望鲁台。燕伋,字子思,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被世人称为“中华尊师第一人”。与孔子的其他弟子子路、子贡、颜渊等相比,燕伋无论是立德、立功还是立言方面,都无法和他们相比,名气也没他们大。但到了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却追封他为“渔阳伯”;宋朝的皇帝更看重他,将其晋级加封为“千阳侯”。之所以得到这样的厚封,原因只有一条:燕伋一生“尊师重教”。在完成学业后,燕伋便回到了自己阔别17年的故乡,即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水沟村。他一不做官二不经商,而是在千水之滨办学校宣扬教育,在偏僻的西秦传播他的老师孔子的儒家学说。而且,燕伋终生都没有忘记恩师,每天讲完课后,他都会来到学校后面,遥望着老师孔子的居住地——鲁国。燕伋当然看不见远在天边的老师,他就每次用衣襟捧一包土垫在脚下,日积月累,脚下便形成了一个高大的土台。后人给这个土台起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望鲁台。

古人三则故事看尊师重道(文以载道古人尊师重道)(4)

子贡为师守墓。子贡是孔子的杰出弟子之一。他后来弃官从商,成为了孔子所有弟子中最富有的人,被称为“儒商始祖”。公元前479年,圣人孔子溘然长逝。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但基本三年就相诀而去。只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后人感念此事,特意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古人三则故事看尊师重道(文以载道古人尊师重道)(5)

段玉裁终身念恩师。段玉裁,是清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和经学家。在乾隆二十五年,段玉裁中举,要到京城去,路遇当时有名的国学大师、考据学家、思想家戴震。

戴震在天文、地理、经学、历算、训诂音韵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段玉裁便虚心求教拜戴震为师。后来段玉裁每次收到老师的信札,总是双手恭敬地接过来,然后敬重地面对老师居住的方向诵读。那时,段玉裁的声誉早已不在戴震之下,还如此尊师,被世人高度赞扬。乾隆四十一年戴震病逝,段玉裁知道后,非常悲痛,尽管他的境况也不佳,但仍给老师家送去了不少银两,有些钱还是借的。

文章摘选自网络。

古人三则故事看尊师重道(文以载道古人尊师重道)(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