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齐奋进名师引领共成长(名师引领促发展)
扬帆起航齐奋进名师引领共成长(名师引领促发展)随后,傅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归纳自己提出的问题,并筛选出1-3个有价值的问题,用小组汇报的形式分享筛选后的问题清单。在傅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根据问题整理出了针对全文和针对局部的问题。学生初步了解了如何提问,如何筛选问题和整理问题。随后,傅老师组织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学生通过朗读演绎的方式,梳理出了五粒豆的愿望以及最终的结局。傅铖娣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傅老师用诗句“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导入,鼓励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与本单元的学习要求“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不谋而合。 为营造丰富浓郁的教研氛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近日,高桥镇中心小学特邀名师指导团——浙江省特级教师、原宁波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励汾水老师,宁波市名师、海曙区小学语文高段教研员杨柳老师,原宁波市小学数学教研员陈霞芬老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原宁波
September
2020.09
秋,收获的季节
独行快,众行远
为营造丰富浓郁的教研氛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近日,高桥镇中心小学特邀名师指导团——浙江省特级教师、原宁波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励汾水老师,宁波市名师、海曙区小学语文高段教研员杨柳老师,原宁波市小学数学教研员陈霞芬老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原宁波市小学英语教研员乐伟国老师,来到我校进行教学指导,带领语、数、英学科老师开展教研活动。
语文教研组
傅铖娣老师执教
傅铖娣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傅老师用诗句“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导入,鼓励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与本单元的学习要求“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不谋而合。
随后,傅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归纳自己提出的问题,并筛选出1-3个有价值的问题,用小组汇报的形式分享筛选后的问题清单。在傅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根据问题整理出了针对全文和针对局部的问题。学生初步了解了如何提问,如何筛选问题和整理问题。随后,傅老师组织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学生通过朗读演绎的方式,梳理出了五粒豆的愿望以及最终的结局。
杨蓉蓉老师执教
第二堂课由杨蓉蓉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在导入环节,杨老师带领学生通过借助字典、图片和资料理解了课文中难懂的词语,敌众我寡的悬殊实力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狼牙山五壮士接受的任务是如此艰巨。
随后,学生初读课文,朗读课文后思考,运用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的方式,在黑板上呈现出“山崖板书图”,学生根据此图连起来讲整个故事。接着,学生通过交流五壮士的神态、动作等个体描写,以及对五壮士的群像描写,了解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感受到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气概。最后,学生在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用“点面结合”来写写运动会时的场景。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对这种写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运用。
励汾水老师点评
励汾水老师
浙江省特级教师
原宁波市小学语文教研员
励汾水老师首先就傅铖娣老师的课做了点评。励老师指出,好奇心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我们在教学时要学会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做出有效的教学评价,将教学评价和语文要素联系起来。同时她指出,《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一篇童话故事,在教学时,既要落实好语文要素,也要兼顾渗透好童话的趣味性。例如本课中,我们可以为学生设置情景,这样询问学生: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女孩,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针对杨蓉蓉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励老师指出,课文中的插图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关注,利用好插图;其次,“点面结合”这一知识点应作为阅读目标,教学写作应放到第二课时更佳,不然会冲淡前面铺垫好的情感;在朗读词语的环节,情感渲染不够到位,需要反复朗读,读出感情。
杨柳老师点评
杨柳老师
宁波市名师
海曙区小学语文(高段)教研员
杨柳老师就两堂课做了点评。杨老师指出,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有期待,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提升发展学生的思维。其次,我们要始终牢记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展开学生学习的过程。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筛选和整理问题时,可以由老师进行示范,再让学生上台来书写,学会提炼和筛选问题后,学生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审辨思维的过程。
数学教研组
李宏老师执教
李宏老师执教了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认识》一课。李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新知,积累方法,分层练习,发展能力。本堂课李老师很注重操作实践,通过三次画圆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第一次画圆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并会判断是不是圆;第二次画圆,学生体会到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圆的大小,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第三次画圆,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明白了在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的相关知识。最后通过分层练习,加强了学生应用的能力。整堂课,李老师娓娓道来,层层深入,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进去了。
郭巧珍老师执教
郭巧珍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线段、直线、射线》一课。郭老师从一条生活中的绳子出发,带领孩子们回顾线段的知识点,又从线段两个端点的作用基点引出本课的新知:射线和直线。教学过程中,先结合生活例子,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射线和直线的各种特征;其次,郭老师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自学三种线的表示方法以及总结三种线的联系与区别,让孩子进一步落实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另一方面也在体会符号表示的文化意义;最后以直线为基点,在直线上规定射线和线段再一次沟通三种线之间的联系,突出三种线的区别,同时通过动点演示,数形结合,讨论线段长度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做一些准备。
沈科元老师执教
沈科元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用字母表示数》一课。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为:1. 学生理解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会用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表示;2. 学生理解含字母的式子既能表示数量,又能表示数量间的关系;3. 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到字母存在一定的取值范围,体会到数学的简洁性。沈老师以“课前谈话→用字母表示具体的数→用字母表示不确定的数→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简写、取值范围→求值→练习”为线展开教学。教学内容设计新颖、教学语言精炼、课堂气氛活跃、练习设计层次分明。
陈霞芬老师点评
陈霞芬老师
原宁波市小学数学教研员
随后,陈霞芬老师就三节课给予针对性总结点评,给在场老师提出很多教学上实质性的建议,老师们收获颇丰。
就李宏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课,陈老师指出两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规范孩子的数学用语,抓住课堂中的契机,多用规范的数学用语说一说可以让孩子们理解更加深刻;同时老师们要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孩子多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另外陈老师还传授了一些上课小技巧,例如画圆,从9点钟位置开始画圆,这个圆画起来最顺手,一笔到位。
对于郭巧珍老师的《线段、直线、射线》一课,陈老师指出教学流程的设计要以教材为基本,还是要遵循教材中的“线段——直线——射线”顺序。教学中,教师给出的提问的要指向明确,作为压轴的练习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得到锻炼。
针对沈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陈老师指出本节课的难点是:感受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而沈老师在教学中并未很好地抓住契机,学生对于“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感受不够强烈。教师应多关注课堂上学生现场生成的素材,做好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引领者。
英语教研组
王岚老师执教
王岚老师执教<Colours!>,内容来自PEP Book 1 Unit2 Part A Let’s learn。这届三年级的孩子属于刚接触英语不到一个月时间,对英语是既喜欢又陌生。因此王岚老师在设计这个课的时候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重点落实到位,并利用chant这种节奏感强的说唱,来帮助学生习得句型。这堂课设计较完整,学生接受度较高。
任宁老师执教
任宁老师执教的课题为<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内容来自PEP Book 7 Unit 2 Part B Read and write。任宁老师的这堂课属于小学高段的阅读课型,文章本身的思维含量较高。任老师能够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学生逐渐理清思路,并且拓展环节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结合常用的出行方式,给出合理的建议,做到了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乐伟国老师点评
乐伟国
浙江省特级教师
原宁波市小学英语教研员
两堂课后,乐伟国老师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并提出了切实的意见和建议。乐老师指出王岚老师在设计课的时候有考虑三年级学生的特质,但是课堂氛围还是不够热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颜色教学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身上的东西或者自己带的东西,教师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五彩的世界,学生的说的时候会更加的投入。并且要回归文本,特别是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不能只求一味地高大上,教师要着眼于文本,让学生对跟读,指读。对于任宁老师的课,乐老师首先肯定了任老师的课题设定有针对性,上课思路清晰,环节层层递进,且内容丰富扎实。乐老师提出,在最后展示环节,如果能够用投影来展示学生的书写将会更好。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学生的每一个作业当做一个作品来看待。
此外,乐老师还从教研组建设的角度给英语组老师提出了四点要求:1.要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2.要夯实教学管理。3.打实语言基础。4.落实核心素养。英语组会在乐老师的引领下逐渐成长,用心用爱浇灌每一位学生。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舞台,名师们对各教研团队都给予了高度好评,赞扬了老师们良好的教研氛围以及互帮互助的精神。相信有了名师的引领和指导,在今后的每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定会多研究,多实践,勤学善思,更快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