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重庆各区gdp增速(重启新消费重庆市)

重庆各区gdp增速(重启新消费重庆市)重庆市人大代表、团市委书记廖传锦一直非常关注优化青年创新创业环境相关问题。通过调研,他了解到,历年来,重庆市出台了不少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但仍然存在政策覆盖面有限、精准触达性不强、高效统筹不够等问题,导致青年创业比例低、创业成功率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促进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专门保障青年创新创业的法律法规处于真空状态等问题。在他看来,通过立法对金融支持、创业服务等给予明确规定,依法保护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非常必要。青年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如何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建设青年创新型城市,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重庆经济增长势头迅猛。过去五年,重庆坚定不移转变发展方式,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从2017年的2.01万亿元增加到2.9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3%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64176元提高到9万元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3年1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 孙媛媛

刚刚超过广州跃居中国GDP“第四城”的重庆正在计划实现GDP两个万亿规模的跃升,即从2022年末的2.9万亿左右,到2027年依次突破3万亿、4万亿。

重庆各区gdp增速(重启新消费重庆市)(1)

渝创渝新2022年以来,重庆市以“渝创渝新”创业品牌为引领,以创业联盟为抓手,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市新增创业主体46.75万户,同比增长2.73%。图片/TUCHONG

全国经济版图迎来大变局。2023年1月20日,广州市GDP出炉——28839.00亿元。这一数字相较前一日重庆市披露的29129.03亿元略逊一筹。两座城市GDP相差290.03亿元,重庆的经济总量首次超越广州,跃居成为中国GDP“第四城”。

重庆经济增长势头迅猛。过去五年,重庆坚定不移转变发展方式,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从2017年的2.01万亿元增加到2.9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3%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64176元提高到9万元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3年1月13日上午,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重庆市市长胡衡华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按照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决定,围绕推动经济实力、科教实力、城市综合实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社会治理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六个显著提升’,抓纲带目、综合集成,系统迭代、整体提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使命感,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

重庆的目标是实现GDP两个万亿规模的跃升,即从2022年末的2.9万亿左右,到2027年依次突破3万亿、4万亿。

优化创业环境 激发创新活力

青年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如何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建设青年创新型城市,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重庆市人大代表、团市委书记廖传锦一直非常关注优化青年创新创业环境相关问题。通过调研,他了解到,历年来,重庆市出台了不少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但仍然存在政策覆盖面有限、精准触达性不强、高效统筹不够等问题,导致青年创业比例低、创业成功率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促进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专门保障青年创新创业的法律法规处于真空状态等问题。在他看来,通过立法对金融支持、创业服务等给予明确规定,依法保护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非常必要。

廖传锦建议,重庆市应制定《重庆市青年创新创业促进条例》,理顺政府部门职责,并建立协调机制,统筹整合政府和社会力量,为青年创业成长全周期提供系统全面的服务。以渝中区为例,今年渝中区将实施投资拉动提振行动,深入对接全市“抓项目促投资引外资行动”,提速推进两江四岸核心区、重庆长滨等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加快推进重庆天地、陆海国际中心等重要载体建设,谋划储备实施一批“对上能争资、对外能招商、对内能推动”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在做好招商引资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扩大开放提振行动。”重庆市人大代表、渝中区委书记赵世庆表示,渝中区将以“改革、项目、合作”为三大抓手,抢抓RCEP、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机遇,做强做优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等开放平台,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100亿元左右。同时,要做到走出去、引进来,还要实现早落地、快成长。渝中区将通过营商环境提振行动,统筹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和要素保障环境,进一步释放惠企政策“含金量”、打好便企利企“组合拳”、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搭建亲清政商“连心桥”,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市场机制最活区、改革探索领跑区。

重庆市政协委员,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兼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彭世权表示,西部(重庆)科学城接下来将发布《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完善“原始创新 产业协同创新 产业化落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一是加速创新资源集聚,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以100平方公里的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金凤)建设为牵引,围绕智能科技、生命科技和低碳科技等重点领域,布局一流科技创新资源。

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生成效能。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研发机构等,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三是加强科技赋能产业,提升主导产业能级。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实施制造业提质增效行动,高水平打造重庆汽车电子产业园、金凤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瞄准软件信息、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赛道,精准招引一批“百亿级”“龙头型”“链主类”企业,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多管齐下 成渝“双核”联动发展

文旅产业是成渝两地共有的优势领域,从近期最受关注的春节消费看,有旅游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的十大热门目的地分别是上海、北京、三亚、广州、成都、深圳、昆明、杭州、重庆、海口,成渝地区成为春节假期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建议多管齐下推动成渝‘双核’联动联建实现更大突破。”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董莉莉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区域经济格局重构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重庆与四川两地达成的共识,推动成渝“双核”联动联建实现更大突破,就是要加强重庆中心城区与成都市功能衔接,推动重庆都市圈与成都都市圈协同互动,辐射带动全域发展。她建议,“十四五”期间,要从完善双城规划体系、统筹产业分工布局、科学组织城镇体系、区分发展单元类型等方面,推动成渝“双核”联动发展。成渝“双核”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建议区分发展单元类型,对发展重点单元、支撑单元、保障单元分类施策。”

“川渝本就一家亲,如今川渝联动,高水平共建西部科学城,就好比两个半圆又结合在了一起。”经常往返于成渝两地的重庆市政协委员、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夏庆友表示,两地提出联合共建西部科学城,对高校科研团队来说,最突出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无论是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还是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两地高校,都有各自突出的学科。“经过西部科学城的平台搭建、项目引领,川渝两地高校的学术叠加优势,可大大缩小与其他高校以及发达国家科研团队之间的差距。”夏庆友表示,川渝联动高水平共建西部科学城,光靠目前两地高校教师共引共享、互聘互用、跨学校授课、跨学校指导学生,以及学生的学分互换认定,还远远不够。“成渝两地高校应该取长补短,相向而行。”大学城高校应联动协同市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形成“四支力量”,瞄准智能科技、生命健康、绿色低碳战略主攻方向,深化科学城与大学城融合发展,形成合力。

此外,夏庆友还建议,突出产业协同创新,加快科创要素、资源、政策、服务向企业集聚,支持科技型骨干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催生一批引领性科技成果,提升企业创新实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通过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释放创新制胜“驱动力”。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中小试基地和科技综合服务平台等,实施“揭榜挂帅”等制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让科技生成产业、赋能产业,助力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主平台。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2月下旬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