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的父亲是什么心理疾病(重男轻女的父亲)
重男轻女的父亲是什么心理疾病(重男轻女的父亲)无奈之下,铜铜妈妈只好同意,生下了铜铜。但丈夫要求妻子必须生到儿子为止,否则他就会被人瞧不起。父亲口口声声的说自己没办法,一口一句为了家庭幸福,但到底就是自己的自私:养儿防老的重男轻女思维。当一位父亲重男轻女到近乎执迷不悟的地步,是怎么样伤害一家人的?铜铜妈妈情绪激动的指责自己的丈夫,在有了女儿之后,她本不愿意继续生育。
基于“养儿防老”的封建思想,重男轻女从来就不是一稀奇事,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最受伤的往往是妻子和女儿。
父母们,请尊重你的女儿啊!
铜铜今年9岁,7岁的时候被确诊为白血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但并不能治愈他的恶疾。
而父亲,选择牺牲铜铜姐姐的幸福,强迫铜铜的姐姐嫁给一个老汉,换取50万以救治铜铜。即便妈妈当场给他下跪,仍不能挽回父亲的固执。
父亲口口声声的说自己没办法,一口一句为了家庭幸福,但到底就是自己的自私:养儿防老的重男轻女思维。
当一位父亲重男轻女到近乎执迷不悟的地步,是怎么样伤害一家人的?
- “你必须要给我生到儿子为止”--我不是生孩子的机器!
铜铜妈妈情绪激动的指责自己的丈夫,在有了女儿之后,她本不愿意继续生育。
但丈夫要求妻子必须生到儿子为止,否则他就会被人瞧不起。
无奈之下,铜铜妈妈只好同意,生下了铜铜。
铜铜母亲在台上哭着说:“我不是生孩子的机器!”
- “有了儿子就有了一切”--女儿就不能孝顺父母?
但更过分的是,在女儿生下来的时候,铜铜父亲就打算把女儿送出去给人家。
铜铜爸爸非常的固执,认为有了儿子就有了一切。
他直言道:“儿子就对父母是最好的,最孝顺的。”
听到父亲这样说,一旁的女儿发出了抗议呐喊:
“难道我就不孝顺了吗?”
“我也可以给你们养老啊!”
可是铜铜父亲,却无情的拒绝了女儿:“我不想要你养着”
- “治不了儿子,我们就一起死!”--谁给了你权力决定别人的生死?
铜铜父亲把所有的希望都灌注在儿子身上,当被问及
“如果(女儿嫁了)这五十多万花下去,儿子的病仍然没有治好,你儿子也没有了,女儿也没有了,怎么办?”
铜铜的父亲扬言:“那我们就一起死吧!”
最后,是懂事的铜铜出来平息了纷争:我不治病了,你们别再为我吵架了!姐姐还小,不要让她嫁人。
农村,真的不能只有女儿吗?
女儿,就真的不能给父母养老吗?
父亲,就真的有权力决定一家人的生命吗?
02 妈妈们呀!牺牲自己,换不回爱情!小芳刚刚生下了第五个女儿,在小芳坐月子的房子里,却并没有见到女儿的身影。
小女儿,已经被丈夫陈明送人了。
这次小芳真的对丈夫死心了。
曾经她以为,如果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丈夫就会和她好好过日子。
但偏偏“肚皮不争气”,再次生下女儿,连续五个都是女儿。
妈妈们呀!他们只是想要儿子,并不是想要爱情!不要再牺牲自己,换回那施舍的爱!
03 “重男轻女”也分类别在许多家庭里面,认为儿子和女儿比较起来,承担了四大功能:
- 养老送终:
- 获得承认:
- 传宗接代:
- 情感回馈:
具体到微观的、家庭的层面,重男轻女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或者说两个层面:
- 一个层面是功利性重男轻女,认为男性比起女性更能为自己带来利益。
在战乱的地方,或者说以人为劳动力主体的地方,由于男性的生理条件比女性更具劳动力,所以产生重男轻女的思想。
在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何以为家》中,就是讲述这样的一个观点:男主角赞恩的父母,把11岁妹妹萨哈嫁给了一个中年男子为妻,换取利益,最后萨哈被折磨致死。
在这样的社会体系中,女性一直是男性的附属品,就如古代封建社会一般,女性没有任何的权力可言。
生为女性,就被视为是一种罪过。
- 另外一个层面是情结性重男轻女。情结性重男轻女中,最常见的两个情结亚型分别是面子性重男轻女和存在意义性重男轻女。
面子型重男轻女,就如铜铜的父亲一般,认为自己没儿子,就会被同村人嘲笑,被人瞧不起。
而存在意义性重男轻女,则是父母单一的认为,只有儿子可以养老送终。
04 何以脱离“重男轻女”的思维?或许我们会说,现在已经开明了许多,这种案例只是个例。
倘若从事件的严重性来说,确实只是个例,但如果看完以下数据,就会明白,其实许多女宝宝,是被扼杀在了肚皮里。
- 性别比,通常是以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
在中国有六次人口普查,在第六次普查时,我国男女人口性别比率是118.06,就是每出生100个女孩,就有118个男孩降生,虽然这个数据一致在降低,但到了2015年,比率还是在113.51。
联合国将1.03-1.07作为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值,也就是每出生100个女孩,男孩的数量在103-107个,可是我国远高于这个数值,已经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30年,中国将会有3000万个单身男光棍产生。
- 摆脱重男轻女之“经济效益”
若干年后,3000万剩男袭来,这意味着什么?--丈母娘经济的崛起。
彼时,女性成了稀缺品,被父母们视为“必须品”的男孩子们,将面临巨大的竞争。男性的结婚成本直接增加。
或许有人会说,去外国“进口”寻求机会,那么请先让儿子具备出国的条件。
- 摆脱重男轻女之“法律”
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女儿和妻子们往往承受重压,被区别对待。但在法律中,平等是不以性别为区别的。
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请寻求法律的帮助。
就如铜铜的姐姐,她完全可以控告自己的父亲妨碍婚姻自由。
而铜铜的母亲,在铜铜父亲打算送养女儿的时候,同样可以控告其拐卖人口。
- 摆脱重男轻女之“养老保险”
养儿是为了防老,希望老有所依。
在古代社会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思想无可厚非。
但我们生活在现代,完全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保证自己老有所依。
例如购买养老保险,国家也提供了社保的机制,还有相关的养老院以及公益的福利院。
以铜铜的父亲为例,即便他没有生铜铜,那么省下来的三十几万完全可以支撑他的老年生活。
- 摆脱重男轻女之“赡养义务”
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应尽抚养义务,同样的,法律也保障了父母的权力:成年子女必须对父母尽赡养义务。
老人家认为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嫁出去就不理会自己,不给自己养老了,这种担心无可厚非。
但我们须记得,只要拿起法律武器,再不孝的子女也必须尽其义务。
所谓保障老年,并不是建立在伤害孩子的前提下,更不是建立在孩子性别的前提下。
淅爸有话说:一个不尊重自己妻子,不尊重自己女儿的人,其儿子也必定不会尊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