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那么,毛泽东主席在袁家沟为什么要写下这首《沁园春·雪》呢?毛泽东主席当年住过的窑洞,土炕、陈设基本保留。沿着村里的一条坡道,来到当年毛泽东主席居住的窑洞小院,这里曾经是当地村民白育才的家,几孔窑洞经过修缮供游客参观。这里有一位老党员老白,多年来担任义务讲解员,人称“天下第一讲”,当然这是人们对他义务讲解红色革命传统的褒奖。袁家沟村老党员,义务讲解员——老白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距今已经80多年了。

今天,我来到毛泽东主席写下千古名篇《沁园春·雪》的诞生地——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高杰村镇袁家沟村。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1)

袁家沟地处无定河与黄河的夹角地带,与山西隔河相望。

走进村子,一眼就看到墙壁上刻着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这首词,同时还有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的壁画。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2)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3)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4)

沿着村里的一条坡道,来到当年毛泽东主席居住的窑洞小院,这里曾经是当地村民白育才的家,几孔窑洞经过修缮供游客参观。

这里有一位老党员老白,多年来担任义务讲解员,人称“天下第一讲”,当然这是人们对他义务讲解红色革命传统的褒奖。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5)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6)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7)

袁家沟村老党员,义务讲解员——老白

毛泽东主席当年住过的窑洞,土炕、陈设基本保留。

那么,毛泽东主席在袁家沟为什么要写下这首《沁园春·雪》呢?

时间还要倒回到八十多年前。

1935年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上,中央提出并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和军事战略,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8)

1936年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东征方针,决定东渡黄河,打通东进抗日道路。

1936年2月5日,毛泽东、彭德怀等带领1.3万人组成的红军抗日先锋军来到黄河岸边。

2月5日,毛泽东和红军总部机关的工作人员来到袁家沟村,毛泽东借住在当地村民白育才家的窑洞里,当晚,袁家沟下起了大雪。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9)

2月7日,为了指挥红军抗日先锋队强渡黄河取道山西,开赴河北及察哈尔抗日前线,毛泽东与周恩来等跋涉来到距离袁家沟15公里、毗邻黄河的高家坬察看地形。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10)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11)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12)

毛泽东站在黄河岸边的高家坬塬上极目远望,被白雪覆盖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一片苍茫。

看着眼前延绵不断群山叠嶂,冰封千里的蜿蜒河流,过往的岁月和民族的未来,让毛泽东主席感慨万千。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13)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14)

当晚他就在袁家沟村白育才老乡家窑洞里的在那张小书桌上,挥毫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震惊中外的千古名作《沁园春·雪》。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15)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16)

这首词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气魄,坚定地指出只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就一定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17)

毛泽东主席的这首词诞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它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的斗志。

2月17日,毛泽东在袁家沟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和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了《东征宣言》,主张停战议和,一致抗日,号召全国各界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汉奸、卖国贼。

毛泽东主席先后六次致电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等人,布置有关东渡黄河的重大事宜。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18)

2月19日,彭德怀总司令发布了东征作战令。20日晚,红军抗日先锋军分三路渡过黄河。21日早晨,毛泽东和东征红军总部机关离开了袁家沟。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19)

袁家沟村,走出了几位省委书记。

东征红军经高杰村、高家坬、辛关房儿沟,在辛关渡口乘木船渡过黄河,踏上了艰险的东征之路。

毛泽东在袁家沟生活了仅16个昼夜,使袁家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20)

袁家沟毛泽东旧居,2018年7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2月被陕西省文物局公布列入陕西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21)

八十多年后的袁家沟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村里通了公路,家家修了新窑,通电通水通网络,村民还买了摩托车、三轮摩托和小汽车,村里修建了文化活动广场,办起了老人幸福院。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22)

老人们在家务农,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孩子们就近入学,村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23)

哪些著名诗人的故居(一首千古名篇的诞生地)(24)

如今,我站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眺望昔日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已是绿色满坡,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