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艳慧原创:陪母亲看天下父母戏(尤艳慧原创:陪母亲看天下父母戏)
尤艳慧原创:陪母亲看天下父母戏(尤艳慧原创:陪母亲看天下父母戏)“你亲我爱好夫妻,不想你半路上撒手去。靠山倒了,孤孤单单无啥依。忘不了,你实实在在真情意。老马退套牛卸犁,说不定哪天我就来找你,到时候你可别不认你可怜的老妻!”父亲离世这两年来,我心中的创伤刚刚结了痂,时不时还在隐隐作痛,而母亲才是那个最伤心的人。她的唯一消失了,她的靠山坍倒了,她的伤是永远的痛!想父亲在世时,凡事思虑周全,说话掷地有声,母亲只需打理家务便好。父亲对患有心脏病、多年药不离身的母亲百般呵护,幽默乐观的父亲还爱给母亲开玩笑,心细虑多的母亲听到父亲的笑话常莞尔一笑,顿时烦闷全无。而今呢?那个知冷知热的人去了,只留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尘世上,即使儿女再孝顺,也填补不了她心中的空缺落寞。而她为了不让儿女牵挂担忧,只能把这种深沉的怀念埋在心底,默默守着父亲的遗像,在人情世故中强颜欢笑,让生活能平和地向前继续…… 扎心的剧情真实的反映了当前养儿防老的尴尬处境,看得我和母亲泪水涟涟。我的
七十六岁的母亲没进过学堂,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在她贫乏的精神生活中,年年除了为家庭辛勤无私的付出外,就是在大正月里追着剧团做铁杆“粉丝”。
去年正月十六晚上,圆月皎洁,春寒料峭。我和母亲早早吃过晚饭,搬上凳子就往戏场赶,因为白天就得到了戏讯,当晚在新区文化中心,栾川县曲剧团将上演压轴现代大戏《天下父母》。我嘛,对看戏谈不上有多钟爱,但爱母及戏,去凑凑热闹说不定还别有一番趣味呢。
我们到达戏场时,距离七点开戏还有二十余分,但露天的戏台前已密密麻麻坐满了大爷大娘们,目测至少要有两千余人。这一腿脚蹒跚的中老年群体自知不宜久站,大都搬了凳子依傍戏台有序落座,仅有少数还算年轻的男女站在坐着的人旁边。戏场上还有十几辆机动三轮分散停在人群后面,那些远道而来的观众就坐在三轮车上看戏,可谓“车尽其用”;更有聪明人开着自家的小轿车,载着家里的老人,就坐在车里隔着玻璃看戏,免去了旷野的寒冷之苦。这些和母亲一样虔诚的戏曲“老粉”们,无不伸颈、侧目、微笑,期待着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的开场,那是隔着荧屏看戏所无法达到的现场真实震撼的引力。
一时乐器齐奏,帷幕缓缓拉开。清脆宛转的幕后音娓娓唱来:“天下父母心,皎洁月一轮,为了儿女爱倾尽,无私一个真。儿女都是父母的梦,追梦至死也无悔。”
这出戏围绕母亲的养老问题展开矛盾冲突:大儿子在家务农,当年父亲出车祸的赔命钱为他盖房娶妻,现在母亲老屋小院的拆迁款给他分五千,他们两口子嫌少,怨恨着母亲给城里工作的二儿子分走三万。而明白的老母亲觉得这样分配才公平,因为二儿子城里买房时家里没能力给孩子拿出一点钱,现在应该让老二得到补偿。没有老屋可依的母亲,以后要在两个儿子家一轮三个月来住,由舅舅和村支书说事立了赡养老人的协议。但贪婪自私的老大两口子因这次得钱少心常不甘,竟然又以建大棚种菜为由哄走了母亲仅有的一万五千元养老钱,却对母亲吃冷馍喝凉水的生活条件漠不关心。在城里工作的二儿子虽知书懂孝,但在娘家倒贴住房的高冷媳妇前没有话语权。老母亲轮到二儿子家住时,媳妇拉长了脸,嫌人多嘈杂,虑环境脏乱,将老母亲安排在黑暗无窗的储藏室住,还将自己的卧室上锁,不让老母亲踏进一步。老母亲忍着病痛为小两口做饭洗衣,俨然家里一位忠实的“老仆”。体贴孝顺的小女儿目睹老母亲在两个哥哥家的凄惨晚景,无比痛心,想为母亲讨个天理公道,却在亲情的漩涡中有心无力。最后,已患肝癌晚期的老母亲为了不引发儿女筹钱为自己治病的家庭矛盾,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孤独离世。
扎心的剧情真实的反映了当前养儿防老的尴尬处境,看得我和母亲泪水涟涟。我的思绪不时被拉回到现实中,设身处地站在母亲的位置想一想,她怎会不听着剧中识大体懂大礼的母亲动情的演唱而感慨良多呢?
“你亲我爱好夫妻,不想你半路上撒手去。靠山倒了,孤孤单单无啥依。忘不了,你实实在在真情意。老马退套牛卸犁,说不定哪天我就来找你,到时候你可别不认你可怜的老妻!”父亲离世这两年来,我心中的创伤刚刚结了痂,时不时还在隐隐作痛,而母亲才是那个最伤心的人。她的唯一消失了,她的靠山坍倒了,她的伤是永远的痛!想父亲在世时,凡事思虑周全,说话掷地有声,母亲只需打理家务便好。父亲对患有心脏病、多年药不离身的母亲百般呵护,幽默乐观的父亲还爱给母亲开玩笑,心细虑多的母亲听到父亲的笑话常莞尔一笑,顿时烦闷全无。而今呢?那个知冷知热的人去了,只留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尘世上,即使儿女再孝顺,也填补不了她心中的空缺落寞。而她为了不让儿女牵挂担忧,只能把这种深沉的怀念埋在心底,默默守着父亲的遗像,在人情世故中强颜欢笑,让生活能平和地向前继续……
“人生在世几十年,享福受罪都得完。要想血脉不会断,得靠儿女往下传。天下父母都一样,为儿女受尽苦难心也甘。孩子们托生咱家命都够贱,一个个跟着咱没少受可怜。我这病从得下就有预感,倘若逼着孩子拿钱把病看,肯定让一家家日子过得更艰难。我这老命纵然是能往前拖延,可活着比死更是不安。”剧中的母亲时时处处为儿女牺牲自我,宁愿早日油枯灯灭也不愿给儿女的生活带去困顿和纷扰。这种刚强的性格像极了我的母亲。她大半生辛苦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家中经济困顿时,她还开过小吃店来维持生计;哪个儿女家添小孩,她都不遗余力地前去发落照顾;家中做好吃的,她总尽着孩子们吃,而自己却总是吃到最后、吃得最少的那个人。她把心血和挚爱全部倾注在儿女和父亲身上,而留给自己安享的清福却少之又少。这两年来,她到儿女各家去住,虽然不必低声下气看人脸色,不必承担家务忙东忙西,更不会缺吃少喝无医断药,但她总是唯恐让辛苦上班的儿女因自己分神忧心,小住几日就匆匆回到自己家中,生活自理,不愿儿女为她更多地操心花钱。她平凡如草,刚强如铁,自尊如树,我体察她的心思,心疼、感动、敬佩到无以言表……
伴随着飘飞的情思,这场演员倾情演绎的现代戏在观众的陶醉和唏嘘声中落下帷幕。戏曲的主旋律“儿女都是父母的梦,追梦至死也无悔”又回荡在耳边。那晚我搀着母亲的臂弯,紧紧的,向家的方向走去。面对皎洁的明月,我在心中默默祈愿:“愿天下儿女尽心孝老,愿天下父母老有所依,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