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龙芯自从问世后就一直备受争议(她是共和国脊梁)

龙芯自从问世后就一直备受争议(她是共和国脊梁)但黄令仪却认为,全用外国产的芯片,一旦别人不卖,那我国技术产业的发展岂不是要受制于人?那时,国内不仅无法设计精密制程的芯片、也无法生产芯片,甚至盛行一种“造不如买”风气:既然有现成的进口芯片可以用,干嘛要投入大量资金自行研发,去冒险呢?黄令仪出生于战火纷飞的1936年,自小就目睹“国弱被人欺”的惨痛现状。她在心里暗暗发誓,哪怕自己奉献一生,也要擦干净祖国的耻辱。少年时代,黄令仪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华中工程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又接连前往清华大学、远赴美国进一步深造,专攻微电子技术。一次国际芯片博览会上,各国半导体先进芯片技术齐聚一堂。黄令仪却惊讶的发现,上万个参展点位里,却没有中国的身影。

不是中国没人才,而是人才流出太严重!就连老美都讽刺“你们辛苦培养的科学家,却有48%留在我们国家做贡献”。

但“龙芯之母”黄令仪却用自己的一生,狠狠地灭了老美的威风。

她拒绝美欧高薪“挖墙脚”,一生坚守在祖国,曾以70岁高龄加入我国芯片自主研发中,15年时间造出“龙芯3号”。

技术成功突破的那一刻,老美都不敢相信,自己横扫世界二十年的芯片垄断格局,居然被一个84岁的白发老太太一手断送。

龙芯自从问世后就一直备受争议(她是共和国脊梁)(1)

01.巾帼不让须眉,立志打破技术封锁

黄令仪出生于战火纷飞的1936年,自小就目睹“国弱被人欺”的惨痛现状。她在心里暗暗发誓,哪怕自己奉献一生,也要擦干净祖国的耻辱。

少年时代,黄令仪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华中工程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又接连前往清华大学、远赴美国进一步深造,专攻微电子技术。

龙芯自从问世后就一直备受争议(她是共和国脊梁)(2)

一次国际芯片博览会上,各国半导体先进芯片技术齐聚一堂。黄令仪却惊讶的发现,上万个参展点位里,却没有中国的身影。

那时,国内不仅无法设计精密制程的芯片、也无法生产芯片,甚至盛行一种“造不如买”风气:既然有现成的进口芯片可以用,干嘛要投入大量资金自行研发,去冒险呢?

但黄令仪却认为,全用外国产的芯片,一旦别人不卖,那我国技术产业的发展岂不是要受制于人?

海外学业完成后,黄令仪断然拒绝了美国多所大学的邀请,返回自己的母校华中科技大学,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拓荒国内半导体研究,组建实验室,做芯片研发,为祖国培养半导体人才。

小小的实验室里,她一呆就是三十年。经费短缺、项目取消都没有令她放弃研究,她为祖国半导体研究奉上一生,培养出众多人才。

龙芯自从问世后就一直备受争议(她是共和国脊梁)(3)

二十一世纪初,祖国芯片研发在关键设备、技术研发上屡屡遭到美国卡脖子,一度陷入停滞。

已经70岁的黄令仪教授本来已经退休,回到家乡桂林颐养天年,却毅然放弃了退休计划,应邀加入了国产芯片研发的反击战中。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又能翻出多大的风浪?外媒对此冷嘲热讽。

02.国产“龙芯”横空出世,美芯损失数万亿

2015年,我国北斗卫星成功发射,老美这才惊恐地发现,卫星中操控系统中的芯片,早已经换成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

这枚被命名为“龙芯3号”的背后,正是黄老15年的心血。龙芯横空出世后,我国立刻在高铁、高性能服务器等关键领域,火速替换掉了美产芯片。

业内人士预测,龙芯让美国每年至少损失了2200亿美元。美媒体表示:中国芯片技术正在脱离掌控,如果中国再多几位“黄令仪”,我们将彻底丧失技术优势。

令老美更为惧怕的是,如今,这股国产技术反超的势头,正弥漫至各行各业。

龙芯自从问世后就一直备受争议(她是共和国脊梁)(4)

受到黄令仪教授的鼓舞,在美生活了二十年的“芯片大神”尹志尧,一连从美芯片巨头企业里带回了30位华人芯片专家回国。

龙芯自从问世后就一直备受争议(她是共和国脊梁)(5)

外媒抗议“中国技术坏了规矩”,国内研究者却回应,科技进步应该为所有人共享!

03.千名华人科学掀起归国潮,老美挡不住

遥想当年,台积电张忠谋曾呛声:“就算大陆花100亿元,也造不出一块高端芯片,没人!”;任正非也感慨:“花大价钱买国外高科技,打开才发现,是中国的鸡下的蛋!”

黄令仪院士却用一生的努力,证明了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实力与情怀。

龙芯自从问世后就一直备受争议(她是共和国脊梁)(6)

2019年,国家将CFF夏培肃奖颁发给了黄令仪院士。84岁黄令仪院士的经历,正如大海中的灯塔,鼓舞着海外人才陆续归国。

《华尔街日报》数据,仅2021年,就已经有1400名尖端领域的华人科学家选择“弃美回国”。其中,半导体领域占据63%,生物领域占据24%,拦都拦不住。

如今,人才齐聚,万众一心,未来,必定如黄老所说:几十年的激愤,数十载的屈辱,半个世纪的专心,必会一飞冲天,让世界震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