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年轻时听的青春饭(青春饭你还能吃多久)

年轻时听的青春饭(青春饭你还能吃多久)@之言(职业:学生)只能在某一个年龄段才能有好的发展的工作你认同吗? 你认为什么是“青春饭”?@海洋(职业:护士)

视频来源:团团有话说 视频项目

近日,《90后的青春饭,已经吃完了?》火爆网络,文中提出了“新媒体人的28岁,相当于普通职人的50岁”,谈到了在新兴行业工作的“年龄大”人员的窘境。文末留言,还有许多其他行业从业人员谈起了自己的“青春饭”。

青春饭,《辞海》中解释:曾意味着是吃“脸蛋儿”的职业。而新“青春饭”大多集中在新经济领域,更多是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才干。

你认同吗?

你认为什么是“青春饭”?

@海洋(职业:护士)

只能在某一个年龄段才能有好的发展的工作

@之言(职业:学生)

靠做模特,颜值主播之类需要年轻貌美的工作赚钱的

@绝尘(职业:金融)

职业生涯比较短暂的工作

年轻时听的青春饭(青春饭你还能吃多久)(1)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可(职业:学生)

需要有知识有担当的年轻人的一份工作

@生气的兔子呀(职业:儿童教育)

我认为青春饭是指与年龄,体力,精力有关的行业

@飞杨青春(职业:医药)

新的行业,新领域,适合年轻人去创造创新的行业

@小皇帝(职业:护理)

行业有年龄黄金期,过了黄金年龄容易被淘汰

@巧酱(职业:电力)

青春饭是一种需要耗大量精力的工作,过了35岁,容易因为自身硬件条件不足,被抛弃淘汰在社会的洪流。

年轻时听的青春饭(青春饭你还能吃多久)(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什么会有“青春饭”?

从网友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于“青春饭”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与《辞海》中的定义更是相差甚远,有人认为是褒义,有人认为是贬义。

有人认为“青春饭”是用青春的健康身体换饭吃,还有人认为“青春饭”是基于年轻人敢拼敢干、思维新颖的特点而产生的工作。

不过,这几个观点有一个交汇点,“青春饭”之所以叫做“青春饭”,是因为青春的特点而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优势,从而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便利,而在年岁逐渐增长的过程中,青春逐渐退去,优势也被更年轻的人“抢去”。

年轻时听的青春饭(青春饭你还能吃多久)(3)

图片来源:摄图网

“青春饭”的到底应该怎么吃?

@小皇帝(职业:护理)

提高技术含金量,找准自我定位,紧随行业发展前景

@巧酱(职业:电力)

首先要有个健康的身体,在不能华丽转身前,还是得把本职工作做好做精,端好倒班这碗青春饭。另外,要不遗余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好职业规划,万一青春饭吃不着了,还有其他的生存之路。再一点就是,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要把握学习的机会,不能固步自封,打开视野,做弄潮儿赶着趟趁热吃,没有青春饭还有中年饭和老年饭,只要与社会的需求挂钩,吃苦在前,总有适合自己的饭!

@你微笑时好美(职业:学生)

青春终会逝去,能吃青春饭是一种机会,但在现在比较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如果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其他有价值的能力无疑是突破的一种方式

@酥糖(职业:互联网营销)

虽然说,把自己能力锻炼好,突破自己往更高层次,岗位去走。但行业内人那么多,能走上去的又有几个?往上的路,越来越难,但也得努力!!有些行业对年龄有天然限制,换行业也是一种选择。

@九月樱(职业:退伍士兵大学生)

我觉得青春饭这种东西,能产生就是合理的。拿我们军队举个例子吧,像那些一线战斗人员都是比较年轻的,而指挥人员都是比较老一点的,像冲锋在前这种也可以说是“青春饭”,但是他们都是时时刻刻保家卫国的最可爱的人,并无什么优劣之分。就像是一种分工,青年人有这种能量去胜任那种需要活力的位置,而老一点有经验了,就可以教青年人怎么去做。

年轻时听的青春饭(青春饭你还能吃多久)(4)

图片来源:摄图网

@鱼鹰(职业:学生)

从个人出发,先是要锻炼身体、不断思考,保证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不至于下滑过快,和年轻人拉开过大差距;另外,时间的流逝不应只是带来年龄的增长,更要有阅历的增加,丰富的经验是年纪更大的人的优势,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从他人的角度讲,要撇开对年纪大的人的偏见,常怀尊重的态度听听长者的见解。

@莫道桑榆晚(职业:公务员)

1、有一个一定要去实现的理想,做一个有益于人民和国家的人,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2、一定要努力学习啊,不仅仅是在学生时代,终身学习才能觉察到一个行业的细微动向和变革,成为专家,掌握发言权。

3、有一个好的起点,好的起点能从快速地了解到一个行业的规则、诀窍和矛盾、弊病,对于实现人生价值非常有帮助。

年轻时听的青春饭(青春饭你还能吃多久)(5)

图片来源:摄图网

选择了年轻人优势更大的行业,就要求你有更强的自律,来支撑你继续学习。

青春饭的产生原因是多样化的,有一个原因是职业的天然限制,需要年轻人精力充沛的身体来支撑。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时代的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技术与快速更新的知识,导致年轻人群掌握了最新知识,而不学习的人被快速抛弃。

在人类早期,学会捕猎和收集果子,就可以换来一辈子安稳,后来在封建社会学会读书或者农作,这一辈子知识也不用多少更新。但是,今时非同往昔,你今日掌握的信息与技能,可能到了明天就被颠覆,后天就变成了错误的信息。

当青春的浪潮退去,新潮紧跟着扑来,时光年轮灰白了发,有什么优势能够支持你去继续竞争?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是否还存在一劳永逸?

还有网友反映,有些企业故意清除年龄大的员工,使用年轻员工。理由很简单“年轻员工更听话、更抗压、愿意接受更低的薪资”,该种情况更多发于互联网、新媒体、计算机等行业,行业特性导致年轻人虽然比“老员工”缺少了经验的积淀,但是接受了最新的知识,相对于“老员工”更有一些优势。

@一家秦(行业:互联网)

我们公司的传统就是35岁是个坎,要么提到管理层,要么就得回家了。

@feu(行业:通信科技)

某科技公司向来喜欢用新毕业的学生,因为一些岗位难度并不大,不要求太多经验,思维比较新,让毕业的学生来做,上手更快,工资更低。

虽然选择成本更低、知识更前沿的新员工,看起来更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但是,这种行为是否会影响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从而影响公司文化的完整性,工作团队的稳定性。

当老员工人人自危的时刻,是否会对公司的声誉造成影响,这亦是无法计量的“隐形成本”。“末流淘汰”是促进公司发展的好机制,但能否给老员工一个培训的机会,让老员工破除“青春饭”的禁锢,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时代发展是中性的,个人的选择却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延长“青春饭”保质期的方法,是让自己的学习态度“永葆青春”,永远不拒绝时代的发展人的身体会衰老退化,但是知识可以通过学习逐渐累加,拥抱时代的变化,让自己时刻保持在一个“青春”状态,可能是破解“青春饭”问题的妙法。

“二十年工作经验”还是“一个经验用了二十年”?这是个问题。

(来源:共青团中央微信公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