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抗日神剧骗了(别给抗日神剧中一个一个的)
别被抗日神剧骗了(别给抗日神剧中一个一个的)“太君”到底是怎么诞生的这群汉奸可谓是把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呢,汉奸们固然坏,他们称呼日本人为“太君”也未必憋着什么好!百度一下就知道,“太君”的称呼古而有之,是封建时代官员母亲的封号,也有仙女的含意思。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在戏曲和古装剧中,听到“老太君”的称呼,但是估计很少有人把此太君和彼太君联系起来吧。想一想,这样的场景也颇为搞笑,汉奸贼兮兮地口喊“太君”,心里却是一口一个“老太婆”地骂,而“太君们”却还得意洋洋地享受着汉奸们的溜须拍马。
抗日神剧和小品相声中的,有很多模式化的套路,比如称呼汉奸和普通老百姓,对着日本人一口一个地叫着“太君”,以至于,我们就真的以为,侵华战争时期,中国人就是这么称呼日本人的,实际上,非也非也!
就和“花姑娘”一样,“太君”这个词,据有人考证,也属于中国制造,而制造者就是某些数典忘祖的汉奸,为了拍日本人的马屁而特定发明出来,讨好日本军官的。
“太君”属于汉奸专用,我们今天却拿来细说历史,很有点不正经、不尊重的意味。
“太君”的小心思
但是呢,汉奸们固然坏,他们称呼日本人为“太君”也未必憋着什么好!百度一下就知道,“太君”的称呼古而有之,是封建时代官员母亲的封号,也有仙女的含意思。
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在戏曲和古装剧中,听到“老太君”的称呼,但是估计很少有人把此太君和彼太君联系起来吧。
想一想,这样的场景也颇为搞笑,汉奸贼兮兮地口喊“太君”,心里却是一口一个“老太婆”地骂,而“太君们”却还得意洋洋地享受着汉奸们的溜须拍马。
这群汉奸可谓是把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太君”到底是怎么诞生的
这就和香港人喜欢称呼“阿瑟”一样,都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处事哲学。管你什么大小官儿,我一律往大里喊,总没错。
我们今天不也是一律喊“领导”嘛?
总之,这个“太君”绝对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日本人对此也感到莫名其妙,但是可以肯定,这是在恭维自己,而且也解释的通,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种可能:
1、“太君”可能是旧日本军衔“大将”(taishou)的音译。也可能是“大君”(taikun)的音译,意为强大将军(shougun)。
2、也可能是对于1939年日本陆军大队长(大尉,tai-i)军衔的音译,太君就是大尉先生的意思。
3.也可能是日语队长(たいちょう,习整宙tai-chou)的音译,因为抹恋侵华日军编制基本上都是联队、洪充才大队、中队、小队,领头的军官都叫“队长”,发音类似“太君”。
4.也可能是大人(たいじん,taijin,对军官的称谓)的音译,从声音上来说最为接近。并且在日本陆军的兵队シナ语(陆军中国语)中有出处。
当年,日本人入侵中国的时候,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联队长、少佐、中佐、大佐……乱七八糟的,普通人谁能分得清,一律叫“太君”,即使是普通日本士兵也这么称呼,反正都是“官儿”、“大人”的意思,日本人还挺受用。
但是,这依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其实大部分中国人并不这么称呼日本人,尤其是身处农村的乡下人,因为消息闭塞,也有日本人轻易到达不了的缘故。
一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依然有不少中国人不知道“太君”为何意。
“日本太君”和“中国太君”
熊培云在他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里就讲了这么一段往事。
某个乡下女人回忆1945年日军投降撤退时候的事,这样说:“中国兵来了,还和日本佬两边联合起来吃酒,我们地方办酒接待日本佬,就中国太君、日本太君那样叫的,中国兵和日本人一起吃酒,吃完就散掉了,日本佬走日本佬的,中国兵就在这里驻扎下来了。”
当时这个乡下女人已经20多岁了。但是听完她的叙述,是不是觉得特别不可思议,怎么会有人愚昧无知到这个地步。或者说,日本战败这么大的事情,似乎与她没有关系。
但是,这样的事今天依然还是有,否则就不会出现吴啊萍成功到寺庙供奉日本战犯的事。
所以说,教育、历史的教育,何其重要。
“太君们”的险恶心思
当年,日本侵犯中国时,对于“太君”这样的新物种是乐见其成的,因为这是建立“新关系”重要的一步——沟通。
侵华日军每占领一个城镇,都有完备的奴化方案,以及专门的部门,推行日语教学、开日本店、推崇东洋文化之类的。
很多中国人虽然并没有接受这种直接的奴化教育,但是,多少都能说一些中日结合的四不像话,比如,“你的明白”、“米西米西(吃饭)”、“麻吉(好朋友)”、“呦西(很好)”……
这就是可怕的文化入侵,而且是不知不觉之中发生的。
语言不通时,误会和敌意更多,中国人因此被虐杀、误杀的极为。
日本人侵占一个城市,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利益,因此就要派兵驻守、设立岗棚,把城市管理起来,收“保护费”,一些必要的沟通方式也就诞生了。
对于那些曾经在日本人刺刀下战战兢兢讨生活的人来说,记忆最深的日本话,必然都是与生死或者被侮辱的记忆有关。
据老人回忆,过日本人的岗哨时,男女老少都要“脱裤子检查”,这实在是欺负人。日本人也有句流氓话,叫做“屁看看”。
出入城的岗棚处的日本兵往往用手一指,意思就是人让过往的中国人,脱掉裤子,转过身来,背对着他,给他看——这样的场景,在一些抗日剧中也有体现。
过往的中国人,被侮辱了、伤害了,也会把这样的经验传递给旁人,尤其是不常进城的乡下人——对日本佬要礼貌,要敬礼叩头,这样他们就不打你了。有的日本佬打人之前,还要问你选择怎么打。“山边新交”是用巴掌打,“磨林新交”是用拳头打,“南破新交”是用脚踢,打完之后还要问“你的明白?”
你看,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轻视和虐待到了什么地步。而中国人的记忆又参加多少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先生啊,先生啊……
更令人痛心的是,更多的情况是,当日本人闯入已经平静了百年的村庄后,开始烧杀抢掠淫无恶不作时,村民们只能无助地下跪求情,不知道怎么称呼这些黄皮子的恶狼,只会撕心裂肺地喊着:“先生啊,先生啊……”
听说,还有这样的村子,以为日本来了,就是古时候的改朝换掉一样,皇帝轮流做,都是要收老百姓的税,所以他们反而摆出一副迎客的架势,嘴上喊着“先生来了,先生来了……”日本的屠刀已经开始杀得兴起了。
如今想来,当年这些日本人进村扫荡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内心也应该是无比震惊,这群中国人是怎么了?
先生,是怎样的称呼?是对教书先生、有文化的人的称呼,代表着敬意。但是,当日本人杀来时,他们用尽自己所有的谦卑和恭维,去称呼他们为“先生”,却依然救不了自己条性命。
所以当年的这一场战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何止是强国对弱国的无情践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凌辱。在强者面前,弱者绝望而卑微,也没有任何价值,甚至连对话的价值都没有。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对于那一段沦陷的历史,我们还是应该抱有尊重和敬畏之心,一味的抗日神剧和戏说,拯救不了内心的空虚和恐惧,唯有真正的强大才能带来健康的自信。所以,“太君们”请走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