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穷匕见和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是谋嫂还是图位)
图穷匕见和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是谋嫂还是图位)争嫂说就要提到曹植的嫂嫂甄姬,甄姬最先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在曹操攻破邺城之后,因其姿貌绝伦,被曹丕所纳,甚得宠爱。然而曹丕身有官职,与她相处的时间不多,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在甄姬死后,曹植去往洛阳朝见曹丕,甄姬之子曹叡陪同曹丕一起接见他,他看到侄子心痛难忍,曹丕便将甄姬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写出了《洛神赋》这一千古名篇。文中最精彩的就是描写洛神其形的那一段:”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 曹丕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成诗曹植作出《七步诗》曹丕听完也拿他无可奈何,但是这两兄弟之间的矛盾又是因何而起呢?这就要追溯到他们兄弟争太子的故事,虽然最后曹丕成功的当上了太子,又让汉献帝让位成为了真正
他是才华横溢的少年,是七步成诗的天才,是魏国最耀眼的明珠。他就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第三子—曹植。曹植的文学成就是不容置疑的,他与父亲曹操,兄长曹丕,被世人合称“三曹”,与“建安七子”齐名。
《新洛神》中杨洋扮演的曹植
- 提到曹植,大家最先想到应该就是他七步成诗的典故,这一诗也就是《七步诗》。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面对兄长的让其七步成诗的威胁,曹植并没有感到惊慌,只见他缓缓迈步,七步站定,《七步诗》脱口而出: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成诗
曹植作出《七步诗》曹丕听完也拿他无可奈何,但是这两兄弟之间的矛盾又是因何而起呢?这就要追溯到他们兄弟争太子的故事,虽然最后曹丕成功的当上了太子,又让汉献帝让位成为了真正的魏国第一任皇帝—魏文帝,但是曹植的故事却没有因此结束。
曹丕
- 曹植还有一赋也十分有名,便是《洛神赋》。对这篇古文现在的学者对其的主旨,有其中看法,其中得到最广泛支持的就是争嫂说和图位说。
争嫂说就要提到曹植的嫂嫂甄姬,甄姬最先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在曹操攻破邺城之后,因其姿貌绝伦,被曹丕所纳,甚得宠爱。然而曹丕身有官职,与她相处的时间不多,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在甄姬死后,曹植去往洛阳朝见曹丕,甄姬之子曹叡陪同曹丕一起接见他,他看到侄子心痛难忍,曹丕便将甄姬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写出了《洛神赋》这一千古名篇。文中最精彩的就是描写洛神其形的那一段:”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
甄姬
图位说则认为 1.纳甄氏时曹丕18岁,甄氏23岁,而曹植仅13岁。对于一个比自己年长十岁的已婚女子曹植不太可能有过多的想法。丕与植兄弟之间因为政治的斗争,本来就很紧张,《感甄赋》若是为甄氏而写,岂不是色胆包天,不怕掉脑袋了吗? 2.《感甄赋》确有其文,但“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鄄”与“甄”通。曹植在写这篇赋前一年,任鄄城王。题名“感甄”实际是曹植在感伤身为鄄城王的自己。抒发了曹植并不想仅仅当一个鄄城王,此赋是写给兄长曹丕的,为了谋求一个更高的职位。
洛神赋图
这就是曹植一诗、一赋的精彩故事,大家看的开心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