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 刘榕(证监会换帅刘)
证监会 刘榕(证监会换帅刘)但这次,“旧人“刘士余面带微笑,心情甚是不欢,结束完接任仪式,他即将赶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任职。只见新人笑,却不见旧人哭。这场持续了约半个小时的接任仪式让股民有太多的猜想:刘士余将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任易会满,股民们又为这位『新人』编好了段子:一会满,满仓干。甚至还有人戏谑道:中央任命也看“名字“。
文:华祥名,陈芝超
三年前的冬天,金融街19号的大门前,刘士余跟肖刚握了握手,在证监会主席这个位子上他没能坐满三年。
或许他还能想起在任那两年股市巨震带来的艰难时刻,而股民们不需要回忆痛苦,他们已经开始期待着这位曾经任职农行的『新官』,能为他们带来一场『牛市雨』。
三年后的冬天,1月26日。还是在熟悉的富凯大楼前,“新年快乐“横幅之下的刘士余只留下匆匆的背影。
这场持续了约半个小时的接任仪式让股民有太多的猜想:刘士余将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任易会满,股民们又为这位『新人』编好了段子:
一会满,满仓干。
甚至还有人戏谑道:中央任命也看“名字“。
只见新人笑,却不见旧人哭。
但这次,“旧人“刘士余面带微笑,心情甚是不欢,结束完接任仪式,他即将赶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任职。
而这次意外的调动,也让供销大集涨幅超过了3%。
股民们不会在乎证监会的主席到底是谁,他们关注的是资本市场下的自己的命。但对于刘士余来说,三年“火山口“的路走得并不易,无数个需要他决策的时刻,高位之下,是几千家的公众公司和亿万股民在紧盯着看,曲高和寡的证监会主席位子下,我们不禁发问:
刘士余到底留下了什么?
而易主之后,是否真的能迎来宜满仓的日子?
01
如果从1996年调入央行算起,到2014年离开央行,刘士余几乎将自己将近二十年的光阴都献给了央行。
1987年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头顶着“朱镕基学生”的名号开始了他在银行业的漫漫征程,在登上到“火山口”之前,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低调,勤勉而又能迅速适应陌生环境的人,但对于资本市场,他看得却和别人不一样。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2014年进入农行之后,刘士余曾多次公开表明“要整顿资本市场”的决心:
“要下决心整顿金融的同类业务和各类的理财业务,否则的话,极易把我们的投资者导向追逐短期高利,不追求长期回报的投资中。”
他早在五年前就悄悄地在给中国的证券市场勾画一幅蓝图,在这幅蓝图上写着三个清晰的大标题:
健康,全面,多层次。
两年后,这三个大标题成了他三年证监会主席之路的最好的注脚。
02
刘士余的上任是“临危受命“。
”注册制“大业未成,“IPO常态化”中道崩殂,“前任”肖钢留下的一地鸡毛还没收拾好,股民们再也不想过上“千股跌停”,“四天四次熔断”的提心吊胆的日子。
中国的股市到底如何定位?
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到底应该怎样维护?
市场监管到底要从何处入手?
……
这些都是刘士余亟待解决的辣手问题。
而刘士余不慌不忙,治大国若烹小鲜,他开始首先兑现自己在2014年的承诺,从“监管”入手,这一入手,就下了狠功夫。
当我们在讨论刘士余这三年到底留下了什么的时候,不妨先来看看这些数据:
2016年,证监会共对183起案件作出处罚,并作出相关行政处罚决定书218份,同比增长21%,共罚没款42.83亿元,同比增长288%。同时对38人实施市场禁入,这一数据较去年增长81%。
而2017年、2018年监管没有更狠,只有最狠。
2018年,证监会系统全年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10件,同比增长38.39%,罚没款金额106.41亿元,同比增长42.28%,市场禁入共计50人,同比增长13.64%。
华叔算了算,也就是说,在刘士余上任的这三年中共计罚没款223.97亿元,平均一年约75亿!
治乱之力之大,史无前例!
而刘士余在任的这3年来,行政处罚案件每年几乎皆创新高,在2018年,罚没款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在刘士余的铁腕利剑之下,2018年更是查办了有史以来的最大一起股市操纵案件,罚没款总额超过50亿元。
在市场乱象面前,原本“低调”的刘士余变得高调起来,他怒斥野蛮收购:
“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这是在挑战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底线,也是挑战职业操守的底线,这是人性和商业道德的倒退和沦丧,根本不是金融创新”。
当资本市场上的毒瘤被清得差不多了,刘士余并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另一个重担:
恢复并推进IPO常态化。
03
在中国,IPO常态化常常被视为是洪水猛兽,然而,我们都知道,股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新股上市,如果这个功能都不复存在,A股市场还玩什么?
但在中国存在着上市排队的现象,也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堰塞湖”现象,这也是刘士余面临着问题之一。
在A股市场上,曾经有9次暂停IPO,人们始终认为新股的发行速率始终与A股的涨停直接挂钩。
但刘士余则大声疾呼:“新股不能停!”
在他上任的第二年年末,证监会表明了“恢复IPO常态化”的决心,而这些,也有数据的佐证:
2016年6月IPO在审企业数量高达895家;
2017年IPO在审企业下降将近一半,达到484家。
截至2019年1月24日,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显示:
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291家,其中已过会27家,未过会264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51家,中止审查企业13家。
IPO堰塞湖终于得到了缓解,符合条件的IPO企业审核周期也由3年缩短至1年以内。
恢复IPO常态化,一方面会使优质企业成功上市,获得融资机会,但这枚硬币的背面却是:
会造成有一些公司为了上市而上市,宣传炒作,赚得盆满钵满,加重A股市场的投机氛围。
刘士余不会没有想到这一点,于是他从源头出发,再次拔高了审核的高度。
当听闻诸如“6过1”、“7过1”或“零通过”这样令人胆寒发审情况之后,很多企业在面对IPO过会的高门槛之时,选择主动转身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是2018年出现在A股市场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强压之下,人们不难发现,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差了,整个市场从热热闹闹的菜市场变成了冷冷清清的办公室。
于是开始有人骂了:
成交量这么少,我还赚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易会满来了。
04
易会满和他的前任们相比,很大的不同在于前任们的监管都经验十分丰富,但易会满在监管部门的从业经历却十分有限,他虽然在工商银行泡了将近34年,但首先需要做的是进行自我角色的转换:
从一个市场者到一个监管者。
他在工商银行的打拼还得从一次升职说起。
2013年5月22日,中国工商银行对外正式宣布,易会满将接替杨凯生,担任工商银行行长一职。
而在这之前,易会满在工商银行仅仅是个排名第五的副行长。
就在人们感叹之时,三年之后,易会满接着又是一跳,这一跳由行长变成了董事长。
这样的内部提拔着实罕见,因为此前的大行行长大多是监管部门出身,易会满的这次“一跃”被外界称为是“草根的逆袭”。
而如今,这位“草根”成了“火山口”上的新一任主席,手上有了更多权力的同时,在易会满的面前充满了诸多荆棘。
首先是,他将以怎样的措施确保科创板和注册制在上交所的落地,他又将如何做好科创板的试点?在改革的试验田上,A股市场在2019年将迎来科创板的新浪潮,科创板承载着发展科技企业的重担,意义之重不言而喻。
“整个上交所的人力都扑在科创板上,就连参与新一届的发审委都无人可抽调。”一位上交所对媒体这样说道。
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
1月27日上午,上海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全力支持、全面配合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方案制订和落地,培育优质上市资源,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
由政策窥之,科创板备受重视。
我们也不难发现,科创板所具的划时代的意义。一定程度上,它意味着新的市场机制正在孕育而生,而这些政策早就提出了,明明白白,白纸黑字地写着,而易会满怎样让这些旧瓶里装上新酒以回应中央对资本市场的关注与期待?
除了科创板之外,怎样搞活市场也成了压在易会满心上的一块石头。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曾经说过:
“市场不够活跃正逐渐变成一个主要矛盾。”
前任刘士余虽然解决了上市公司堰塞湖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治理了A股市场的乱象,但代价却是抽出了一定的市场流动性。显然,刘士余并没有寻到其间的平衡之法,而新主席易会满会采取怎样的招数搞活市场?人们拭目以待着。
而加强资本市场的法制建设,对外开放以及交易制度的优化和监管,这几乎都是每一任证监会主席都要做得事儿,易会满也不例外。
这个新官还真的不好当。
05
从1992年第一任证监会主席算起,但今天已经是第九任了,坊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概括了前八位的“辛酸往事“:
鸿儒道囧来正庆,
小川福伶输清渠。
杠杆疯牛销杠后,
鸡毛一地留世余!
而第九任易会满呢?
同行杨凯生评价他“年富力强,熟悉业务,敢于管理“,与他接触的财经媒体称赞他”睿智,办事雷厉风行“,他是工行优秀的接棒者,也是富于远见的银行家,而此刻,他的身上有了新的标签:
中国证监会主席。
没有人能打包票拍胸脯说他一定能做得好,但没有人能否认:
属于易会满的时代已经来临了,属于中国证券市场的新时代是不是真的来临了。